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宁
在STEM领域,工程思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思维方式,因为在实际条件下,工程师总会面临各种设计与实际不符的情况,需要通过不断修正才能达成目标。
一、课程重点
本课旨在让学生理解工程领域中各类建筑所面临的地震挑战,学习工程师的思考和行为方式。设计、执行、反思与修正是训练工程思维方式的重点。同时,也要借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涉及领域】工程;几何学;物理;数学;地理
【建议年级】小学中年级
【建议时间】基础课程150分钟;拓展课程170分钟
二、课程任务
学习地震的基础知识,了解各国的建筑如何做地震防护,设计、搭建、制作基础隔振系统和上面的建筑。
三、课程步骤
1.导入(15分钟)
【基本内容】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呈现并讲述地震的原理、成因和危害。例如介绍1989年旧金山地震或2008年汶川地震的情况,进而引出地震伴随的建筑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导入本课主题。
【拓展内容】梳理地理课上关于地震的内容(如板块知识和地震带分布等),介绍近一百年7级以上地震的情况和危害。
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并进行总结。
(1)怎样定义地震?
(2)世界上有哪几个主要地震带?在地图上指出来。
(3)板块构造与地震活动有关吗?用数据证明。
(4)全球每年发生多少次地震?每分钟多少次?
(5)地震按震级大小可分为几类?
(6)什么样的参数可以衡量地震?
(7)震源深度与地震的破坏力之间是什么关系?
(8)多大的海底地震能够引发海啸?
(9)地震后的城市是什么样子?
然后,带领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怎样保证建筑在地震发生时不倒塌?有哪些防震手段和技术?
2.宣布任务及评价量规(10分钟)
【宣布任务】各组要设计并制作一个50厘米高的防震建筑。建筑分为两部分,下面是基础隔震系统,即设计一个隔震的长宽均不能大于30厘米的建筑底座;上层的建筑体,只能使用牙签和胶棒制作,并能够在建筑内放置书、矿泉水和砖头等物品。宣布任务后,呈现评价量规(见表1)
【基础隔振系统材料】硬纸箱板、吸管、竹签、棉花糖、圆珠笔弹簧、卫生纸
【上层建筑材料】牙签5盒、胶棒12支、热熔胶枪2把、砖头1块、矿泉水1瓶、书1本(32开,1~2厘米厚)
3.讲解地震振动台原理(20分钟)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为此,教师可结合实物为学生讲解地震振动台原理(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收集资料),保证学生理解地震振动台如何模拟横波和纵波,以及自己设计的建筑将经历怎样的实验。教师可以用茶杯让学生感受地震振动台的模拟方式,并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当车在路面上两轮同时高速通过减速带时,车辆容易翻车吗?为什么?
(2)当车在路面上只有一侧轮子高速通过减速带时,车辆容易翻车吗?为什么?
(3)大家玩过尺子打象棋的惯性游戏吗?当底部的象棋被打走,上面的象棋倒了吗?为什么?
(4)地震纵波还是横波对建筑危害更大?
【拓展问题】纵波每秒钟传播5~6千米,能引起地面上下顛动;横波每秒钟传播3~4千米,能引起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衰减快,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只感到水平晃动。在一般情况下,地震时地面总是先上下颠动,后水平晃动,两者之间有一个时间间隔,可根据间隔的长短判断震中位置(用每秒8千米乘以间隔时间进行估算)。教师可以给出地震波传播速度,让学生通过地图、直尺和圆规计算震中位置。
4.设计(30分钟)
第一步,学生观察有哪些基座材料可以选用。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汇总结果。
第二步,各组学生根据基座的情况,思考如何搭建高塔,画出设计图。先完成的小组可以将设计图交给教师检查。(建议学生在设计之前,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
第三步,教师给出修改意见,修改完成后的小组可以领取全套材料,着手搭建。
5.制作(40分钟)
正式执行制作任务。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使用防震台进行测试,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方案。教师进行巡视,可以随时讲解,可以让各组派组员到其他组进行观摩。
6.测试(20分钟)
完成的小组,教师进行测试。测试分为三个部分:无承载防震测试;静载荷测试;承载防震测试。
7.讨论与反思(20分钟)
测试全部完成后,各组应当上台介绍,主要围绕设计思路、问题和解决方案、具体的搭建过程分工、防震建筑成品等进行介绍。教师挑选其中效果较好的、设计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全班讨论设计中的优秀之处以及尚需改进的地方。教师进行最后总结,内容包括设计思路、隔震原理及实现手段、效果评估及改进方案、搭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8.写作(15分钟)
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写作:下次再做减震高塔时会有哪些改变?从其他同学那里学到了什么?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