郭飞 ,陆加越 ,刘建忠 ,邱建军
(1.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1103;2.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08)
与传统的木质素磺酸盐系、萘系等减水剂相比,聚羧酸系减水剂具有掺量小、减水率高、保塑功能强、环境友好等特点,在工程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水工、海工、桥梁等国家重大、重点工程。
虽然聚羧酸减水剂具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水泥的适应性问题,阻碍了聚羧酸减水剂的广泛应用[2]。未来聚羧酸减水剂正朝高性能化、功能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3],首要解决的便是聚羧酸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本文通过净浆流动度、经时损失、吸附等手段来表征水泥与聚羧酸减水剂的适应性,探索聚羧酸减水剂的分子与水泥适应性的影响规律。
(1)合成原材料:甲基烯丙醇聚醚(MAPEG 2400),南京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丙烯酸(AA)、丙烯酸羟乙酯(HEA)、双氧水、L-抗坏血酸,均为化学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链转移剂1#和2#,自制;氢氧化钠溶液,工业品;去离子水。
(2)试验材料:基准水泥,曲阜中联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熟料,A、B两种,分别由安徽海螺集团有限公司宁国和南京2家厂生产,其化学组成见表1,矿物组成见表2;石膏,为天然石膏。
表1 水泥的化学成分 %
表2 熟料的矿物组成 %
选用甲基烯丙醇聚醚(MAPEG 2400)、丙烯酸(AA)、丙烯酸羟乙酯HEA,采用自由基聚合方法[4-5]制备聚羧酸减水剂。具体方法为:在三口烧瓶中加入HPEG、AA,在N2气氛下分别升温至一定温度,滴加引发剂、链转移剂和HEA,控制滴加时间(数小时),保温一段时间后加入液碱中和至pH值为7左右,得到PCE母液。通过调整MAPEG、AA、HEA比例,选用不同种类的链转移剂进行分子设计,制备不同分子结构和分子质量的聚羧酸减水剂,4种减水剂的相关合成参数见表3。
表3 减水剂的指标
(1)水泥净浆流动度测试:依据GB/T 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进行,水胶比0.29,减水剂折固掺量为0.13%,通过测试水泥净浆流动度,间接表征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
(2)吸附量的测试:称取10 g水泥加入到20 g含水泥质量0.16%(折固)的PCE溶液,搅拌一定的时间(如2、5、10、20 min)后,倒入离心管离心(转速10000 r/min)2 min取离心管上层清液2 g,并用1 g HCl(1 mol/L)盐酸化,再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原浓度的10%,采用德国耶拿公司生产的总有机碳分析仪Multi N/C3100分别测试上层清液与空白样(未拌合水泥)的有机碳含量,通过两者浓度差并结合PCE掺量,计算PCE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量。
2.1.1 基准水泥
不同聚羧酸减水剂对不同粉磨时间基准水泥分散性的影响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4种减水剂在基准水泥中的分散性能相当,且减水剂PCE1和PCE2对基准水泥净浆流动度的经时保持性优于减水剂PCE3和PCE4;随着球磨时间延长,水泥细度提高,需水量增大,造成聚羧酸减水分散性降低,净浆流动性减小,但净浆流动度经时损失减小,尤其PCE1和PCE2流动性经时损失较小,而减水剂PCE3的流动度保持性最差。
图1 减水剂对不同粉磨时间基准水泥分散性的影响
2.1.2 熟料A
采用不同地材、工艺等煅烧的熟料性能存在一定差异,影响水泥与减水剂的适应性,4种聚羧酸减水剂对不同粉磨时间熟料A分散性的影响见图2。
图2 减水剂对不同粉磨时间熟料A分散性的影响
由图2可见,4种聚羧酸减水剂在熟料A中分散效果差异较大,随着时间延长,净浆流动性均出现增大现象,粉磨时间延长均降低减水剂的初始流动性,尤其粉磨40 min的熟料。减水剂PCE1和PCE2对水泥的适应性好于PCE3和PCE4,且随着粉磨时间延长,4种聚羧酸减水剂对熟料A的分散保持性能均有一定的提高。
2.1.3 熟料B
图3为4种聚羧酸减水剂对不同粉磨时间熟料B分散性的影响。
图3 减水剂对不同粉磨时间熟料B分散性的影响
由图3可见,4种聚羧酸减水剂在熟料B中的变化规律与熟料A相似,减水剂PCE1和PCE2分散效果好于PCE3和PCE4,且净浆流动度均随时间延长反而增大。随着水泥粉磨时间延长,水泥细度提高,4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初始减水率均降低,尤其PCE3和PCE4流动性降低最明显,而粉磨时间对净浆的流动性反增略有加剧,但幅度有限。
图4为不同聚羧酸减水剂对分别在5%、8%石膏掺量下的2种熟料分散性能的影响。
图4 减水剂对不同石膏掺量水泥净浆流动性的影响
由图4可见,4种聚羧酸减水剂在熟料A中随着石膏掺量增加,抑制了C3A的水化,具有较好分散效果,提高净浆流动性,且促进减水剂PCE3和PCE4的反增长加剧。但4种聚羧酸减水剂在熟料B中随着石膏掺量增加,初始流动性降低明显,保坍性能有一定减弱。当石膏中S释放较慢,C3A快速水化,减水剂快速吸附于C3A及水化产物上,降低了液相中减水剂有效浓度,坍损加剧。而S浓度较高时,大量的成核作用和石膏晶体会产生假凝现象,只有当S供给速度和含量合适时,水泥浆体与减水剂的适应性才会较好[6-9]。虽然2种水泥熟料对不同石膏掺量具有不同的适应性,但减水剂在两种水泥中初始减水效果均相似,从强到弱为:PCE1>PCE2>PCE3>PCE4。
2.3.1 合成工艺对聚羧酸减水剂吸附性能的影响
PCE对水泥悬浮体系的性能改善是通过PCE分子在水泥颗粒或者水化产物表面上的吸附作用而发生的[10]。不同聚羧酸减水剂对球磨不同时间段的熟料B(30、35、40 min)的吸附情况见图5。
图5 合成工艺对聚羧酸减水剂吸附性能的影响
由图5可见,相同粉磨时间熟料B对聚羧酸减水剂吸附量大小为PCE1>PCE2,PCE3>PCE4,验证了Magarotto等[11-12]认为的相同单体配比的聚羧酸减水剂,分子质量大的比分子质量小的吸附在水泥颗粒上多的观点。且随着粉磨时间的延长,3种单体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对外加剂的吸附高于2种单体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趋势越明显。
2.3.2 粉磨时间对聚羧酸减水剂吸附性能的影响
不同粉磨时间的熟料A对聚羧酸减水剂PCE1的吸附性能如图6。
图6 粉磨时间对聚羧酸减水剂吸附性能影响
由图6可见,随着粉磨时间延长,水泥的细度提高,比表面积增大,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作用越强,聚羧酸减水剂吸附量增大。
2.3.3 石膏掺量对聚羧酸吸减水剂附性能的影响
石膏一方面具有助磨效果,提高水泥细度,提高其对外加剂的吸附;另一方面可以抑制C3A水化,降低其对外加剂的无效吸附。熟料B在不同石膏掺量下,球磨35 min后对PCE-2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性能如图7。
图7 石膏含量对聚羧酸减水剂吸附性能影响
由图7可知,水泥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随着石膏掺量的增加而增大。
2.3.4 熟料对聚羧酸减水剂吸附性能的影响
通过控制球磨时间,使熟料A(粉磨40 min)和熟料B(粉磨30 min)粒径分布及比表面积相近,其对不同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性能见表4。
表4 不同水泥与不同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量 mg/g
由表4可见,熟料A对4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量高于熟料B,可能由于熟料A中C3A含量(5.3%)高于熟料B中C3A含量(2.8%)含量,而铝酸盐矿物成分对减水剂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且含量越高吸附量越大,适应性越差[13]。并且C3A水化热大,水化反应的速率快,容易造成坍落度损失和减水率低[14]。因此,对于熟料中的C3A含量一定要严格控制,确保其含量不会影响到聚梭酸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15]。
(1)相同单体和比例不同链转移剂合成的不同分子量聚羧酸减水剂,在基准水泥中聚羧酸减水剂分子量越小,其分散性能、保坍性能越好;而在2种熟料中,粉磨时间和石膏含量不同,减水剂对水泥适应性差异较大,但PCE1和PCE2减水剂适应性相对好于PCE3和PCE4减水剂。
(2)在基准水泥及2种熟料中,随着粉磨时间延长,水泥细度提高,虽然外加剂吸附率增大,但需水量提高,造成净浆流动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流动性经时损失减弱。
(3)由于熟料A中C3A含量远高于熟料B,造成熟料A中增加石膏的掺量能够抑制C3A的水化,改善水泥与减水剂的适应性,但熟料B随着石膏掺量提高,适应性变差。
(4)石膏掺量提高,有助于水泥粉磨细度提高,增大外加剂的吸附率,但净浆流动性受水泥中的离子或矿物质(碱、C3A等)影响,不同品种水泥差异较大。
[1] 缪昌文,冉千平,洪锦祥,等.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材料进展,2009,28(11):36-45.
[2] 张新民,胡久宏,徐展.浅析水泥特性对聚羧酸减水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影响[J].混凝土,2010(4):85-88.
[3] 黄欣.保坍型醚类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4] Ran Q P,Somasundaran P,Miao C W.Adsorption mechanism of comb polymer dispersants at the cement/water interface[J].Journal of Disper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31(6):790-798.
[5] Ran Q P,Somasundaran P,Miao C W,et al.Effect ofthe length of the side chains of comb-like copolymer dispersants on dispersion an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concentrated cement suspensions[J].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2009,336:624-633.
[6] 刘加平,俞寅辉,冉千平,等.梳状聚羧酸系减水剂在水泥矿物上的吸附特性[J].建筑材料学报,2012,15(5):596-600.
[7] 尚燕,刘加平,冉千平.新型聚羧酸系超塑化剂与水泥相容性初探[J].新型建筑材料,2008(1):56-59.
[8] 张得成,张鸣,肖传明,等.外加剂相容性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06,25(4):162-167.
[9] 钟亮明,王善拔.水泥与减水剂适应性问题的探讨[J].广东建材,1999(10):12-14.
[10] 张志勇,冉千平,杨勇,等.聚合-水解反应制备超高减水型聚羧酸减水剂[J].新型建筑材料,2014(7):43-45.
[11] Magarotto R,Torresan I.Influence of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polycarboxylate ether superplasticizers on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fresh cement pastes,mortar and concrete[C]//Proceedings 11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the chemistry of cement.Durban,2003:514-526.
[12] 王秀梅,冉千平,杨勇,等.梳状聚羧酸减水剂主链长度对水泥浆体分散性能的影响[J].新型建筑材料,2014(9):28-33.
[13] 石殿庆,朱小东,张英男,等.水泥与高效减水剂适应性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5(11):63-91.
[14] 刘厚奋.水泥与减水剂适应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J].水泥,2003(3):12-14.
[15] 肖煜,廖国胜,潘会.水泥特性对聚羧酸减水剂适应性的影响[J].建筑施工,2012,34(5):45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