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濛
工匠简介: 王月鹏,男,中共党员,电力工程高级工程师、配电线路工高级技师、送电线路工技师,就职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昌平供电公司。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中央企业先进职工”称号、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
拿手绝活: 在12米高的电杆上将50多斤的铁横担拽至杆顶并安装牢固,只需5分钟。10KV配电线路完成各项带电作业。
工匠感言: 方寸之间守护电网安全。
工种简介: 电气安装工,指使用机具、检测仪器对电气设备、装置进行安装、调试的专业人员。
一根电杆、三条导线、万伏高压,就是王月鹏的工作现场。15米的高空中,在一平方米的作业空间内,操控着1万伏的高压电……带电作业对作业人员的技术和动作要求极高,一个不小心,眨眼间就会“网断人亡”。
18年扎根带电作业一线
带电作业,通俗地说,就是在带电的线路和设备上开展安装、检查、维修等工作。王月鹏从事这个工作18年了,6000多个日日夜夜,他一直扎根带电作业一线,守护着首都电网安全运行。
王月鹏1998年从电力技校以优异成绩毕业时,本可以选择相对轻松、安全的工作,可他却偏偏选择了最富挑战的带电作业。入行的第一天,王月鹏的师傅就十分严肃地告诉他:“电力行业本就是一个高危精细的行业,而你选择了带电作业,那就是选择了高危中的高危,精细中的精细。”
王月鹏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冬天,为了保持臂力和手劲,在绝缘服内只穿单薄的衣服,十几米的高空,寒风一打即透。他咬牙坚持,戴了三层厚重的防护手套,却能将直径8毫米的螺丝拧的得心应手。夏天,他穿着厚厚的绝缘服,绝缘手套里的温度更是高达50摄氏度,带着护目镜不能擦汗,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滚落,流进眼睛,但他的技术动作却仍然标准规范。
正是这份毅力和执着的精神,使王月鹏练就了一身超凡本领,被称为电力“手术师”。2005年,他在北京市电力公司专业技术比赛中获得第一名。2009年,他成为最年轻的带电作业高级技师,并被国家电网公司聘为生产技能专家。
冲在“急难险重”最前线
2005年,王月鹏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从那一刻起,他就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时刻冲在各种急难险重工作现场的最前线,充分展现了富于职业精神的大匠风范。
8月的一天,采石厂路5号杆被卡车剐碰,急需抢修。他接到电话直奔现场,立刻上杆抢修。大桑拿天,人光着膀子、扇着扇子都浑身冒汗,他穿着厚厚的绝缘服,心里想的却是赶紧抢修,好让百姓尽快用上电,打开空调。他用最快的速度顺利完成任务后,从绝缘靴里竟可以倒出一大碗汗水。
而这只是他工作的一个缩影。自2003年担任班长以来,他带领班员完成各种重大而艰巨的带电作业任务: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展危机处缺及事故处理87次;2009年国庆60周年大阅兵,开展外电源工程建设33项;2016年“煤改电”工程,开展带电作业64次。18年间,王月鹏带领班组共安全开展带电作业15634次,相当于平均每个工作日开展带电作业3.4次;累计多供电7565万度,相当于多生产钢材11.35万吨,多加工面粉121.04万吨。
被誉为带电作业“教科书”
不仅有手艺,有絕活,王月鹏还积极主持创新研发,填补行业内多项空白,被称为带电作业专业的“教科书”。
2009年,王月鹏迈开技术革新的第一步。为解决线路带电作业时高压引流线摆动过大,易造成作业危险系数高、人员劳动强度大、作业时间长的问题,他带领班组人员通过一次次尝试、一次次改进,最终研制成功了“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绝缘引流线支架”,从根本上简化了工作程序,降低了作业风险,缩短了作业时间。该项成果2009年获得国家专利。短短6年,王月鹏就带领班组收获了4项国家级专利成果,还有一项正在申报中,这些创新成果填补了行业内多项空白,并在北京市电力公司范围内得以推广使用。
与此同时,王月鹏还多次参与国家电网公司和北京市电力公司组织的带电作业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培训题库等编写工作,并作为第二作者编写出版了《10千伏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实操技术》,这些成果成为带电作业理论实践的重要指导和宝贵财富。
匠心传承“手把手”带徒
在昌平供电公司的训练场上,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拉线还得再过一点儿,不行不行,重来!绷住劲儿,一圈一圈绑!”“我们再比一次,准备,开始!”仔细一看,原来是王月鹏在陪着徒弟练技术。
对徒弟,王月鹏的要求十分严格,达不到标准,就从头再来。王月鹏说:“师傅是徒弟最好的教练,更是徒弟最好的陪练。”北京市职业技能大赛配电线路决赛前,他陪要参加决赛的徒弟杨鑫备战了整整一个月,他们一起拽着又糙又硬的钢线,一次次窝弯、绑扎,相互比赛。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杨鑫获得了该项比赛的第一名,并于同年获得了首都劳动奖章。
现在的王月鹏是国网北京昌平供电公司带电作业高级技师,谈起工匠精神,王月鹏颇有感慨地说:“我觉得,工匠精神就是一种承诺、一种执着、一种传承。我是从我师傅那里学到的专业和技术,而我在拜师的那一刻即是一种承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敢想敢钻的那股‘拧劲儿,要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那种执着。同时,有责任也有义务把自己所学的理念、技术传承下去。”
(本栏目稿件由北京市总工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