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霞
【摘要】我国中小学后勤改革因为没有认准自身的定位,导致公共性被忽视,也没有体现出服务性质,模糊了后勤的作用。文章简单分析了中小学后勤服务部门的公共服务性质,列举了中小学后勤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完善中小学后勤服务模式进行了简单的讨论。希望我国中小学的后勤改革工作获得成功,为中小学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中小学后勤管理;公共服务性质;改革
一、前言
中小学后勤改革工作的意义主要在于建立一个服务性的部门,为教师与学生日常的工作与学习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使教师与学生在工作和学习中不用为其他事情而分心,可以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上。但是现阶段后勤部门在向社会化发展的过程中,因为缺少对其进行约束的管理制度,导致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为我国现阶段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新疆中小学在进行后勤改革中,需要认识到有关问题的重要性,将其全面解决。
二、中小学后勤部门的公共服务性质
中小学后勤管理的服务性的含义就是在遵照教育观念和政府管理的前提下,通过自身的工作为教育工作提供帮助,不再只是进行后勤物品的管理工作,而是在自身原有工作的基础之上,使自身工作可以为实现公共利益提供帮助。这一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体现。
第一方面是,因为后勤是中小学教育展开的基础,也是教育公平性质的体现,所以将后勤工作与教育工作进行分割,可以使其为学生、教师的学习与工作提供基本的保障。这一过程可以体现出其公共服务性的价值,其本质与中小学后勤的公共服务性质相符,完成了其宏观层面上的公平义务。
第二方面是,后勤工作是中小学中隐性课堂建设之一。我国现阶段社会服务没有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而中小学后勤需要通过自身的作用发挥出一定的教育功能。因为中小学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所以其可以发挥公共义务性质,教育所具有的意义使其功能的实现方式会主要集中在其公共选择机制,而没有从其市场机制上体现。正是这一性质使其不能只是注重自身经济方面的内容,而需要注重社会核心价值的建设。相关工作人员为学生以及教师的学习工作提供保障,在简单的岗位上发挥大作用,这也是后勤教育作用的一种体现。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在中小学后勤中的应用
新公共服务理论最早形成于国外对公共服务组织的批判中。新公共服务理论主要的含义是在将公民作为中心的服务治理系统中,公共行政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这一理念重点说明的是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地位,但并不限制公民表达自身的观点。政府应该从公民利益共享的公共利益角度进行协商对话,不再局限于社区观念这一小的方面之中。公务员应该将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的位置,而不应成为某个人谋求自身利益的协助者。新公共服务理论与中小学后勤服务在服务性质方面有很多相同点,其对中小学后勤工作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点帮助。
一是帮助服务者认清自身的服务对象,其服务对象是公民而不是顾客。公共利益的含义并不是简单的个人利益相加,也不能将这一工作中的责任问题考虑得太过简单。学校后勤服务对象是学生,学生与顾客之间有非常大的不同。所以在进行相关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后勤工作与政府教育的公共利益,并且在进行相关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平等和谐价值观的建立。
二是需要建立公共利益的理念。新公共服务理念主要强调的是站在为社会做贡献的角度完成自身工作的人员相比于带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者可以更好地实现公共利益。因为两者之间的侧重有很大的不同。中小学后勤发展需要站在促进基础教育服务发展的角度,重视整个教育系统的合理化运行,不能过于重视竞争性或者效率性的方式,不然会导致社会平等性受到影响。
三是中小学后勤服务工作中需要建立公共服务的意识。工作人员应该重视公共服务价值观的建立,不将管理人员当作领导而是共同完成工作的人员,共同努力完成相关工作。加强对后勤服务员工的管理,培养具有责任心与奉献精神的后勤服务团队,使中小学后勤管理工作可以有更大程度的进步。
四、中小学后勤服务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学后勤服务改革已经成为现阶段的必然趋势,这一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其服务性的体现。我国中小学后勤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角色定位不准确
中小学教育属于义务教育的范围,所以其中所涉及的各项工作都具有一定的服务性质。后勤工作改革有向企业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这一改革的初衷是使后勤工作在市场环境下可以更好地發挥自身作用,将各种资源的配置工作做到最好。将中小学后勤工作社会化的主要目的是使学校可以将自身的全部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上,使教学工作与后勤工作都可以得到发展。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的相关改革工作中,过于注重效率方面的提升,反而导致相关工作质量下降,进而在实际工作中愈加重视经济效益,这不仅不能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优质的后勤服务,还会使相关工作处在利益的算计中,使后勤工作的公共服务性不能发挥出来。
(二)管理越权
中小学是具有独立法人的公共服务类事业单位,在后勤工作中会与很多企业进行合作,在这一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很多问题。后勤领导如果思想道德存在问题就会利用自身的职权通过不正当的方式谋取利益。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点是学校后期的支出一定会增加,浪费大量的教育经费;第二点是职权的乱用一定会导致后勤工作质量的降低,相关人员因为自身利益将学校的权益与学生的教育工作弃之不顾,做出违反法律与社会公德的事情,不利于学校的发展。
五、建立完善的中小学后勤服务模式
我国中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目前正处在向公共功能服务化的发展过程中,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因为没有理论支持,所以遭遇了很多困难。在改革后勤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公共教育体制中的理论内容,增强后勤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一)标准化建设
要想保证后勤服务工作的质量,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相关的管理标准,将相关标准落实到位,保证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可以将中小学后勤管理工作划归到政府工农财政管理工作之内,对各项工作所占的资金比例进行详细的计算与规划,使学校的后勤工作与政府财务工作挂钩,保证相关工作处在政府的监管下。学校也可以建立相关的监督小组,监督后勤工作的正常运行,避免对教育工作产生不良影响。学校可以制定合理的食宿收费标准,以解决自身经费不足的问题,使学校的发展有一定的保障。具体可以采用大后勤管理方式,不再使用过去招商引资的方式,通过政府的支持实现发展。
(二)人性化管理
要想使后勤工作发挥育人作用,可以将其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人性化的管理使其发挥出更大的效果。要想使后勤工作发挥出作用,需要将其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不应该只使用制度和条例,而应该通过人性化的管理,使相关人员从内心更愿意与学校共同进步。如果只是按照规定进行管理,而不关心员工,不仅后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能发挥自身的作用,而且会造成管理制度也不能全面落实,导致学校的发展受到限制,出现更多问题。实行人性化管理需要满足一个前提,就是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只有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才能保证相关工作顺利完成。后勤工作人员的流动性较大,所以需要定期开展培训,使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可以一直满足服务工作。
(三)公开化服务
学校在进行后勤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加大相关的考核力度,根据相关岗位的要求实行资格认证,将考核成绩进行公开化处理,并与员工的工资挂钩。实施相关的后勤管理,使师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更有保障。学校在进行管理后勤工作时,需要确保相关工作公开化,尤其是在各项费用的使用上,避免出现谋私利行为而影响学校发展。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其他改革工作的成果,但是不能只是简单地直接引进,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内容进行一定的改革,使其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传统的后勤工作一般由内部人员决定,存在很多问题,只有进行公开化处理,才能体现民主性。
六、結论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实施,后勤管理工作中所体现出的问题日益严重,如果不加以解决,就会使相关改革工作陷入泥潭。必须全面解决相关问题,建立稳定的服务体系,使我国新疆地区的中小学后勤工作可以更好地为教育服务,促进我国教育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蔺多钰,郑长喜.浅谈全寄宿制学校“两报到三反馈德育管理模式”下的人文关怀[J].学周刊,2016,12(07):218.
[2]王太洪,刘颖平.庆德物业:中小学校园管理专家——记广州市庆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J].中国物业管理,2016,21(07):97-99,96.
[3]商学军.优化管理模式提高保障能力——北京市通州区教委对中小学后勤管理模式的研究报告[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4(12):32-33,37.
[4]邱学礼.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管理初探——以甘肃酒泉农村寄宿制学校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32(23):25,43.
[5]金彩霞,张鹏.倾情后勤求创新 丹心一片为教育——访北京市育英学校行政副校长郭春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0(20):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