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有自身特点,引入多种感官参与阅读学习活动,可以加速学生认知内化。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要有关联意识,链接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品读、展开学习对话,从不同维度展开教学发动,以提升学生阅读感知品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调动感官;认知内化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1-01
作者简介:谢招娣(1976—),女,福建长汀人,福建省长汀县实验小学教师,小学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
一、链接生活,创设阅读情境
小学阅读教学创设适宜学习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教师要根据多种制约因素进行科学选择。教师链接学生生活实际展开情境设计,讲述生活案例、再现生活情境、展示生活画面、进行生活调查等,都可以为学生多种感官参与阅读提供机会。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动画、音频、文字等信息,也可以形成多种直观感知信息冲击,给学生视觉、听觉带来参与机会。
創设教学情境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生活的认知基础有一定了解,这样才能提升教学设计的匹配度。如学习《曹冲称象》这篇课文时,教师先展开学情调查:“同学们在市场上见过别人称东西吗?称东西都用什么工具?”学生会纷纷给出自己的见识:“我见过称东西,都用电子秤,东西放上去,马上就知道多重了。”“我还见过那种杆秤,用秤砣调整平衡的。”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大象图片:“大家见过称大象吗?”学生都摇头了。教师顺势引入课题:“我们今天就要坐时光机去古代,看一个叫曹冲的孩子,是如何巧妙地称量大象的体重的。”学生阅读兴趣被激活,积极参与到阅读学习之中。
教师先调查学生称量方面的认知,顺利引入称量大象话题,给学生带来丰富联想。学生大多有称量见闻经历,自然会对称量大象充满好奇。教师让学生展示生活见闻,利用多媒体展示大象图片,给学生带来触觉、视觉感官冲击,引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通过诵读,品味阅读内涵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都是对诵读作用的精炼总结。小学低年级学生面对的课文内容都比较短小,展开诵读训练也比较容易。教师要从诵读技巧和文本体验等方面展开引导,让学生在熟练诵读中逐渐走进文本核心,并逐渐形成阅读认知。
如学习《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教师先和学生一起阅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弄清文本基本内容,再要求学生反复诵读。当学生诵读到一定程度后,教师随即设计一些阅读问题,让学生展开解读:“课文有两幅插图,仔细观察,看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小葫芦是非常美丽的,最后却枯萎了,这是为什么呢?叶子上出现虫子了,这到底该不该治呢?那个种葫芦的人看到葫芦都落了,他会怎么想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学生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很快就给出了正确答案。教师对学生优良表现给出肯定评价,阅读学习进入佳境。
教师让学生反复诵读,甚至达到熟练背诵的程度,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在熟读之后,对文本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当教师给出思考问题时,学生会顺利给出答案,这足以说明诵读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读与思的结合,是学生视觉、触觉参与学习的结果,帮助学生逐渐建立丰满的阅读认知。
三、展开对话,提升阅读品质
对话是一种阅读学习重要体验形式,学生对文本展开质疑、讨论教师设计问题、进行课堂演绎、实施观察分析等,都能够获得丰富阅读学习认知。教师要在对话形式上有创新实践尝试,为学生提供更多互动机会,帮助学生逐渐形成阅读立体性感知。
《雾在哪里》是一篇童话故事,为让学生有更多直观感知体验,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雾气图片,再发动学生展开对话讨论:“雾气其实就是水蒸气,看这些图片,可以感受到它的威力有多大,它可以将所有的东西都藏起来。同学们都见过雾,也可能受到过雾气的困扰,这雾气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不便呢?”学生对雾气有切实体验,自然有很多话要说。在学生热烈的讨论后,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给出个性点评:“大雾是自然现象,也与我们人类的活动有关联。大雾来时,我们要特别小心对待,注意消除大雾给我们带来的不便,行路安全至关重要。”
教师发动学生展开对话讨论,触动了学生生活认知经历,学生发言踊跃,对阅读感知形成有重要促进作用。学生能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阅读学习,这说明教师教学设计效果已呈现出来。
小学低年级阅读需要启动体验式教学,从而激活学生主动阅读认知兴趣,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阅读学习中形成认知,实现语文综合素质的顺利成长。学生年龄较小,阅读基础浅薄,启动多种感官参与阅读学习感知,符合学生阅读学习认知规律,只要教师设计科学合理,一定能够获得预想的发动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志缎.试谈新课标小学阅读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2015(33):23.
[2]陈金才.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定位[J].语文建设,2010(5):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