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颖
《乌干菜 白米饭》
明天出版社(信谊原创儿童文学系列)
外婆家的老台门、门前的泡桐树、树下叫卖的小贩、四季的农事,一年从头吃到尾的乌干菜……江南水乡的生活在图画中娓娓道来,让人仿佛置身画卷之中,对各种生活细节的细腻描述,展现了水乡的民俗与风情。
作者阿涩,原名姚建江,浙江绍兴诸暨人。2008年开始创作漫画插图。他细腻的笔触仿佛水乡的河流,潺潺、缓缓,让水乡生活里的每一种吃食、用具、植物……乃至特别的味道、气味都真实地呈现、弥漫在读者面前。
入围理由:作者对親人和童年生活的深情回望,令这本书像乌干菜、白米饭一样散发出特别的味道,而且让人垂涎欲滴。尽管不少人并没有吃过乌干菜就白米饭,但那份乡愁能在阅读中得到共鸣。和孩子讨论一下,若干年后,他会画一本什么样的与故乡食物有关的绘本呢?
《小鸟生物钟》
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
森林里,鸟儿们每天都在上演大合唱,但是它们每天鸣唱的时间都会有所不同;不同季节出席大合唱的鸟儿也会有所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文字作者是刘先平,他是著名的大自然文学作家,他的作品包括4部描写在野生动物世界探险的长篇小说和几十部大自然探险奇遇故事,9次荣获国家级奖项,曾被提名2010年国际安徒生奖,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被列为林格伦纪念文学奖候选人。绘者是资深插画师呼啊呦
入围理由:这本书虽然是一部科普作品,但画得非常美,用大开幅油画展现了森林多彩的四季风景,也精确地描绘出了十几种鸟儿优美的身姿,文字也很考究、优雅,每一页都值得仔细品读。孩子已经离大自然太远,随时能看到电子表、手机时间,也早已忘记了人体的生物钟是怎么回事,我们可以从这本绘本开始,和孩子一起对自然多一分敬畏,对自己的身体多一分察觉。
《我才没迷路呢!》
希望出版社(耕林童书馆)
5岁的弟弟跟着上小学的哥哥和哥哥的朋友们来到新开业的购物中心。逛街时,弟弟自己去了卫生间,回来发现找不到哥哥,心里开始着急。哥哥和小伙伴们看到了弟弟,就调皮地在后面跟着他。谁知商场太大人太多了,他们一不小心把弟弟跟丢了!这下大家吓坏了,开始焦急地寻找……
文字作者板桥雅弘,出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中央大学法学部,出版过多部作品。绘者茂利胜彦,是自由职业者,绘本作品有《雷神小子落下来了》《谢谢乘车》《浴室小青蛙》等多部。
入围理由:题材不用多说,儿童安全教育绘本,多多益善,孩子在图画书里可以建立起初步的安全意识。这也是一本互动图画书,包含了两个互动游戏:一是在每页里寻找一只迷路猩猩,二是在小男孩走丢后,在每页里帮哥哥和他的小伙伴寻找小男孩。最有趣的是,可以把它和耕林童书馆的另一本经典作品《鸽子的罗马》一起看:一本是俯视视角,一本是仰视视角,很有意思。
《回家的夜晚》
长江出版传媒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心喜悦绘本馆)
夜深了,玩了一天的小兔子困了,被妈妈抱在怀里。与白天的喧嚣不同,夜晚的街道有一种静谧的气息。透过街边每个窗口,小兔子看到:有人在独自看电视,隔壁开派对的人正在道别;有人在临睡前读书,有人泡个热水澡舒展双脚;有人在家里煮夜宵,有人静静坐着思考……
作者宫越晓子毕业于武藏野美术大学,在大学期间即开始绘本创作,2009年她的作品《台风来了》获第25届日产童话及绘本最优秀奖。这本《回家的夜晚》则获得了2016年博洛尼亚童书展特别提名,是2017年《纽约时报》、纽约公共图书馆评选的“十佳儿童绘本”。
入围理由:这本书生动地展现出一个孩子在夜归路上及睡前对夜晚有趣的观察和猜想。读过它的人,都会特别喜欢画页中那些明暗不同但同样温暖的灯光。在孩子心中,无论走得多远,家里总有一盏温暖的灯照耀着,等待他归来。铅笔和木炭在有织纹的纸上绘制出了一幅幅如胶片电影般复古又怀旧的感觉,让这本图画书似乎有魔法,让人过目不忘。
《小黑和小白》
明天出版社
小黑和小白通过网络相遇相识,在从虚拟社交走向现实交往、从宅在家中到体认大自然的过程中,他们经历了复杂曲折的心路历程。在看见了彼此的同时,小黑和小白也获得了对自我的认知和心灵的成长。
文字作者是张之路和孙晴峰。张之路是作家、剧作家,中国电影家协会儿童电影委员会会长,作品在国际、国内获奖无数。孙晴峰生于台湾省台南县,获美国教育工学硕士、儿童文学硕士及传播学博士,现任纽约大学专业学院媒体学教授。绘者耶尔·弗兰克尔,是插画家和平面设计师,于2016年、2017 年连续获得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插画奖。
入围理由:精炼生动的文字、艺术灵动的图画与巧妙架构的图书设计,彼此相辅相成,共同构筑了这部关于现代都市人的寓言。它善意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当生活陷入扁平、麻木和局限时,不妨走出各自的“舒适区”,敞开心扉,看见彼此,认知自我,共同拥抱丰富美好的辽阔世界。
《音乐森林》
连环画出版社(蒲蒲兰绘本馆)
冬天的第一场雪来了,小艾和她的小狗一起跑进了小森林,因为爷爷曾经说过,小森林下第一场雪的时候,会有神奇的事情发生。小艾跟着奇妙的声音渐渐走进了小森林深处,一只突然出现的神秘小鹿吸引了她的注意,而且,小鹿就像给小艾带路一般,将她引领到一片密林边,拨开密林,这里竟然有一个神秘的动物乐队!
作者是“90后”姑娘温艾凝,毕业于英国剑桥艺术学院儿童绘本系和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2014年开始进行与绘本相关的创作,绘画风格温暖单纯,极具氛围感。
入围理由:这是一个能让人在寒冷季节中体会到温暖的故事。天空中飘旋的雪花、森林里茂密的枝丫、厚厚的积雪上小动物的足迹、独自踏上探险之旅……这些都是孩子超喜欢的元素,能很好地在共读中将孩子带入幻想世界。灵动的水粉与彩铅描绘出的神奇冰雪天地和森林里的小动物,在成熟的画风中又极具孩子气,很容易让孩子接受和喜欢。
《一本书》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奇想国童书)
如果你想要一匹马,不妨先读一本关于马的书,这样,就用不着非得弄匹马养着啦!养马需要好多好多草料,你还得戴上一顶稀奇古怪的帽子。赶上一个下雨的星期天,书是最好的伙伴。总之,一本书有很多种可能性,它的生命要靠阅读来唤醒。
文字作者是新西兰的著名诗人珍妮·博恩霍尔特,所以书中仅一两行文字就足以表达出无限深意。插画者是萨拉·威尔金斯,画风可爱,富有童趣和创意,且兼具图像的复杂性。
入围理由:一本小开本的图画书,很特别。极具巧思,图与文搭配得当,给人想象空间十足,又充满了关于阅读的思考:什么是书?为什么书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如此重要的位置?书应该怎样读?书还能怎样读?可能我们成人对书的一些认知也会在其中被颠覆。语言精炼、幽默、朗朗上口,适合大声朗读。
《你是星辰》
天地出版社(新天地童书)
“你身体里每一个微小的原子,都来自某颗星星。在很久很久以前,你还没有出生的时候,这颗星星发生了爆炸……”书中类比了婴儿学说话和雏鸟学唱歌的方式,人类身体的成长与森林植物的生长,用如此奇妙的角度,传达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
文字作者埃琳·凯尔茜,是国际环境科学教育领域的领军人物。她创作的《关于环境的一本非典型性书》曾荣获过多项国际大奖,她喜欢和孩子们一起探寻大自然的奥秘。绘者金素妍,毕业于多伦多的约克大学视觉艺术专业,擅长将现实中的各种材料与精细素描和多种绘画技巧结合在一起,创作出立体透视模型。
入围理由:这本书通过呈现人类与自然间诸多令人惊叹的联结,来唤醒孩子与生俱来的与周围世界间的关系,并引发孩子关于生命本源的无限畅想。是创作者首次尝试将三维立体透视模型艺术应用于儿童图画书中,每一个画面都是创意之作。每个孩子都会问“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也许我们还能用这样一本有思考力的绘本,带孩子去发现宇宙和生命的奥秘。
《比得兔 寻找复活节彩蛋立体书》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乐乐趣)
小兔比得和他的朋友们在复活节来临之前,一起在菜园和树林里寻找彩蛋,准备复活节大餐。你能帮助淘气的比得顺利地找到全部的彩蛋吗?全书通过翻翻、拉拉、立体页等互动形式,充满趣味地展现了经典绘本比得兔的新故事。
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波特小姐,不用再做更多介绍。1893年为了安慰和鼓励家庭女教师安妮的大儿子诺艾,波特小姐寄出了一封信,信里讲述了一只名叫比得的淘气小兔偷溜进菜园里的冒险故事。从此开启了“比得兔”的百余年畅销生涯。翻译依然采用了“彼得兔”最佳中文版译作者阿甲的版本。
入围理由:神奇的是,波特小姐在100多年前手绘的图画在今天看来依然时尚、有趣,加上这本用立体书的方式重新演绎之后,更具互动感和现场感,“寻找”的感觉更强烈。孩子可以亲手拔拔画中的萝卜,打开农场里一扇扇的门,找找复活节彩蛋到底藏在了哪里,也寻找到阅读的快乐。
《喀哒喀哒老巴士》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天略童书馆)
喀哒喀哒是小城里的一辆老巴士,它喜欢自己的工作,每天都在用力喀哒喀哒地开着。终于有一天,它的引擎发生了故障,再也修不好了。小城的人们在中心广场上为它建了一个特别的地方,每天都会有小朋友到车里来玩,可是,喀哒喀哒做梦都想开车。有一天夜晚,它遇到一只迷路的小狐狸,于是,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作者田代千里大学学的是经济学专业,在公司任职4年后开始创作绘本,画风朴拙生动、童趣盎然。《变色龙卡罗》译成8种语言畅销海内外,凭借《5只好老鼠·造房子》获得过第16 届日本绘本奖。
入围理由:这是一本和孩子的生活离得非常近的绘本:街边的咖啡店、超市、书店、银行等,在街心公园玩耍嬉戏的孩子,以及坐在长椅上看报纸、休闲聊天的人们看起来都如此熟悉;可又和熟悉的生活不一样:原来城市里那些每天都能看到的巴士(公交车)都有这么有趣的故事呀!大多数孩子都对公交车特别着迷,是不是因为他们对它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幻想呢?
《迈克捡到一个词》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麦克米伦世纪童书)
迈克喜欢从各种场合搜集各种词语,看电视时、路过广告牌时、购物时、打球时……他都能发现新词,他会把攒起来的词语带回家,放到床底下的盒子里。有一天,迈克在校车上听到一个新词,尽管姐姐說这个词非常不文明,但迈克还是悄悄把这个词装进了口袋,并且开始频繁地使用它。什么时候麦克才能忘记这个词呢?
合作者戴夫·科夫里和吉姆·托宾都住在美国密歇根州的安阿伯,他们喜欢各种各样的词语,但对努力避免使用那些不文明的词语,偶尔也会脱口而出的行为都深有感触,所以他们从自身感受出发,共同为孩子创作了这本作品。
入围理由:我们经常从互联网上捡到一个词,之后会在很长时间内不停地使用它。麦克和每一个孩子更是如此,当听到一个非常特别却又被成人百般阻止使用的词时,想忘都忘不了。如果你正在为孩子在某一阶段说脏话或者使用不恰当的词而烦恼,书中迪克森老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更赞的是,作者从头到尾也没有写出不文明的词到底是什么,而是用一团带符号的云朵样的图案来代表。
《这本书疯了!》
重庆出版集团(青豆童书馆)
班班给贝拉展示他的新玩具——遥控器,可是按键之后,玩具车一点反应都没有。但是本来正睡觉睡得好好的狗狗,不管是按“上去”还是按“旋转”,遥控器控制的都是它!直到按下“说话”这个按钮,贝拉和班班才发现已经被折腾得晕头转向的狗狗。接下来,麻烦更大了……
作者理查德·伯恩,出生于英国克拉彭,毕业于伊斯堡艺术设计学院。当了几年自由设计师之后,理查德开始创作童书。其作品曾两度入选英国凯特·格林威大奖。《这本书吃了我的狗狗!》《我们走错书啦!》《这本书疯了!》这个系列,在全球超过12个国家出版发行。
入围理由:超级搞笑,脑洞大开,极具影视作品的动感,相信孩子会跟着情节的发展一起哈哈大笑。但最终,解救书中小主人公的任务也落在了孩子身上,所以这也是一本互动性很强的书,可能需要来来回回翻好几遍,才能彻底“玩转”它。对了,这本书的环衬上,还藏着一幅“软管和梯子”的棋盘游戏,只需找一粒棋子和一个骰子,就可以开始玩了!
《愤怒的生气包》
接力出版社
刚开始,它只是一个小小的生气包,莫名其妙出现在角落里。别人的一个表情,一句无意中的玩笑话,都能惹怒它。生气包越长越大,脾气越来越坏,看什么都不顺眼,听不进任何道理。最后,愤怒的生气包变成可以吞噬城市的怪兽,连自己也承受不了,爆炸了!
作者布兰迪娜·弗兰克,巴西童书作家。40岁时她开始渴望创作童书,并于2009年出版了第一本书。绘者何塞·卡洛斯,他曾与巴西许多大型广告公司合作,作品获奖无数。后来发现自己最喜欢的是为童书画插画。两人联手创作了30多本童书,作品两次入围巴西雅布提幼儿文学奖最佳童书,并在2012年获得博洛尼亚最佳数字童书大奖提名。
入围理由:这本书把抽象的愤怒情绪具象为一个有生命力的红色怪兽,让孩子更容易感知和理解。对愤怒情绪膨胀过程的细腻描画,也特别容易让孩子有所共鸣。创作者用简洁的文字和具有冲击力的画面,既表达了对愤怒情绪产生和发展的理解,也告诉孩子如果不加以控制,这种情绪最终不仅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
《大熊先生盖房子》
中译出版社(小当当童书馆)
大熊先生动手能力非常强,参照着一本《怎样盖房子》的书开始行动。他挖了一个洞,制作了椅子、桌子、木床、被褥、沙发,安上了电灯,制作了美味的蛋糕,摆好了国际象棋,并且在墙壁四周描绘上了可爱的图案。一番辛苦之后,大熊先生心里还是觉得房子缺了点儿什么……
文字作者有两位:珍·戈德温,是澳大利亚儿童文学作家,企鹅出版集团澳大利亚分公司儿童和青少年图书出版人;迈克尔·瓦格纳,出生在澳大利亚悉尼,从少年时期开始就写诗、歌词、喜剧、电影剧本。绘者是安德鲁·乔伊纳,国际公认的插画家和作家,作品曾获加拿大总督奖。译者是台湾资深儿童文学作家方素珍,译文灵动、可爱,将故事的趣味性完美呈现。
入围理由:这个故事是关于分享的。而且是让孩子在其中理解到:分享不是只给别人什么,而是为了让自己得到更多的快乐。这个故事也是关于家的,再漂亮、舒适的家,没有家人、朋友在一起,也只是个山洞。这个故事还是关于行动力的,大熊先生有想法,就马上想办法,真是只行动力超群的熊呀!
《我很坏很坏!》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魔法象)
一只小鳄鱼,像孩子一样喜欢装腔作势,到处去吓唬别的动物,每遇到一个动物就说,我很坏很坏会怎样怎样。但是别的动物都不怕他,大象说我很重很重,豺狗说我叫声很大很大,臭鼬说我的屁很臭很臭,河狸说我的尾巴很长很长,直到他遇见一只狮子,好玩的事情发生了……他突然变得很乖很乖。
作者亚历山德罗·桑纳是意大利画家,在博洛尼亚美术学院教授插画,在欧洲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曾3次荣获意大利安徒生奖,作品曾入选德国青少年图书馆白乌鸦书目。译者谢逢蓓,毕业于法国巴黎第七大学,翻译过“巴巴爸爸”系列等法语童书。
入围理由:这是一个很具开放性的故事,任由父母与孩子在共读时随意解读。孩子可以把自己当成一直叫嚣“很坏很坏”的小鳄鱼,也可以把自己当作其中任何一种能找出自己“最厉害”之处的小动物,当然也可以把自己当成威武却不张扬的大狮子……处在交往探索中的孩子,能比成人更加理解这本图画书的意图。另外值得推荐的是,细致又不失洒脱的长幅水彩画,渲染效果完美,将动物与场景完美结合起来,栩栩如生。
想哭的时候》
明天出版社(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
有时候,本来高高兴兴的,一下子又变得不开心;有时候,只想大哭一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小男孩经历了一场情绪之旅,好心情就像乘着气球飞翔,但坏心情就像是一场雨——当你哭,天空都跟着下起雨来。情绪的风暴来了,怎么办?
作者是克里斯托弗·赛拉斯·尼尔,他常为《纽约时报》和《纽约客》创作,也曾执导过短篇动画,并以动态图像设计获得美国插画协会的肯定。他也喜欢写剧本,还画过《雪上,雪下》(Over and Under the Snow)和《一生:动物生命中的神奇数字》(Lifetime)等知识类图画书。译者李紫蓉,台湾辅仁大学英文系畢业,美国印地安纳大学英文硕士,自己也是图画书创作者。
入围理由:书中使用特别色印刷,用明朗的蓝色传递一种稳定的力量,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想哭的时候,不论是好心情、坏心情,都像天空有晴有雨那样自然。理解了自己的情感,才更有可能成为有同理心的孩子。图画书内容本身就是对情绪的一种接纳,如果父母与孩子共读之后,更知道如何用平和的心态看待孩子的眼泪。
慌张先生
河北教育出版社(启发文化)
古怪国大树村的居民都在忙碌,他们梳洗打扮,准备出门看戏,只有慌张先生在床上睡觉。“糟了!糟了!来不及了!”是慌张先生的口头禅,5点15分,“天哪,来不及啦!”慌张先生突然醒来,今天轮到他上场表演,他竟然忘了!可是,急急忙忙爬上舞台后却发现,原来他的节目是明天才上演!
作者赖马,中国台湾地区著名绘本作家,从28岁那年出版的第一本书《我变成一只喷火龙了!》开始,作品屡获奖项,几乎囊括了台湾地区所有重要的绘本奖项,也曾连续3年荣登诚品书店畅销书绘本类榜首。
入围理由:这本书具有赖马独特的图画风格,幽默感十足。而且是以儿童的视角为创作出发点,让孩子在欢笑的同时主动了解和接受遵守时间、认真仔细等好习惯,没有说教味。它也是一本互动书,每页都有可拨动指针的小时钟,孩子自己可以手动调整,一方面对时间有了感性的认识,一方面也能自己“导演”剧情的发展,会更有自主阅读的兴趣。丰富的场景和极具特色的人物设置,也适合全家人一起玩分角色朗读的游戏。
《火鸟》
新星出版社(爱心树绘本馆)
“你我之间的距离,比永远还要遥远。”一个普通女孩看到明星舞者的演出,发出这样的感叹,她认为自己的舞者梦根本不可能实现。然而,明星舞者告诉女孩,自己年少时也曾一样迷茫,但只要拥有勇往直前的决心,并且孜孜不倦地练习,就能实现梦想,像火鸟一样闪耀。
文字作者是米斯蒂·柯普兰,一位美籍非裔芭蕾舞蹈家。绘者是克里斯托弗·麦尔斯,他与父亲联合创作的绘本《哈莱姆区》曾获得凯迪克大奖,其他作品也都获得过美国不少知名的奖项。
入围理由:和孩子共读这本书之前,需要先给他讲讲书中主人公的背景故事:这个非洲裔小姑娘13岁才开始接触芭蕾舞,17岁进入世界六大芭蕾舞团之一的美国芭蕾舞剧院(ABT)。2012年,她出演芭蕾舞剧《火鸟》,在练习中她因腿部严重骨折,几乎断送舞蹈生涯,却在9个月后克服伤病奇迹复出。2015年,她再次创造历史,成为美国芭蕾舞剧院成立75年来第一位非裔首席舞者。她先后出版了自传《告白芭蕾》和这本绘本《火鸟》,鼓励人们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打破不可能。
《更少得更多》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两栋小小的房子里,分别住着两兄弟。哥哥忙着买名车、名表和名画,为了放置收藏品,他盖起一栋栋的大房子,但不管买得再多,房子盖得再大,他总是觉得不够。弟弟喜欢坐在树下,享受悠闲的时光,附近的孩子都爱来找他玩,听他弹吉他或是看他变魔术。他的小房子虽然简陋,但时常充满歌声和笑声。
文字作者郝广才,是让台湾儿童书进入绘本时代的关键人物,被美国《出版人周刊》称为“台湾与国际绘本界接轨的推手”,更创纪录地成为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插画奖第一位亚洲评审。绘者何雷洛,曾获波隆那国际儿童书展最佳童书荣誉奖、布拉迪斯国际插画双年展金苹果奖、慕尼黑国际青少年图书馆白乌鸦奖等多个奖项。
入围理由:书中巧妙地运用画面和文字,呈现出“多”和“少”之间的对比。双线进行的故事,让孩子可以同时观察到两兄弟的不同选择及所带来的不同结果。用韵文说故事的方式让图画书读起来朗朗上口。构图上也遵循“少就是多”的原则,让图画有呼吸和自由想象的空间。这是一种价值观的传递,至少是给孩子打开一个思考人生的新视角。
《妖怪扑啦啦》
敦煌文艺出版社(尚童童书)
在男孩居住的农场上,住着一个专门吃小孩的妖怪扑啦啦。他平时喜欢睡觉,在春天燕子筑巢的時候,就会醒来觅食。可是在男孩5岁那年,妖怪扑啦啦起晚了,没有生机勃勃的植物,没有绿意盎然的森林,到处都是落叶。妖怪扑啦啦很饿,他到处寻找,终于他发现了正在荡秋千的小男孩……
让-保罗·莫尔德斯是比利时《周末时光周刊》的杰出记者,这是他的儿童绘本处女作。亚克斯·梅斯和莉瑟·布雷克斯是两位年轻的平面设计师,她们善于处理图画中的每一个细节,与文字形成默契的配合。
入围理由:孩子都会害怕,可能害怕天黑,害怕一个人睡觉,这可能就是因为他们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和叫扑啦啦一样的很多妖怪。最终会怎么样呢?妖怪会吃掉自己吗?这个故事会给孩子很好的诠释,孩子也能在其中找到由内心发出的对抗害怕和恐惧的勇气。最重要的,和孩子共读完这本书,你可能不会再跟孩子说“你胆子可真小”这样的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