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海燕
摘 要:该文以铜陵渡江220KV电力线穿越安庆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白荡湖实验区为例,从生态现状调查及分析,生态影响预测及分析、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研究等方面,探讨输变电工程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影响。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自然保护区;生态现状;生态影响;生态保护与恢复
中图分类号 TM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9-0092-02
“十三五”期间,为保证电网与电源协调发展,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安徽省将启动多个电网建设项目。其中,作为铜陵市、枞阳县“十三五”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之一的渡江220kV输变电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穿越安庆沿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白荡湖片区。本文以该项目为例,从生态影响的角度探讨此类工程项目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为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提供依据。
1 输变电工程概况
铜陵渡江220kV输变电工程是铜陵市十三五电网发展规划中的重点工程,旨在优化和完善枞阳电网的网架结构。该项目新建180MV安主变2台,新建220kV输电线路22.4km。线路采用线塔架空方式,其中有4.1km线路将架空穿越安庆沿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白荡湖片区的实驗区。
2 自然保护区概况
输变电工程涉及的安庆沿江湿地位于皖西南,长江中下游北岸沿江一带。该处湖泊星罗棋布,水系纵横交错,分布有长江中下游北岸面积最大而又集中的湖泊群,是安徽省面积最大的湖泊湿地。安庆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由泊湖、武昌湖、菜子湖、破罡湖、白荡湖、枫沙湖、陈瑶湖7个湖泊组成,总面积50332hm2,其中白荡湖片区面积4491hm2。保护区的保护对象主要为典型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国家重点保护和安徽省地方重点保护的鸟类及栖息环境。
3 生态影响分析探讨
3.1 明确生态影响的范围 为体现生态完整性,生态影响的范围应涵盖拟建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间接影响区域。因而确定输变电项目的直接评价区域为输电线路穿越保护区白荡湖片区两侧各1000m范围,间接影响区域为保护区内整个白荡湖片区范围。
3.2 明确生态敏感点与保护目标 输变电工程的输电线路穿越区域位于保护区白荡湖片区实验区边缘。评价区范围内需要重点关注的生态敏感点包括输电线穿越保护区的节点、重要生境以及重点保护物种集聚地;需要关注的重点保护目标为白荡湖区域内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完整性及生物多样性以及湖区内重要保护物种。
3.3 明确评价内容 输变电项目的评价内容应包括工程穿越白荡湖片区内占地、植被及生物量损失评价;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完整性现状分析及受影响评价;自然植被现状、动物物种现状及受影响分析;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及预测;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研究。
3.3.1 生态现状调查及分析 植被调查可采用线路法和样方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地调查。其中,线路调查是对调查区域内的植被类型、植物种类,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进行记录、测量和拍照,采集疑难种标本,记录评价区的植被现状;群落调查是在实地踏勘的基础上,确定典型地段群落类型,采用生态地植物样地记录法进行群落调查。
动物调查可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为主,同时辅以访问法和资料查询。其中,样线法是沿着预先的一定路线,边走边进行观察,统计鸟类数量与名称,确定种类时借助望远镜;两栖类与爬行类活动能力相对较差,调查时主要在有水域之处及其它适合其生存的生境中采用样方法,观察其种类与数量。
通过对评价区域的实地考察以及样地、样线调查,并结合与保护区工作人员及评价区周边群众的走访、座谈及最新综合科学考察报告的收集,确定白荡湖片区虽属于安庆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但由于长期受高强度人为活动干扰影响,该区域湿地植物组成、结构、类型、区系、生态价值上与保护区其他湖泊差距较大,不能代表整个沿江湿地保护区植物群落特点。植物多样性的差别也导致了以此为生的野生动物(主要是鸟类)种类组成、区系、重点保护对象差异明显,重点评价区域无珍稀濒危野生湿地鸟类以及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鸟类。输变电工程位于白荡湖实验区北端末梢,且工程不在保护区水面设塔,对湖泊越冬水鸟保护物种和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影响较小。
3.3.2 生态影响预测及分析 在生态系统影响分析方面,考虑到输电线路穿越白荡湖实验区北端末梢,不涉及保护区的核心区与缓冲区,其生态系统属于人类活动干扰下的生态系统,结构较为简单,在长江中下游沿岸具有普遍性;且输电线下垂直投影面积全为湖泊,面积微小;输电线架空也不会增加湿地生态系统斑块,因而项目对生态系统影响甚微。
在生物多样性影响分析方面,对植物多样性影响主要是塔基建设和架线过程中对白荡湖沿岸植被及生境的破坏,短期内可能导致水生植物比例发生改变,施工期结束后植物结构也将基本恢复其原有状态;对动物多样性影响主要是对鸟类的影响,由于区内水鸟相对于白荡湖核心区域较少,只有小鸊鷉、鹤鹬、白鹭、黑水鸡等常见种在此觅食,施工期可能造成对其干扰,迫使其暂时远离施工区域。线路建成运行后,可能对水鸟交流产生一定影响,但由于迁徙鸟类的飞行高度远远高于线路及线塔高度,只可能会对水鸟在白荡湖区的起落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受影响区域相对保护区很小,其影响程度也甚微。
3.3.3 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研究 在建设方案优化方面,输变电工程的建设方应进行多方案比选和优化,尽可能远离保护区核心保护地带,选择在湖面宽度较小的区段,避免在水中设塔,尽量减少对白荡湖湿地生态系统的扰动。
在施工期,输变电工程应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避免任意取土和弃土,进行施工管理和施工环境监理;尽量避免在冬候鸟迁徙期(当年10月至下年4月),尤其是4月和12月候鸟过境高峰期间;做好遮光措施,避免夜间施工,防止通过车辆的灯光对白荡湖主要保护物种产生的影响;同时,绝对禁止因鸟类可能对输变电设施造成损害而设置驱鸟设施,扰乱鸟类的正常栖息。
在运行期,工程运行单位应与保护区主管部门加强合作,制定生态跟踪监测计划,配合相关部门,完善生态保护措施;完善执法队伍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制度,严厉打击盗猎、贩卖、非法经营、走私野生动物和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行为。
由于输变电工程穿越自然保护区,势必对保护区的动植物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按照规定建设单位应当给予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一定的生态补偿,用于保护区生态恢复和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管理,提高工程穿越保护区区域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指数,改善因工程建设及工程运行对周围环境的持续影响所造成的保护区生态承载能力下降的问题。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