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化创新

2018-06-02 10:22袁思睿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故宫博物院传统文化

袁思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2-0247-01

尼尔·波兹曼曾言:"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文化成为一座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而故宫博物院推行的文化创意产品正好避免了这两种形式,恰到好处地采取了中庸之道,把传统文化内容和现代文化结合起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作为一名游客,我为故宫博物院此举点赞。

也许这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会使历史人物原本的形象走下神坛,招来"保守派"的指责与批评。但不可否认的是,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文化创意产品的确拉近了与人们的距离,更拉近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距离。

古代中國的辉煌,历代皇帝忠臣的智谋或许无法吸引"咿呀学语"的孩童,更别说向他们传递文化精神。但若将文物与网络结合,进行一番再创作,又或是生产出富有国风的文化创意产品,其效果便大相径庭了。正如故宫博物院尝试与百雀羚合作,其设计师将山水花鸟画运用于化妆品的包装上,成品一出,无数网友感叹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对故宫博物院的做法大加赞赏。

故宫博物院冲破文化监狱的尝试还不只这些。再比如,故宫里曾发生过的事儿,向来是各大宫斗戏的卖点与看点,故宫也一直允许导游在介绍各景点时加入这些热点,以增添趣味性,但却明令禁止导游为使景点更有看点与遐想空间,而加入一些不符合历史的轶事,以保证真实性。

由此观之,故宫博物院为推广传统文化所做的努力将真实性与趣味性结合的典范,它在坚持文化内涵的同时,调动了游客的热情,在充满趣味的形式中潜移默化地传播了历史,传承了文化。

但是文化创新一旦把握不了度,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将有可能变为媚俗低俗的东西,甚至演变成文化恶搞。

前几年,微博上流行的一组图"杜甫的一天",把仰天沉思的杜甫涂成恶魔,还与美女翩翩起舞等,这些创作就显得比较粗俗,是对"诗圣"杜甫的一种不尊重。还有小品演员贾玲表演的喜剧小品《木兰从军》,把巾帼英雄花木兰恶搞成贪吃、不孝、胸无大志、贪生怕死的傻大妞形象,立即引发了众多网友和观众的不满。这种仅为了取悦观众的创新是不可取的,他们歪曲了历史公众人物,没有给予历史应有的尊重,所以也得不到人们的认同。

文化创新是门学问,如何让其成为"清流"而非"泥石流",所有创新者都要把握好分寸,也应具备高尚的文化情操,不可没有道德底线,甚至颠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价值理论认为:在文化的取向中,文化价值是倾向于过去的和现在的。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要持续发展,是需要创新的,但更需要量好尺度,使其雅俗共赏,为大众接受,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②合作学习求实效:"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是合作学习追求的一种境界。一要端正态度,学会倾听,敢于发言,促进学习进程,提高学习质量;二要有舌战群儒的信心、包容万象的胸襟,要有"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尊重你发言"的气度;三是师友队之间要有质疑对抗,思维碰撞。

③教师点拨要精要:课堂上单向讲授时间不超过四分之一,坚持"三讲""三不讲",即易混点讲,易错点讲,易漏点讲;学生自主学习能够解决的问题不讲;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能够解决的问题不讲;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在学生未讲之前不讲。注重并欢迎错误的、真实的学生问题暴露,并能据此提升反馈,引导学生思维、情感、智能层层跃进!

第四步:练--学以致用,训练提升。

(拓展延伸、达标检测)(约10分钟)

(1)内容丰富,类型不一。选题可以是知识体系的反刍构建,可以是比较性赏析研读,可以是知识的迁移运用,可以是能力的强化训练。

(2)难易适度,层次分明。训练时加大学生展示面和纠错的力度,训练题要精选,有梯度,体现典型性、针对性、有效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求,且具有挑战性。

(3)机会均等,适当倾斜。尽可能让边缘生展示,中等生纠错,优秀生讲评。

(4)课内课外,同步发展。结合学科特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拓展应用,培养学生理解迁移知识和应用创新的能力。

总之,我们的"411"课堂有效克服以往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展示对象精英化的弊端,燃起生命的热情,开通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绿色通道,"教人不惑、不忧、不惧"。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报告》(2016年);

[2] 郭思乐 《生本教育的观念和实践模式的研究》

猜你喜欢
故宫博物院传统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礼物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