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体量最大的工业国家,制造业的绿色发展是污染防治的主战场,也是转变发展观念,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关键抓手。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绿色制造相关政策,包括《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为绿色制造的实施提供了政策保障,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面临不少现实问题。
目前,我国绿色制造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环保攻坚仍任重道远。我国的工业发展尚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方式,单位GDP能耗是世界能耗强度平均水平的1.4倍,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2.1倍。
从企业的角度看,无论是优化生产工艺、研发绿色产品,还是运用先进的节能、节水、污染处理设施,都需要增加成本,加大短期投入,主动实现绿色转型的意愿不强。从市场的角度看,绿色消费尚未成为主流消费理念,消费者更加在意产品价格,绿色产品未能在市场上获得相应的竞争优势。从资本流向看,绿色产业资金缺口很大,中国未来需要每年万亿元计的绿色投资,但由于绿色产业资金前期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投资回报率低,社会资本投资绿色产业的意愿不强。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化的重要时期,加快发展绿色制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必须以绿色产业作为抓手,形成一批百亿级规模的龙头企业,不断提高绿色新动能在工业经济高质量运行中的比重和引领作用。
要实现绿色制造的崛起,必须充分发挥高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优势,拓展绿色制造技术和解决方案。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先进过程控制等技术应用,通过“互联网+”资源回收等推动资源利用和能源管理智慧化,实现生产方式绿色精益化;通过推进绿色制造服务平台建设等方式,促进绿色制造各行业、各领域、各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打造融合政府服务、企业需求、产融对接、案例展示、数据基础搭建等功能的网络平台,共建绿色制造的大系统、大生态。
要通过绿色金融支持重点行业的系统改造和转型升级,提高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企业的授信额度,把节能降耗、资源循环利用、污染物排放等指标纳入贷款审批体系;积极发展水权、用能权、排污权、可再生能源配额(绿色证书)以及碳排放权等能源和环境权益类产品交易市场,推动建立正向激励的绿色金融政策。
同时,还应加强舆论宣传,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绿色发展,形成良好社会氛围。只有全社会形成合力,绿色制造才能真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