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湘
【摘要】本文论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看图说话指导学生有序表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充实口语内容;通过剖析课文片段中的写作技巧,让学生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口语水平。
【关键词】口语 有序表达 情境 写作技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2A-0122-02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对于“语文”一词的解释有两个,一个是“语言和文字”,另一个是“语言和文学”。由此看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占较大比重。众所周知,语言又可以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类。口头语言,简称“口语”,对于小学生而言,口语是书面语言的基础,教师需重视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方能为学生顺利学习书面表达做好铺垫。
步入学龄期的小学生,通过以往的生活经验和信息刺激与累积,基本能达到“用简单的一两句话叙述个人见闻”的口语能力,即口语表达能力的初级层次。但要让学生把见闻叙述得有条理、更丰富,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实践、总结,探寻一些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途径,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以看图说话为载体,指导学生有序表达
口语表达是书面表达的基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应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就着手开展。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能力见长,教师可以通过指导观察并表述图画内容的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古人曾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由此看来,方法与技巧的掌握非常重要。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每课都配有色彩鲜艳的图画,教参中也把低年级的语文学习高度概括为概念式的表述——“看图说话学拼音”“看图学文”“看图学生字”等,我们可以从中发现“看图”这一形式贯穿了整个低年级语文教学。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看图说话”这一载体,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这一主旨指导下,笔者把这部分内容总结成两个阶段的指导方向。
第一阶段训练重点指导学生有序观察,并说出图画中的事物及有关动作、状态。只有观察有序,学生才不会遗漏图画中的事物,方能言之有物、述之有序。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这个顺序可以是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让学生说说“我从图画中看到什么,他们正在干什么”,从表述单一事物,逐步增加到观察多种事物。接着扩展学生口语表达的空间,进入四要素表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例如,教學《小小的船》时,学生观察后叙述图画内容:“我看到,在夜晚,许多星星在黑黑的天空中眨眼睛,有个小妹妹坐在月亮上看星星。”分析这名学生的表述,教师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生已经掌握口语表达完整的基本方法——有序、能说明四要素,听者也能从中明白图画的主要内容。如此反复训练,学生的口语水平将会实现阶段性提高。
第二阶段训练指导学生尝试使用形容词或别的修饰成分扩充句子定语,丰富口语表述内容。纵观人类大脑吸纳词语的规律,首先是认知名词,接着是动词,然后才是形容词等。在巩固第一阶段训练成效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事物的表面特征通过他们能接受的词语叙述出来。学生可以说事物的颜色、温度、形状等直接特征,也可以谈感受、作用等间接特征。例如,在教学“能说会道”《我最喜欢的玩具》时,可以让学生围绕“你玩过哪些玩具?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说说自己的玩具怎么玩”这三个问题进行口语表达。对于前两个问题,学生能轻松回答,但在玩法的讲述中,教师可以在学生的叙述中随机点拨——问问学生“你按下的是什么颜色的按钮啊?”“这积木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上面的花纹是什么样的?”等。学生就会表述出类似“我用食指点了一下黄色的按钮,红色的小灯立刻亮了!”“我最喜欢的就是上面刻满了漂亮花纹的积木了!爸爸说,它是用原木做成的,没上油漆,可以放心地玩……”的内容。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更细致,口头语言变得更丰富。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充实口语内容
当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发展到“能有条理地说出图画的主要内容”后,教师可以转移训练重点,尝试依托课文章节开展品读教学,让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同时,抓住时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从而丰富口语表达内容。
例如,教学《狐假虎威》这则寓言时,有一个教学片段让笔者记忆犹新。当品读到“老虎跟着狐狸向森林深处走去”的故事情节时,故事中分别用“神气活现”“摇头摆尾”两个词来形容狐狸的神态与动作。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教师仅仅从字面上解释这两个词的话,往往会让学生懵懵懂懂、迷迷糊糊。当时,笔者通过体态配合夸张的描述创设情境,让学生说说狐狸的心理活动。笔者眉毛上扬,睁大眼睛,脑袋夸张地左右摇动,肢体做出忸怩的舞步……就这样,一只“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的狂妄的狐狸横空出世了!学生被吸引住了,忍不住拍手鼓掌。接着,笔者开始描述:“此时的狐狸得意洋洋,它借助老虎的威风,终于有机会在动物面前炫耀自己了。瞧!它那得意劲头,心里好像在想什么呢?你来说……”同学们举起了自己的小手,打开了话匣子:有的猜测狐狸心中的“小九九”,有的想到了狐狸未来可能会在森林中呼风唤雨——因为它有靠山了……紧接着,笔者出示填空“神气活现的狐狸跟在老虎后面,摇头摆尾,得意极了!心里想:( )”,让学生先思考,再用口头语言表述出来。通过笔者的情境渲染与铺垫,学生侃侃而谈。学生想象的内容丰富,口语表达流利,思路清晰,有的还模仿笔者的动作与语气叙述,有趣至极。
创设情境的教学手段有许多,只要教师以“拓展想象空间,丰富口语内容”为宗旨,探索前行,就会找到更有效的教学途径。
三、剖析课文片段中的写作技巧,让学生举一反三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有许多片段是典型的写作技巧范本,教师们可以好好地加以利用。例如,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蜗牛》一文中,第三自然段介绍了作者小时候观察到的蜗牛的样子。该自然段是典型的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结合的写作技巧来向读者呈现蜗牛的形态。进行范本技巧分析后,教师可以出示毛毛虫、蜥蜴、乌龟、青蛙等四种动物的图片,让学生选择一种动物,运用动态与静态结合的方法向大家介绍。学生立刻尝试表述,与同桌互说。这时,教师可以请学生上台介绍。一位学生这样说道:“记得小时候,每到夏天路过池塘边,我和小伙伴就会听到一阵阵的蛙鸣声。青蛙总是躲在荷叶下休息。于是,我们悄悄地拨开荷叶观察它的样子。它穿着一身翠绿的衣裳,上面有深色的条纹。它那白白的肚皮,让我想起了企鹅的肚皮,真好玩!它的两只眼睛鼓鼓的,四只爪子趴在泥土中,稳稳当当。突然,它好像发现了我们,抬起三角形的头,快速地爬了起来。它的嘴巴两侧像吹了气一样,鼓出了两个泡。“呱呱呱”,哈哈,它居然唱起了歌……”
通过范本引路,学生在品析片段的过程中,已内化写作技巧,而教师适时地选取素材,让学生学以致用,既起到了强化知识点的作用,又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
教无定法,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求索,才能掌握适合本班学生、能有效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有效教法。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