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建红
摘 要:青少年体质健康关系到国家未来,意义深远。然而教育部对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当前青少年整体身体素质状况不容乐观,本文首先分析目前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体质健康;家庭与社会教育;学校体育教育
近年来教育部对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青少年整体身体素质状况不容乐观,部分体能指标(如学生的爆发力、力量等素质)继续呈下降趋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为了更好的落实体育工作,我们先得深思,为什么会出现青少年体质状况整体下降呢?
一、新的生产和生活的变化造成青少年体力劳动的减少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普遍有了很大的提高,新的生产和生活的变化造成体力劳动的减少,大大减少了人们体力劳动的机会,尤其是青少年劳动锻炼的机会。比如我们的长辈,甚至我们很小的时候,生产技术还不够先进,人背肩扛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孩子们在家里面常帮父母烧火做饭,洗衣服,农忙时节还要在农田里干活,这样无形中锻炼了孩子健康的体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机械水平明显的提高,以及一体化,智能化的生产工具的产生。很多的体力劳动都被机械所代替,比如洗衣服有先进的全自动洗衣机,做饭有智能电饭煲,更有甚者日常整理屋子都能被小的机器人所代替,适合青少年劳动的机会大大的减少,也就削减了他们锻炼的机会。
二、先进便捷的交通工具的产生减少青少年出行锻炼机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国青少年的出行方式发生了由“动”到“静”的变化。比如十几年前,供人们选择出行方式比较单一,小轿车还是稀缺的出行工具,大抵只有稍微富有的家庭才开的起小轿车,人们的出行主要还是靠步行,青少年基本上都是背着书包步行上下学,在行走的过程中身体不自觉得到了锻炼,然而,随着小轿车,电动车等交通工具的普及,青少年上下学,主要以车代步。跑步、行走的机会减少,再比如,以前的时候,爬楼梯,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运动了,然而,在现在的孩子心目中都成新鲜事儿了,取而代之是方便快捷的电梯。这些方方面面变化使青少年失去了出行对身体的锻炼。
三、社会导向的偏差,使人们轻视了体质健康的重要性
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下降还有社会导向的偏差的原因。目前许多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健康观、成才观,他们过分重视孩子的文化课成绩,轻视孩子的体育,只重视孩子的升学,轻视孩子的锻炼。由于社会对学生单一的以成绩论英雄,导致课业负担重,学生课外加班忙。调查显示每天放學后,73.3%的青少年参加各种课外补习班培训班。这其中有参加乐器班、书画班、英语班、棋类班等各种学习培训辅导,五花八门,这些都导致他们能够自由支配的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大大减少,更多的时间花费在了读书写作业上。运动量的减少导致青少年体质状况的下降。
四、学校教育中体育教师教育理念的落后影响青少年教育体质增强。
尤其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师资配备不够齐全,非专业教师兼职体育教学的情况非常普遍,教师对体育教学的理念挖掘不深,不能灵活的掌握体育教学的本质。所以在体育教学中也未能达到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对学生的体质增强未能起到应有的帮助。
为了能够彻底的扭转青少年体质下降这一状况。让他们充满活力,保持健康的体魄,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家庭和社会方面
在家庭和社会的方面,要转变观念,真正意识到“健康第一”的重要性,从而改变家长对子女过分娇惯,亲自代劳现象。从小转变孩子之前“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越生活方式,转变由“动”到“静”出行方式。意识到适当的家务劳动和徒步出行既能够提高孩子的觉悟,发展智力,还能使孩子的体质得到锻炼。一位教育家说过:“孩子的才能和天赋的起源在他们的指尖上,形象地说,从他们的手指淌出涓涓细流,汇成创造思想的源泉。”可见这样的劳动能够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又如:每天早晨起来自己叠被子,自己打扫卧室,自己洗衣服、倒垃圾、刷厕等劳动锻炼孩子,促进孩子体质增强。
2.学校教育方面
作为影响学生体质发展的重要方式,学校体育活动有效的开展有深远的意义。通常情况下,学校具有比较健全的体育设施和器材,有较宽敞得走廊和空地,同时学生具有相对集中的活动时间,比如早晨上课前、课间和课外体育锻炼时间等。如果高效组织课前和课间体育锻炼活动,扎实开展大课间体育锻炼活动,改变课前和课间只做广播操的单一活动内容进行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如跑步、球类活动、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等内容。抓好课外体育锻炼和校内体育比赛,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定能有益学生体质增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更容易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从小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增强学生的体质。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