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美的巡礼

2018-06-01 10:56赵洁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美学时代艺术

摘要:《美的历程》出版后,就引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美学热”。李泽厚先生从那个“遥远得记不清岁月的时代”开始,作了一次“美的巡礼”,怀揣一张纸,记录下每个时代的精神的火花。全书大致按时间线索分为十个部分,深入浅出,从每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对一个艺术典型进行评述,点面结合,阐释了人类社会历史多方面因素对于美和审美的影响,对中国古典美学文艺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概括分析。

关键词:美的历程;时代;艺术;美学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0-0001-02

李泽厚先生灵活而巧妙地运用了西方的艺术符号学理论,把艺术当作符号来研究,从视觉的审美角度出发,将中国的语言、宗教、艺术都看成是符号之网的一部分。运用这种符号学研究方法,站在宏观的历史高度将符号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紧密相连,對美做出了明确而独特的见解。

1.从龙飞凤舞到青铜饕餮

上溯到旧石器时代,人对于“美”这个概念已经有了懵懂稚嫩的认识。从固化的现实到灵活的想象,从静态图腾印记到动态的巫术仪式,从无意识到自觉,从具体到抽象化、符号化,人们的“审美”逐渐进步,美逐渐成为“有意味的形式”,变得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但总体而言,只是美的最初形式,人们的炽热情感以一种拙朴原始的形式表现出来。

青铜器的纹饰和铭刻的汉字都是当时社会审美的重要反映,它是这个时期的重要文艺载体。汉字与青铜时代同时发达成熟,作为更凝练简约的符号——线的艺术,与青铜的狞厉共舞。由粗糙简陋到成熟凝重到自由开放,其随着社会变迁而表现出不同形式分化。在宗教的绝对崇拜和社会的现实实用之间,起着微妙的过渡作用。

2.从先秦理性精神到楚汉浪漫主义

《诗经》奠定了中国诗文的基本美学特征,源于赋,成于比兴,是赋比兴三者有机统一的审美表现。建筑艺术同样体现理性精神,体现中国人神合一的倾向,体现某种明确的实用观点。李泽厚先生认为中国建筑与西方不同,将固定的空间赋予时间的流动,使其具有层次感、节奏感。

南中国的美,仍保持着原始神话的浪漫,但又与远古传统有所不同。以屈原为例,忧伤哀怨、愤世嫉俗的真理追求者,营造出一个个积极开朗、充满想象的神话环境。蕴藏着原始活力的浪漫幻想始终没有离开汉代文艺美学。那个时代美学作品,如汉赋、画像石、壁画和汉代精美的工艺品等,无不展示了一种琳琅满目的对象化的世界。力量、运动和速度,是其美学境界的具体表现,静态形象之中沉淀、积蓄着气势与古拙,二者形成鲜明对比。

3.从魏晋风度到佛陀世容

中国历史上又一次重大变化时期,在文艺美学上的反映主要为人的觉醒,既人在当时玄学思潮和各方面因素影响下对人生的自觉意识的清晰、直接的反映。从玄言诗、山水诗,到五言诗、骈体文,从重性情到重声色,都体现了一种自觉性。此时相当于人成长的叛逆期。内在的追求与外在的形式构成鲜明对比。颓废消沉的感喟中蕴藏着一种向上的、激励人心的意绪情感,淡泊世事的从容下蕴含着一颗执著痛苦的悯世之心。这构成了魏晋风度内在的深刻的一面。陶潜和阮籍在这个时期创造出两种相异相合的意境,是魏晋风度的最高优秀代表。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石窟壁画、雕像等承载了佛教艺术在中国被人们接受、改造、消化的命运。佛教故事一定程度上是现实社会的反映。

4.从盛唐之音到韵外之致

唐代世俗地主阶级的势力在上升和扩大,南北文化交流融合。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与想象,渗透在盛唐文艺中。诗歌、书法、音乐等都体现出盛唐空前开放下的青春活力。这个时期就像是人的青春期,“为赋新词强说愁”。

中唐以来,世俗地主逐渐取代门阀贵族,真正展开文艺的灿烂图景,普遍达到诗、书、画各艺术部门的高度成就,风格繁多,个性突出。从中唐到北宋是世俗地主在整个文化思想领域内的多样化地全面开拓和成熟。而同样自中唐起,和独善其身的深刻矛盾在酝酿,二者的互补也在逐渐充分展开。

5.从宋元山水意境到明清文艺思潮

绘画艺术尤其是山水画的高峰在宋元。中国山水画不是门阀贵族的艺术,而是世俗地主的艺术,人与自然那种娱悦亲切和牧歌式的宁静,成为它的基本音调。与现实生活相适应的哲学思潮比如禅宗等,可说是形成这种审美趣味的主观因素。北宋时期形成整个中国画的美学特色:不满足于追求事物的外在形似,而要表达出内在风神,这又要建立在对对象真实而又概括的观察把握基础上。这是无我之境:情感思想不直接外露,而是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而传达。从北宋过渡到南宋,无我之境逐渐在向有我之境推移,南宋时对细节逼真写实的追求和对诗意的提倡都达到顶峰,二者相得益彰。而在元代社会氛围和文人心理的条件下,形似与写实便被主观意兴心绪压倒,自然景物不过是通过笔墨借以表达不能不尽的主观心意灵气罢了。元四家成为有我之境的代表。

冯友兰先生曾经称扬《美的历程》为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他曾赠给李泽厚先生一副对联:“西学为体中学为用,刚日读史柔日读经。”然而对于一般大众,它更像一次中国古典美的巡礼,在历史长河中横载悠游,将沿途的景致一一赏玩、品鉴。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2] 李泽厚.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3] 李泽厚.美学四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赵洁(出生1996.10),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江苏省盐城市,本科学历,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猜你喜欢
美学时代艺术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纸的艺术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