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打Call”为哪般?

2018-05-30 22:49孟瑞森
语文建设·上 2018年1期
关键词:表演者助力网民

孟瑞森

当今互联网时代,网络新词语层出不穷。最近,“打call”一词便广为流行。

请看:

(1)我为中国共产党打call,为有一个強大的祖国而骄傲自豪!(《福建日报》2017年10月19日)

(2)迷妹花式打call,体育男神亮相引爆全运。(《广州日报》2017年9月4日)

(3)记者在现场,为节日工作者打call。(《新晚报》2017年10月9日)

“call”在英文中有“电话”“打电话”等意思,所以不少人在初次接触“打call”一词时往往会将之理解为“打电话”。然而,上述例句中的“打call”显然都不能用“打电话”来解释。其实,“打call”是个全新的网络词语。我们于2017年10月19日使用百度搜索引擎对“打call”进行检索,得到约3,860,000条结果,这说明该词已经十分流行;进一步观察发现,该词已经逐步出现在各类主流媒体(包括纸质媒体)上,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关资料显示,“打call”一词译自日语的“コールを打つ”,原指演唱会上部分观众通过有规律地挥舞荧光棒、整齐划一地呼喊口号等方式为表演者加油助威的行为。由于“コール”(读音为“kouru”)是对英文“call”的音译,所以中国网民便将“コールを打つ”直接译作“打call”。

目前,日语中“コールを打つ”的意思仍是其原初意义,即演唱会上观众有组织地为表演者加油助威的行为;而汉语中的“打call”则不断发展,衍生出多种不同的意义和用法。

首先,由于“打call”是观众为表演者加油助威的行为,所以它发展出了“喝彩/叫好/加油/点赞”的意思。例如:

(4)国庆前夕,大型原创民族舞剧《唐卡》一经亮相便引来无数观众“打call”。(《青海日报》2017年10月13日)

(5)《白夜追凶》值得疯狂打call。(《潇湘晨报》2017年9月12日)

为某人/事/物喝彩、叫好、点赞,往往意味着对其的支持,由此,“打call”又常用于对某人/事/物表示支持的场合。当“打call”的对象是比较之后的选择时,这种语义表现得尤为明显,请看:

(6)你为莲蓉蛋黄打call,还是为五仁站台?(央视新闻官方微博2017年9月24日)

(7)华为和VIVO杠苹果X,你为谁打call?(腾讯视频2017年10月13日)

例(6)中的“打call”与“站台”相对应,“支持”义明显;例(7)中“打call”的对象是华为、VIVO和苹果X三者比较的结果,为谁“打call”,就表示支持谁。

“支持”可以是口头上的,也可以是实际行动上的。当人们在实际行动上“支持”某人/事,物时,实际上就是为之助力、为之服务,所以“打call”又发展出“助力/月艮务”的意思。比如:

(8)全社会为创业者打call。(《中国青年报》2017年9月27日)

(9)启辰M50V为你出行打call,轻松上阵就能carry全场,旅途自然更舒心更愉快。(《东南快报》2017年10月11日)

(10)我给地球打了20年call,明天请为我打call。(《都市快报》2017年9月14日)

例(8)中“为创业者打call”表示的意思是“为创业者助力/服务”;例(9)中的“启辰M50V”是东风汽车的一款车型,“为你出行打call”就是“为你出行助力/服务”;例(10)中“我”指“卡西尼一惠更斯号”土星探测器,“给地球打了20年call”表示“为地球(人类)服务了20年”。

此外,由于最初的“打call”是一种组织性、参与性很强的集体行为,所以现在“打call”又衍生出“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思。例如:

(11)一起疯玩西安!西马狂欢节等你来打call!(网易陕西2017年9月22日)

(12)周末“不打烊”,爱情全天候等你来打call。(《海南特区报》2017年10月14日)

我们不禁要问:“打call”为什么会如此流行呢?笔者认为,这与广大网民求新求异心理有关,也与互联网的强大传播力量有关。除此之外,还有几方面的原因值得关注:

第一,“打call”一词有独特的价值。一个网络新词能否广泛流行,首先取决于它是否具有较高的“价值指数”,即是否具有其他词语不能替代的独特使用价值。在汉语中,与“打call”语义最接近的是“喝彩”“叫好”“点赞”等,相比于这些词语,“打call”的附加意义更加丰富。“打call”原指“挥舞荧光棒”“齐声呐喊”等配合表演者的助威行为,虽然后来它的语义不断发展,但当我们使用它的时候,依然会产生比较强烈的动态感和画面感。不仅如此,汉语中原本并没有一个与日语中“コールを打つ”完全对应的词语,“打call”的出现刚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因此,我们可以说,“打call”的存在有其独特的价值。这是“打call”能够流行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打call”一词具有较高的和谐指数。和谐指数指网络词语在形式上符合汉语词汇一般要求的程度,以及在汉语词汇体统中与其他词语的和谐程度。“打call”一词是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格式,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双音化的特点和趋势,语音上的可接受度较高;书写形式上为汉字与外文的组合,符合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的使用习惯(类似的还有U盘、T台等),这让网民接受和使用“打call”没有什么障碍。总之,“打call”能与现代汉语词汇体系中的其他词语和谐共处,这使它的流行具备了可能性。

第三,“打call”一词符合当前宣传工作传递正能量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主流媒体需要宣传国家发展的非凡成就,提高宣传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从而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的发展。“打call”刚好能够广泛用于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喝彩、点赞的场合(这一点与“给力”“厉害了,我的国”等相似),可以说它“生逢其时”。一个有力的例证是: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开幕,10月19日,官方媒体《新华每日电讯》便刊登了一篇题为《伟大中国开启新征程》的报道,在报道中,新华社号召大家“一起为党的十九大打call”。官方主流媒体的使用,大大促进了“打call”的流行和发展。

总之,“打call”是一个具有独特使用价值并深受普通民众和主流媒体欢迎的新词语,它的流行存在一定的必然性。

猜你喜欢
表演者助力网民
助力成功七件事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为更适宜的阅读之地助力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妙猜两数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
论表演者权体系*
有感“网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