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视角下的政府公信力建设

2018-05-29 05:27张凌阳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公信力政策法律

张凌阳

【摘 要】政府公信力就是政府在对群众作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同时也是政府和人民之间进行联系和政策执行的基础。政府公信力的缺失会引发很严重的后果,最直接的就是导致群众的不满,引发一系列影响社会治安和法治建设的事件。故而,本文将从行政法视角下,谈谈政府应当如何积极地加强公信力建设。

【关键词】行政法;政府公信力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法治意识地逐渐觉醒和提高,国家积极地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用于规范各种社会行为,而作为这些法律法规的执行者,政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府作为国家和人民之间的联系者,必须处理好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而政府的公信力是政府在执行政策方针之时重要的影响因素,一个积极地,公正公开且具有极高公信力的政府在同群众进行律法执行的过程中将受到人民积极地响应。相反,如果一个政府诚信缺失,公信力缺失,很容易就会造成人民的抵制和反对。故而,我国各地人民政府都在积极地建设政府形象,努力打造一个具有公信力的政府形象。但是由于政府存在诚信缺失和道德缺失,导致我国政府的公信力建设遇到阻碍。

一、我国的政府公信力建设

(一)政府没有公信力的一个原因就是政府缺少对人民应有的诚信意识,失信于民。而造成這一现象的原因不外乎就是因为没有相关政策的监督和警示,导致那些政府工作人员趁机钻了空子。政府的决策因为涉及到国家政事所以一般采取保密方式进行,这就造成了政府不能对人民完全公开政府的信息,就算真的公开也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不会涉及核心。这就导致了政府无法受到有效的监督。换句话说就是没有相关部门能够有效的监督政府行为,同时上下级政府之间更加无法做到有效监督,这就导致了政府失信于民。同时我国的法律并没有相关规定对这种失信行为加以惩处,所以也导致了政府这种失信行为的增长。

(二)有些地方的政府在执行政策的时候只顾眼前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同时因为职责在身就不顾不管更改之前定下的法规政策,甚至不管自己的下一届政府是否能够应付他们现在更改的政策,同时也忽视了对人民的直接影响。因为政府的一系列措施都是在为人民服务,政府政策的修改和重制必定会给人民的生活带去影响。这就导致了政府对当地实行的决策经常性的修改,影响了政策实施起来的连贯性和稳定。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尤其在政府领导人换届时尤为严重。与此同时,政府调换工作人员的时候也会给人民带去一些措手不及的变化,这些变化改变了人民之前的生活状态,这就导致了人民对于突如其来的政策的抵触,同时造成了人民对政府决策的不满。影响了政府公信力的建设。

(三)有些地方的政府总是非常地有野心,总想尽快地提高自身的业绩。从而全面把控当地的发展,对教育,经济,社会活动等一手抓,总是企图一口吃成胖子。如此好大喜功的行为不仅不会对政府的形象起到提升作用,相反还会因为政府对当地事物的过度干涉导致人民的不满,甚至会造成社会秩序的破坏,造成政府公信力的丧失。所以政府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对当地的事物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发挥政府积极的调整作用,而不是掌控作用。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升级,政府也应该积极地适应这种转变,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不应该过度干涉,造成政府职能的滥用和缺失,这样会损害到人民的利益,同时也会影响国家的形象和利益。

二、如何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

(一)加强法律建设。政府加强公信力建设应该在正规的法律范围之下进行,不能脱离了法律的限制。政府是一个地区的领导者,本身必须做好自身形象的建设,做任何事都要根据相关法律的流程进行,因为政府同时也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是国家的代表,所以政府在人民面前应该做到对法律的积极执行与贯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首先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法律建设,确保政府在实施各种决策之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二)加强法律建设也是在原有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进行完善和补充,尤其要对法律执行的流程进行相关的规定,确保政府在实施决策当中的一系列行为都符合法律的限定,一相关法律作为准绳。坚决按照法律程序办事,保持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不钻法律漏洞,对政府工作负责。同时政府内部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建立奖惩制度,对一些违反纪律的人员按程度进行警告和处分。同时对那些悉心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工作人员予以奖励,形成榜样效应,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政府公信力的建设当中来。

(三)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政府内部的工作人员。有些工作人员不具备一个政府工作人员应该有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没有做到坚决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甚至知法犯法,擦着法律的界限进行不道德的行为,既损害了人民的利益又影响了政府公信力的建设。所以政府一方面要对这些违法犯纪的人进行坚决的惩处和开除之外还要加强对政府内部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的建设,经常组织政治方面和思想方面的讲座,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思想素质。严格严格监督他们的行为,从源头杜绝他们的错误思想。同时政府也可以积极地征求群众意见,主动接受各方监督,建设一个鲜明的具有公信力的政府形象。

三、总结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的形象,也是人民赋予政府的信任和认同。政府拥有良好的公信力能够帮助政府住持社会活动的召开,有助于政府对广大人民实施国家的政策和方针,有利于政府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和谐的社会环境。因此政府应该积极的加强自身诚信建设,加强政府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为广大人民群众做好事做实事,取信于民,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建立良好的信用机制。同时政府应当加强内部的监督和管理,促进政府的公信力建设,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新红,论政府信用的构成要素[J],中共南京市委学校学院报,2012(1).

[2]曾永安 尹俊杰,政府公信力建设[J],华章,2012(32).

猜你喜欢
公信力政策法律
政策
政策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助企政策
新时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对策
政策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内参影响力与媒体公信力
香港红十字会公信力长盛不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