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喆歆 王 艳 Li Zhexin &Wang Yan
(1.2.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 430070)
建筑是历史文化反映的实体,是人类文明智慧的见证。恩施土家族的建筑形式属于典型的遵循自然规划原则,为适应山地环境以吊脚楼为主,搭配其独特的绘画、雕刻装饰,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将土家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土家人民精湛的技艺体现的淋漓尽致。
史书记载:“穴居多在高处,土层较厚,多在北方;巢居多在低处,地面湿润,多在南方”[1]。恩施地处山区,阶梯起伏,钟灵毓秀,居住在此的土家祖先们为了防湿热和躲避野兽,结合地理条件,顺应自然,依山就势,在起伏的地形上建造接触地面少的房子,减少对地形地貌的破坏,从而形成干栏式建筑的雏形。为了增加更多的使用空间,土家人便开始了对建筑上部分空间的探索,慢慢优化形成了更加功能完备、结构稳定的吊脚楼。
恩施土家族习惯聚族而居,以几户、十几户或数十户聚居成村寨,依山而居。不同于中国古城设计,村寨中建筑布局并没有明显的中轴线规律,整个布局十分自由,远远望去,吊脚楼层层叠叠,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图1)。吊脚楼是土家族人长期与自然抗争的结晶,集美观与实用为一体,是当之无愧的巴楚建筑与文化的“活化石”[2]。
土家吊脚楼所谓的脚其实就是楼房下端起支撑作用的粗壮结实的木桩。从建筑结构上分析,土家吊脚楼最基本的结构是建筑前半部分和两厢用立柱架起悬空,后半部分处于实地,悬空部分在与后半部实地部分在平齐高度搭置横木,铺上木板作为基面,而后在建筑四面铺木板围合作墙,空出门窗,封合屋顶[3](图2)。其内部一般分为三层,下层圈养牲畜,既能防盗又能作为野兽攻击时的报警器;中层居住,听到声响也便于查看;上层用于储存粮食和农具,各层之间连接木梯。整个建筑以榫卯衔接,采用穿斗形式,木构架结构,不用一钉一铆,结构稳定耐用。
在平面布局上,吊脚楼都大同小异,主要由正屋、厢房等组成。正屋位于实地,一般为一明两暗三开间,以龛子(厢房)作为横屋,形成干栏与井院相结合的建筑形式[4]。最基本的三开间吊一头的“一字屋”到“一正一横”的“钥匙头”,其特点是结构较为简单,正屋一边的厢房伸出悬空,下面由木柱支撑(图3)。由于家庭成员逐步增多,简单的“钥匙头”吊脚楼经过发展形成“凹”型的“撮箕口”,其特点是正房两头都有吊出的厢房(图4)。还有“口”型的“四合水”,其特点正屋两头厢房吊脚楼部分连成一片,形成一个四合院的形式[5]。两暗三开间,其中间一间为正堂,又称“堂屋”是祭奠祖先、迎接宾客、办理红白喜事的地方。堂屋两边分别为火堂(长子结婚分家后形成两个火塘),其等同于原始人的火坑,有煮烤食物、御寒取暖和防卫照明之功能[6]。
恩施森林资源丰富,地处林区,树木茂盛,因此当地的土家人在建筑房屋时大都就近取材,一方面能够保证了材料的大量获得,另一方面也减少了运输等人力和物力的消耗。土家民居的主要用料为木材、瓦材和石板,因而在建筑色彩上多保留了材料的本色,在个别挑枋、窗棂等部件上饰以色彩装扮或些许雕刻,整个建筑给人一种素雅别致之感[7]。居住在高山地区的土家人依旧采用土坯砖作为建筑墙体的材料,土坯砖由黄土加稻草等制作而成,既防水耐用,又不易变形,可见土家人对建筑材料特性的充分了解和利用(图5)。此外采用榫卯结构,环环相扣,整个建筑一气呵成。不仅表现了土家人高超的工艺技术,而且体现了土家人卓群的智慧。
■图1 土家建筑群
■图2 土家吊脚楼结构
■图3 钥匙头式吊脚楼
■图4 撮箕口式吊脚楼
现代建筑是工业化、现代化社会人类进步的产物,因土地资源有限,其建筑多向高空发展,形成当今随处可见的高层建筑,为了高层建筑的安全性考虑,其建筑结构多为注入钢筋混凝土的柱子承重的框架结构。在建筑表面多采用玻璃幕墙的形式,虽然可以增加建筑的稳定性、提供更多空间,但是与自然环境很好的融合[8]。此外,现代建筑的大量开发、兴建,导致许多原有建筑拆除,长此以往,民族性等一些特色建筑将愈来愈少。这不仅会对我们的文化多样性带来冲击,也将严重影响到自然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生态破坏。
现代建筑大都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及框架结构。伴随着工业化进程,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武汉,建筑的形式都如出一辙,没有一点地方性和人文性的元素体现。相信许多人都能感觉到无论在哪里都大同小异,同样的超市,同样的商场,同样的旅店,就连景区也在慢慢相似,这也趋使更多的人去探索大自然更深处的地方,去往更原始的环境去寻找一些真正文化的起源和传承。
笔者认为世界文化的频繁交流并不是同化,而是让每种文化都能被更多的知晓,保留最本质最独特的方面,同时吸收一些其他元素,使得每种文化都能往更好的方面发展并且发扬光大。在建筑上也一样,作为中国建筑,就应该有中国的文化蕴含其中,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一些传承的独特建筑,我们要做的是因地制宜让它更好的发展并不是将它同化成同样的高层建筑[9]。李泽厚说过:“民族性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而并非某些固定的外在格式、手法和形象,只要我们了解自己民族的基本精神,同时又紧紧地抓住现代工艺技术和社会生活特征,将两者结合起来,就不用担心自己的民族性会丧失”[10]。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土家人的建筑风格及方式也有一定的变化,但是土家建筑的精髓却从未改变,这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如今许多地产商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纷纷建起了高层建筑,拓展更多空间,也不管这样的建筑能否与周围植被相融合,导致周围植被被迫改变,或是从其他地方移植更多其他物种来增加楼盘的价格。这样无形中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后续更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来维护和改善环境。土家人做建筑大都遵循建筑适应环境,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土家人也不甘落后,在建筑方面,他们也引入了许多现代工艺和技术,将茅草、树皮全换做木、瓦等,并且适量地引入现代玻璃和水泥等材料,但是吊脚楼的基本形态依旧保留,他们对原本的吊脚楼有的只是改造和完备,并不是如今城市随处可见的只要建新楼便拆旧楼的做法[11]。土家族人通过精心布局和设计,使得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这点对我们建筑未来的发展有很深刻的指导意义。
现代建筑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玻璃材料。这些材料虽然使用寿命长、耐用、延展性高,但是不易降解和回收利用,因而会产生更多的建筑垃圾。而这些垃圾对以后的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王澍先生的中国美术学院案例是十分值得我们借鉴的,他将周围建筑拆除的瓦片、木材等全部收集起来,老材料建新建筑,既给人一种文化的历史的亲切感,同时也形成了新的现代建筑,让人深刻记住新从旧中生,我们的发展都是从过去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这样也减少了许多建筑材料的浪费和污染[12]。恩施土家人首先在建筑选材上能够就地取材,大量使用木材,注重了环境的可持续性。其次,也如同王澍先生那样从没忘记新从旧中出,在建筑材料上也是新旧结合,尽量减少材料浪费与污染。当然,木材可能满足不了如今的建筑结构,但是笔者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这些问题都会被解决[13-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建筑不仅仅要满足于人们居住的需求,同时也要对人类文化民俗的传承、交流需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负起责任。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不应该以破坏这些为代价,因此,现代建筑的发展还应多加探索。恩施土家族建筑虽然无法满足当今科技应用、现代化技术发展的需求,但是能够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提供一种思路,为现代设计师提供一些借鉴。作为一名设计师,我们要考虑的设计不仅仅是满足生活需求,更应该注重设计中承载着一个怎样的信仰,一种怎样的情怀。尽我们所能将中国的建筑做得更加出彩。
(责任编辑:肖 佳)
[1]熊梅.我国传统民居的研究进展与学科取向[J].城市规划,2017,41(02):102-112.
[2]张良皋,李玉祥.土家吊脚楼——老房子[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
[3]肖璐.鄂西土家族传统村落居住形态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6.
[4]李国全.土家民居──吊脚楼建筑艺术[J].华夏文化,1995,(04):42-43.
[5]肖萱安,于翔汉.大水井古建筑群——土家建筑中的“明珠”[J].中国三峡建设,2008,(06):97.
[6]陈英桦.鄂西土家民居装饰符号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5.
[7]李钢.土家传统装饰图案和建筑元素在现代民居改造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15,(06):298-299.
[8]戴灵熙,赵俊学.装饰玻璃材料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02):68-69.
[9]李琼.传统木雕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包装工程,2016,37(12):41-44.
[10]张诗玥.土家文化在现代居住区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6.
[11]张良皋.土家吊脚楼与楚建筑——论楚建筑的源与流[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01):98-105.
[12]张诗玥.土家文化在现代居住区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6.
[13]江勇.南通传统民居的装饰艺术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03):86-87.
[14]徐文,江其珊.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12):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