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102)
农牧业作为第一产业,其从业人员具有基数大,劳动密集程度高,从业者平均收入不高等特点,新时期在我国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危与机并存,而加快企业转型升级,走一条可持续高效发展之路,是企业走向新时代、国家化、现代化的重要选择。
生猪养殖业是我国农业领域重要的支柱型产业,全球一半以上的猪肉由中国生产,生猪养殖企业在我国具备生产技术水平整体不高、规模化程度整体不高、中小型企业从业人员管理水平整体不高等 “三不高”特点,在此背景下,发展现代生猪养殖业走向国家先进行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我国正深入推进实施先进制造2025,而实现农牧企业走向国际前列的三大法宝是“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生态健康”,效率提升是核心,成本降低是根本,生态健康是未来,农牧生猪养殖企业要迅速走出一条高效发展之路,综合管理能力提升是重要抓手。而人才管理又是管理的重心,新时期,我们只有创新人才管理思路,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我国农牧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虽然还比较低,但大型农牧生猪养殖企业正在进行规模化扩张,按新希望六和未来三至五年实现年出栏3000万头算,能占国内生猪出栏总量的5%份额,综合生猪养殖行业二十强来看,未来五年这些企业总出栏量可能接近甚至超过30%。规模化带来了农牧生猪养殖人才招募和培养突飞猛进,如何实现人才匹配,人尽其才,人企共赢,是每个养殖企业HR重点思考的问题。
由于我国生产技术不够高且与国际行业一定差距的原因,目前国内生猪养殖规模化企业实行封闭式半军事化管理,生产活动范围受到限制,而从业者又以大中专毕业的年轻人和部分年轻普通务工人员为主,具备年轻活跃,职业稳定性差,社会适应性还不是很强等特质,同时毕业入职1-3年内多处于职业发展塑造的关键时期,职业素养的培育是该时期的重心。由于观念认知和人才红利的消失,结合近几年生猪养殖企业产能翻番的规模化扩张带来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极度短缺,培养热爱农牧行业,能够深扎生猪养殖领域的人才显得愈加重要。同时现代生猪养殖企业职业经理人的短缺导致生产管理粗放,企业文化贯彻不彻底,管理模式落后,管理滞后带来的生产效益进步缓慢等问题异常突出。
生猪养殖领域的特殊性决定了人才管理模式的独特性,问题导向,实践反馈,理念创新,行业特点决定了管理变革的要点。发展现代生猪养殖人才,技术业务提升,生产人际环境适应力强,管理危机处理能力突出,是三个重要的考核指标。如何解决人才发展圣农之问,作为现代企业应该抓住员工核心需求的牛鼻子,创新管理理念,综合施策,方能推动效益的极大提升。
猪场生产的管理核心是减少人才的大面积流失,重点是培养核心运营团队的良性梯队是发展,关键是管理层能够提前物色合适人选,全程帮扶做好职业规划和生活规划,推动企业文化价值观深入理解与贯彻,构建和谐有序的人才成长梯队。特别是关注入职1~2年内新人的成长轨迹和发展思路,进行有效引导和合理调整,深入沟通,保障员工幸福成长。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
(1)生活层面;摸准员工的特殊需求和普遍诉求之间的矛盾关系,有的放矢,重点关注员工的文化生活质量,提升伙食品质,重点抓住菜品类型和丰富度,文化娱乐重点抓运动和员工集体户外活动质量和频率,确保全员参与和人人满意,住宿层面,能够安排兼职护理人员协助住宿环境卫生,重视集体宿舍员工的沟通质量和生活规律性,推动互帮互助,师徒搭配机制,帮助员工成长,综合评分宿舍满意度,为正常生产提供保障。
(2)学习成长层面;学习的关键是能力的提升,途径是培训和主动实践,培训是企业支付最低的成本,培训不仅要关注员工生产技能的提升,更需要关注员工员工心里诉求和沟通技能的提升。企业需要搭建综合的公益培训平台,让员工主动选择,坚持员工需求导向,以员工幸福生活为目标,推进学习质量和效果的提升,促进生产的高效运行。
(3)生产层面:重点关注对员工的情绪和心态的管理,以培育良好的工作习惯为抓手,以推进员工自助承包式经营和动态评估式较小考核为重点,以激发责任心和规范化生产执行力为重要管理途径,合理淡化官僚意识,建立团体交流磋商沟通机制,推进民主经营和场长主管联席轮流制管理制度,最大程度激发生产活力和团队凝聚力,创造高绩效生产企业。
总之,新时期生猪养殖企业解决好人才团队建设发展问题关乎企业长期战略目标达成的速度和质量问题,以待遇笼络人才,以企业文化氛围培育人才,以快速发展成长成就人才,用前瞻人才发展的眼光,专业的人才识别眼光,精细的人才培育策略,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实现全球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