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第二届国际绘本教学研讨会上,我执教了一节绘本读写课。课后立刻回家。飞机刚落地,就接到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唐池子博士的微信留言,原文如下:
何捷,你的课我很欣赏,但有一点建议。你走得很急,我本来不想说,但想了想,还是要说。就是在课堂上,有孩子提问,关于自己为何胖、为何瘦、为何高、为何矮、为何聪明、为何有点笨……面对这类问题,你皆表现不屑。包括后来有一个女生问“你为什么这么胖”,你以为这是攻击,是不礼貌。其实,从孩子的心理角度看,这些问题都是直接的、真实的、自然的,也是他们本真的部分。认识,总是从小我到大我,如果所有人都直接飞跃至大我,也挺可怕的。我建议,首先肯定他们的真实,然后再作引导,而不是在半嘲讽与否定之后再引导。这样可能更合适更人性,也更慈悲更有爱。我是一个和孩子站在一起的人,自然想替他们说句话。不一定正确,但还是想说这些话。期待更精彩更完美的你。池子留言。
唐博士所提及的这个场景我记得很清楚。上课的时候,有一个小朋友直接问:“老师,你为什么这么胖?”当时我觉得她没有尊重我,不予回答。后来,我找了个机会,让她去向别的老师提问,同时提醒她要注重提问的礼仪。在她圆满完成任务后,我给予表扬,觉得心满意足。因为这个环节看上去师生一起度过了一个效果可见的教育过程。
和唐博士交流之后,我决定把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写下来,兼答青年教师的困惑——课堂上遭遇“非礼”该怎么办?
所谓“非礼”,就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对教师和教学的不尊重状态。其实,在一线教学中,教师常常在课堂教学中遭遇“非礼”。课堂上的“非礼”现象大致有两类典型表现。其一,属于个别的、突出的、外显型的“非礼”事件。比如,老师提出问题,学生随意回答说“我不知道”“我不想说”“我没兴趣”。又如,故意和老师对着干。老师强调写字姿势要端正,握笔姿势要端正,修改符号要规范使用,而学生就偏偏坐姿不端,偏偏古怪姿势握笔,偏偏用改正带,总之跟你对着干。还有随心所欲、我行我素的。曾经在一个数千人观摩的公开课上,有个学生先后三次上厕所,目无旁人,一脸得意。排除身体原因,这就是一种玩闹与不恭。其二,相对隐性的带有群体性的行为。这类行为表现为“来而不往”与“躁动失控”。面对老师的提问,皆不回应,让课堂直接陷入冰谷,让老师自说自话去吧;面对老师设计的活动,不管不顾,所有指令皆不遵守,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非礼”现象并非鲜见,而一旦出现就会严重困扰全体,让课堂失效。
唐博士的诚恳评价,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答案——只有了解儿童,才能“礼尚往来”。首先,唐博士判断发生在我课堂上的案例,学生并非“不礼貌”,教师也不需要施与“道德礼仪教育”。一句话,不存在“非礼”。此时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全心全意地去了解学生。当教师了解儿童的时候,把其当作交往的另一方时,才不会武断地把他们的反应当作“非礼”表现。相反,你会把心态放平、放宽、放缓。因为对方一切都是交往中的反应而已。心态好了,处理起来就轻松自在了。唐博士给出的建议是“首先肯定他们的真诚,然后再作引导”。这与我在实际操作时“先不予理睬,表达我的抗议”,继而“找到机会,以行动参与进行教育”相比,我缺乏的就是“肯定他们的真诚”。而这正折射出我对“了解儿童”的严重欠缺。
那么,遭遇“非礼”时,到底如何解困?结合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错误操作经历,我也分享三个简单可行的方法。这三个方法有它的逻辑排序,前后不能颠倒,一个比一个重要。
第一,把“教育”的想法放一放
当你的心中一直存在“我要教育你”的想法时,就如同着了魔,很容易遇到此类的“非礼”反应。因为你的眼中都是“魔鬼”。而一旦现象出现,在“教育你”的目的引导下,你又会做出很强烈的条件反射,试图把问题秒杀在当下,让自己尽快突围。例如,你会想到“我立刻来纠正他,以挽回我的尊严”,你变得面目严肃,甚至有些狰狞;你会想到“我必须马上解决这个冲突,让课堂教学顺利推进”,你会变得很急躁,矛盾变得尖锐;你会想到“为了他的未来,我要帮助他改正”,你会变得很唠叨,苦口婆心让学生更加厌烦……老师的心中有太多的“教育”意念时,欲速则不达;“教育”的基点是对学生的误解时,适得其反。其实,儿童会用很多方式来引发关注,儿童越是信任你就越表现得纯粹,做法越直截了当。很多时候,面对的所谓“非礼”事件,未必需要纠正,稍微过一些时间,自然就好了;纠正也未必有效,还可能起反效;延缓评价,延缓反应,也许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以前文所说的“三次上厕所”事件为例,40分钟之内,那位学生总计也就上了三次厕所,也许他要通过这个行为引发千余人的关注而已。所以,当老师没有去纠正他,反而在他上厕所回来之后报以微笑,他就不好意思再上第四次了。當然,这个过程教师必须有足够的耐心,这也是考验教师修养的时候。感恩唐博士对我的指导,带来第一个领悟——“不要总试图进行教育”,这也是我给出的第一条建议。
第二,做一点“小动作”
“非礼”看上去是大问题,做些“小动作”也许就能化解于无形。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肢体动作传递一份温暖,给予学生特殊的关怀。例如,发现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躁动不安,左摇右摆,你可以走到他的身边,用眼睛“看一看”。走得离他近一点,看得时间久一点,眼神温和一点,目光集中一点,传递一个信息——“我的眼里只有你”。四目相对时,眼神中传递着教师的关怀与温馨的提示。遇到那些以“非礼”寻求关注的学生,这招就足够了。又如,坐立不安的学生,你可以“摸一摸”他的头、他的肩膀,用温和的手传递出一份安抚、一种慰藉。这等同于说“孩子,静一静”。中国人喜爱孩子,经常抚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教师这样做,无疑是模仿长辈的关爱。爱的力量是无穷的,神奇的。有时候,你还可以用“默默的行动”处理危机。比如一次上课,有个学生借助每一次起立发言的机会,重重地推倒凳子,凳子倒地发出“啪嗒”的一声,他在全场听课老师的笑声中找到了存在感,找到了乐趣。而执教的老师却不慌不忙,走到他身边,默默地把凳子扶起来,然后友善地请他坐下,并问:“小板凳,坐安稳。你试试看,这样坐,舒服了吗?”他友善地点点头,后来发言的时候,就再没推倒凳子了。
这些“小动作”可以在遇到“非礼”的时候,缓缓地、冷静地做,越慢越有效果。时间,要多留一点给学生,用以自省。
第三,把转瞬即逝的机会给他
人都是需要关爱、需要尊重的。课堂上的“非礼”现象,看上去单方面来自于学生,实际上是多方面原因,也有源自教师的因素。有时候,学生会用特殊的方式寻求关注。他把与众不同的表现当作游戏,当作好玩,并无心“非礼”。所以,只要是了解孩子的人,都不会和孩子对着干,都会找准机会让他们跟着课堂的节奏走,都会把更多的鼓励与关爱施与这个特殊的孩子。例如,当一个学生在课堂上不听课,自顾自地玩耍的时候,为了保证班级中其他同学完整学习,教师可以用之前的方法,看一看他,也可以走到他身边,摸一摸他。如果还不能解决问题,可以先放一放,在提出一个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时,直接点名让他来回答。回答正确就给予过分、夸张的鼓励。比如,你可以号召全班为他鼓掌,给他点赞。掌声与赞美,会让他不好意思再不听课。特级教师许嫣娜就有这样的案例。当一个学生在她的课上不断插嘴的时候,许老师并没有严厉制止,而是用有趣生动的教学吸引其他学生。然后,她找准一个机会,让这位学生来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当他回答对了时,许老师立刻表扬说:“哇,真棒。瞧,你好好说,大家都会听你说;你插嘴说,大家反而不听你说的。你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说了吗?”这个学生肯定地点点头,一场“非礼”危机就这样化解了。
[注:本文为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开放课题——“生动的语文”教学主张的确立及实践研究(编号:MSX18001)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福建福州教育研究院)
责任编辑 郭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