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科军:脱贫好领队

2018-06-04 10:29:24王福全王振华
中国石油石化 2018年8期
关键词:巴格访惠工作队

○ 文/王福全 王振华

翟科军扎根新疆南疆乡村,情系脱贫攻坚,转变成为一名优秀的“访惠聚”工作队总领队。

翟科军心在村中用情走访,给柯坪县带来脱贫的希望。 供图/王福全

“翟书记,没有想到您作为一名石油钻井领域的专家,对‘访惠聚’工作也这么在行。来,我们就在老乡家门口,一起合个影。”3月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自治区“访惠聚”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督导组组长侯建新一改指导时严肃的表情,向翟科军发出了邀请。

“督导组组长主动找工作队队长合影,这还是第一次。”随行人员笑着说。督导组的主要任务是到各个工作队“挑毛病”。合影之前,督导组不仅听取了汇报,而且到6户少数民族村民家中走访,每一户村民都为翟科军和工作队点了赞。

2016年12月,翟科军被任命为中石化西北石油局第四批“访惠聚”工作队总领队、玉斯屯巴格勒格村第一书记。2018年初,他成为全县少数留任的总领队之一。

从一名石油企业的钻井专家、基层党委书记,如何转变为一名驻扎在新疆南疆乡村里优秀的“访惠聚”工作队总领队,让我们一起看一看翟科军驻村时度过的春夏秋冬。

冬:凌寒方知梅高洁

今年45岁的翟科军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石油勘探工作,一步步成长为西北油田完井测试管理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

2016年11月,当西北石油局组建第四批“访惠聚”工作队的时候,翟科军主动向组织提出了申请。“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能力过硬、思想品质过硬,将工作队交给他,绝对没有问题。”12月初,“访惠聚”工作队的接力棒交到了翟科军的手中。

翟科军满心欢喜:能为农村发展、农牧民脱贫致富做些事,这样的机遇一生难得。

翟科军要去的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是国家级贫困县。不要说是去驻村一年扶贫攻坚,就是去住几天看一看,很多人望而却步。

有人劝翟科军。“访惠聚工作量大、强度高,人生地不熟的,根本不可能干出什么成绩。”

“就是不好干,才要去试一试。”

“听说驻村工作队的队员有时自费给村民买化肥、种子、羊仔,驻村的补助还不够给老乡家里补贴的,划不来啊。”

“能为老乡脱贫致富尽点力,这正是我想要做的。”

翟科军嘴上回答的轻松,心里却一样的压力山大。2016年12月23日,他比计划提前一个多月来到距离乌鲁木齐近千公里的柯坪县盖孜力克镇玉斯屯巴格勒格村打前站。他与第三批工作队队员一起入户走访、调研、对接,仅十天时间就写了厚厚的的一本工作笔记,为后序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能为老乡脱贫致富尽点力,这正是我想要做的。”翟科军说。

春:一年之计在于春

2017年2月1日,农历大年初五,正当很多人还在享受春节假期的惬意时,翟科军已经完成了与即将入驻的四个村庄的对接。2月3日,工作队四个小组42名队员全部入村工作。由于前期工作扎实,与新增加的两个驻村点的交接全部实现了平稳有序。

柯坪县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蒲思雄感动不已。他说:“春节假期后的第一天,工作队就全部进村入点,并制定了全年工作规划和措施。这不仅在柯坪县是第一家,就是在阿克苏地区也是第一家。”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很多人认为,驻村一年的时间很长,什么事都可以慢慢干。但在翟科军的心里,扶贫攻坚时不我待,很多工作需要做在前面。

翟科军带领工作队制定出识现状、抓矛盾、抓措施、抓落地“四步走”发展策略,通过分类研判,最后形成“一户一方案,一人一办法”的总体方案,将脱贫攻坚任务分解到了每一个家庭每一个村民。

玉斯屯巴格勒格村共271户家庭1374名农牧民,98%以上的村民不懂普通话。翟科军带领翻译、队员加班加点,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对全村的摸排。

翟科军说:“通过摸排,我们将农牧民家庭划分为已脱贫、易脱贫、难脱贫、易返贫四类,再将贫困家庭的致贫原因划分为缺劳力、缺资金、因病因残等几个方面,根据每个家庭成员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施策,脱贫攻坚就有了抓手。

贫困户热西提·艾力的家中有5口人,两个老人,两个学生,只有儿子一个劳动力。翟科军根据他家的实际情况,和热西提商量着扩大家庭畜牧养殖规模。他主动帮助购买高产母羊10只,目前已经产仔7只,可为家庭增收3000元以上。

在西北石油局的支持下,村民们看到了工作队将一个个扶贫项目从蓝图变成了现实。工作队引进投资20万元组织优质棉种10吨,从运输、发放和后期技术服务全过程管理,实现了四个村贫困农户全覆盖;阿克苏地区首家 “便民帮扶+电子商务”工作站揭牌成立,针对困难家庭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帮助村民联系上岗就业、农产品销售……

夏:用火一样的热情温暖村民

2017年3月6日,翟科军刚刚帮助一家贫困户修补好门窗的缝隙。在回驻地的路上,下起了雨雪。村口小商店的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跑了出来,将一把雨伞送到了他的手上用普通话说:“叔叔,快把雨伞撑起来。”小女孩说完转身跑了回去,和父亲一起微笑着向他招手。

翟科军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暖流:谁说这里的村民冷漠?谁说工作队做的再多村民们也不会领情?

2017年6月初,南疆已进入小麦收割季节,但村子里的青壮年劳力大多在外务工,家里多是老人和孩子。正当70多岁的村民阿孜古丽·卡迪尔看着满地成熟的麦子一筹莫展时候,翟科军带领着工作队队员、村里的党员干部和青年团员组成的抢收志愿服务队,来到了老人的地头帮助她家收麦子。

很多年轻人根本没有吃过这样的苦,但从没有干过农活的翟科军拿着镰刀的手起了泡,弯着的腰半天都直不起来,依然每天一身汗一脸灰土的干着。大家咬着牙,用了6天时间硬是把缺少劳力收割的小麦全都归了仓。

在帮助抢收小麦时,翟科军想,养鸽子劳动强度不大,可以帮助年纪大的人创收。他送给艾海提·托乎提老人50对种鸽,帮他搭鸽棚,教他养鸽子,20多天后有的鸽子已开始下蛋。

于是翟科军又购买150对种鸽,送给3户贫困户中试养,慢慢探索适合这个村的科学养殖技术。他计划经验成熟后再全面铺开扶贫鸽项目,增加农民收入。

在做好经济扶贫的同时,翟科军更注重教育引领扶贫。他说:“扶贫必须扶智,村民的文化水平提高了,脱贫攻坚就会事半功倍。”

2017年9月,投资310余万元的中石化阳光幼儿园在盖孜力克镇上下巴格力村建成投用。这是中石化在该县建设的第二座幼儿园,也是柯坪县硬件设备最好、师资力量最强的幼儿园。附近村庄近300名学龄前儿童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

在麦田洒下汗水的翟科军收获了村民的认可。 供图 /王福全

秋:村庄的改变是我最欣喜的收获

工作队为村庄做的好事、实事,被村民们看在眼里热在心里。

再图乃姆是塔里木农业大学二年级的学生。2017年暑假,她谢绝了同学要去城市打工的邀请,回到了村里。她说:“我要到工作队去看看,为他们做些什么。”

走进村委大院,她就听到孩子们的欢笑声。起航课堂里,驻村工作人员正在和孩子们开展文体活动。再图乃姆一口流利的汉语引起了翟科军的注意,邀请她每天和队员一起在启航课堂里给孩子们讲故事、做游戏、教知识。每当驻村工作人员入户帮扶或有重大活动时,她还当起了义务翻译。

不仅村民们变了,村干部们也变了。翟科军从驻村工作第一天起,就把加强组织建设和干部能力提升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他说:“工作队总有回去的时候,村里的管理还要靠两委和村干部们。他们的能力强了,脱贫致富才是长久的、稳固的。”翟科军把西北石油局党建的先进经验应用到村级党组织建设上来,打造村级党组织坚强战斗堡垒,发挥农牧民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村级党组织战斗力不断提升,今年年初,阿克苏地区组织村级“星级化”管理考核,玉斯屯巴格勒格村村委已经增加8颗星。

村会计阿力甫·阿木提看到翟科军带领工作队员没日没夜的忙碌,激动地握着他的手说:“你们来到村里以后,村民的精神面貌不一样了,我们干部的能力也提升了。我会在您的带领下,做一名爱国敬业的好干部!”

2018年春节,翟科军挥毫泼墨为全村每一户家庭写福字、送春联。在工作队驻地的门口,他在春联上这样写道:“心在村中用情走访入户,村在心中用心脱贫攻坚。”横批:“一心为民。”

这副对联将陪伴翟科军走过不平凡的2018年。因为这一年,不仅他担任第一书记的玉斯屯巴格勒格村要提前实现贫困村摘帽,柯坪县也将摘掉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提前完成脱贫攻坚目标。

猜你喜欢
巴格访惠工作队
张国华看望慰问南疆访惠聚驻村干部及第一书记
浅析维吾尔族巴格文化
文化产业(2019年3期)2019-12-27 16:28:34
暖心煤真暖心
兵团工运(2019年12期)2019-12-13 07:29:36
一〇四团“访惠聚”工作队篮球联谊赛
兵团工运(2019年9期)2019-12-13 00:08:28
轻盐集团: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中国盐业(2018年22期)2018-03-23 02:39:30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人大建设(2017年8期)2018-01-22 02:04:20
巴格达的星星
琴童(2017年2期)2017-04-05 21:47:56
皮山农场三连迎来自治区驻村“访惠聚”参访团
兵团工运(2017年11期)2017-01-26 11:11:34
驻村工作队要参与村庄治理
桥陈村来了一支扶贫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