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群
摘要: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处理教材、编写教案等必要环节。这些看似寻常的环节,大有文章可做。初中语文教师备课,也从这些平常之处入手,但其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关键词:初中语文;备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3-0085-01
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是素质教育为语文教师提出的新的课题。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只有认真全身心地去备课,你才能游刃有余地上好课,才能自如地引导学生去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反之,你的课会上得一沓糊涂,学生所获无几,久而久之,又从何谈起教学质量呢?
初中语文教师的有效备课,有"策略"可言。
1.基于文本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作为教师每教课之前,不妨读几遍课文。一读、了解课文有哪些生字新词。边认读边练写,边结合读书工具加以理解;二读、了解文章作者写作思路、哪些细节或重点语段写得好。边读边写下自己的心得,查找参考资料加深理解;三读。了解文章写作特色。写人的,是重点描写人物语言、动作,还是外貌与心理活动?是直接描写还是侧面烘托?写事的,详写哪件事?略写哪件事?事是人做的,哪些动词用得生动传神……这是因为选编在文本中课文大多文质兼美,加之我们与作家或作者写作水平有一定差距。因此,单凭课前几十分钟备课,远远不能从深度广度理解教材,更谈不上设计出简约而高效的课时计划。
教师要灵活地掌握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不要成为教材的奴隶,大胆地、理直气壮地使用教材,带领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利用教材,在教学中有创意地使用好教材这个"材料",在语文标准的总框架下,别出心裁地与学生一起徜徉在语文的美好情境之中。 正确认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不是叫我们放弃教材,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材仍然是我们教学的重要依据。但我们不能把教材资源只理解为课文,它还应该包括附录、插图、附文等。如现行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插图,它配合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景物绘制而成,是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往往对这些课文以外的资源利用不够,总认为那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一般情况下叫学生自己看看,有时干脆不去提它,甚至觉得看它们会浪费时间。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课文以外课程资源也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欣赏插图,不仅可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用视觉形象补充文字描绘的不足。我在教学《沁园春·雪》中,曾借助多媒体安排学生欣赏毛主席手稿,结果学生发现"腊"、"驰"两字在原稿中是"蜡"、"驱",我借机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毛主席在正式出版时对这两字作了修改,这样修改有什么好处,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对这些"特殊的艺术语言"不能视而不见,弃而不用,要充分利用它们为课程教学添色增效。
2.顺应学生
在传统的语文备课中,教案就是师案,是教师如何教课文的方案。这种教案往往是从教师的教学需求出发来进行设计的,教师在写教案时考虑第一位的是自己如何教,而不是学生如何学,学生的学要服从于教师的教,它是只为教师准备的,是只为教師服务的。它从教案上第一个字的出现起就已把教师的教作为主动的活动,把学生的学作为被动的活动来对待。在这种教案指导下的语文课堂,学生要做的最要紧的事就是如何去适应教师的教案;教师最渴望的是学生与自己的教案亲密配合,最害怕发生的则是学生的学偏离自己教的方向。一旦教学效果不理想,那教师埋怨的往往是学生没有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怪学生没有与自己备的教案好好配合。这样的课堂,究其原因还是教师备课没有充分备学生。
"庖丁解牛,恢恢乎其游刃有余。"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何哉?"了解对方、熟悉对手,制定作战策略!教书的也需熟悉学生。班级喜欢读书的、阅读能力强的就准备些既有利于掌握基本知识,又有利于提升阅读能力的思考题,且思考题的坡度要大一些,教学重点应放在提升能力上;喜欢读书但感悟文本能力、理解能力较弱的,就准备些既有利于扎实掌握基本知识,又有利于渐进式提升理解能力的思考题,且问题的坡度稍微小一点儿,教学重点应放在梯度提升理解能力上;读书兴趣不太浓、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差的,就要准备些既有于扎实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又有利于提高阅读能力的思考题,且问题的坡度尽可能的小一些,且教学重点应放在激发阅读兴趣、提升理解能力上!这样,就为设计课时计划、展开课堂教学、高效课外辅导奠定良好基础。
了解学生,顺应学生学路。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思路等的确定都要适应学生,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重视过程,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教案中一定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把着眼点放在学生的学习上,为学生的发展着想,而不是一味地考虑教师怎样教,教师的观念要发生根本的转变,教师是一个服务者、引领者、合作者,引领学生在过程中去学习知识,让学生主宰自己的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探究教法的同时,也要重视学法指导。学法,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所运用的方法。一个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是绝对不会在这方面少下功夫的。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就是为了达到不教。教师对学生有意识地指导,传授学习方法,使之达到思之有序,行之有法,习而得之,终生受益。方法得当,就会提高学习效率。可见,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多么的重要了。教师在指导学生时,一定要根据学生实际因材施教,灵活、客观地进行,进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驾驭文本、课堂教学得心应手的"源源活水",哪里来?缘于那颗热爱学生的赤诚之心、珍惜时间、品味文本:一遍比一遍有味,一次比一次有情趣,昨天比前天不一样,今天比昨天大不同!
参考文献:
[1]贺利.关于初中语文备课的深入探讨[J].吉林教育,2017(6):7-7.
[2]黄桂芹.初中语文备课初探[J].新课程:下旬,2017(5):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