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断想

2018-06-03 01:55郑宾
检察风云 2018年4期
关键词:春运仪式人性

郑宾

尽管春节的意味在最近二十年中变化甚大,但它依然是国人生活中最重要的节日。

从前的春节很热闹,它就是一场盛大但又充满各种细节的仪式,渗透在世俗生活的每个角落。从饮食起居、穿衣打扮,到家族和社会的伦理交际,都仿佛在这一仪式中重新获得审视、确认。它就是一年中预留出来的凝固时间,为了让人们在繁忙中看清那个很哲学化的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

比如,一副对联不仅是书法手艺的展示,它的良好祝愿更是对未来的寄托形式,是生活信念的表达;一顿民俗风格的饭菜不仅仅是一年中的饕餮盛宴,更是对大地、粮食的礼赞,对人们借以生存的物质条件的尊重;一家人的团聚,不仅是家族秩序的威严的束缚,更是一个人的身份感在最小的社会单位内的强化;一句“过年好”的问候,不止是俗套,更是对社区、邻里、家族间人伦关系的敬重,而且表达得毫无功利性;甚至漫天响起的鞭炮声,也都不仅仅是奢侈的浪费,在那种宏大的声音中,人们仿佛听到了某种召唤,你可以理解它为生命本身的洪钟大吕,也可以理解为所有百姓共时性地沉浸在某种氛围中,并获得情感认同的一种方式……

春节确实是中国的古老文化在具体生活中的呈现,它之所以重要,不是因为人们不得不过它,而是通过它我们才集中地认知和体验了自身。老人们常常瞩盼子女如从前那样对待春节,这里面的情感,不仅仅是基于孤独感而产生的需要,更内在的,也许正是背后那种说不清但又很重要的集体潜意识。

上世纪90年代末,我寒假放假,很庆幸可以赶在春运高峰之前回家。毕业后,有很多年,每年春节都要为购买车票费尽心机。一路奔波终于回到家,一切好像都是熟悉的,但又变得陌生。这种陌生感每一年都在加剧。表面看好像是年岁增大后的自然反应,但细细想,原因也许深刻得多。

当你的生活从平静、舒缓状态一变而为急速的运动状态时,你对时间、生命的感觉方式就彻底改变了。“年岁”的概念就被更加科学、细化的“计量”观念代替。回家变成假期天数的核算,休养变成下一步工作步骤的补充。你开始疏于对邻居表达祝福,因为他们不再是你情感链条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用一个更恶俗的说法:他们不是你“人脉”资源的一部分。你不再感兴趣于一副春联的美好说辞,因为瞬息万变的生活充滿了变数和偶然,岁月静好的想法显得非常呆板。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资源和环境开发带来的暂时负面效应也那么明显,此时你再竖起耳朵聆听那种宏大的声音,听到的就不再是某种古老文明的召唤,而是对更现实的环境问题的惊醒。说到底,不是“春节”本身变质了、回不去了,而是人的生活形态已经不可能再围拢在“春节”这样的仪式中了。

许多人都感叹传统的没落,并常常将此归结为人性变得粗俗的结果,仿佛只要我们意识到了传统本身的存在和美好,人们就会回归到它的秩序中,它也会再次焕发出从前那样的光彩。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设想有一种本质的、不变的过去,无论是节日还是文化,都是非常荒谬的,文化一直处于流动状态,只是我们生来就在其中,于是将一种历史的构造演化为仿佛是自然的属性。从这一意义上看,当下人们面对春节这样的节日时产生的困惑,反倒再正常不过。心灵焦虑也罢,现代都市病也罢,这些问题都不能通过营造、回归一个完美的过去而解决。

现代的问题只能通过现代的方式医治,正如高铁是对90年代后拥挤不堪的“春运”的有效应对,住房是对大地的微观仿制。经历了这些年的社会变化,我意识到,每一种选择都不能自诩为永恒和真理。过去的未必意味着彻底消失,再过多少年,它也许几经变形终于又返回到我们生活中;现在的也未必意味着坚固永存,再过多少年,它也许终于谦卑地寻找到一种接纳过去的方式,从而变得更加人性,至少是更加符合中国人的人性。转型时代的痛苦和幸运也许都在这里吧,我们既不舍地瞭望着,又勇敢地朝前看;我们既见证着,又参与其中。

猜你喜欢
春运仪式人性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十岁成长仪式
“春运”来临,古人也闹心
仪式感重要吗?
人性的偏见地图
2018将迎来怎样的春运
让春运报道更加实用
十年春运路
开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