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内生动力 增强攻坚合力
——六枝特区推进产业覆盖振兴农村经济

2018-06-01 05:01李万军
当代贵州 2018年17期
关键词:医共体卫生室乡镇

文_李万军

六枝特区一方面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全力推进产业覆盖,一方面激活群众内生动力,扶持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业,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在全区全面铺开。

阳光和煦,满山滴翠。走进六枝特区,干部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乡村变化日新月异。

“减贫摘帽”整装再出发

在大山环绕的六枝特区岩脚镇锦钟村,早晨的薄雾逐渐散去,罗兴祥忙不迭地组织村干部入户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通过努力,村里420多亩蔬菜产业用地被划分出来,并与民生公司签订合同。

罗兴祥是六枝特区党委宣传部选派驻锦钟村的“第一书记”,2017年8月任职以来,与村支“两委”一起,解难题、理思路。

3月13日,六枝特区举行“减贫摘帽”重整行装再出发动员部署会,特区党委书记杨昌显发出动员令,近千名干部奔赴脱贫一线,立下贫困不除誓不还的承诺。

为确保脱贫攻坚顺利推进,六枝特区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压实脱贫攻坚责任五条意见》,成立了区级决胜指挥部、乡镇决胜工作团、村级决胜工作组,决胜工作团以乡(镇、社区)为单元开展工作,全面负责该乡(镇、社区)的脱贫攻坚工作。

同时,加强贫困村驻村力量,挂帮单位和乡镇再各选派一名优秀干部进驻贫困村,与村支“两委”一起抓脱贫攻坚工作。

此外,六枝特区攻坚办还成立了6个督查组,深入乡镇和村开展业务指导及督导,采取日督查、日调度、日通报的方式,随时发布工作提示和通报,对存在问题及时指出立即整改。

“邀请龙马公司到村里商讨放置垃圾箱的问题;与村、乡镇、交通局商讨,确定村里三条路的建设;与村支‘两委’、工作组一起到陈家田坝召开小组会宣传商讨调减玉米调整产业、村庄整治三改三化、环境卫生垃圾处理、成猪出售等事宜……”这是六枝特区宣传部轮战锦钟村干部程慧在宣传群里发出的一天工作情况,也是轮战干部驻村的一个缩影。

无论是轮战干部还是驻村干部,大家都奋战在一线,为贫困群众谋发展,涌现出很多先进典型。

产业入户群众当老板

“喂,王书记吗?我是谢先权,我现在在贵州野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当技术员,收入有了保障,感谢你们。”

打电话的是六枝特区牛场民族乡平寨村谢家寨组贫困户谢先权,接电话的是六枝特区党办副主任王勇,王勇之前在牛场乡挂职副书记,谢先权一家是他的帮扶对象。

谢先权夫妇之前一直在外打工供两个孩子上学,挣到的钱除去房租和生活费所剩无几,于是夫妇俩决定回乡发展。返乡后,在王勇的支持下,夫妻俩办起了“家庭养鸡场”,妻子在家一边忙农活一边养鸡,谢先权则另外找活干,当他得知离家不远的贵州野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招募养鸡技术员的消息后,立即前往应聘,如今负责养鸡场的生产管理。

六枝特区以“春风行动”为契机,全面推进产业覆盖。图为六枝大用猕猴桃产业基地。(王良豪 / 摄)

脱贫攻坚,产业入户是基础。3月1日,六枝特区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暨乡村振兴战略“春风行动”启动大会,全区以“春风行动”为契机,全面推进产业覆盖。

走进位于牛场民族乡兴隆村境内的贵州野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山岗上,一个个错落有致的绿色小房子是新修建的鸡舍;平地上,一间间绿色大棚拔地而起,那是全自动蛋鸡养殖场。

“300多亩山地建有鸡舍100多个,可放养3万只鸡,全自动蛋鸡养殖大棚设计产能35000只,4栋脱温鸡舍一次性可脱温鸡苗10万只。”贵州野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道国介绍,4月中旬脱温鸡苗已经调运到位,吸纳兴隆村100多户贫困户入股加盟。

与牛场一河相隔的梭戛民族乡,产业发展也如火如荼,全乡7个村平均每村有一至二个合作社,每个合作社都各具特色,发展适合自己的产业。平寨村精成实干合作社是一家由5位村民办起来的种植养殖一体化专业合作社,吸引43户群众以土地和劳动力入股,每年户均收入不少于2万元;罗群村以大北农为依托办起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循环产业园,正在推进落实的养猪项目吸引17户29名贫困群众利用“特惠贷”入股当小老板,每户年收入1.5万元以上。

呈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学生营养餐配送为载体,在六枝特区郎岱镇建立了种植养殖基地,公司流转村民土地后再以包销的方式返租给村民,帮助坝子、青龙、驿陇、洒志、平桥等村的70多户贫困户发展蔬菜产业。

在推进产业入户中,六枝特区一方面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全力推进产业覆盖,一方面激活群众内生动力,扶持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业,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在全区全面铺开。

如今,走进六枝特区,公司、合作社、养殖场如雨后春笋,农超对接、农校对接成为产业发展的有效渠道,贫困户以土地、技术入股当起小老板,成为决胜脱贫攻坚的中流砥柱。

“医共体”解决看病难

在落别村卫生室,不少群众来打预防针、看病,病房里住满了病人。“以前村卫生室基本无人问津,如今来看病的群众越来越多。”村医李兴萍介绍。

村卫生室的变化,得益于六枝特区全面推行的医疗精准扶贫“医共体”。

六枝特区以六盘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和特区人民医院为龙头,分别与境内15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45个村卫生室组建了两个区域医疗服务共同体。两家牵头医院分别为“医共体”医院派驻业务副院长和专业技术团队,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扶持力度,形成“1+1+1”的师徒关系,即一名县级医生+一名乡镇医生+一名村级医生,实现带管理、带技术、带医德医风。

与落别村卫生室建立“医共体”的六盘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和落别乡卫生院分别派出一名指导医师到卫生室开展传、帮、带工作,对有疑问的病症通过远程会诊的方式请专家进行视频会诊,确保生病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医治。

“医共体”组建以来,全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在上级医院医疗专家的示范带教指导下,诊疗服务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不仅方便了群众,还增加了乡镇卫生院和村(居)卫生室的收入,提高了卫生技术员的工作待遇。

在抓好“医共体”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问题的同时,六枝特区还加大教育扶贫、移民搬迁、农村公路组组通建设力度,并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全面推进改厨、改厕、改圈和房屋亮化、庭院硬化,环境美化“六个攻坚”,努力实现乡村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

沐浴着时代的春风,六枝特区广大干部群众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奏响脱贫攻坚奋进之歌。

猜你喜欢
医共体卫生室乡镇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国家卫生健康委: 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冒领村卫生室补助资金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乡镇权力能否跳出“虚化陷阱”?
安徽省“百医驻村”行动常态化
2019年宁波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县域医共体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探讨
探讨医共体财务管理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