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产出效应分析

2018-05-31 12:13郭国峰毛园园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投入产出生产性国民经济

郭国峰,毛园园

(郑州大学商学院,郑州450001)

一、引言

美国经济学家Greenfield首次在对产业进行分类时,通过和其他产品部门对比分析后,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定位是为生产者,而不是为最终的消费者提供服务产品的产业[1]。在此后一段时间,经过Browning和Singelmann[2]等经济学家的进一步研究而使大家对此有了更深入的理解。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全球经济贸易的快速增长,经济发展从“工业型经济”到“服务型经济”慢慢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地位也越来越明显,在维持工业产品生产加工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的提升、产业优化升级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等方面都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无以取代的作用,成为经济增长和效益增加的推力、国家经济竞争力提高的牵引力以及聚集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黏合剂。我国目前正在全面构建以服务型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都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升级压力,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和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至关重要。

现阶段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分析大都集中在生产性服务业与个别产业的相关分析中,黄莉芳在1992-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以及结合国际和省际比较,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嵌入制造业的动态路径,最后对加深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度提出了相关建议[3];刘书瀚等结合投入产出的分析研究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效应较低[4];刘军跃等结合耦合协调度方法,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系统”共生评价模型,得出全国两者之间总体共生水平为“初级共生”[5];楚明钦通过投入产出的各个指标对生产性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各个方面的产业关联进行对比研究[6]。

综合以上专家学者的研究文献,得知目前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分析都在集中讨论其与某一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联影响,没有将生产性服务业置于整个国民经济全行业中与所有行业进行投入产出效应分析。针对此情况,本文将国民经济所有产业划分成农林牧渔业、采矿业、一般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八大部门。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七个部门相比投入产出效应的大小,从而了解生产性服务业在整个行业部门中的重要性、自身的发展规模以及对其他行业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高传胜和李善同结合投入产出表,将中间需求率超过0.5的服务业部门定义为生产性服务业,从而认为典型的生产者服务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和仓储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及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7-8]。李冠霖的文章分析和前两位学者的相似,同样的将中间需求率是否超过50%来划分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9]。数据来自于2007年、2010年和2012年的三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根据对以上文献的总结分析,并参考相关产业分类的书籍,以中间需求率50%为界点对服务业进行划分。将中间需求率50%作为分界仅仅是出于部门功能上的考虑,没有考虑服务业经济效益的商品属性,具体划分还要依据部分行业的实际特点。2010年和2012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部门的中间需求率均接近50%,但不足50%。考虑到此部门的行业特性,以及参考大多数学者对2007年的数据进行分类的情况,也将此部门划入生产性服务业。因此,文章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研究与实验发展业,综合技术服务业。

投入产出法主要是根据投入产出的理论分析,用数学的计算方法将指标量化得出数据来研究产业部门的经济问题。将经济研究量化,主要是为了分析研究国民经济的所有部门、社会再生产环节之间的数量关系,说明所蕴含的经济意义。文章用到的分析指标有:

1)中间需求率(hi):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对第i产业产品的中间需求量与第i产业产品的总需求量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式中:分别为国民经济各产业对第i产业产品的中间需求量和最终需求量。

若i产业的中间需求率越高,代表该产业为其他部门产业提供的生产资料越多,作为生产部门的程度较高,也说明其他产业的发展依赖该产业的产品供给,即这一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较强。

2)中间投入率(tj):是指国民经济中第j产业的中间投入与总投入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分别为国民经济中第j产业的中间投入和增加值。某一产业产品的中间投入率越大,表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对该产业提供的生产资料越多,该产业作为消费部门的程度较高,即这一产业对其他产业的依赖程度较高。根据“附加价值率和中间投入之和等于1”,可以区分某产业是“低附加值、高带动能力”还是“高附加值、低带动能力”的部门特性。

3)影响力系数(Rj):指当j部门的最终使用增加1单位时,对国民经济各产业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也称后向关联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j列之和;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列和的平均值。Rj=1时,表示第j部门的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和平均社会影响水平一样;Rj>1(<1)时,表示第j部门影响力超过(低于)平均社会影响水平。影响力系数越大,表示第j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越大。

4)感应度系数(Si):指i产业的最终使用增加1单位时,某一产业由此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称前向关联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三、生产性服务业总体产出状况分析

用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产出、生产性服务业创造社会最终产品价值量的增加值以及反映生产性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水平的净出口这三方面的内容来分析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产出状况,2007年、2010年、2012年的生产性服务业总产出状况如表1所示。

2012年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产出为2 775 599 212万元,占整个行业比重的17.33%,排名第3位,仅次于一般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与2007年、2010年相比,一直在稳步升高,与2007年相比,其部门总产出的增幅为121.00%,高于全行业的平均水平,在八大行业部门中排名第二。从表1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在全行业所占的比重来看,2007年为13.23%,2010年为13.99%,2012年为17.33%。这些数字代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活动规模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所占的份额一直在上升,规模在持续扩大,其地位在提升,我国对于其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在明显加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2007年、2010年、2012年的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状况如表2所示。从表2得知:2012年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为1 401 448 726万元,占全行业比重为26.11%,排名第1位,2007年、2010年增加值上升较快较多,与2007年相比,增长幅度为139.40%,高于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平,增长幅度排名第二,仅次于建筑业,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新增价值在八大行业中处于较领先地位,且增长幅度较快,发展前景良好。

表2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状况

2007年、2010年、2012年生产性服务业净出口状况如表3所示。2012年生产性服务业的净出口为155 713 169万元,排名第三位。从2007年、2010年的数据来看,生产性服务业的净出口一直在上升,且一直在国际贸易中存在贸易顺差,处于较有利的地位。2007年到2012年净出口共增加了84 301480万元,说明其产业竞争力有所增强。

表3 生产性服务业进出口状况

四、生产性服务业关联效应分析

生产性服务业关联效应分析就是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对其他七大部门提供原材料概况以及使用和消耗其他部门原材料和劳动服务的情况,衡量指标是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

2007年、2010年、2012年的生产性服务业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如表4所示。

表4 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状况

从表4可以看出,2012年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率是0.716,排名第五位,处在靠下的水平,与2010年基本持平,但与2007年相比下降了大概五个百分点,2007、2010和2012年这三年的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率均高于全行业的平均水平。从计算的中间投入率来看,这三年的生产性服务业水平保持在0.45-0.5之间,明显低于全行业的平均水平。这表明和其他七个部门相比,生产性服务业中间需求率比较大,中间投入率比较小,说明生产性服务业对其他产业提供的原材料较多,其他产业比较依赖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自身产业较独立,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强。

五、生产性服务业波及效应分析

运用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来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及生产性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感应程度。2007年、2010年和2012年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如表5所示。

表5 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状况

表5说明,2007、2010和2012年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一直稳定在0.8左右,均小于1,且2012年排名第6位,仅高于农林牧渔业和消费性服务业,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对其他各产业部门的后向关联效应较弱,对其他部门的带动作用较小。从感应度系数来看,2007、2010和2012这三年的计算结构均大于1,且2012年的感应度系数为1.293,居于第3位。说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前向关联系数较强,受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较强,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制约影响力。

六、结论和建议

(一)从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产出情况来看,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产出、增加值和进出口一直呈较大规模的增加趋势,且2012年与2007年相比,总产出增幅在其他行业中排名第一,远高于全行业的平均增幅。说明我国近年来重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贡献度很大,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的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应尽快确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重点,重视资金投资和流动,找寻创新的发展模式,以重点部门促进整个产业的快速前进,加快我国经济发展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

(二)从中间需求和中间投入率系数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属于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原材料较多,对国民经济贡献度较强,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表明其经济地位在不断上升。因此应继续加强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以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较低,增加值率相对较高,说明其增值能力较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潜力巨大。为促进服务业发展,政府应调整产业方面的相关政策,建立市场准入门槛制度,同时制定各项优惠政策,通过税务改革大力支持其发展;市场方面,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以压力激发动力,从而活跃各个部门。

(三)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不超过1,表明该部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部门的影响力小于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感应度系数较高,均大于1,说明该产业发展前景良好。国家应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人力资本投入,建立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培训制度和优化技术创新机制,重点发展物流、互联网等新兴产业,通过信息技术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效率,同时不断加强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联系,促进生产性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

[1]GREENFIELD H I.Manpower and the Growth of Producer services[J].EconomicDevelopment,1966:163.

[2]BROWNING,HARLEY L.Singelmann,Joachim.The Emer⁃gence of a Service Society:Demographic and Sociological As⁃pects of the Secto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Labor Force in the U.S.A.[J].1975:342.

[3]黄莉芳.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嵌入制造业关系研究: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J].中国经济问题,2011(1):28-37.

[4]刘书瀚,张瑞,刘立霞.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10(6):65-74.

[5]刘军跃,李军锋,钟升.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共生关系研究:基于全国31省市的耦合协调度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1):111-116.

[6]楚明钦.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研究:基于中国投入产出表的比较分析[J].中国经济问题,2013(3):79-88.

[7]高传胜,李善同.中国生产者服务:内容、发展与结构:基于中国1987-2002年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7(8):68-72.

[8]臧霄鹏,林秀梅.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动态分析[J].经济问题,2011(6):23-26.

[9]李冠霖.第三产业投入产出分析: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看第三产业的产业关联与产业波及特性[M].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投入产出生产性国民经济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资源错配的多层次识别、分解与比较——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分析视角
北斗导航助力国民经济发展换挡提速
观图释义:《红楼梦赋》与《〈红楼梦赋〉图册》的生产性传播
无锡高新区制造业投入产出分析
谈《网络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项目教学实施
基于DEA-Tobit模型的我国2012—2013年群众体育投入产出效益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DEA方法的高校R&D投入产出绩效评价与对策研究——以河北省29所高校为例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