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思想的培养探讨

2018-05-29 10:23王君义
学周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探究能力高中化学

王君义

摘 要: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探究能力很强的科目,格外讲究动手操作。而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们切实逐渐取缔了“化学实验全靠想”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了更多机会去接触实验器材,接触课本之外的知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高中学生对树立化学思想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因此,教师要对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探讨,并帮助高中生形成正确的化学思想。

关键词:高中化学;探究能力;化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3-005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3.030

化学思想,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以及动手操作之外,对化学这门科目的概括和总结。当今的社会、企业已经不再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动手能力是重要的一方面,而化学思想,却是重中之重。学生能否建立起正确的化学思想意味着学生能否对化学的学习深造有一个更自主的过程,能否满足社会、企业再次发展的需求。这就意味着我们教育者在平时教学化学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起完整而正确的化学思想。让学生在离开教育者之后同样能努力学习化学知识。这不仅对我们的教育事业有所帮助,甚至是给我们现代化建设培养了许多主力军,为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美好发展添砖加瓦。

一、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化学思想的形成与化学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能否尽快建立起化学思想与学生所学到的内容、知识、方法密切相关。换句话说,唯有高质量的教学才能帮助学生尽快树立起化学思想。

(一)缺乏对化学思想的教育

绝大多数的师生都只是将高考作为学习化学的根本,认为一个学生的化学素养完全体现在高考成绩之上,进而导致教育者所教授的内容大多是围绕考试,与怎样提升考试成绩息息相关。但是身为教育者的我们更应该思考一个问题,就算我们让学生高考提升的成绩更多,考出的成绩更好,但是毕业之后呢?学生一旦换一个专业,是否会将他们在高中阶段所学到的化学知识转头就忘得一干二净?既然整个学习化学的过程是从一个不会到另一个遗忘的过程,那中间这段辛苦的学习阶段是为了什么呢?答案显而易见,从来师者都是传道授业解惑,讲究一个“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所以我们教育者不但要想着让学生去提高应试能力,更要去着手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化学思想。

(二)学生对化学课没有理想中的兴趣

对我而言,接触到化学这一科目之后,首先印在我的脑海中的是一个有趣的试验,诸如干冰为什么能挥发直到表现出那样绚烂的舞台效果,一块锈迹斑斑的铁片为什么放在硫酸里可以恢复之前的面貌等等。如果我们将整个化学课的氛围打造成一种“实验室”,让学生在教育者的看护下,自己动手做实验,让学生自己总结,自己创造,每天都可以自己寻找到新的收获。这样的课堂,这样的学生状态才是我们所向往的学生状态,对所学的课程有着无限的兴趣,无限的动力去支撑自己去学习。

(三)部分教育者的实验能力有待提高

1.部分教育者可能存在因为“赶进度”或者“出成绩”因而缩短整个化学实验的时间,抽出更多的时间来让学生去背公式,背结论。甚至本该动手去做的化学实验、最终应该自己总结的结论,都由教育者自己“代劳”。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行为,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对学生极不负责的行为。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将会是学生丧失对化学这一学科的兴趣、丧失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能力。

2.教育者自身实验能力不过关。操作步骤不规范,实验结果不总结,这些都确实存在于我们的教育者之中,他们对学生带来的后果是极其恶劣的。学生学习阶段,教育者便要以身作则,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学生的关注、模仿。教育者的这一行为,无疑是给学生起到的一个错误的“榜样”力量。

二、帮助高中生形成化学思想的措施

知道了不足就要想办法去弥补,针对此点,本文总结了关于回归本质、建立兴趣以及探究精神三方面建议。

(一)学习背景,回归本质

学习公式背后的故事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更能学到化学家特有的不屈、坚毅、能吃苦的精神。例如居里夫人,忍着每天挨饿挨冻却仍是坚持去做化学实验,最终发现了钋元素和镭元素。这对学生是否是一种启发或者启迪?现在的学生不论生活条件还是学习氛围,都比十九世纪的波兰要优越很多,但唯独缺失了这种实验的兴趣和能力。因此,让学生学习先辈化学家的精神就显得格外必要。同时,让学生了解公式创造的背景之后,是否能加深学生对公式的印象?让学生更加珍惜现在触手可及的先辈知识的凝聚?答案是肯定的。

(二)动手操作,培养兴趣

對学生来说,化学课应该是最容易产生兴趣的一门科目。花样的化学实验对每一位迫切希望认识世界的高中生来说都是十分具有诱惑力的。但是学生为什么培养不起这样的兴趣?这就是现实对学生的冲击太大。一节节实验课都成了内堂,一个个生动的实验都成了冰冷的公式。所以才有必要让学生去动手操作,这本就是学生应该具有的权利。兴趣对化学思想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助力,有了兴趣才会有探究的动力。

(三)建立小组,合作探究

可能受到设备的影响,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动手自己去完成一项实验很不符合实际,但完全可以让学生合作去尝试,一来节省时间节省设备,二来也能让学生体验到合作带给他们的乐趣,通过针对各个实验现象,促使学生去探究这每一个现象背后的意义。

三、结语

总之,我们教书育人的目的是为祖国,为社会培养出更高能力、素质的人才,一味的要求学生提高应试能力反而不对。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对新事物的敏感度,这些都是化学思想的构成方面,同样也该是我们教育者对学生,对自己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黄彩霞.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7(93).

[2] 游宪龙.培养数学素养顺利衔接初小——浅析提升小学毕业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7(7).

猜你喜欢
探究能力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