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老建筑彰显城市的温度

2018-05-30 10:48
科学大观园 2018年13期
关键词:建筑史世纪遗产

近期,上海老建筑的新闻接二连三,如:日前,近70年未曾向公众开放的原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地块揭开了“神秘面纱”,引发社会舆论的热议;此前陈望道故居、查公馆经过修缮后向社会开放,已受到市民和游客的普遍赞誉;6月1日起,位于外滩沿线的外滩源1号、和平饭店、中国银行大楼等7座经典历史建筑将对公众开放,市民可通过网上预约免费参观、获得导览服务。

随着岁月的演化,任何一个城市都会发生变异,历史建筑作为城市的“历史化石”,蕴藏着丰富的城市文化“密码”,堪称颇为珍贵的人文财富。

上海开埠也就是近代的事。历史际会催发风生水起,上海很快成为世界东方的一座大都市。现存的历史建筑居多建于20世纪,它见证了上海走出混沌、步入文明的串串足迹,既体现其“事件性”,又具有“纪念性”。有学者认为:“20世纪建筑遗产是宏大视野下的现当代建筑文化奠基之学。”此言不虚!上海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存,实物性地诠释着20世纪值得瞩目、值得省思、值得研究的人物和事件,它包含着大历史与大文化,人们在“阅读”它的时候,其实已经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多维角度的思维渗入了它的历史叙述中。从这个意义上说,20世纪建筑遗产不仅有着审美价值,而且具有爱国主义的教育作用。正因为如此,进入21世纪后,如何保护上一世纪的建筑遗产便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记得1999年,在北京召开的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发布的《北京宪章》称:“20世纪是一个大发展、大破坏的世纪。”“大发展”指的是经济社会,那么,“大破坏”呢?20世纪建筑遗产首当其冲。不是吗?列入著名的《弗萊彻世界建筑史》的北京儿童医院,其标志性的建筑“水塔烟囱”在2008年被莫名其妙地拆除了,广州已有逾3000个老地名在城市变迁中流失,一些近代名人的故居被拆毁似已不再是新闻了。对于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和利用只是一种手段,真正的目的是传承。试想:倘若我们这一代不肩负起保护20世纪建筑遗产的使命,过了若干年,它在中国建筑史上阙如,子孙后代还能一睹其风貌吗?人类建筑史岂不出现断代?

自不待言,历史建筑是固态的静物,但在保护传承中,亟须“激活”,唯有“激活”才能彰显出一个城市的温度。近日,上海黄浦、虹口、静安等6个区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铭牌相继设置了二维码,市民和游客可借助手机扫码来获取相关内容简介和建筑图片等全媒体阅读信息。令人遗憾的是,其页面上显示的中文内容简直如同“惜墨如金”,仅有百来字,有的缺失图片。恰如上海财经大学顾问彭嘉强教授所说:“传播历史知识固然是让公众了解历史建筑的题中应有之义,但与之有关的建筑学科普知识也同样重要,尤其是作为‘舶来品的老上海西式建筑设计和规划理念等知识。”

保护和留存历史建筑,其实,寻找的就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物沟通的空间,并以此承载人们精神上的一种赓续。有了这一理念,上海的历史建筑将会始终处于一种被“激活”的态势,给这座国际大都市平添持续不降的温度。

猜你喜欢
建筑史世纪遗产
建筑史话
建筑史话
世纪赞歌
遗产怎么分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1999,世纪大阅兵
My School Life
千万遗产
BIM涤荡建筑史 建协助推豫之梦
遗产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