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趣味教学如何开展

2018-06-02 10:59韩国丽
学周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开展趣味教学小学语文

韩国丽

摘 要:小学语文是面向小学生而展开,从年龄阶段上来看小学生,更加喜欢直观生动的教学形式,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趣味化的教学,是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师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用学生能够喜欢的感到有趣的方式,组织各种教学活动,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用心为学生的学习做好服务工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教学;开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0-007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0.047

小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更加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更喜欢以一种活泼生动的互动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虽然他们要逐渐地从直观化的思维向抽象化的思维过渡,可是在这一个过渡过程中,学生仍然需要更多地以直观化的方式来进行學习活动。直观而生动,更加富有趣味性,这样的教学才会让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焕发出更多的光彩,也能够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会到更多的乐趣。所以小学语文教师组织语文教学活动,一定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也要从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出发。《新课程标准》同时也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趣味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呢?接下来,笔者从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 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提高自己的语文修养和教学水平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所以教师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作为学校的教育管理部门,要特别注重对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工作。要不断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教师,让这些教师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给学生带来更多积极的有力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更是要提高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能力。要帮助每一位教师,用科学的系统的观念,去审视每一位学生去组织每一堂课。趣味化的小学语文课堂实际上给教师提出的要求要高于往常。趣味性这一特点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需要教师更高的专业素养,更用心的准备,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地将看似平常的语文课堂变得更加有趣而生动。趣味化是一种形式特点,每一堂课都会有一些组成的要素,这是一个系统的设计组合的过程,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会更高,也需要教师能够熟练地将多媒体知识游戏活动组织知识等加以熟练的运用。

二、结合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教师可以多运用讲故事的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生非常喜欢听故事,他们的成长也是伴随着父母和老师,给自己讲的故事而一路走来的。所以,针对学生对故事的喜爱感,教师可以多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将教学的亮点凸显出来。教师要学会讲故事,用故事来吸引学生。根据课文的特点,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的再现作者的感情。教师只有自己首先进入角色,真正把作者在文章中寄寓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感染人,给人以入迷之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到的情感表现出来,让学生能够从老师的演绎中感受到更多的情感要素和态度要素。在讲故事中,教师要自然地加入一些表演的元素,比如模仿动物的叫声,通过声音音调的高低起伏等去表现不同的角色。因此,讲故事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老师和学生进行互动沟通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讲故事的时候,学生们会非常认真地听,本身他们表现出更高的兴趣,因此,小学语文课堂也就变得更加富有趣味性。

三、教师要熟练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用丰富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小学语文的新的课程标准也指导教师:小学语文的学习,既传授知识和技能,也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培养他们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好感和亲切感。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做好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的角色,真正把学生培养成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教师要懂得放手,在自己的角色范围内去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帮助学生对知识更好地理解。因此,在我们的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要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在学习的时候主动来获取知识,这样也就优化了课堂教学的结构,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学生的潜能是非常多的,教师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学生,相信他们可以学会学习,学会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多给学生一些自主探究的学习任务,放手让他们在自己现有资源情况下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也可以鼓励他们通过寻求帮助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些培养方式必不可少,逐渐地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可以提高上来,他们在学习面前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更加积极地去寻找办法解决困难,而不是盲目地退缩。

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分组合作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自身能力得到提高,也可以相互取长补短,懂得合作与竞争。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非常有趣的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们在分组学习的时候能够互相讨论,讲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分享彼此的智慧。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让小学生有了自主讨论和探究的时间,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教师要真正发自内心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

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性的提升,离不开教师和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沟通。沟通的本质不是用一种观点来反对另一种观点,也不是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而是一种“共享”,是师生之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等。首先,教师注意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不要认为自己要高于学生,保持一种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理念去尊重每一位学生。另外,师生之间的对话是意义建构活动,在对话中应该学会欣赏他人、鼓励他人。“我想对你的要求提得高一点,因为你有这样的能力,可以吗?”教育在发展,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教师的教育密不可分。趣味教育是精神的,同时也是智慧的。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需要趣味性的特点,只有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结合小学语文的自身特点,才能真正有效地将趣味性发掘出来,并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张琦. 论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D].中国海洋大学,2013.

[2] 裴海静.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趣味化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27).

[责任编辑 万淑蕊]

猜你喜欢
开展趣味教学小学语文
试分析交通企业管理中政工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