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宏君 金文伟
汉字中有一些偏旁形近甚至同形,初学者极易搞混。人们为了区分,常根据字形特点来命名这些偏旁。比如“卩”“阝”因形近被分别命名为“单耳旁”“双耳旁”, 左“阝” 右“阝”因形同被分别命名为“左耳旁”“右耳旁”。这样据形命名的方式虽有效果,但效果不大,因为不符合汉字科学。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偏旁在合体字中多起着表义、表音的重要作用,但这些名称只是关注了偏旁的形而未解释音、义,无
法充分发挥这些偏旁的构字作用。如果按照汉字科学来学习这些偏旁,不仅偏旁和整字都容易理解和掌握,还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有效培养学生以简驭繁的系统识字能力。为此,本文结合统编本一下教材解析偏旁“卩”“阝”“囗”系统。
右“阝”是“邑”作右偏旁时的隶楷写法,“邑”由“巴”(卩)“囗”两偏旁构成。理解了“卩”“囗”,就容易掌握右“阝”。
1.“卩”
2009年,国家发布《现代常用字部件及部件名称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范“卩”的读音为“jié”,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卩”为什么是“节、疖、爷”三字的音符。“卩”的意思呢?看甲骨文“”,是屈膝跪坐的人形,短竖是手臂,其他是身体腿脚。小篆作“”,古隶为了写得快而写成“”。楷书写成“”,“手臂”成长竖,其他“部位”变成横折钩;另有“、、”等形(如“危、卷、邑、辟”),这些偏旁在构字中作意符时,表示人或人的腿部动作。
叩:从卩(人跪着)口声。《广韵·厚韵》:“叩,叩头。”即人跪下俯首至地,是古代最敬重的
礼节。
却:从卩去声,本义是退,如“望而却步”的“却”就是后退的意思。引申为推辞,如“推却”“盛情难却”。用作副词表示转折,如“话虽不多,却很有分量”。
色:下“巴”(卩)上“”(“亻”的变形),会意跪者仰观立者的脸色。本义是脸色,如“和颜悦色”。脸有不同的神色,引申指颜色,如“红色”“五色”。进而引申为景色,景象,如“春色”“夜色”。
2. “囗”
“囗”与“口”因形近而被称作“大口框”,也称“国字框”,但《规范》定名为“围字框”。“囗”像四面环绕之形,音wéi,本义是环绕、围起,作偏旁多表示围绕、区域、界围等意思,如在“圈”中表围绕、在“圆”中表圆形、在“园”中表区域,其中“卷、员、元”是音符;在“国”中表疆域,“玉”是记号;在“困”“囚”中表示环围,其中“木、人”是意符。后因“囗”主要作偏旁了,本义就加音符“韋(韦)”造“圍(围)”字表示。
图:繁体是“圖”,从囗(国界)从啚(bǐ,都邑四周的土地),合起来表示地图,引申为图画、图形。草书楷化为“图”,其中“冬”是记号。
因:甲骨文作“”,从囗(草席)从大(成人),像人睡在草席上。本义是席子,此义后来写作“茵”。席子常供人坐卧,引申为依靠,凭借,如“因势利导”。由凭借引申为缘故、原因,如“病因”“前因后果”。由原因虚化为连词,如“因雨太大,活动改期”;也虚化作介词,如“因病请假”。
回:金文作“”,像水流回旋形,小篆作“”,用大圈套小圈表示两重回转,所以此大“囗”不是“围”而是回旋的水流形,因与“囗”(wéi)同形而归入部首“囗”部。“回”的本义是旋转,回旋。引申为掉转,如“回头”。进而引申为返回到原地,如“回家”“春回大地”。由掉转引申为转变、改变,如“回心转意”,李白《望天门山》中“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回”指长江经天门山改变方向折向北。
3.右“阝”(邑)
甲骨文作“”,上“囗”(wéi,城郭)下“卩”(以人跪坐表示安居),会意人群居住的地方。隶楷写作“邑”。小篆作右偏旁写作“”,秦、汉隶书为了写得快捷而将小篆的上下偏旁连笔写,逐渐写成“阝”形,演变过程大致为“--”,字形像耳,但与耳无关,作意符表示古诸侯国、地域、地名、城郭等义。如“郑、邓、邢”是古代诸侯国名,“郡”是古代行政区域,“邯郸”是城市,“郭”是外城,“郊”指城外。这些字的左偏旁“关、又、开、享”是记号,“君、甘、单、交”是音符。
邻:“阝”指居民区,本义是周代的一种居民组织,如“五家为邻”(《说文·邑部》)。引申为临近的居住地,如“邻居”。进而引申为接近的,如“邻县”“邻国”。注意:“邻”是前鼻音,音符“令”是后鼻音。
都:音dū,本义是大城市,如“都市”。引申为首都,如“定都”。用作副词,音dōu,表示总括、已经等意思。“都”的音符“者”,古音zhū,韵母“u”提示读音,师生知道了该音,就容易掌握“煮、猪、诸、赌、堵、睹、著、暑、署”等字了。
那:原写作“冄阝”,“冄”(rǎn,“髯”的初文)是音符。隶变写作“那”,“”成记号。“那”本是西夷国名,古音nuó,后假借作指示代词,与“这”相对。
“邑”在作音符时不作“阝”,如“渭城朝雨浥轻尘”中的“浥”。
4.左“阝”(阜)
左“阝”形同右“阝”,却是“阜”字。教学实践证明,师生用口诀“左阜右邑”理解并记忆,很容易掌握好两偏旁的形音义和构字作用。
左“阝”,甲骨文作“、”,像人在大土山高坡边上挖的台阶形。作左旁古隶作“、”,表示阶梯,如“阶、除、陛”,更多是表示大山,如“险、陡、阻、限、隔、隧、陵”皆与大山有关。
阳:会意字,从阝(阜)从日,表示山向日的一面。本义是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如“贵阳”在贵山之南,“洛阳”在洛河之北。引申为日,如“太阳”“阳光”。由“向阳”又引申为明亮,如“乍阴乍阳”。“阳”与“阴”相对,又引申指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如“阴阳调和”。
阴:繁体“陰”从阝(阜)从云今声,表示云遮蔽了山。简化为“阴”,成会意字,从月表示山岗背阳的部分。本义是阴暗,如“阴天”。引申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如“华阴”在华山之北,“淮阴”在淮河之南,“阴麓”指山的北麓。进而引申为背面,日光照不到的地方,如“阴影”“阴干”(放在背阳处吹干)。再引申指暗藏的,不光明正大,如“阴沟”,“阳奉阴違”。又引申指暗中策划做坏事,如“阴谋诡计”。又引申指鬼神地狱,如“阴间”。由“阴暗”又引申指月亮,如“阴历”。
阿:在“啊”字中作音符,它自己的义和音:从阝(阜)可声。音ē,本义是大土山,如“访风景于崇阿”(王勃《滕王阁序》)。引申指山的弯曲处,由“弯曲”引申指人的屈从迎合,如“阿谀奉承”“刚直不阿”。自汉代始虚化为前缀,常用在姓、小名或某些亲属称谓的前面,后读音ā:如“阿唐”“阿斗”“阿妈”“阿姨”“阿哥”。用作译音字,如“阿(ē)弥陀佛”“阿拉伯”。
阵:会意字,从阝(阜)从车,表示古代军队在山前用战车布阵。引申指军队的布局,如“阵法”。又引申为阵地、战场,如“阵前”“临阵逃脱”。用作量词,指事情或动作经过的时间段,如“阵雨”“一阵掌声”“香风阵阵”。
院:“完”是音符,阝(阜)以山表示大围墙。本义是大围墙、院墙,引申指包括围墙房屋在内的庭院、院子。因庭院大多宽敞,又引申指旧时的官署、寺庙,如
“翰林院”“寺院”。沿用至今也称一些机构或公共场所、院校,如“国务院”“医院”“师范学院”。
降:音jiànɡ,金文作“”,右旁“”是“步”(,左脚前、右脚后)的反写,楷书作“夅”(xiánɡ)。降,会意从高处走下来,夅兼表音。引申为从高空降落。进而引申为降生、降低。音xiánɡ,在对抗中屈服,就是降低一等,故引申为降服、投降。进而引申为投降的人,如“招降纳叛”。
隐:繁体“隱 ”从阝(阜)(yǐn)声。简化字“隐”早在秦汉时就已使用,右旁“急”是记号。本义是隔着山而不相见,引申为藏匿不露,如“隐蔽”“隐士”。进而引申指藏在深处的,如“隐情”“安全隐患”。又引申指隐秘的事,如“难言之隐”。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市集美区灌口小学 / 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郭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