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薪酬为什么上不去?

2018-05-30 10:48任文启
社会与公益 2018年3期
关键词:名校社工薪酬

任文启

前不久,深圳民政局将社工的工资指导价从月薪5000提至10000以上。随后盐田区对社工薪酬给出了明确的政府购买指导标准,从助理社工师到高级社工师,从年薪7.8万到25.6万,形成了阶梯薪酬。结合每年青翼网都会做的全国社工薪酬调研,各地社工待遇极不平衡。社工薪酬每每都是走向一线的社工毕业生首要纠结的问题。

在此前的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个很特殊的现象,那就是,社工从业人员的性别比为1:2,也就是说三分之二的社工从业人员都是女性,如果单就一线社工来看的话,这个比例会更高。同时,35岁以下社工从业人员达到近80%。这是个什么概念呢?这就意味着社工行业汇聚了更多的青年女性,而青年男性对这个行业则更多的是敬而远之。为什么呢?这不仅仅是因为女性比男性更有爱心,更适合做社工,更是因为青年男性和青年女性在各自承担社会角色中对薪酬的要求有明显区别。在此后的多次深度访谈中,青年男性被访对象往往表示,自己入职的社工岗位,事务繁杂琐碎,简单重复居多,没有挑战性,薪酬偏低,职业上升空间狭小,无法满足自己结婚买房养子生活的需求。而青年女性的被访对象则认为之所以选择社工行业,是因为挑战性不大,与人打交道较为简单,薪酬低但稳定,工作离家近,可以照顾家人等。抛去性别因素造成的问题,可以看到的是,社工目前的薪酬,并不能给从业人员一份体面和尊严。用马克思的话讲,社工的工资不能满足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社工薪酬低是现实,为什么会低呢?为什么又上不去呢?就我本人所承接的一个“三社联动”项目点的实践来看,有以下三方面的因素需要考虑:

首先,政府购买尚不完善,职能转移内涵不清晰。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基本逻辑是,转移政府对居民直接服务的职能,由社工机构作为社会力量的代表来提供直接服务。这一逻辑其实很笼统。在现实中,这一逻辑就变成,政府在这一领域的社会服务有明确的要求,掏钱出来,让社工机构完成它的要求。换句话讲,到底什么是职能转移?转移的内涵是什么?哪些可以转移,哪些不能转移?这些问题都存在不同理解。政府遵循行政邏辑,一层一层的任务分解,到了一级政府之后,其职能转移的内涵是面向基层民众的?还是面向上级政府要求的?存在着名实上的分裂。也就是名义上要面向基层民众,实质是为了完成上级任务。层层传递的压力,到了基层政府之后,往往通过将这些压力中的一部分通过转移职能的方式转嫁给社工机构。社工机构在招投标的时候都是面向民众做出的服务指标,但在执行过程中,不论是专业交代、财务交代、社会交代,还是行政交代,指向的都是政府的实质要求。

举例说明,在一次与司法行政机关洽谈社工机构介入社区矫正业务的过程中,司法局工作人员直接要求,“如果把社区矫正业务交给社工机构来做,那要是犯人脱管了或者再犯罪了,你们也得负责。”我们谁都明白,社工没有执法权限,司法社工仅仅能够在专业服务的界限内做到对服务对象(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监督,监管的职权是无法转移和让渡的,这其中的责任自然也无法转移。但这就可以看出,政府机关在购买服务过程中的希望转嫁责任的基本心态。在另一项社区服务项目中,街道书记直接要求社工机构变身为街道社会服务的全面代表,全面执行街道的服务需求,俨然不去理会项目合同中各自的权力义务边界,其中的逻辑就是,你们不是我们购买来为居民服务的吗?那所有需要开展的服务你们都得负责,否则你们就走人。这在全国各地都普遍存在,社工行政化、沦为“写工”、被迫造假、或者成为政府编外的工作人员(身份上又低人一等),哪些归社工干,哪些不能干,这个边界不清晰,导致社工的工作内容繁杂无边界,专业性自然无法突出,根源便在于购买服务的边界不清晰。什么时候社工机构可以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指导标准是项目合同和专业边界时,这个问题才能得到解决。因为你所做的事如果其他任何人都可以做,都可以做好,你凭什么拿高工资?

其次,职业本身发展缓慢,专业序列分化不明确。

最早引发这一思考的事件并非社工实务届的现状,而是中山大学社工本科停招。其他很多名校的社工专业都面临这一问题。这个问题是什么呢?打个比方,如果你是法律专业,你毕业通过司法考试,可以考法官检察官,也可以当律师,还可以做法务,或者去继续深造读博士,这个背后有着不同的专业序列分化和各自的薪酬待遇。即便是做律师,名校法科毕业生自然比非名校要吃香得多,上手也快,薪酬自然也会高。在这些成熟的专业和行业面前,名校毕业生选择的空间很大,付出与收益成正比。但在社工职业和专业上,即便你学得再好,你还不得从一线社工干起?而一线社工又是一个泥潭,在名校所受的专业训练基本帮不到你,也无法换取更加体面的收入和地位,这便归咎于职业发展的不成熟。最后导致的问题是,名校社工专业在实务中没有竞争力,反而可能不如非名校的社工毕业生,那为什么要去名校读社工?或者名校为什么还要开社工专业?

高级社工师的评定迟迟不能出台,就在于职业尚不成熟,树立了这个专业序列意义何在?高级社工师比中级和助理高级在什么地方?高级的一定就是高手吗?这个高级怎么界定?如果职业发展成熟,专业序列分化明确,就像在高校,教授一副教授一讲师一助教,每一个专业技术序列都有各自的薪酬规范,专业内涵在各自的专业技术序列评价中也较为明晰,社工的薪酬自然会立体化,从业人员也有机会拾级而上。当然,这种专业技术序列的分化在发达地区已经开始形成,比如盐田区的社工购买薪酬标准上就分了四类,高级社工师、中级社工师、助理社工师和社会工作员,每一个序列都会有明确的边界,每一个从业人员也会有自身的定位和上升空间,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我是说居然先国家一步)。

最后,社工教育效果欠佳,实践过程中摩擦严重。

作为社工教育的一位从业者,或者说作为一名社工专业教师,我既感到抱歉,又感到迷茫。之所以抱歉,是因为其实每一届社工本科毕业生,当他们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的时候,他们都会发现自己的所学实难胜任社工所需。所学与所需存在严重摩擦,所学非所需,所需得重新学。不分专业的说,社工专业的教育与其他专业一样,都需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在一定领域内具有专业技术和专业理念的人才,也就是说要通过社工专业学习变得优秀,变得为社会所需要,变得能够在社会中立足,在这一点上,我们很多学校都没有做到,很多老师都没有做到,我们为此深表歉意!

之所以迷茫,是因为几乎所有的高校社工的专业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都大同小异,不论是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相差不多,难道我们要去面对相同的服务对象吗?还是我们根本就不打算去进入某一个社工领域?当然,这其中还有社工教育本身缺少专业实践场域的问题,而这又回到了最初的服务领域分化不足的问题上面,但抛去客观限制性因素,我们所有的社工专业从业人员都需要反思一个问题,你专业了吗?你目前是否胜任你的工作?你的不可替代性何在?你的价值何在?而这些问题,在最初需要思考和回应的,便是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院系和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各位教师。如果我们培养的人,不是社会所需要的,或者社会需要的我们培养不出来,那首先不是社会的问题,而是我们自己的问题,这作为教育先行的社工专业来说,不能先行而后至,否则啪啪的打脸声就会随即而到。

除此之外,社工薪酬起不来,还与行政管理部门对社工的认知有关,很多基层地方政府,都聘用了许多“公益性岗位”,他们是“临时聘用人员”,主要目的在于解决40、50后的就业问题和地区社会稳定。这些“公益性岗位”的特点是拿钱少,干活多,专业性低、事务性高。可以说,有很多地方政府由于不理解社工提供社会服务的概念,将社工基本等同于“公益性岗位”,既然如此,那就不可能给予相应的专业技术待遇,而实践中我们的社工如果不争气,可能还不如那些“临聘人员”干得好,在此地的社工机构便可能被基层政府的“公益性岗位”所内卷化,社工被另眼看待的同时,工资待遇基本就和“临时工”一个水平。

当然,发达地区还有存在另一种缘由:社工的工资会被机构所盘剥。早就出现政府权力寻租和服務项目“生意化”,机构一方面攀附权力,另一方面盘剥员工,在此区间压榨服务资金的“利润”,服务项目的过程中钱虽然很多,但都去了哪里谁都清楚。社工于是变成最需要帮助的人,而等待救赎的最好办法可能就是离职或者跳槽。如果当这个行业都是如此的时候,也就是这个行业要消亡的前兆了。

说到底,社工是一个善良的事业,是凭良心做事的专业,如果社工的薪酬不能以良心待之,就不要骗所有的社工去做雷锋了,并且还将这种欺骗树碑立传感动成塔,我们更乐见此“雷峰塔”的倒掉和规范的职业薪酬体系的出现,城门立柱也好,千金买骨也罢,我们需要一种激励,去鼓励更多人加入到社工的行列中来,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和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猜你喜欢
名校社工薪酬
全国名校等差数列拔高卷(A卷)
青春社工
名校介绍
差异化薪酬管理和员工激励探讨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社工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如雷鼾声惊醒“名校梦”,15岁少年不堪重负卧轨自杀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
赶集挑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