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苑芳
【摘要】目前,我国已进入信息化时代,lT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国各行各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也极大提高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便捷度,同时城市化水平也不断提升。在国家政策的倡导下,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淘宝”等网上购物的电子商务模式在农村也得以施展,逐渐取代传统农产品的销售模式,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针对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对发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期望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 农村电子商务 基础设施 销售模式
我国是农业大国,14亿人口中43%的人口为农村人口,总人数接近6亿,农村的全面发展才能带动中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基于“新常态”经济背景下,“互联网+农业”作为两种行业的交互模式,促进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一、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常见问题
“互联网+农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市场开发潜力大,《中国现代农业商业模式与产业链投资战略分析报告》的报告显示,目前国家对农业依然十分重视,关注提高农民的农业技能,不少企业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开始进军农业市场。阿里巴巴集团在近三年投资百亿人民币建设“一村一淘宝”工程,京东成立农资电商部和农村项目部进军农村电商。互联网企业拥有良好的社会资源和大量的社会资本,“互联网+农业”能够不断完善中国新农业产业链,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发展平台和工作岗位,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转型以及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优化空间布局,带动农民发家致富,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推动我国农业重新崛起和發展。
(一)基础设施落后
基础设施建设是地区发展的基础,比如道路建设、网络建设等,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就包括农村交通不便,无论是输出还是输入商品都存在很高的物流成本问题。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是制约农村发展的关键因素,具体到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样受基础设施的影响。虽然在国家政策的倡导下,阿里等企业进驻农村建设了上百个‘淘宝村”,但就整体而言,大部分农村地区销售和运输成本过高,生产出的大量农产品积压,农村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受限,不同农村区域之间的发展因基础设施不同而差距过大。
(二)电子商务普及率低
城市与农村的差距也表现在对同一件事物的观念和意识不同。城市背景下,O2O等网上交易的成交量超过了实体交易,而农村普遍使用的仍然是实体、面对面交易,农民对于网络销售和购买认识不足,存在认知偏见,对电子商务模式认可度不高。另外,受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影响,大批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他们虽了解电子商务,但受农村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不愿回村创业,而将老人和孩子留在村中,不合理的年龄结构阻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普及和发展。
(三)组织力量不足
由于多数村民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不足,认为这种模式不够安全可靠,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障碍。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部分农村地区意识到电子商务模式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在模式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缺乏组织领导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计算机能力及应用网络的能力差。电子商务需要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目前我国农村电脑的普及率偏低,使用宽带等互联网络的用户偏少,青年人不愿回乡创业导致中老年人在计算机操作上存在障碍,排斥电子商务模式。二是农产品的网络销售附加值低。现有的农产品主要是初级加工品,产品售价低,附加值也低。三是村民无法有效交流经验。开展电子商务模式的经营者多为个体经营,村民个人进行网络销售,缺乏有效的经验交流。
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要致富先修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之下,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发展我国的农村电子商务,需要构建完整的网络系统、物流配送系统和专业的网络销售平台。网络系统的构建要求网络宽带以更优惠的价格遍布农村区域,物流配送系统要扩大范围,不仅仅是乡镇一级,要能够普及到村中心,专业的网络销售平台为村民提供安全可靠的销售渠道,避免大量绿色产品滞销。
(二)提供农民培训
国家和政府部门要积极推进新农村、新农民的建设,加强对农民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政府相关部门要组织专业队伍、服务团队,进驻到农村地区对农民进行长期+定期的知识培训,包括计算机操作、网络应用、销售平台、营销技能等培训,使农民对电子商务模式有充分的理解。另外,要指派专业人员对农民的网络销售进行定期指导和跟踪,引导农民进行销售创新,鼓励青年回乡创业。
(三)组建农村电子商务协会
目前,我国农村开展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仍然是以个人为主,政府要有针对性地在农村地区建立电子商务组织,成立电商协会,搭建农民交流经验的平台,构建更和谐的农村发展布局,扩大农产品经营的规模,引导农民自主创新,提高销售农产品的竞争能力。农村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仍然需要考虑品牌核心价值的界定,农民要根据当地农产品的特色,在完成初步销售后,要尝试构建品牌,关注消费者需求,挖掘更大的销售机会。
三、结语
综上所述,推进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即互联网+农业,要着眼整条产业链,不仅要完成农产品的网上销售,还要更深层地挖掘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潜力,注意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指导,使农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农人”,以完成互联网+农业的深度融合。国家和政府也要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更好的网络平台和完善的物流体系,普及电子商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为新农村、新农人的建设奠定基础,鼓励青年人回乡创业,为创业提供有利条件,快速发展新农村经济。
参考文献:
[1]王沛栋.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中州学刊,2016.
[2]任晓聪,和军.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态势、问题与对策路径[J].现代经济探讨,2017.
[3]代云韬,郐媛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乡村科技,2017.
[4]张义博.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纳税,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