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欣
摘 要:融资租赁具有融资门槛低、条件优惠和降低财务风险等优势,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现阶段融资租赁在助力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尚存在一些障碍,如中小企业认识不足、租赁产品单一、资金来源渠道狭窄、外部发展环境不完善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融资租赁 中小企业 融资难
融资租赁是国际流行的金融创新工具,是指当企业(承租人)需要添置设备时,不是用自有资金或银行贷款购买设备,而是委托租赁公司(出租人)根据企业的要求代为购入所需的设备,以租赁的方式向租赁公司租回设备使用。在租赁期间内,承租人支付租金(包括设备贷款和利息等),租赁期满后,一般由企业以象征性的价格购买设备,取得设备的所有权。采用融资租赁,使企业以融物的方式解决了购置设备的融资问题。与银行信贷等传统融资方式相比,融资租赁具有融资门槛低、融资条件优惠、能够降低财务风险、程序简便效率高等优势,是更适合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手段,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融资租赁助力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障碍
我国的融资租赁业起步于20世纪 80 年代,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融资租赁在中小企业融资中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尚存在以下障碍:
一是中小企业对融资租赁缺乏认识。融资租赁与其他传统融资工具如银行贷款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但这种先进成熟的融资方式并没有被我国大多數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所认识和认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观念多停留在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上,而不是融资租赁。这种落后的观念致使融资租赁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作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二是租赁产品单一。目前,我国融资租赁公司的业务主要以售后回租为主,直接租赁为辅,业务同质化严重。在业务领域方面,“租长、租大、租集中”的现象较为普遍,业务主要集中在飞机、船舶、交通运输等大型设备上,偏重于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的设备租赁较少,缺乏对中小企业租赁产品的创新。
三是资金来源渠道狭窄。我国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短期贷款,虽然发行债券、上市融资、资产证券化、引入保险资金等渠道也受到租赁公司的重视,但鉴于融资条件和综合融资成本等因素的限制,从这些渠道融通的资金量非常有限。众所周知,融资租赁大多是中长期业务,需要的是中长期资金来源,以银行短期贷款为主的资金来源不但加大了租赁公司的流动性风险,也会使租赁公司在资金受限的情况下,减少对中小企业的租赁业务。
四是外部发展环境不完善。近年来,尽管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与融资租赁业发达的国家相比,在行业立法、税收政策等方面的外部环境仍不够完善。我国融资租赁行业一直没有专门的立法——《融资租赁法》,立法的缺失使融资租赁的监管和司法陷入困境,成为制约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一大障碍。从税收环境来看,虽然我国制定了一些融资租赁的税收优惠政策,但与国外相比,不论是优惠范围还是优惠力度均有所欠缺。
二、融资租赁助力中小企业融资的对策建议
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它们对设备的巨大需求将给融资租赁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拓展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不仅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也能够促进租赁公司自身快速发展。针对前文提出的问题,从中小企业、融资租赁公司和政府三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
首先,中小企业层面,应更新观念,树立“先租后买、常租常新”的新观念,充分认识融资租赁的优势,并了解相关业务流程,充分运用这一新型工具解决其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所需的资金。
其次,租赁公司层面,要创新产品和服务,尝试开展联合租赁、委托租赁、转租赁、杠杆租赁、风险租赁、混合性租赁等创新性租赁业务,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产品,提升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开展跨境融资,合理利用外资并降低资金成本,境内融资可尝试采取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上市等方式。
最后,政府层面,要营造有利于融资租赁发展的法律和税收环境。一方面,推进融资租赁统一立法。鉴于目前融资租赁业法制现状及统一立法的复杂性,在出台专门的《融资租赁法》前,可先行出台融资租赁行业法规以补齐行业发展的法律短板,同时也为《融资租赁法》的出台预留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要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我国现行的投资税收抵免政策主要针对一些专用设备,可进一步扩大范围,只要投资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企业购置设备都可以享受资本支出的一定比例税收抵扣,以刺激承租人及时进行技术更新和出租人加大投资力度;现行的加速折旧优惠政策主要是针对企业用于技术改造的融资租入设备,可放宽要求,只要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设备均可纳入加速折旧范围,并允许承租人支付的租金全部或部分摊入生产成本,以减轻承租人的负担。
参考文献:
[1]马文良.中关村科技租赁:融资租赁破冰者[J].中关村,2014,(12).
[2]中国融资租赁三十人论坛,零壹融资租赁研究中心.中国融资租赁行业2016 年度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7.
[3]李佳妮.融资租赁在促进科技企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外交学院,2016.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张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