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争鸣到共鸣:构建网生代电影评论新坐标

2018-05-28 09:26蔡颂丛杨
南方文坛 2018年3期

蔡颂 丛杨

“评论是电影的良知。”①中国电影评论事业逐步走向成熟,对电影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性作用。在网生代影评普及之前,中国的电影评论普遍受精英阶层主导,由专家学者、职业影评人、特约撰稿人组成的影评群体掌控着电影评论的主流话语权。传统电影评论集中发表于报纸、学术期刊上,受知识结构及传播效率所限,大多数电影观众在观影后无法有效地参与到电影的评论过程。

网生代影评的兴起,为中国的电影评论事业揭开了崭新一页。依托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影评论的受关注度、受众参与率得到空前提升,对大众观影选择的导向作用不断增强。中国电影评论的发展坐标正由以往的专业化、学术化向大众化、娱乐化方向倾斜。

一、发生:网生代电影评论发展的文化审视

20世纪末,互联网在中国开始普及。互联网时代下资讯的交互传播效率大幅提升,改变着大众接收信息的方式与手段。对于电影观众而言,互联网带来的观影体验改变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一是国内外电影资源的免费共享。互联网上海量的免费电影资源使大众的观影成本大大降低。二是改变了传统的影院集体观影模式。打破了大众观看电影的时间、空间限制,更加私人的观影模式开始普及。电影资源的共享培育了众多的影迷群体,而私人的观影体验使影迷在观影后的个体意见表达变得更为迫切。此时,互联网以其更具交互性、亲民性、主观性的信息传播模式,成为网生代影迷群体更具私体验性的意见表达平台。由此,任何具备上网条件的电影观众,都可以借助互联网参与到电影的评论中来,这一利用互联网作为发布媒介的影评表达方式,即网络影评,因影评来源及网络交流平台间的差异,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传统影评的网络数字化呈现。即将传统报纸、期刊、电视中原有的电影评论文章、影视评论板块原封不动的上传至互联网媒体上。此种方式为读者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影评阅读体验,传统影评借由互联网可以实现网络分享,提升了受众对影评的参与度,扩大了信息覆盖面;同时借由新媒体技术更好地保留了原始影评资料。但从本质上讲,在影评内容方面并无创新,仅仅是依托互联网技术改变了影评的传播手段,提升了传播效率。

二是网生代论坛影评。此类网络影评空间的开辟,一是依托于各大互联网综合社区。1998年,华语地区第一个大型综合社区网站“西祠胡同”建立,同年开辟出专门的影视板块“后窗看电影”。2005年,豆瓣网成立,该网站以书影音起家,电影作为论坛中一项重要板块被开辟出来,其中有关电影作品的信息,无论描述还是评论都由用户自身提供。同一时间段内,天涯社区、百度贴吧、水木社区等国内互联网综合社区均开辟出了专门的影视评论板块。此类电影论坛的管理者即版主或楼主,一般具有较强的电影欣赏及评论水平,网民在发帖与跟帖间实现了对电影评论的互动交流,搭建出影评作者与读者间的沟通桥梁。二是依托于各大门户网站。例如腾讯娱乐、新浪娱乐开辟出的专门电影评论板块、网易娱乐电影频道等。此类网络影评空间借力门户网站的强大流量,参与人数一般超过互联网社区内的影评板块,参与者来自社会各行各业,文化精英与艺术草根齐聚,在展现出群体力量的同时却拉低了影视评论本身的艺术学术价值。三是依托于专门的电影网站。如猫眼网、时光网、1905电影网、银海网、格瓦拉生活网等单一电影类主题网站,此类影评空间一方面有着电影资料库的作用,具有对电影导演、编剧、演员等电影详细信息的检索功能,同时也具有论坛作用,为网民提供了电影评论的表达及互动交流平台。

三是网生代自媒体影评。这其中既包括在互联网进入之初的影评人博客,也包括在移动互联网技术普及之后,使用微博、微信平台等自媒体终端发布的电影评论。如果说论坛影评最大程度上展现出了电影评论的群体力量,使大众观点得以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充分交流的话,那么自媒体影评既是充分释放了影评人的个体力量,使影评人能够脱离传统格式、学术机构的束缚,突出了电影评论的个体性与主观性。从影评博客的兴起到如今微博、微信等“微影评”的火热,已经为影评界培养出了如梅雪风、子非鱼、木卫二、图宾根木匠等大批具有影响力的网络影评人,并且正在为中国的电影评论事业不断输送着新鲜血液。

二、争鸣:传统影评VS网生代影评

麦克卢汉的传播学理论认为“‘媒介即信息,每一种媒介都有其特殊的属性,可以影响该种媒介作为载体所传播的内容,是谓‘媒介即隐喻”②。众所周知,传统的电影评论依托报纸、期刊或电影类电视节目为主要的传播载体,而网生代影评的产生则很大程度上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媒介,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互动性、便捷性、灵活性等媒介特征,对电影评论的语言风格、批评思维、批评方式、传播手段产生了巨大影响。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间的竞争同时也引发出网生代影评与传统影评间的争鸣,在与传统影评的争鸣中,网生代影评遭遇了影响力与权威性的选择、碎片化阅读与规整化格式的冲突、服务学术还是迎合大众的选择性难题。

新媒介语境下的影响力与权威性选择。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媒体的影响力与权威性之间存在着必然关联。一般而言,媒介及媒介所承载内容的影响力大小是檢验其是否具有权威性的前提,而权威性越高通常也意味着影响力越大。但影响力与权威性之间并不能画等号,特别是当互联网媒介出现后,个体意见的表达途径变得空前通畅,个人的主观意志第一次有机会来到公众面前,即使是吐槽、恶搞、灌水等也有可能获得极高的关注度。以2017年1月28日上映的电影《西游伏妖篇》为例,上映仅一周后,在豆瓣电影中获得短评7万多条,其中网友“巴啦啦小魔仙”的短评:“周星驰徐克,你们缺钱直接给大家个支付宝就行了。真不用这样。”的评论,在7天内获得12802个点赞;而网友MarvFrank的《你们不欠谁电影票,某些营销者欠你们的》的评论里,2700字的评论中极少有对于电影结构、镜头语言、故事内容的赏析,通篇充斥着对电影监制及演员的消遣,却依然被3518名读者认为是“有用”。极高的阅读量与点赞数足以显示出此种影评确实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影响,但该类文章对电影艺术的促进是否具有指导意义,对观众电影鉴赏能力的提升能否起到帮助则值得质疑。在电视诞生之初,威尔伯·施拉姆便提出:“电视对报道科学、政治是很好的,但假若我们要更多地学习科学,我们常常还要借助于印刷媒介。”③当下,网生代影评既遭遇了电视诞生之初的同样问题:高影响力、低权威性。

当影评对电影艺术的指导意义在网民的嬉笑怒骂间被不断削弱,网生代影评便很难获得业界的广泛认可,电影评论服务于电影产业发展的根本作用便不复存在。网生代影评在大众间影响力的提升是否必须以牺牲影评的学术性及文字的艺术性为代价,值得商榷。

碎片化阅读与规整化格式的冲突。威尔伯·施拉姆在《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效果》一书中提出,“任何人在传播与接受信息的过程中,都会对自己所需付出的代价数值与可能由此实现和获得的信息满足程度之间的占比进行估算,并由此来做出是否采取行动的重要参照。”④这便是当今受众碎片化阅读习惯的成因,从网生代影评与传统影评的行文格式来看,传统影评一般按照较为标准的论文格式进行书写。其中一般包含摘要、论点、论证、参考文献等,从意见观点到引用论据缺一不可。而网生代影评的书写则完全超脱了格式的束缚,更加幽默生动,更具开放性和灵活性,满足了互联网时代读者的碎片化阅读需求。

这一特征集中体现于当下的网生代自媒体影评中。视频、GIF动图与文字相结合的影评书写方式使影评阅读变得更加快速,但快速并不意味着高效。受字数限制,在自媒体影评中基本不会出现论据与论证,意见观点的佐证主要依靠从影片中截取的动图或短视频。以“毒舌电影”微信公众号的影评推送为例,其影评中字体加粗、居中、颜色变换的做法被普遍应用,甚至在文中加入括号专门备注笔者书写影评时的主观感受。这种略显杂乱的排版及格式,确实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了更为新奇的视觉体验,但却从客观上分散了读者的注意力,使影评作者的意见表达难以全面,在影评人与读者的对话间造成沟通障碍。

大众需求与学术诉求间的矛盾。2016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发表题为《豆瓣、猫眼电影评分面临信用危机,恶评伤害电影产业》的署名文章,点名批评豆瓣、猫眼的电影评价机制,并称个别大V、公众号为获取经济效益而发布恶意影评的做法严重破坏了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28日,《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却又以《中国电影,要有容得下“一星”的肚量》为题发表评论,承认观众有“用脚投票”的权利。两篇文章在观点、立场上存在的差异,也引发了人们对网生代影评能否在服务大众的同时,服务于学术研究及电影产业的讨论。以腾讯科技编辑俞斯译为代表的一方观点认为,豆瓣猫眼因评分过低被批,实则是一种本末倒置,面对国产电影在互联网上评分过低的现象,电影界更应以“拍出好电影”作为回应。而以《钱江晚报》记者陆芳为代表的另一方观点则认为,“中国的影评和影评人其实都在起步阶段,影评人因所处的发布‘平台不同,或与电影产业利益的疏远等关系,文章的可信度没有评判标准。”⑤

众所周知,电影评论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借由对电影的学术性分析,为电影的实际生产及拍摄过程提供学术指导;二是提高大众的电影素养,增强人民群众对电影的鉴赏能力,其核心都是为了促进国家电影产业的发展。但在网生代影评火热而传统影评逐渐丧失话语权的今天,网生代影评更加注重观众私体验性的写作倾向,使电影评论服务学术的功能逐渐淡化。

三、共鸣:构建网生代电影评论新坐标

2017年1月11日下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网络影视评论委员会在京宣布成立,现场发布《网络影评人七大公约》,内容包括实事求是批评、反对网络语言暴力等。关于网络电影评论打分机制是否合理的争议刚过,网络影视评论委员会的成立与《网络影评人七大公约》的颁布,或许能使当下因发展过热而出现种种问题的网生代影评圈重拾理性与清醒。

增强社会角色认同:立足电影艺术,明确影评人定位。电影评论由人书写、供人阅读。因此,网生代电影评论新坐标的构建首先应基于网生代影评人对自身定位的清醒认识。网络影评人形成的整体自律观念,即为健全的网生代电影评论新坐标规划出合理刻度。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认为:“如果这个工具能使更多的消费者转变成生产者,即把读者和观察者转变成创作的合作者,这个工具就越佳。”⑥当下,网民正是借助互联网媒介这一独有的“角色转换”功能,完成了从影评读者、电影观察者到影评创作者的角色转变。诚然,大众关注度与参与率的提升是电影评论向好发展的重要因素,但这种角色的快速转变,不仅对传统影评的写作风格与价值取向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使绝大多数的“新晋影评人”无法及时完成对影评人身份的准确定位。“影评人也可以说既是观众的,同时也是艺术家的‘老师。一个有水平的影评家,一定要比观众,同时还要比电影艺术家都站得高、看得准。”⑦当然,大众电影审美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基于网生代影评的大众化、娱乐化特征,我们不能强求所有的影评参与者都达到影评家的专业水准,但立足电影的艺术化需求,在互联网平台进行理性发声,却不仅是构建网生代电影评论新坐标的客观需要,也是网络时代所有网民应具备的基本公民素质。

拓宽信息传播领域:重塑影评权威,實现多领域共鸣。互联网对电影评论的介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电影评论事业的发展,但网生代影评所服务的对象,不应仅局限于电影观众,更应横向拓宽至电影生产及营销过程中的方方面面,使其对电影本身的艺术提升及产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重塑网生代影评的权威性,需要实现其在电影观众、电影产业、电影学界的多领域共鸣。电影评论在互联网实践应用中产生的种种矛盾,实则是影评的教化功能与互联网的娱乐功能不匹配所造成的。这种不匹配现象的有效消解,需要当今的影评人“厘清两种关系”:一是厘清影响力与权威性之间的关系。影响力不等于权威性,服务大众不等于迎合大众。电影评论在借助互联网平台发声时,不能单纯以流量的多少、商业价值的大小定义成功标准,更应结合其学术意义、艺术价值进行理性发声。二是厘清阐述内容与表达形式之间的关系。既不能形式大于内容,为吸引读者眼球刻意哗众取宠,同时在面对网生代电影观众时,“要把生存心理愿望的内容放在前面,做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⑧只有获得学界及业界的广泛认可,在电影的实际生产中发挥出切实作用,网生代影评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中国电影观众的观影体验,为电影评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培育出适宜土壤。

完善主题表达途径:挖掘影评内涵,树立正确价值导向。安德烈·巴赞认为:“立即口头交谈的评论和见诸文字的评论,前者比后者更有效,因为它更显功力,更为丰富,并且更诚挚或更尖锐;但是,两者缺一不可。”⑨面对网生代影评的快速崛起,传统影评受读者知识结构及传播效率限制逐渐与读者脱离,曲高和寡;而网生代影评则因风格油滑、严肃性低、缺乏文字美感而面临着“能不能信”的质疑。无论是“进一步走进读者”还是“提高自身公信力”,都需要当今的网生代影评人从正确的价值导向出发“树立两种意识”:一是树立电影评论的独立意识。面对互联网时代下资本对电影评论事业的干扰和侵袭,网生代影评人应杜绝网络资本的绑架,提升自身公信力,树立影评人的独立品格及电影评论的独立意识。二是树立电影评论的导向意识。无论是网生代影评还是传统影评,其创作目的都要以更好地服务电影产业发展、服务电影观众为价值导向,两者相辅相成,片面注重任何一方,都将丧失电影评论的根本意义。

因此,使中国的电影评论事业得到整体发展,从而助力电影产业稳步提升,不仅需要网生代影评与传统影评在争鸣中碰撞出的火花,更需要网生代影评进一步借鉴传统影评具有的理论优势,深度挖掘电影评论中的学术、艺术内涵,取长补短,构建出更为健全的网生代电影评论新坐标,实现互联网时代下网生代影评与电影产业、电影观众间的良性共鸣。

【注释】

①安德烈·巴赞:《关于评论的思考》,载《世界电影》1986第2期。

②马歇尔·麦克卢汉、斯蒂芬妮·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③施拉姆:《传播学概论》,260页,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④斯蒂文·約翰:《传播理论》,34-3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⑤陆芳:《影评人,从哪冒出来的;影评分,怎么算出来的》,载《钱江晚报》2016年12月29日。

⑥本雅明:《作者作为生产者》见刘小枫《现代性中的审关精神》,924页,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⑦舒其惠:《胸藏万汇笔有千钧—浅说电影评论的写作》,载《中国文学研究》1988年第1期。

⑧张卫:《专家影评与网生代》,http://yule.sohu.com/20161127/n474283447.shtml,2016-11-27.

⑨安德烈·巴赞:《电影评论辩》,载《世界电影》1986年第1期。

(蔡颂、丛杨,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本文系湖南省社科基金委托项目“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机制导向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6WTC07;湖南师范大学党建研究项目“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党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DJ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