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吉珍 李可文 陈世新 张健乐 梁北钦 陈星毅余杰林 何斌琦 古宏钊 杨小秀 凌 燕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中医医院,广西 桂平 537200)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最终发展阶段,发病率较高,且病程较长,病情往往比较复杂,病情迁延难愈。近年来,我国慢性心衰发病率呈增长趋势,未来更长时间内我国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仍将继续上升[1]。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有心悸、下肢水肿、呼吸困难等,若治疗不及时会不断加重患者心功能不全程度,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本研究中通过资料回顾性分析,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采取参桂强心利水方联合西药治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2];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中医辨证符合心阳气虚、瘀血水饮证标准;年龄20~80岁;本研究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20~80岁,平均(48.60±6.30)岁;病程(6.31±1.52)年;心功能Ⅱ级 10例,心功能Ⅲ级38例,心功能Ⅳ级12例;原发病为冠心病22例,肺心病19例,高心病16例,扩心病1例,其他心脏病2例。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22~80 岁,平均(48.90±5.50)岁;病程(6.35±1.25)年;心功能Ⅱ级11例,心功能Ⅲ级39例,心功能Ⅳ级10例;原发病为冠心病20例,肺心病20例,高心病17例,扩心病2例,其他心脏病1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原发疾病、心功能等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休息,低盐饮食,吸氧,并常规剂量口服螺内酯、氢氯噻嗪利尿、β受体阻滞剂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抗交感神经激活,地高辛强心等常规治疗[3],合并心绞痛、心律失常、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分别给予抗心绞痛、抗心律失常、降压、调脂、降糖、抗凝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参桂强心利水方(自拟方):太子参 15 g,桂枝 10 g,灯盏花 10 g,扶芳藤 20 g,牛蒡子12 g,当归 10 g,五味子 12 g,泽泻 10 g,猪苓 12 g,炙甘草12 g。每日1剂,每剂煎2次,共煎取药汁200mL,分早晚服,每次100mL。同时予以艾灸足三里治疗,患者坐位屈膝,手指同身寸定位法取双侧足三里穴,将艾条点燃置艾灸盒内,距离皮肤2~3 cm,将艾灸盒固定施灸,每日1次,每日30min,以患者皮肤局部灼热为宜。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1)心功能疗效评定[4]。显效:心功能提高2级以上者。有效:心功能提高1级,但<2级。无效:心功能提高不足1级,或未有改善。本文将总有效定义为有效+显效。2)中医证候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进行量化,并根据积分评定改善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Lee氏心衰积分变化。3)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摄血分数(EF)变化。4)于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NT-proBNP(B型尿钠肽前体)水平情况。5)于治疗前后进行6 min步行试验。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以χ2或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心功能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Lee氏心衰积分变化比较见表2。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Lee氏心衰积分与入院时比较均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及Lee氏心衰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表1 两组心功能疗效评价比较(n)
表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Lee氏心衰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Lee氏心衰积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 别 时 间 中医证候积分 Lee氏心衰积分观察组 入院时 29.15±6.35 13.68±2.02(n=60) 治疗后 16.12±6.15*△ 4.21±1.52*△对照组 入院时 30.02±8.03 13.66±2.05(n=60) 治疗后 22.25±6.35* 7.85±2.42*
2.3 两组BNP及6min步行试验结果比较 见表3。治疗后,两组NT-proBNP、6min步行试验及EF与入院时比较均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
表3 两组NT-proBNP及6min步行试验结果比较(±s)
表3 两组NT-proBNP及6min步行试验结果比较(±s)
组 别 时 间 EF(%)NT-proBNP(pg/mL)6min步行试验(m)观察组 入院时 29.6±2.5(n=60) 治疗后 46.1±3.5*△对照组 入院时 30.2±3.1 1972.5±253.3 290.12±52.31 675.6±152.6*△ 432.61±95.22*△1944.5±205.6 285.62±50.62(n=60) 治疗后 36.5±3.4*852.3±153.8* 360.12±72.33*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以循环充血、进行性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和左室舒张及收缩功能受损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临床治疗难度较大。西医临床治疗多采用扩管、强心、利尿等治疗,虽然西药治疗疗效确切,但存在大量利尿易引起电解质紊乱、洋地黄中毒等问题。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归属中医学“心悸”“怔忡”“水肿”“喘证”“痰饮”“心水”“心痹”等范畴,病变复杂,可涉及多个脏腑。现代中医医家多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基本病机为正虚邪实之证,即“气(阳)虚”“水停”“血瘀”。 虚以“气”“阳”虚衰为主,实由“痰瘀”“水饮”滞于心脉,上凌心肺、外溢肌肤所致[6]。《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也提出“虚”“瘀”“水”是慢性心衰的核心病机[7]。因此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是心衰的治疗大法,得到了大多数医家的认可[8],针对以上病机,笔者根据益气活血、温阳利水之大法组方,取古方之长,《伤寒论》中桂枝甘草汤、五苓散化裁,并结合壮药灯盏花、扶芳藤、牛蒡子治疗优势,组成参桂强心利水方。方中太子参、桂枝为君药,灯盏花、扶芳藤、牛蒡子、当归为臣药,太子参补益脾肺,益气生津,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的心功能得到改善;桂枝散寒解表,温阳化气、温通经脉,开结气,宣导诸气;臣药灯盏花具有发表散寒、祛风除湿、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之功效[9];牛大力强筋活络,补虚润肺,平肝养肾[10];扶芳藤活血消瘀,舒经活络[11];当归补血和血,调经止痛;佐以五味子敛肺滋肾,宁心安神,泽泻、猪苓利水、渗湿;炙甘草具有通阳复脉、益气滋阴之功,为使药。本方配伍体现了阴阳并补、水血并调、补中有泻、虚实并治的特点,寓有消补兼施、治标顾本之意。现代研究也证实参桂强心利水方所用药物大都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量、增快心率、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微循环等作用[12-15]。同时本研究采取艾灸疗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能够提高临床疗效。艾灸疗法是借艾条灸火的热力刺激人体组织,改善局部血循环,从而调整人体的脏腑功能,达到治病的目的[16-17]。而艾灸足三里穴,具有调气血、理脾胃、泻胃热、补虚乏等作用,与参桂强心利水方治疗可达到协同作用。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参桂强心利水方联合西药治疗,结果示观察组疗效及6min步行试验均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NT-proBNP及Lee氏心衰积分与对照组比较降低,且超声指标EF亦优于对照组,可见采取参桂强心利水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及临床症状,也从侧面证实了该方能够有效抑制心肌损伤,延缓心肌重构,抗氧化应激、调控神经内分泌、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机制而改善心功能,防止心衰恶化。然而至今众多的中医药研究中,中药仅仅作为辅助性治疗方案,目前缺乏以病死率为主要终点的大规模临床试验,所以难以明确其单独应用的疗效。因此将来仍需进一步完善临床试验研究,明确其单独疗效。
综上所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采取参桂强心利水方联合西药治疗,临床效果可靠。
[1]黄峻.中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特点和防治策略[J].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2015,3(2):2-3.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7,35(12):1076-1095.
[3]黄峻.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2012:现状和进步[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2,33(1):1-5.
[4]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71-137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7-84.
[6]赖吉珍.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杂志,2017,36(6):533-536.
[7]李金根,徐浩.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亮点与解读[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36(2):142-145.
[8]焦全林,关继华.当代中医各家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经验概要[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7):177-179.
[9]胡钊,罗云燕,李琳,等.灯盏花乙素对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后自噬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7,34(2):255-257.
[10]谢婵,黄慧学,邓日健,等.甜牛大力和苦牛大力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比较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7(3):451-454,459.
[11]黄宏妙,唐红珍,李灵,等.复方扶芳藤合剂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J].中成药,2016,38(8):1814-1817.
[12]朱智德,罗宇东,蒋林,等.瑶药扶芳藤对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0):26-30.
[13]李成林,常拓,卢健棋,等.壮药扶芳藤对缺氧/复氧后人心内膜微血管内皮细胞VEGFR-2、VEG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8):21-23.
[14]齐耀群,刘若轩,李常青,等.牛大力多糖对 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性因子释放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6,27(04):493-497.
[15]马晓庆,钟栩,党婵娟.参桂保心浓煎剂对心衰大鼠NT-proBNP 及 Caspase-3 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6,29(7):8-11.
[16]温惠芬,刘伟媚,莫瑞琼,等.艾灸疗法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2):59-61.
[17]张卫红,沈麒云,黄柳燕,等.艾灸疗法对膜性肾病病人血浆清蛋白水平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6,30(13):1631-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