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芳,肖仁桥
在GDP增长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开始受到各种内外因素影响。自2015年制造业危机全面爆发以来,大量外资纷纷撤离中国大陆,北京、上海、东莞等地的工厂陆续倒闭,工人们面临着严重的失业危机。中国经济已经历了6年的下行期,企业面临危机系统化、生态问题突出化。在这种背景下,创新生态系统逐渐受到学术界和实业界的关注。2004年,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在《创新美国》的研究报告中指出,21世纪初的创新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创新与发展的关系由彼此对立正日益演变成互补、甚至是共生。创新性质的变化和创新者之间关系的变化需要新的构想、新的方法,企业、政府、教育家和工人之间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以形成一个创新生态系统。现代企业要想创新成功,必须敏锐抓住现代社会创新环境的变化,摒除之前的“闭门造车”式创新,与上下游企业、政府、高校及科研机构等相关部门紧密联系打造互利共赢式创新模式。创新生态系统集中上下游企业、科研单位的创新优势,联合实现1+1>2效果的同时,也分担了失败风险的损失。该系统联合了多个子单位,可能会出现个别单位的短见行为。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和绩效,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创新水平寻求理论支撑。从现有文献看,国外学者对创新生态领域的理论研究比较成熟,其研究成果在企业中的运用效果良好。国内学者对此领域的研究涉入时间较短,前期主要依赖国外成熟的理论,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事创新生态领域的研究。我们主要从形成机制、构成、运行、风险管控及绩效评价等方面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评析,以期为国家和企业制定合理的创新策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等提供理论参考。最后,我们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探讨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领域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地方。
从20世纪初约瑟夫·熊彼特提出“创新”概念以来,“创新”一词被逐渐赋予新的内涵,其范式也在不断地转变,已由最初的线性创新模式(创新范式1.0),到创新系统(创新范式2.0),再到创新生态系统(创新范式 3.0),现在已发展到“工业 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创新模式[1]。
区别于传统的创新,创新生态系统是以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系统学多学科交叉组合衍生的促使产业良性循环发展的创新综合平台。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该整体具有一定的大小和结构,各成员借助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并形成了具有自我组织和调节功能的复合体[2]。类比可知,创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由核心企业与其横向同类企业、纵向上下游合作伙伴等组成的一个创新系统,系统内各成员以技术流、信息流、物质流为介质相互作用从而达到互利共赢的状态。从过程维度看,创新生态系统涉及范围广,从创新个体到科研机构、政府和高校,再到各类企业,最后创新产品推广到市场,经过循环再回到消费者手中,整个过程以创新产品为轴心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D.J.Jackson从生态学角度以主体、能量流为驱动力的切入点,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共同促进技术开发和创新的系列主体与要素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其中,主体包括学术机构、企业、金融机构、研发机构和政府等创新利益相关者,资金、设备、人力资本等创新要素作为创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在不同主体间流动与共享,主要由基础研究驱动的研发生态圈和由市场驱动的商业生态圈2个部分组成[3]。S.E.Cross的研究以核心企业为驱动力,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由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创新联盟体,通过创新要素的集聚和聚合反应、创新价值链和价值网络形成并拓展的开放系统,包括研究、开发和应用等持续动态发展的创新子群落[4]。M.Lansiti等人指出:创新生态系统包括核心企业和外围企业,其中,核心企业影响着整个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创新生态系统中其他组织的创新效率[5]。H.Robert等人指出:在创新生态系统中,技术的模块整合和系统集成引导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产品与市场的竞争,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单位是各个技术模块[6]。有些学者更倾向强调创新生态系统的战略作用。P.Tracey等人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应对复杂系统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企业间技术创新的基础技术平台是其网络构架的主要联结机制[7]。R.Adner认为,创新生态系统能够将系统内各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整合成协调一致、面向客户的解决方案,形成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整合机制;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8]。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分别以创新生态系统基本构成要素、核心要素、驱动力以及创新生态系统的作用为主要切入点分析创新生态系统。
目前,国内学术界在借鉴国外学者观点并结合国内创新特点的基础上,主要基于高科技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张运生以高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以核心技术为研究重点,认为面向客户需求,以“协作R&D、知识产权许可、技术标准合作”为核心的技术标准化战略为纽带,由高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基于构件或模块的知识异化、共存共生、共同进化的创新体系,具有类似自然系统的一般生态关系特征,可视为一种“创新生态系统”[9]。覃荔荔以系统内相互作用为重点,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技术创新复合主体与技术创新复合环境通过创新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的系统;在一个协作有序、不断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中所有成员共同创造与获得的利益都将不断增加[10]。张利飞更强调互惠互利、共同成长,认为面向客户需求,以技术标准为纽带,基于配套技术由高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共存共生、共同进化的创新体系具有类似自然系统的一般生态关系特征,被称之为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11]。郭燕青等人偏向系统内相互交换,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将创新组织作为一个生命系统,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空间范围内,创新组织与内外部创新环境之间通过创新物质、能量和信息等的交换和相互作用过程而形成的整体创新系统[12]。张笑楠从战略性新兴产业角度开展研究,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在特定的社会空间内,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以国家战略和用户需求为导向,以创新性知识、技术和产品生产为目的,通过创新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的方式,实现创新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动态平衡系统[13]。曾国屏等人从空间渐变性角度研究了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的转变,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创新要素集聚并聚合反应、创新价值链和创新网络形成并拓展的开放系统,必须关注并营造有利于开放条件下创新要素的集聚[14]。
创新生态系统整合了合作伙伴的各种资源。只有客观确切地计量创新绩效及风险评价,才能公平有效地分配利益,防止机会主义和“用脚投票”发生,甚至导致整个创新生态系统崩塌。胡玲基于生态系统视角提出狭义核心企业创新绩效:“创新绩效是指生态系统中核心企业的创新绩效,而不是系统整体的创新绩效或者成员企业的创新绩效”[15]。彼得·F·德鲁克等人倾向评价创新结果,认为创新绩效是人们为了实现生产经营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和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对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成果作出客观、公正的价值判断[16]。C.Hagedoom认为创新绩效没有考虑到投入指标,仅仅看到创新成果在市场上的接受程度;狭义的创新绩效概念指创新成果在市场中的接受程度,是指技术产品从概念形成到商业化的全过程中所涉及的全部价值结果[17]。马富萍认为,创新绩效包括技术创新的经济绩效和生态绩效[18]。吴雷侧重研究生态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系统分析和科学评价企业生态创新绩效、提高企业生态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科学的依据[19]。孙斌等人将区域生态化创新绩效定义为区域内的创新活动从创新要素投入到创新产出这一阶段的效率。它体现了一定时期内一定量的创新资源对经济增长、生态保护、社会和谐的拉动作用[20]。戴宁更加重视对核心企业的考量,认为绩效评估就是对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核心企业通过绩效评估结果来判断系统各个环节的协作、管理是否合理,并为更好地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积累经验、提供建议[21]。李洁琳运用企业生态创新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总结,选取适当的评价方法,通过建立企业生态创新绩效评价体系,按所选取评价方法的基本流程对企业生态创新的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22]。
我国学者多从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的内部模块相互作用的机理定义其概念及分析其构成要素。例如,企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是指高科技企业生态系统内各组成系统模块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功能;狭义的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由信任机制、知识共享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供求与催化机制、治理机制和自组织演化机制构成[23]。在空间维度上,也有学者从企业与其他各相关组织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整体功能探究企业运行机制的基本概念。企业运行机制是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待一个具体的企业,从企业正常运转所需的资源和要素研究这个复杂生态系统,以及这些资源和要素相互作用关系,从而得出企业生态系统以怎样的方式为了既定目标而协调运转的结论[24]。戴宁不仅考虑系统内部环境因素的作用,而且强调在系统外部环境的影响下探讨企业技术创新的生态系统运行机制[21]。总结以上学者的观点不难看出,广义上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包括创新生态系统形成、运行、自演化过程、风险及治理5个部分。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雏形是在美国等先进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刺激下和国内经济转型、扩大内需的迫切需求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从企业内部因素驱动和外部环境刺激考虑,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过程表现在3个部分:核心企业的形成、创新生态的形成和创新平台的形成[25]。覃荔荔进一步细化阐述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的驱动因素,认为创新系统特性和高科技企业的复杂特性是推动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的内在动因,创新环境与外部市场竞争强度、产业组织与生产形式改变以及知识产权许可等是创新生态系统形成的外部动因,内外部驱动共同作用推动了创新生态系统形成[10]。在此基础上,戴宁提出内部企业自我组织动力和外部竞争合作相辅相成推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环境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中起关键作用[21]。
综观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有关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的文献,基本是以高科技企业、企业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切入点展开。很多国内学者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循环流动网状图,按照自然生态系统适者生存竞争法则勾勒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流程图,依照相似点总结出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特点。电子行业更新换代迅速,掌握最新核心技术的企业就能增强市场竞争力;且电子产业技术链复杂、风险大,需要横向、纵向配套设备技术交割形成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因而很多学者更倾向于投入电子行业展开研究。农业创新、医药行业、知识产业、高校管理也有少数学者涉足探究。
由于学者们视角不同,语言表述侧重点不同,所得的研究结论也有所不同。但是,研究结论仍然有很多相似点。例如,大多数文献强调核心企业技术、风险控制、利益分配机制、竞争与共生机制和企业生态位。核心企业技术在创新生态系统中具有战略管理地位,是创新生态系统形成的核心;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面临更大的风险性,如果不能有效控制风险很可能导致创新生态系统崩溃。利润分配决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之后能否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只有公平适当地分配利润所得,才能调动系统团队的积极性,挖掘创新生态系统的最大效益。创新生态系统与创新系统外企业、机构竞争资源、市场,与系统内合作伙伴依靠相互合作达到互利共赢、共同进步。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中各个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及周围环境确定在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这就是企业在系统中的生态位[21]。结合生态学理论,要明确和优化企业生态位。在确定高新技术企业间权、责、利的基础上,既要加强企业间横向、纵向之间联系,还要能够识别、抵御风险,又要合理分配资源与利润,更要保证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基于以上要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应由协同共生机制、风险识别与防范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环境匹配机制组成[1]。在此基础上,张利飞把利益协调机制从共存共生、共同进化的创新利益协调机制中单列[11];李晓洁认为第三方外部技术供给也很重要[26]。虽然都是按照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建立时间维度分段,但是戴宁突出了绩效评估机制[21];周大铭新增了供给机制、技术扩散机制[25]。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模型特点为出发点,张笑楠发现创新生态系统运行之外的聚集机制、传导与扩散机制[13]。屠凤娜从地理位置角度认为,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就是优化内部构成要素结构、整合外部环境资源结构、协调自身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动态过程和作用机理[27]。
创新生态系统内的企业相互依存共同完成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由于相互依赖性过强从而易引发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运行风险是指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内部事故的发生导致系统整体利益损失具有不确定性[28]。组织机构间彼此依赖性过强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依赖性风险、结构性风险、专用性资产投资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资源流失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共同导致高科技企业产生创新生态系统风险[29]。从风险产生视角看,创新生态系统风险识别机制分成基于区域或产业集群视角下的创新生态系统风险识别机制和基于联盟、网络与虚拟企业视角下的创新生态系统风险识别机制。应当将标准制定与知识产权相结合,运用专利交叉许可或联盟制,实施隐性知识产权战略,以降低风险[30]。张运生等人认为,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有敲竹杠、搭便车、退出威胁、隐瞒与发布虚假信息4种机会主义行为;在创新生态系统成员实现协同创新、共同进化过程中,为了预防个别企业机会主义败德行为,建立基于专用性资产投资锁定与网络声誉相结合的约束机制成为提高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水平的必然选择[31]。梅强等人从企业视角出发认为,创新风险包括技术风险、整合风险、合作风险和依赖性风险,并提出健全技术风险管理体制、技术标准化、完善合作机制的风险控制建议[32]。从地域考虑,郭燕青等人认为,山东省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存在营养与代谢机制不畅、生态位重叠严重2个问题;优化创新生态系统,可从增强创新能量的内部转化效果、确立适当的创新生态位、加强与其他创新组织的合作创新、优化外部创新环境入手[12]。周大铭依据系统运行的特点将风险分为企业融合风险、机会主义风险、核心资源流失风险、外部环境风险和创新单元风险,并通过建立风险评价模型和依据评价结果从企业和政府2个方面提出了保障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的建议[25]。企业所处行业不同,创新生态系统风险有所差异,企业家应该根据行业环境正确识别风险,并因地制宜提前预防。
借鉴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我们从创新生态系统绩效测度指标和评价方法2个方面分析创新生态绩效。
创新生态绩效的综合评价主要从多层次和全面性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揭示组织的技术创新能力及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程度。我国对创新生态系统测量指标构建的研究开展时间较长,相应理论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学者们根据不同行业对创新生态系统测量指标的选择稍有差异。绩效测度指标体系代表性文献的作者及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设计的主要成果见表1。
创新生态绩效指标包括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2个大类。学者们基本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选择投入指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选择产出指标。由于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因此李洁琳单独强调能源是一项重要的投入[22]。为确保系统正常运行以及时收集外部科技与发展信息对系统低碳创新的重要作用,王洋将信息资源单列为一项投入指标[33]。吴雷在传统测算绩效指标的基础上,补充了创新技术投入、成果消化吸收费用2项投入指标[19]。总体来说,资金的投入、人力资源投入、信息投入和科研设备投入,归根到底是对资金和人员的投入[34]。陈力华在访谈多家企业高层领导后,增添了市场绩效指标[35]。
在企业创新生态绩效综合评价方法方面,DEA、模糊综合评价法、Tobit模型、BSC法、Malmquist指数法等经常被学者们采用。创新绩效评价方法及其特点或优点见表2。
表1 绩效测度指标体系表性文献的作者及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设计的主要成果
表2 创新绩效评价方法及其特点或优点
表2总结了近年学者经常使用的评价创新绩效的方法。DEA方法的优点突出,但是,DEA方法是相对效率评估,而非绝对效率评估,无法衡量产出为负或非期望产出。因此,近年学者们经常把DEA法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研究效果。王洋运用DEATobit方法对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绩效进行研究,运用数据包络方法对低碳创新绩效进行评价,解析了区域间共性及差异;他以效率值为因变量,利用Tobit回归模型计算和分析了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绩效的影响因素[34]。BSC法的优点在于通过保留财务指标,同时引入客户、内部业务流程以及学习与成长3个方面的测评指标弥补传统绩效评价系统的不足[36]。李伟卫通过Malmquist指数法与成因分析相结合,寻找提高我国专利创新绩效的途径[37]。模糊综合评价法充分应用模糊数学等理论得到更为合理的结论,克服了客体信息的不完备性。汤少梁对高科技企业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的健康状况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分析了高科技企业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健康状况评价的必要性,结合实例对高科技企业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23]。
我们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运行、风险及治理,以及绩效指标、评价方法、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了综述和评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当前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高科技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服务业、医药行业、农业研究较少,案例主要集中在电子产业,很少具体到企业研究。第二,对创新生态系统如何整合资源及后续演化过程分析的研究不够深入。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合并涉及到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等资源合并,但相关研究极少。第三,针对创新生态系统绩效评价的研究较少。传统的绩效评价体系与创新生态系统的评价有很大差别,需要针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绩效建立专门的绩效评价体系。
我国目前对于企业创新生态形态及其绩效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未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第一,加强对服务业、医药行业、农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使创新生态系统覆盖我国整个经济生产系统。第二,在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基础上增加创新生态绩效评估,评估前期研究成果同时加强对创新生态系统的风险管理。第三,针对创新生态系统从整合资源到后续演化过程中产生风险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未来防范对策。
[1]杨剑钊,李晓娣.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J].学术交流,2016(8).
[2]赵树宽,郝陶群,李金津.基于logistic模型的企业生态系统演化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8(10).
[3]JACKSON D J.What Is an Innovation Ecosyatem[EB /OL].(2012-11-28).www.erc-assoc.org/docs/innovation_eccosystem,pdf.
[4]CROSS S E.Strategic Considerations in Leading an Innovation Ecossystem[J].Global Business Review,2013(3).
[5]LANSITI M,Levien R.Strategy as Ecolog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4(3).
[6]ROBERT H,Allen R,Sriram D.The Role of Standards in Innovation[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00(2).
[7]TRACEY P,Clark G.Alliances,Networks and Competitive Strategy:Rethinking Cluster of Innovation[J].Growth and Change,2003(1).
[8]ADNER R.Match Your Innovation Strategy to Your Innovation Ecosystem[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6(4).
[9]张运生.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产生机理探究[J].科学学研究,2010(5).
[10]覃荔荔.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机理与评价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2.
[11]张利飞.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9(4).
[12]郭燕青,刘丹,衣东丰.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困境与优化路径[J].企业经济,2015(8).
[13]张笑楠.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6(11).
[14]曾国屏,苟尤别,刘裔.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J].科学学研究,2013(1).
[15]胡玲.基于生态系统视角的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16).
[16]彼得·F·德鲁克,罗伯特·G·英格,约瑟夫·A·内斯,等.公司绩效测评[M].李焰,江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7]HAGEDOOM C.Measuring Innovative Performance:Is There an Advantage in Using Multiple Indicators[J].Research Policy,2003(8).
[18]马富萍.高层管理者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资源型企业的实证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1.
[19]吴雷.基于DEA方法的企业生态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9).
[20]孙斌,赵斐.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区域生态化创新绩效评价[J].情报杂志,2011(1).
[21]戴宁.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22]李洁琳.钢铁企业生态创新绩效评价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15.
[23]汤少梁.高科技企业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的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24]李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运行机制的比较分析[D].长沙:湖南大学,2004.
[25]周大铭.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
[26]李晓洁.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体系构成及运行模式[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4).
[27]屠凤娜.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研究[J].京津冀协同发展,2016(2).
[28]周大铭.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运行风险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8).
[29]张运生.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产生机理探究[J].科学学研究,2009(6).
[30]张运生.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5).
[31]张运生,邹思明.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5).
[32]梅强,张兵,李文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控制机制研究:基于企业的视角[J].企业战略,2013(2).
[33]王洋.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7.
[34]孙斌,赵斐.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区域生态化创新绩效评价[J].情报杂志,2011(1).
[35]陈力华.农业企业生态创新行为及其绩效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36]郑雪冬.BSC法在我国民营高科技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4.
[37]李伟卫.基于Malmquist指数法的我国区域专利创新绩效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