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

2018-06-01 11:30张玉彬
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7期
关键词:导向核心素养

张玉彬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推进,是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新课程改革自2001年启动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今,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急需新的“引擎”破解课程改革难题,尤其是课堂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核心素养为基础教育带来新思维和新视角的同时,也将会为基础教育改革带来新的活力。在此,对核心素养统领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策略进行论述,意在加快推进核心素养在中小学“落地”的步伐,真正实现其现实意义。

一、“以学生为本”是核心素养对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追求

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相应学段的教育应具有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课堂教学应该是通过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品格和能力的发展。知识的学习和知识的日益丰富与素养的提升有一定的关联,但不能混为一谈。例如,学生知道环境污染和环保知识,但未必能够低碳生活;知道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但未必对国家和民族有责任担当;知道理化生的科学原理,但未必能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有一些教师把知识只是当作课堂教学的唯一追求,把考试分数作为课堂教学的最高评判准则,他们往往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和测验、考试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将培养“考试能力”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这样的教学,将使学生缺乏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兴趣,缺乏对事物的观察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缺乏假设和批判的科学探究能力,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的素养得到发展,而素养又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知识是课堂学习的载体,教师要从知识的背后看到学生品格和能力的发展;要从所教知识的背后看到人——学生,即站在学生的角度,站在育人的高度,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经验来激活知识,用思维来建构知识,用情感来丰富知识,用想象来拓展知识,用智慧来批判知识,用心灵来感悟知识。这样才能给知识注入灵魂,使知识活起来,让其成为具有生命态的知识。例如,小学数学的时间单位教学,如果只从单位的定义和换算这个角度进行教学,就凸显不了知识的本真;但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时间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用时间来计量和规划生活的一点一滴,就能帮助他们有条不紊地打理自己的生活。这样,知识就有了生命的意义,才能真正促进知识学习向学生素养的有效转化。这才是符合人性的教育,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 对教學内容的重新审视和调整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

在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新知识、新技能的出现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早在一百多年前,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就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以知识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对此有着不同的选择和解答。

以知识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强调对知识的精细化分析,尤其是对考点的精细化分析。“知识考点化,考点试题化”“考什么,教什么”是这种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和学生会被各种层出不穷的考试信息所绑架和裹挟,学生只是懂得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相关知识,却缺乏应有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更缺乏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与健康生活等。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来选择教学内容。教师将学科知识的丰富内涵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掌握具体的知识内容,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升。例如,科学史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教学价值。它对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社会责任、实践创新、科学态度与精神有着独到的作用。再如,人文底蕴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绝对不只是人文学科所承担的责任,自然学科也同样寓含着许多人文知识,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人文内涵,使其对学生在人文教育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画龙点睛的作用。如一位化学教师在教学有关钢铁的知识时,通过高炉炼铁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百炼成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什么人生寓意?让学生领悟到在人的成长道路上,没有一帆风顺的,必须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成为国家之栋梁。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条件

知识不能直接转化成素养,简单地对知识进行复制、记忆、理解也不能形成素养。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主动地参与、加工、内化、升华等,才能转化成素养。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就是要把学生真实的探究发现、合作交流、质疑批判视为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如果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虽然能够“高效”地传授知识,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知识和技能,却无法培养出以创造能力和交往能力为核心的“高素养者”。

前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经说过:“动手太重要了,要敢于动手,不要怕做错,自己想办法去完成,这就是培养创造能力。这比学书本知识更重要。”“学会学习”“实践创新”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这句话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可见,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实践中学会创造,是培育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核心素养为目标,要用激活、启发、质疑、思辨取代灌输和死记硬背,要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性、合作性和批判性,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最大限度地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四、运用综合知识解决真实问题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因素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指出,核心素养着力解决的是:提高学生面对复杂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使之能够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和复杂多变的未来社会。真实世界中的问题往往涉及对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解决真实问题的情景和机会,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目前,国际上流行的项目学习、STEM学习,以及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都是运用综合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良好学习方式。

总之,核心素养是跨学科的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与品格,它的培养不是依靠一门单独的学科就可以完成的。“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需要学生通过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主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才能完成。任何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都有其共性和特性,教师只有明晰本学科在特定核心素养中形成和提升的教育价值和内在关联,才能发挥出本学科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责任编辑 郭向和)

猜你喜欢
导向核心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犬只导向炮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