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婷?牛润兰?金霞
〔摘要〕基于全国高考改革的趋势、我国生涯教育的需要以及初中生生涯发展关键期的切身需要,设计并实施以培养初中生生涯能力为核心的生涯规划课程,课程涉及生涯规划三个阶段(探索内部环境、探索外部环境、作出生涯决策)中六种具体能力(自我认识力、合作学习力、信息收集力、人物访谈力、公开发言力、生涯决策力)的学习与培养,旨在有效唤醒初中生的生涯意识,培养初中生的生涯规划能力。
〔关键词〕生涯规划能力;课程设计;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14-0026-04
(一)基于国家高考改革的需要
浙江省作为全国两个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之一,发布并实践了“新高考”改革方案,将进行全国推广。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中明确提出,要增加学生的自主选择权。然而,新高考改革给学生带来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迷茫与困惑。如何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即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已成为新高考改革中需要配套开展的教育工作。
(二)基于我国生涯教育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及《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生涯教育的要求:致力于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和特长,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规划未来的能力,形成主动、积极的人生适应观。为此,我国普通高中已经陆续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然而初中阶段却鲜少涉及[1-3]。若我国在初中阶段就开展生涯教育,将有益于与高中教育进行衔接,帮助学生提早适应新的高考政策与教育形式。
(三)基于初中生发展的需要
初中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末期,在这个阶段学生会经历一次分流选择。无论是继续升入普通高中就读,还是选择职业技术学校或者其他谋生出路,这些选择都与学生的生涯幸福息息相关,而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则需要一定的生涯规划能力。当前已有教育者提出,应在义务教育阶段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4]。为此,笔者依据初中学生发展的规律与时代变化的需求,设计并开设生涯规划能力培养课程。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生涯能力为课程目标,以校本课程为实施途径。通过课程实践,旨在有效唤醒初中生的生涯意识,提高初中生的生涯规划能力。
(一)课程目标与内容
课程涉及生涯规划三个阶段(探索内部环境、探索外部环境,作出生涯决策),每个阶段涉及不同能力的培养,每项能力设计并安排若干课时。第一阶段中的自我认识力涉及性格特质、兴趣、能力、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认识与体验;第二阶段中四种能力(合作学习力、信息收集力、人物访谈力、公开发言力)的培养,注重在实践中学习与运用;第三阶段中的生涯决策能力是核心,注重真实情境的模拟与练习。课程的具体内容设计见表1。
(二)课程实施建议与教学评价
课程建议在初二、初三年级开设。初二是学生认识自我的关键期,也是能力发展的高峰期;初三是面临升学的生涯抉择期。授课教师为生涯规划老师或心理老师,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成绩评价用等级的形式。过程性评价主要包括课堂秩序和活动的表现、师生互动的质量以及学生活动手册及教材的内容积累;终结性评价主要是參与实践活动的表现和成果展示。无论是形成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级,都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组成。过程性评价的依据材料见表1。
“合作学习训练营”是探索外部环境过程中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的一课,其教学目标是:(1)学生掌握合作学习方法与技巧。(2)学生学会在实践中运用合作学习。(3)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小组活动探究的方式,学生学习并体验合作学习,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与技巧。通过任务实践,将合作学习运用到小组任务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学生体验并掌握合作学习能力,教学难点在于学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并将它迁移到小组任务中。其中,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小组合作计划表作为学生过程性评价的依据材料。接下来,选取各个环节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详细分析。
教学片段一:合作学习的导入阶段
教师播放BBC自然纪录片《自然界的合作》剪辑片段。
师:观看了视频,请大家用一个词来概括视频的核心内容。
生:合作!(大声喊)
师:没错,今天我们的主题就是合作。你曾经尝试与人合作吗?你对于合作有什么思考和看法?
生:我觉得合作很重要,现在我们的一些社会实践都要合作,自己一个人做很难做得很好。我曾经是一个社会实践小组的组长,感觉虽然是合作,但是大部分任务都是集中在几个人身上,有些人根本没做什么。
师:好,看来我们大家都感觉到合作很重要,但是在合作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问题,看来合作也是需要方法和技巧的。今天我们就带着合作中切身感受到的问题,进入合作学习训练营,来好好地探讨合作这件事儿!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以合作为核心意义的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入合作学习的主题,学生体会到自然界的合作无处不在。通过提问,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分享与讨论,学生在同伴互助中,会主动提出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合作也需要方法和技巧,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学习。
教学片段二:合作学习技巧的学习阶段
师:言语和非言语的交流是小组成员之间的润滑剂。好的交流能让成员感觉甜蜜舒心,让合作过程更加和谐愉快,这类技巧是可以学习与掌握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打开合作学习技巧的百宝箱2——甜言蜜语。我将呈现一些我们在小组合作中常用到的语言,请大家在课上尝试与同伴做表达练习。
活动名称:甜言蜜语
活动规则:
(1)小组成员围坐成一圈。
(2)设计并运用语言和动作表达:“你好”“谢谢”“辛苦了”“做得好”“我赞成”“我支持”“对不起”“没关系”“太棒了”。要求双眼对视,真诚真心,有动作更棒。
(3)以小组为单位,有三分钟准备时间。结束后上台展示。
师:你感受到组员的真诚了吗?当小组成员用这样的方式与你交流互动时,你有什么感受?
生:其实一开始感觉有点不好意思,但是我发现当我和对方表达“甜言蜜语”时,对方是笑着的,我做着做着就不会觉得不好意思了。而且,我旁边的同学用大拇指的手势向我表达“太棒了”时,我心里其实挺开心的,如果在合作过程中,真的能够这样相互鼓励,大家可能更有干劲。
设计意图:“甜言蜜语”为合作学习技巧之一,即在合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使用,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达支持和鼓励、责任与担当。该环节直接呈现了在合作过程中可以使用的恰当的语言,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学生进行表达练习,练习使用恰当的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指导和反馈。通过同伴练习的方式,学生学会在小组合作中运用正面、积极和坦诚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传递信息,同时也能感受到正面积极的语言对合作的积极影响。
教学片段三:合作学习的任务实践阶段
师:之前我们从各个方面探讨了合作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技巧和方法,接下来我们要学以致用。将所学的运用到小组合作任务中。首先,本节课需要每个小组制定一份小组合作计划表。要求:结合我们在前面“甜言蜜语”“知人善用”“轻重缓急”等几个阶段积累的成果,制作一份适合小组的合作计划表。
活动名称:“触摸高校”小组合作计划
活动目的:每组选择并确定两所高校,将它们介绍给全班同学。
活动任务:针对所调查的高校,列出所有想调查的问题,通过信息收集、人物访谈、报告制作与汇报,将所有问题的答案分享给全班同学。目前根据任务要求,每组讨论并呈现分工计划。
设计意图:课堂内外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即布置一个真实的合作任务给学生,让学生在任务中巩固和练习合作学习技巧,进一步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合作任务即课堂的终极考核任务——触摸高校,学生需要选择心仪的1~2所高校,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信息收集、人物访谈,最后制作成PPT进行公开汇报分享。学生在该阶段根据任务进行小组合作分工,分工过程涉及许多合作学习技巧,例如语言的沟通、成员的分工、轻重缓急事件的安排,这些在该堂课都有所呈现。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制定合作计划,并在课堂上讨论和汇报,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一)实施效果
1.唤醒学生的生涯意识,提升学生的生涯能力
通过近两年来的教学实践,学生普遍反映:通过课程的学习,自己对未来有了更加明确和深入的认识。部分生涯意识强烈的学生,运用自己在课程中习得的生涯能力,主动了解自己的理想高中乃至大学的学习与生活,并主动与老师讨论,寻求支持,从而确定初步的生涯阶段性目标,提前做好规划和准备。
2.课程实施精品化,成为学校乃至区域特色课程
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成绩显著,效果明显,已成为学校特色选修课程之一。同时,生涯規划能力培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推动了学校生涯教育的开展,成为学校生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该课程得到本校师生、兄弟学校以及社会的广泛认可,被评为临安区乃至杭州市义务教育段的精品课程,具有推广和实用价值。
(二)课程展望
1.课程内容可进一步打磨、完善
本课程内容设计可进一步完善,环节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有待提升与加强。特别是探索外部环境的几种能力,如何设计并引导学生实践,使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需要进一步推敲。例如,小组合作中,有的小组成员之间配合默契、主动承担责任;有的小组合作松散,成员之间互相推诿,如何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地参与合作,掌握合作学习的技巧,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是一个难题。此外,课程内容逻辑性需提升,特别是几种能力的培养顺序,是同步的,还是有先后的,笔者依然心存疑惑。如何科学地编排课程内容的顺序,仍需多多实践。
2.课堂生成资源可进一步挖掘与利用
本课程的生成资源主要是学生在生涯小组活动中的讨论和交流汇总以及学生在各个训练营中需要完成的任务等。这些资源反映了学生在课程中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以及小组合作的真实过程、对生涯问题的探索和思考。这些资源都可以进一步收集、整理并利用。首先,这些内容是课程反馈的重要部分,收集分析有助于进一步对课程进行调整;其次,将课堂生成的材料进行精品化,选取部分材料制作成展板或宣传材料,有助于让学生了解同伴对生涯问题的思考与见解;最后,生成资源还可作为家长会的材料,促进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和了解。家长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孩子,有的放矢地和孩子探讨生涯问题。总之,如何合理运用这些生成资源是下一步的探索与实践方向。
参考文献
[1]孙颉. 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问题、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2]刘莎莎. 重庆初中生职业生涯教育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3]张建青. 中国初中阶段职业生涯教育问题探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1(27):307-308.
[4]朱凌云. 生涯适应力:青少年生涯教育与辅导的新视角[J]. 全球教育展望,2014,43(9):92-100.
(作者单位:1.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实验初级中学,杭州,311300;2.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天目高级中学,杭州,311300)
编辑/于 洪 终校/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