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雪晴
[摘 要]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的空间里建构想象的“样子”,虽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观察物体”的例3的教学为例,让学生在观察、想象、操作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推理、空间想象、提升思维,并借助交流平台丰富体验,在归纳总结中实现几何学习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想象;观察与思考;空间建构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1-0014-03
【实践源起】 “观察物体”(例3)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教学目标:一是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想象,认识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组合体,能根据观察到的形状正确选择相应的视图,或者根据指定的视图正确摆出相应的组合体,进一步体会物体与视图之间的关系;二是使学生能联系实物或看到形状就进行直观思考,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体会数学思考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能力与空间观念。在教学中,要学生建立空间观念,不仅要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还要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并想象出空间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甚至通过想象画出图形等。
本课的例3是建立在例1“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物体”和例2“观察小正方体组成的长(正)方体”的基础上的,教学目标有二:一是“认识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会从前面、右面、上面进行观察,并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得到的图形”,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体验观察位置与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体会几何体前面、右面和上面的相对性,总结归纳观察方法;二是“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找到观察位置与相应视图之间的关系”,意在帮助学生想象物体的形状,体会方法,感受观察位置与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掌握物体与视图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师:请看这三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组成的长方体(如图1),说说你是怎样观察的。
生1:我是从前面观察的。
生2:可以从右面观察,也可以从上面观察。
师:请记住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形状。能在脑海中想象出观察到的样子吗?
(学生闭上眼睛想象)
师:像这样的物体,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观察,你会发现看到的前面、右面和上面的样子就是你们脑中所想的那个样子。
【解读:课始直接引入“观察”,激活学生的经验与知识结构,实现想象的第一步,即从位置到维度。这样可起到三个作用:一是回忆从三个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二是巩固观察物体的方法;三是介入“想象”,为观察到的“样子”建构多维空间元素。】
师:刚才大家都会观察三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组合体了,如果添加一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你想怎样摆放?
生1:摆在上面。
生2:摆在右面。
生3:摆在左面。
生4:摆在对着下面的正前面。
生5:摆在对着下面的正后面。
……
师:今天我们研究从左面或右面添加1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组合体。(如图2)
(1)摆。用4个小正方体;
(2)指。指前面、右面、上面;
(3)拼。用正方形的小方片在小磁板上拼摆图形;
(4)想。你看到了什么?能想到图形是什么样子的吗?
(学生展示拼摆的正方形的小方片,如图3)
师:为什么看同一个物体能得到三个不同的样子?
生6:因為观察的位置不一样。
【解读:本环节有两次想象的过程。从添加一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实现由3个到4个拼组的变化,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的过程,通过“摆、指、拼、想”联系实物、拼摆情况或看到的形状进行思考,建构从三维到二维的转换“想象”。教学一直以“你看到什么——你想到什么——你发现什么”为线索,在直观抽象中建构基本的与变化的想象“样子”,学生看组合体、拼图,交流三个面观察到的形状,从而回答关键问题“为什么看同一个物体能得到三个不同的样子?”,并在头脑中加工、建构想象“样子”。】
师:有人是在左面添加一个小正方体(把小正方体摆在左面)。请仔细观察,这样一来,从前面、右面、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图形?
生1:我看到添加的那一个小正方体到左面了。
生2:从右面看到的图形没有变。
生3: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变了,是两个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
……
1.实践展示
师:请在课本的方格图(如图4)上画出图形。
2.类比想象
[第一次]
师(课件出示第一个和第二个组合体):第一个组合体的三个面,我们是用小方片摆的;第二个组合体的三个面,我们是画出来的。那如果不摆不画,你们能在脑海中把这两个组合体的前面、右面、上面都想象出来吗?
师:请闭上眼睛想一想,三个面的图分别是什么样的?
师(出示三个面的图,如图5):睁开眼睛看一看,是这样的三幅图吗?和你们脑海中想的一样吗?
[第二次]
师:经过对比和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
生1:从前面观察到的图形不一样。
生2:我发现从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没有发生变化。
师:从右面和上面看到的样子是一样的,这说明什么?
生3:同样多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组合体不一样,但有可能从右面或上面看到的却是一样的。
师(追问):那2个面能确定一个物体吗?
生4:不能。
[第三次]
师(出示由3个小正方体摆成的不同的组合体图,图略):对比这三个组合体的图形,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生5:从右面观察到的都一样。
生6:从左面观察到的也都是一样的。
师:为什么从前面看到的不一样?
生7:因为小正方体每一层的个数也不一样。
生8:因为这些组合体本身的形状不一样。
【解读:从摆、画到不摆、不画而展开想象,这是学生形象思维的飞跃。三次类比想象,一是类比两种组合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的形状;二是类比图形想象和建构从三个面观察到的实物;三是类比三种组合图,想象它们的对应关系。学生在观察的同时逆向思维得到培养,学生的思维从二维向三維转换,增强了转换实物与视图的能力,进而能够想象立体的“样子”。】
四、联系与练习,丰富活动中思考想象的“样子”
1.知识结构联系
师(依次呈现图6):请回顾观察物体的过程,先是观察投票箱,接着是牛奶盒、长(正)方体,以及我们刚刚观察的组合体,等等。
师:尽管每次看到的面不完全一样,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观察方法相同,都是从前面、右面、上面来进行观察的。
2.活动深化练习
教师安排学生进行看视图摆组合体活动。
【解读:联系之前的知识帮助学生归纳整理,有利于学生形成结构化认知模式,而丰富的练习活动,不仅能让教师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即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的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想象物体的形状,从而感受到观察位置与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物体与视图之间的联系。】
【思考】想象是要落地课堂的。学生在操作实证的基础上,具备了真实认知的感受,再加以抽象推理、空间想象、提升思维,学生就能借助交流平台丰富自身的体验,并在归纳总结中把想象获得的认知化归为数学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强调:几何想象≠几何直观,还应基于建构;想象≠联想,还应基于再造;想象≠想象力,还应基于培育;想象不只在“几何与图形”领域,还应拓展。
1.操作观察,是想象的直观基础。操作是动作,行为支撑;直观是感受,心理支撑。发展空间想象能力离不开几何直观,几何直观是空间观念核心要素之一。
2.抽象推理,是想象的关键 。教师不能忽视抽象与推理后的交流,直视课堂交流,抑或是学生对话,既能帮助学生巩固观察的方法,又能发现学生可能出现的观察结果。
3.空间还原,是想象的立场。相互转换与还原是想象思考的重要路径。实物与图形匹配,位置与图形匹配,由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实现几何学习的教育价值。
审视当下,现在的学生喜欢算,不喜欢理(即主动说——道理(算理),主动做——推理(整理)),喜欢操作(玩),不喜欢想象(思),这是学生的本性。而想象是开放延伸的,想象课堂上的学生,想象我们自己在课堂上的样子,想象开放的胸怀和姿态,想象尚学的真诚和研学的态度,就会联想到太阳是在有信念的地方升起……如此,朝向升起的阳光,面对地平线的高度,观察思考提升的空间,不难想象——课堂的样子会越来越精彩!
(责编 童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