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春桂
摘 要: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青少年品德教育,台湾也重视青少年的品德教育,台湾在开展品德教育过程中探索出不少有效途径,这对于实施品德教育但效果有限的大陆来讲,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台湾;品德教育;途径;启示
品德教育指一定社会或集团为使人们自觉遵循其道德行为准则,履行对社会和他人的相应义务,而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它是一定社会或集团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人们内在品质的重要条件之一。台湾的品德教育侧重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培养学生,培养他们知善、好善和行善等多方面能力,兼重道德推理的过程与德行表现,从而将学生塑造成为优秀的个人与理想的社会群体。
1台湾学校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渗透在德育教材系统化中。台湾从小学到国中(初中)再到高中,相继开设了《生活与伦理》《公民与道德》以及《公民》三门道德教育课程。《生活与伦理》为高小学生开设,主要依据儿童生活经验的渐进扩展的特点构建道德教育课程的内容体系,它强调对学生的具体行为进行指导,以培养“国民”的基本习惯、态度和品德。高中教材进一步将国中阶段那种初始的理性认识加以深化、升华,形成较为完整的道德教育的理论框架。
品德教育渗透在各学科教育教学中。台湾教育部门强调学校在将品德课程与各科正式课程相整合的过程中要有明确计划和相切合的教学与引导方式,品德教育应贯彻于各学科领域。学校应将校内设施的置备与校园环境的营造,视为构建品德教育潜在课程的方式,并在日常生活中时刻留意学生的品德表现,以便抓住适当时机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渗透在实践活动中。台湾学校品教德育教材还设计了“生活规范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领悟道德行为规范,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台湾的教材内容生活化、通俗化、时效化,台湾教材每年都修订,学生能感受到教材中材料就是身边的事情;从而感受一份成人责任和担当的义务。
品德教育渗透在社团活动中。台湾教育者认为“人生不能只有书籍”,学生的德行优劣不是通过考试成绩来确定的,而是通过养成教育来培养的,是通过学生的言行举止来实现的。因此,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文明诚信、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等。
品德教育渗透在对学生德行考核中。台湾学校把德行考核成绩作为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如其《高级中学学生成绩考核办法》就从学生文化成绩和德行表现两个方面进行量化评价,只有两项都达到合格标准的学生才准予毕业。
品德教育渗透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学校要求全体教师都应具备一定的品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品德教育的相关知识,提升专业素养,与其他教师进行品德教育方面的对话与资源分享。
2台湾社会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渗透在对中华传统文明传承与弘扬中。台湾特别重视民族文化的继承及发扬,例如,台湾使用繁体字不用简体字。传统文化积淀和现代人文素养的彰显在走访过程中比比皆是。学生的礼貌教育相当到位,对文明的传承不禁令人动容。
品德教育渗透在社区活动中。台湾学校倡导“学校社区化、社区学校化”。就学校层面而言,台湾学校的设施都积极向社区和居民开放:学校的操场、体育馆、图书馆不时可以看到社区居民锻炼、学习的身影,有的学校甚至还开放地下停车场,缓解社区停车困难等。
品德教育渗透于家庭教育中。台湾的中小学都设有家长委员会,其内设机构比较齐全,有活動组、公关组、服务组、财务组、夜辅组、文书组、爱心义务组等,这些小组在家长委员会会长的领导下,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活动,如课程设置、教材选用、评教活动、学生申诉与奖惩等。
3借鉴与启示
组织社会服务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深入社区、街道、企业,为社会、为人们做好事,给人们提供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能有力地激发青少年弘扬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传统美德。利用社会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
建立社区与学校合作机制。大陆学校尽管近几年在德育领域实行了多方面变革,但相比之下,大陆学校争取社会的支持可能更多的仅仅停留在召开家长会、到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参观、争取社区各界财力上的支持等。
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家长委员会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方面能够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
建立有效的德育评价与反思的机制。德育过程中的不断反思与修正,是保证德育品质与长远发展的根本。采用灵活多元的评价方式,实际上就是将品德教育中各方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而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使品德教育具有实效性。
加大社会教育、社区教育的投入和管理力度。台湾地方政府除了对学校的教育投入以外,在社会教育、社区教育方面也给予了足够人、财、物投入,城市的博物馆和各社区的青少年活动中心都既有其名,又有其实。虽然我们对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在思想上已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在经费、场地、人力的投入和管理上还远远不够,社会教育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
参考文献
[1]台湾“教育部”.“教育部”品德教育促进方案[Z].台湾“教育部”,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