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红
(天津戏剧博物馆 文庙博物馆管理办公室,天津 300090)
跷是中国戏曲舞台上模仿中国妇女缠足后的小脚的道具。踩跷又称“踩寸子”,是过去戏曲旦角演员尤其是武旦、花旦的基本功之一。跷功被誉为“东方芭蕾”,但旦角演员练功之艰辛、踩跷表演之繁难远远超过了芭蕾舞演员,是无出其右的中国戏曲特殊表演技艺。天津戏剧博物馆珍存着硬跷和软跷各两副,它们记录了戏曲中跷功的演变历程,是清代以来戏曲旦角演员跷功训练和踩跷表演的重要物证。
戏曲旦角演员踩跷可追溯至清乾隆年间。当时秦腔演员魏长生从四川至北京登台献艺,以拿手好戏《滚楼》作为打炮戏在京公演,并一演成名。他扮演的金定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使京腔旧本置之高阁,一时歌楼观者如堵,而六大班几无人过问,或至散去”[1]。魏长生不但扮相俊美,噪音甜润,做工细腻,而且展示了两大创新:一是通过梳水头、贴片子修饰脸型,后来被戏曲旦角演员心摹手追,一直沿用至今;另一个就是跷功。跷功用来表现女子高挑曼妙的身姿和娇弱娉婷的体态,一经出现即横扫京城舞台,各剧种旦角演员争先仿效,京剧形成后跷功更成为京剧科班培养旦角演员的特殊基本功。
最初出现在戏曲舞台上的跷只有硬跷,是由榆木或枣木等坚硬耐磨的整块木料楦制而成。天津戏剧博物馆珍藏有两副硬跷,其中一副虽然只存留木跷部分,但因流传有序而愈显珍贵。
此木跷曾由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使用过。上个世纪30年代,尚小云携班社在天津中原公司的中原剧场演出,一日贴演《四郎探母》后,饰萧太后的朱琴心突然嗓音失润,无法登台演出,临时改请旦角演员李兰芳替演,演出异常成功,尚小云甚是高兴。晤谈之际,尚小云得知李兰芳不但是北京满人,而且与自己一样也曾聆教于“通天教主”王瑶卿,于是所聊更欢。当得知次日李兰芳将踩跷演出《坐楼杀惜》时,尚小云将自己用过的一副硬跷送给李兰芳作为纪念。千禧之年,天津戏剧博物馆从李兰芳儿媳处征集而得,成为珍稀馆藏。
图一 尚小云使用过的硬跷
这副木跷用一整块木头楦制而成,前尖后圆,形似尖尖莲足。长8厘米,宽4厘米,跷板高20厘米,厚4厘米,长度正符合“三寸金莲”的标准;跷面长不足5厘米,只能容留两三个脚趾,跷板底部厚、上端薄,中间厚、两边薄,呈牛舌状,并与地面成60°角,用来支撑整个脚面。木跷磨损严重,脚心处呈弓形,嵌在圆形跷跟上的铜箍已脱落,一只跷跟高1厘米,另一只只有0.5厘米,由此可见此木跷曾被频繁使用过(图一)。
另外一副硬跷完整,包括白布袜、木跷、白跷带子、跷鞋、裤腿(图二)。木跷形似小脚由白布包裹,长15厘米,宽5厘米,牛舌状跷板高20厘米,与地面成60°角。底部有镶嵌铜箍的圆形后跟。圆形后跟可以辅助演员在舞台上轻盈转身,铜箍亦能减小木跷和台毯的摩擦力,使演员表演动作更加轻巧灵便。跷鞋的鞋面为红色绣花带穗儿,鞋底由白布衲制而成,后跟处挖有圆洞,恰好能将木跷的圆形后跟套入。跷鞋后帮处有尺许长的白色布带,用来绑固跷鞋,以使跷鞋与木跷稳固地合为一体。木跷与跷鞋之间夹有跷带子,为飘着两根长带子的白布跷套。用白布把木跷包紧、缝好,脚面处做成千层底布鞋鞋口状,可以穿起来,后面两根白布带子长近3米。蓝色绣花裤腿上宽下窄,上端有带子,底部有精美刺绣。
此套硬跷能够让后人形象直观地了解旦角演员的上跷过程。上跷大致分四个步骤。首先穿上布袜,避免出汗玷污木跷。第二步绑跷是上跷关键步骤。演员将脚穿入跷套内,脚趾踏在木跷跷面上,脚掌落在跷板上,然后用跷带子将脚面、脚踝与木跷牢牢捆绑在一起。绑跷要求绑得又紧又瘦,一是为美观,二是防止跷带子脱落而造成演出事故。旦角演员绑跷不但耗时复杂,而且还有讲究。著名京剧旦角表演艺术家李金鸿曾回忆说:“过去老规矩,绑跷要脸朝里,不能让人看。”这与上妆后的旦角演员不能在后台裸露上体一样,即是梨园界的规矩,亦是对所扮演女性角色的尊重。上跷的第三个步骤是穿跷鞋。套好跷鞋后再用跷带子将跷鞋后的白布带子紧紧绑住,以免跷鞋脱落。最后一步是套裤腿,并将裤腿上的带子系在腿上,防止裤腿滑落。跷鞋和裤腿主要起装饰、美化的作用,将真脚与木跷完全遮蔽,上台表演时演员再罩上彩裤和裙子,裙底只露出尖尖细足,即使为了表演需要而亮跷,呈现在观众眼前的也只是纤巧玲珑的三寸金莲。
图二 完整硬跷
图三 软跷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跷功训练更是经历“小脚一双,泪水一缸”锥心刺骨的身心痛苦,以及浴火重生后步履从容的华丽蜕变。无论是科班学员还是手把手带徒弟,只要被选为旦角演员,尤其是花旦、武旦的培养对象,都要接受严苛残忍的跷功训练。开始练习跷功又称“耗跷”,先要练习在平地上保持木跷尖落地站立,熟练后移到八仙桌上,之后在桌子上放置青砖,先站平面再站立面,甚至要求站立在水缸檐上。踩跷要求三直:腰直、脚直、腿直,为了防止学员耗跷时偷懒弯腿,练功老师会在学员腿间绑上两头尖尖的竹签,只要腿一弯曲,竹签就会扎进肉里,用刺痛提醒耗跷者保持直立。每天耗跷后需由两人搀扶着跑圆场才能血脉疏通。通过耗跷训练,演员腿部和腰部功力增强,能够长时间站立且稳如磐石。此后,练跷者要踩着跷习练种种基本功,做各种活计,“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曾有过踩跷随着师傅马车奔跑十几公里的经历。
一般练习跷功需要三四年的时间,因此没有幼年坐科的经历很难掌握这一高难度基本功。梅兰芳先生曾用“异常痛楚”来形容练跷的感受,但具备了跷功功底后,在舞台上却受益无穷,梅兰芳说:“在这种强制执行的状态之下,我心中难免有些反感,但是到了今天,我已经将近六十岁的人,还能够演《醉酒》《穆柯寨》《虹霓关》一类的刀马旦的戏,就不能不想到当年老师对我严格执行这种基本训练的好处了。”[2]荀慧生、小翠花、宋德珠、陈永玲等著名表演艺术家的跷功均称绝一时,小翠花演出《活捉》等神鬼戏时,踩跷在舞台上行走,如御风而行飘忽而至,其炉火纯青的表演成为梨园佳话。
清末民初,京剧旦角女演员异军突起。她们没有坐科学艺的经历,未受过跷功训练,为了弥补不能上跷的短板,遂借用京剧票友创造出来的软跷来替代硬跷。
软跷是硬跷的衍生物。软跷由白布衲制而成,木跷简化为坡形跷板固定在鞋内,与地面成50°角,如高跟鞋一般。天津戏剧博物馆收藏有两副软跷,一副长15厘米,宽5厘米,跷板高10厘米(图三);另一副长11厘米,宽5厘米,跷板高15厘米。两副软跷的底长均为7厘米,从鞋底看,跷板只占跷鞋长度的一部分,演员穿上后脚尖可直接与地面接触,踩跷难度大大降低,却同样能展示女性袅袅婷婷的风姿,因此软跷在戏曲舞台大行其道。
“五四”运动后,京剧界曾有废跷的呼声,但未得到回应。直到对京剧旦角艺术发展承上启下的京剧“四大名旦”之师王瑶卿因脚疾去跷后,旦角演员踩跷不再成为定规。新中国成立后,跷作为宣扬封建小脚文化的流毒被废止,跷功亦被废用。近年来,随着对跷功的重新审视,踩跷偶有呈现在舞台之上,这一中国戏曲演出的独门技艺亦在慢慢恢复继承中。
[1]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一:燕兰小谱[M].影印本.台北: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74:125.
[2]梅兰芳.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上[M].2版.北京:团结出版社,20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