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
每天早上,北京人民廣播电台新闻广播《主播在线》“百姓生活故事”专栏都会如约而至。
“我和我的同事们走大街串小巷,十几年的时间,我们采访了上千名普通的北京百姓,他们的故事温暖着我们这座城市。”新闻广播党支部组织委员董研博告诉记者。
为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普通人开办专栏,新闻广播已经坚持了十多年。2006年,新闻广播在早间节目中开设了“百姓生活故事”专栏,每天讲述一位普通人的感人故事。
从2011年开始,在1000多个被采访人物基础上,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在首都文明办指导下,开始举办每年一届的大型人物评选活动“北京榜样”。2014年,“北京榜样”升级为市级大型评选活动。几年来,数十位当选的年度榜样人物已经成为北京人学习的道德楷模。
讲好北京故事 创作广播精品
“记者王劲清在鸟巢为您报道。下面把话筒交给我的同事王悦。”
“我是记者王悦,我在延庆区张山营镇西大庄科村,这是距离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场最近的一个村子。我刚刚爬上了海拔1006米的大庄科瞭望塔,从这里很清楚地看到建设中的冬奥会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这是2018年2月北京新闻广播记者采制的特别报道《北京八分钟》中的一个片段。
今年2月25日,平昌冬奥会举行会旗交接仪式,标志着2022年第24届冬奥会进入北京时间。新闻广播怎样创新形式才能使听众有新鲜感呢?
新闻广播党支部提出:重大主题报道是衡量媒体传播力、影响力的一把尺子,要把“平昌冬奥会会旗交接”当作做好北京冬奥会宣传的新闻由头,党员记者要率先垂范,深入北京鸟巢、延庆、京张高铁、河北张家口崇礼等地,在同一时间从不同地点、不同侧面介绍北京冬奥会筹备进展情况。
按照党支部的要求,新闻广播台长助理、采访部主任林俐和副主任马骏两名党员带领年轻记者马不停蹄投入了先期采访。两天内,5名女记者自驾辗转四地。为了让听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所有的报道都在现场完成。在京张高铁正盘台隧道的施工现场,记者宗晓畅冒着零下17摄氏度的严寒,穿着被冻得硬邦邦的胶鞋,与工人攀谈、交流;在崇礼,为了搜集到清晰生动的音响,马骏把自己裹成了“粽子”,在吹得人摇摇晃晃的大风中采访。这篇报道在当天晚上10点的《整点快报》栏目中播出,第一时间在电波中呈现。
《北京八分钟》报道节目的时空场景随着记者的现场报道交替呈现,打造了时空穿梭的广播蒙太奇效果,突破了广播线性叙事的时空局限性,提升了重大报道的新闻性和动感,延展出丰富、深厚的内容。
“让新闻更有温度,让声音更有张力,传递悦耳动听的北京好声音是新闻广播的不懈追求与前进方向。”新闻广播党支部书记、台长景兵说。党支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明确使命和方向,深入践行“走转改”,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主题和中心工作,集思广益致力创新,先后推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专题报道——春天的交响”、“对话京津冀”、纪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大型探访活动“独行快,众行远”,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声音纪录片《不惑之年》等一系列特别策划和系列报道,着力做好做精重大主题宣传和重大事件报道,积极参与电台和广播电视台组织的大型报道活动,努力打造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力作。
开展党建创新 激扬青春活力
“谁知道这个故事和哪个卧底有关系?”
“答对了!那就是叛徒顾顺章。据传他是电影《大魔术师》的原型,不过他表演完魔术就被捕了。顾顺章的叛变危害极大,又是谁及时传出他叛变的消息?没错!那就是这次党课的主人公——大名鼎鼎的‘龙潭三杰之一,钱壮飞。”
……
这是党支部开展的“‘80后讲党课”第四讲党课宣讲场景。
新闻广播拥有80多人的新闻采编播团队,其中党员70人,以“80后”党员居多。2015年下半年开始,党支部积极响应台党委关于推进党建工作创新的要求,针对年轻党员多的特点,策划了“80后”党员讲党课系列活动。
承担第四讲党课的新闻广播采访部党小组确定了“让历史照进现实”的宣讲主题,两位“80后”党员左天驰和吴思担任主讲人。他们两人精心制作了党课PPT,并以大家熟悉的电影《大魔术师》作为党课开场。
这次“‘80后讲党课”共推出5期党课,内容丰富、形式生动。年轻党员既当学员也当教员,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自制幻灯片、舞台剧、故事串烧等,或说或唱,或演或讲,台上台下,频频互动,实现了“讲者精心准备、听者热情参与”。
为了提升党员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创新意识,党支部与众多先进基层党组织开展有成效、有收获的交流与沟通。党员们走进颐和园,参观党代表工作室,观看党建工作展示墙和学习记录本,倾听十九大代表、金牌讲解员韩笑介绍参加党的十九大的感受和学习报告体会;在雍和宫和潭柘寺,采、编、播人员接受“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教育……
为榜样而歌,与榜样同行。在讲述百姓生动故事、宣传时代英雄楷模中,党员们深受教育、奋力前行。2001年初,党支部启动了“治多伦一亩沙地 还北京一片蓝天”大型公益活动,在新闻广播的倡导下,北京社会各界纷纷为内蒙古多伦县捐资建绿,使多伦县从原来沙荒地变成了风景秀美塞上明珠。
2017年6月,支部与多伦县政府、北京绿化基金会一道,再次发起“重返多伦”大型公益活动,为北京的蓝天白云再立新功。党支部派出采访小组,走访北京、多伦两座城市,寻访当年治沙的发起人和参与者,回顾治沙历程,回访植树成果,推出系列报道“我爱祖国的蓝天”,大力弘扬保护环境、热心公益的社会正能量。
“北京新闻广播一直秉持以新闻立台、以公益为己任的理念,通过新闻报道引领导向,通过公益活动凝聚人心,传播可亲、可敬、可学的正能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景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