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关键方有味 举一反三才得法

2018-05-30 18:16梁静怡
天津教育·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巨人词语课文

梁静怡

理解词语才能理解文章内容,才能更好地体会文章情感,离开词语分析文本,阅读教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在阅读教学中发现中年级学生理解词语不容乐观,更谈不上通过词语体会其表达情意的作用。本文旨在探究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借助工具书、运用联系文本和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从而品味关键词表达情意的作用,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中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从这可以看出中段词语教学应达到两个目标:一是理解词义,二是体会关键词表达情意的作用。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按照课标的要求落到实处,扎实地指导学生学会借助工具书、运用联系文本和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的同时,引导其细细地品味关键词表达情意的作用,学生才能感受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独运,从而掌握理解精妙语言的密码。

精选范例,豁然贯通

教材只是个例子,我们应该借这个例子教会学生方法,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一篇课文隐藏了很多教学内容,教学时不能面面俱到,语文教师要懂得取舍,要善于发掘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关键词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语文教师应深入文本,精心选择关键词作为教学范例,指导学生学习运用多种方法准确理解关键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借助词典,联系实际,理解意思

文章是由词语构成的,如果词语理解含糊,对文章的理解就会受到影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其中一个好办法就是引导学生使用工具书帮助理解词语。在低段学生已经学习了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进行查字典,到了中段应该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所以教师应在预习中要求学生查字典或词典理解生词的意思。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了字或词的本意后,还要教会他们联系语言环境及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有些字或词有多种意思,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就不同。当遇到该字有多个义项时,就要联系词语所在的语境选择恰当的义项,最后把各字的字义串联起来就是词语的意思。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卖木雕的少年》一课前,让学生通过查工具书理解“爱不释手”的“释”的意思。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释”的义项有五个:解释;消除;放开,放下;释放;释迦牟尼的简称,泛指佛教。教学中,学生通过读课文,自然就明白了“释”的意思是“放开,放下”,再把其他字的意思连起来,整个词语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

结合语境,瞻前顾后,揣摩意义

教学中发现,对于学过的词语,大多数学生能表述其意思,但在课外阅读中遇到新词,要求联系上下文理解,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能准确地解释出来。“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语的理解离不开它所在的特定语境。对于低、中年段的学生来说,“联系上下文理解”是很抽象的,需要语文教师具体指导。

联系上下文理解,就是教会学生仔细阅读,前后联系地阅读,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来解释。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富饶的西沙群岛》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各种各样”,先让学生找出这个词在哪里,想想这个词是写什么的,当学生回答是写鱼时,接着让学生边读边想“各种各样”写出鱼怎么样,学生很快就找到了课文里写鱼的形态的句子。再让学生读第四自然段后,就很容易地理解“各种各样”在文中的意思是指鱼的种类多、形状多样,很美。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一项很重要的阅读能力,这种能力需要教师“手把手”地“授之以渔”,并在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中内化,才能习得方法。

比较辨析,触类旁通

理解词语不仅要理解它的基本意思和语境义,还要理解其表达情意的作用。叶圣陶提出:“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的解释定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阅读理解中,可采用换词、调序等方法引导学生比较、品析,从中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精妙,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换词推敲,体会用词准确,领悟主旨

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赵州桥》时,在引导理解赵州桥是建桥史上的创举时,先让学生给“创举”找近义词“创造”,通过查词典的方法,引导学生比较“创举”和“创造”的异同,“创举”的意思是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创造”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成绩或东西。然后让学生讨论,两词意思相近,为什么说赵州桥是一个“创举”?在文中不用“创造”一词呢?学生联系上下文感悟到赵州桥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节省了石料,在世界桥梁史上是首创,对世界的桥梁建筑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所以称之为“创举”。通过换词理解“创举”一词,学生不仅体会到了作者用词准确,还深切地感受到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赞美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之情油然而生。

调序咀嚼,体会用词精妙,感悟形象

意思相近的词语用在不同的语境中所含的意蕴就不一樣,可通过对比,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揣摩,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巧妙。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巨人的花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巨人的形象,笔者让其找出描写孩子面对巨人第一次训斥和第二次叱责的关键词。学生找到了“四处逃散”和“纷纷逃窜”。这两个词语意思接近,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仔细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及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让学生默读课文后讨论这里的“逃散”与“逃窜”有什么不同,可否调换位置。

经过讨论,学生有了共识:巨人第一次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孩子们吓坏了,四处逃散。这里孩子们在巨人生气时被吓得四处逃跑、散开了。第二次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孩子们听到可怕的训斥,纷纷逃窜。因为巨人这次发脾气比第一次更大,说话的语气更严厉,孩子们吓得更厉害,带着很害怕的心理逃跑,所以用“逃窜”更能表现他们当时的害怕心情。笔者点拨:本来“窜”是“乱跑、逃走”的意思,在课文中则生动地表现出巨人的可怕叱责对孩子的心灵造成的伤害,反衬出巨人的冷酷无情。学生在比较中就发现“逃散”与“逃窜”的细微差别,先用“逃散”后用“逃窜”表现了孩子们害怕程度的加重。如果换了位置,就表现了孩子害怕减轻,从中自然就能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妙。

扶放有度,融会贯通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用教。”又说:“惟有特别注重方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见“教”是手段,重点在于教会方法,培养能力。“不用教”是目的,是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用改革开放后的术语说就是:“扶是为了放。”两者都需要教师引领学生沉入文本,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关键词,以收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习得了方法,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达到“不用教”的理想境界。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潜心会文,教会学生灵活地、综合地运用各种方法品味语言,才会逐步达到“得意、得言、得法、得能”。

猜你喜欢
巨人词语课文
容易混淆的词语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找词语
背课文的小偷
国内
背课文
直立的石巨人
一枚词语一门静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