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胜 何海键
便秘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之一。便秘的发生与生活方式、饮食、运动及精神因素等密切相关,而长期便秘会损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蒽醌类药物是一类常见的泻药,不少便秘患者长期使用这些药物改善症状。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是一种相对少见的非炎症性肠道疾病,以色素沉着于结肠黏膜为主要特征[2]。既往研究发现,结肠黑变病患者多有服用蒽醌类药物的情况[3]。本文探讨长期服用不同种类通便药对老年便秘患者发生结肠黑变病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行肠镜检查的老年便秘患者100例,纳入标准:(1)年龄≥65岁。(2)确诊便秘>1年,服用通便药物>6个月。排除标准:(1)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恶性肿瘤患者。(2)便秘时间<1年或服用通便药物<6个月者。(3)不愿意配合检查者。根据其所用药物中是否含蒽醌类药物分为非蒽醌组56例与蒽醌组44例。非蒽醌组男31例,女25例;平均年龄(74.2±6.8)岁。蒽醌组男26例,女18例;平均年龄(76.3±5.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资料收集: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胃肠道手术史、便秘时间、用药时间、种类伴随症状等。采用Wexner便秘评分系统分别评价这些患者用药前及目前的便秘情况。(2)肠镜检查及MC诊断:使用Olympus电子结肠镜(型号CF-Q240I)对患者进行肠镜检查。MC的内镜诊断:内镜下表现为棕褐色或黑褐色色素沉着性病变,呈现出颗粒状、网格状或豹纹、蛇皮样外观。根据黏膜色素沉着的程度及病变范围将病变分为3 度:I 度为浅褐色斑片状,多发生在某段肠黏膜上;Ⅱ度为黑褐色,多见于大部分结肠的色素沉着;Ⅲ度为深褐色,见于全结肠。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服用通便药物的疗效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Wexner评分比较(x±s)
2.2 两组患者出现结肠黑变病的情况 肠镜检查提示两组患者中均有部分出现结肠黑变病,表现为肠黏膜上可见多发褐色色素沉着,其病变范围不一。非蒽醌组检出13例结肠黑变病,其中I期9例、II期3例、III期1例;蒽醌组检出结肠黑变病21例,其中I期11例、II期8例、III期2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随着饮食结构改变、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心理因素影响,慢性便秘患病率有上升趋势。据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我国老年人群中慢性便秘的患病率达22%[2]。慢性便秘大多由功能性疾病所引起,但其具体机制尚未清楚。
药物治疗是慢性便秘患者改善症状的重要手段。目前,应用于慢性便秘的药物种类较多,主要包括容积性泻药、渗透性泻药、刺激性泻药及促动力药等。蒽醌类药物属于刺激性泻药,通过作用于肠神经系统,增强肠道动力和刺激肠道分泌,从而达到改善便秘症状的目的。研究表明,结肠黑变病的发生与服用蒽醌类药物相关,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动物实验表明,蒽醌类泻剂可诱导结肠上皮细胞凋亡,凋亡的细胞核组织碎片被增多的固有层巨噬细胞吞噬,在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内转化为脂褐素或其他色素。这些含有色素的巨噬细胞在固有层内不断聚集,最后形成典型的MC[4]。这一过程中可能有调控细胞代谢、氧化应激的基因参与[5]。由于这些研究多为回顾性研究,且部分患者并未服用蒽醌类药物,因此两者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资料显示,蒽醌组患MC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蒽醌组,且所患MC更为严重。另一方面,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便秘时间、药物使用时间等情况基本一致,有助于排除这些因素的干扰。这一结果证实蒽醌类药物是结肠黑变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然而,这些患者中大多数在用药前未留下肠镜检查记录,故不能排除部分患者在用药前已经存在结肠黑变病的可能。
[1] Jiang Y, Tang YR, Xie C, et al. Influence of sleep disorders on somatic symptoms, mental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nstipation. Medicine(Baltimore), 2017, 96:e6093.
[2] Freeman HJ. "Melanosis" in the small and large intestine.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8, 14: 4296-4299.
[3] 于洪波, 戴林, 李军婷, 等. 结肠黑变病的内镜特点及临床特征分析. 临床军医杂志,2015,43:1093-1094.
[4] Chen JY,Pan F, Zhang T,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anthraquinone cathartics in inducing melanosis coli.Chin J Integr Med, 2011, 17: 525-530.
[5] Li XΑ, Zhou Y, Zhou SΧ, et al. Histopathology of melanosis coli and determination of its associated genes by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xpression microarrays. Mol Med Rep, 2015, 12: 5807-5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