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中”的韩少功文学创作

2018-05-28 09:26郭恋东
南方文坛 2018年3期
关键词:韩少功书评词典

在已有的中国当代作家海外传播和接受个案研究中有关韩少功的专题论文不多,较全面的是对其作品在法语世界传播的研究。本文以韩少功在英语世界的接受为重心,围绕英语世界韩少功及其作品的整体接受情况探寻接受特点并分析原因。希望通过对这一个案的整理、分析及总结补充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和接受的具体内容。

有关韩少功作品在英语世界翻译出版的详情可参见《作家词典·韩少功》①一文中的韩少功作品译介英语部分,作者通过列表方式全面梳理了自1983至2016年韩少功作品的英译本情况,因此这里不再论述。本文重在分析接受与研究状况,并以此为基础试图探寻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特别是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渠道和特点,分析影响文学作品交流的相关因素。通过Google Scholar,EBSCO平台专题全文数据库,ProQuest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综合期刊全文数据库,Scopus文摘库以及Web of Science(SCIE,SSCI,A&HCI;,ISI Proceedings)文摘索引库,以韩少功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在对数据库的搜索结果进行交叉比对后搜索到四○二篇英文文章。再进行相关度和具体内容的查看和筛选,发现直接相关的英文材料及论文不超过一百篇。综合这些较高相关度材料可知韩少功及其作品在英语世界的接受包括以下六方面来源。①学术期刊及各类报刊上的书评,又分为两部分:针对韩少功英译小说的书评及针对韩少功英文研究论著的书评。②有关韩的学术研究论文。③针对韩及其作品的简介、书目、书讯。④收录于各类研究论文集中有关韩的英文评论。⑤有关韩的英文专著。⑥有关韩的博士论文等。

除了来源,整体阅读这些相关英文资料初步印象如下:就韩少功著作的翻译来看,法语的翻译最早。英语世界对韩的评价一直很高,特别是最近的评价热度有增无减。对《马桥词典》的介绍和评价最多。书评居多,但有影响力的文章依然集中于SSCI及A&HCI;来源期刊,但不局限于文学期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代世界文学》可能是发表韩小说及相关研究论著书评最多的一本专业文学期刊。将韩及其作品作为研究对象的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英文博士论文不在少数,这些也是其后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有分量的韩研究论文的直接来源。SSCI与A&HCI;来源期刊上的韓研究论文,以及有关韩的英文研究专著是英语世界有关韩接受的最重要部分,最能体现海外韩少功研究的特点以及接受程度。基于此,以下将通过较具代表性的学术论文、英文博士论文与专著、具有代表性的书评与书讯等内容整体呈现英语世界对韩少功及其作品的接受情况,并借助接受情况分析接受的原因及特点。

一、英语世界基于英文学术论文

对韩少功及其作品的接受

在进行整体阅读整理后笔者筛选出较具代表性的六篇学术论文进行翻译介绍。蔡荣《危机的主体:韩少功的跛子们》②一文可谓20世纪90年代出现在英文期刊上较具代表性的评论。此文发表于1994年3月的《当代中国》,也是蔡荣2004出版的专著《当代中国文学中的主体危机》③中的第三章。文章认为韩的代表作《爸爸爸》中痴呆主角丙崽的典型性正在于他是“中国文化意识中有所欠缺的一个显著标志”。蔡荣将丙崽作为审视主体,从丙崽不能习得语言、或者说没有获得指物表意的正常语言功能的角度分析他是语言世界自由漂浮的能指,因此具有被自由阐释的特性。因为作家韩少功具有一种持续的危机感,他创造的丙崽旨在质疑人物自身的主体地位,也是对主体的强力破坏。而这也正是蔡荣将这篇评论命名为《危机的主体》的原因。蔡荣认为韩少功借由丙崽勾画了一个种族的衰退现象,并证明理性和非理性所共有的荒谬性。《爸爸爸》的世界中唯一具有能动性的是仁宝和丙崽的父母:但他们要么无法引入新思想,要么更加令人不安。同时认为在《爸爸爸》中作家表现出一种最大程度的绝望:不仅体现在塑造了作为一种退化缩影的丙崽,而且证明这种主体退化的危机将是持久、充满韧性以及无药可救的。逃进深山而又出其不意归来的丙崽成为不死的象征,他是一个集体爸爸们的复合制品,正象征着顽固的传统。在小说中集体的爸爸代表中国传统,死气沉沉而又偏僻的村庄象征中国;荒谬的大屠杀激起人们对“文革”的血腥和残酷的联想;而村民们冷血暮气的特点足以唤起许多中国人对自身经历的回忆。可怜又可憎的丙崽就如这个隔离的村庄一样暗示着中国,丙崽作为受害者的后代与每一个中国人联系在一起④。除了论述小说的内容及主旨,蔡荣在论文中讨论了《爸爸爸》与语言的关系:这是弥漫于小说中无处不在的一个问题。人物无法自我表达,因此,这个主体的危机还在于对作者提出了一个基本但很关键的问题——怎样写⑤。蔡荣特别提出小说标题中冗赘的“爸”字指向累赘的传统,这种传统使得主体瘫痪并否认其主观独立性。如果说前面的分析已经表明了小说名称中“爸爸”的含义,那么此重复的第三“爸”字暗示了被解构的主观性,表示一种空缺。冗赘的一个“爸”字既是缺乏的意思又代表缺陷,持续地创造、表达残障的主体。当然,这个标题也强烈地暗示了同音异义的一种表达——罢罢罢,这是一声充满伤感、疲惫和沮丧的叹息,也具有顺从的意思。⑥

蔡荣此文后成书,名为《当代中国文学中的主体危机》。桑禀华在《亚洲研究期刊》的书评中对此著评价道:蔡荣通过一系列深入而近距离的阅读将对小说的个性探索放置于中国本土知识分子的传统中。以此为背景蔡荣直面韩少功、残雪、余华、扎西达娃、莫言和贾平凹等作家作品中的残障、功能不足的主体人物。从韩少功的陷入黑暗几乎哑然无声的人物,以及余华的作为“他者”的孤独旅行者,这些主体都享有无能力做出决定和选择的共性,这种无能为力剥夺了他们实行代理和抵制的潜能,正如贾平凹小说《废都》中的“牛”一样,这些主体反映并表达了原本被期待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知识分子的沮丧之感。蔡荣此书借鉴了众多理论,包括雅克·拉康表达象征和超个人无意识时使用的理论,艾莉森·芬德利的私生子理论,罗伯特·温曼对得当的冲动的论述,辛西娅·恩洛伊在论述民族主义作为特定男性化、屈辱和希望时的观点等一系列西方理论。其中保罗·利科有关“静默”的分析有助于理解韩少功的《爸爸爸》中几近无声的呐喊和在韩的另一部作品《女女女》中呈现的作为违抗政治和社会正统的受虐狂般的无私和过渡的自我放纵的表现。⑦

2002年李薇薇安(Lee Vivian)在《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上发表《文化词汇学:韩少功的〈马桥词典〉》一文。在对《马桥词典》的详细论述之前作者先介绍了作为寻根文学代表的韩少功及其作品概况。称韩少功的作品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展现。认为其作品是对历史的寓言式表现。“与许多当代中国作家一样,韩少功与中国传统的爱恨关系在他对中国历史的重塑中呈现出二元性或者悖论性,这是鲁迅在近一个世纪之前就关注的问题。”⑧认为《马桥词典》是一部有意思也雄心勃勃的作品,此作是韩少功使用小说进行历史探寻的综合。既是韩少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文学表述,又是一种哲学反思。在对《马桥词典》进行具体分析时作者从语言、文化史、对宏大历史叙事的颠覆以及辩证性四个方面展开。在“语言的历史:或者语言作为历史”的部分称韩少功对中国语言的兴趣与他的文化危机感密切相关。通过引用韩少功本人在《世界》这篇杂感中所说的话——我认为一个国家的灭亡首先是从文化,从语言开始——论证韩少功对语言作为国家历史标志的作用。李薇薇安提到:韩少功认为语言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可以在文学中得到最好的恢复和发现。在“挖掘文化史”的部分作者提到韩少功阐述了“世界与词语”之间的关系。正如韩少功在他的文章《工具,有时也是价值》中所说“日常生活中的忌语作为言义定择关系最僵化最神化的产物就是这样被接受的”⑨任何改变它们的企图都会引起严重的文化和政治冲突。在“作为文化颠覆的虚构人物”的部分李薇薇安认为韩少功对语言政治的关注表明其所处的两难境地,而词典通过唤起作为集体文化记忆一部分的琐事、轶事可被视为对历史现实的这些象征资本的颠覆。韩少功以新旧词语和意义的分离所引起的语义分歧而进入对历史、记忆和命运的个人反思。这些所谓的“无意义的东西”,以及虚构的人物故事,是一种对革命宏大叙事的反叛。在最后一部分“回归的辩证法”中作者认为韩少功基于对时间、历史、语言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的发现与表述来收束整篇作品。而李薇薇安也在论文中通过对《马桥词典》最后内容的分析整体评价这部作品:“终而复始,由始而终,最后,周而复始。这种运动的模式大概总结了《马桥词典》中对时间和历史的运用手法。假如此循环模式被理解为韩表达‘长时间跨度的手法,那么单个角色的故事可被认为是无数个‘短小事件,这些事件阻截了非人格的时间流逝。此外,这些角色作为文化隐喻,体现出自我意识的虚构性,也是叙事本身的一部分。”⑩

《文化词汇学》一文其实是李薇薇安博士论文《中国当代小说中的历史表现:韩少功、莫言、苏童》中的一部分。论文摘要中作者说明其研究焦点是探寻现当代中国小说如何表现历史,以及这种表现模式如何发生变化的问题。利用西方批判理论,包括海登·怀特的元历史和保罗·利科尔对于叙事和比喻的哲学反思以探索历史和中国当代小说的交织参照关系。选择韩少功、莫言和苏童三位作家作品的原因在于作品具有的文化隐喻特征,这些隐喻与主流方式相反,是对中国历史的反思和再想象。这些小说与1949年以后蓬勃发展的革命历史小说构成了一种不同存在11。李薇薇安认为三位作家的作品具有“批判的悲观主义”倾向,表现了最黑暗和最可恶的文化退化形象。从进化到退化,此变异美学代表了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想象的一种变化,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集体焦虑。在具体谈及韩少功时李薇薇安提及:韩少功的小说作品同样提供了一种寓言性阐释……但需要注意的是韩少功作品中找到的对过去的寓言阐释与那种被政党制裁的政治寓言不同,韩少功的小说并不体现古为今用或者借古讽今的概念。韩少功的历史寓言是基于中国文化本身对人的影响,这些小说中的历史总是被嵌于深刻的哲学反思中,包括人的境况、历史知识的本质,以及在文化和历史中所定义的“作为中国人”的集体认同等。12

值得一提的另外四篇期刊文章均于近期出现,从中可看出英语世界对韩少功研究的丰富性和不断发展的倾向。2010年《比较文学研究》三期白安卓发表了《世界的中文文本化》一文,此文将《马桥词典》视为世界文学之代表并对其进行高度肯定。作者在文章一开始提到自己对于非文学类型,如百科全书、词典和地图集等作品具有特殊兴趣,认为这些文本是文学构建世界的独特表现,是世界秩序甚至构造世界的典范。作者提到这些独特的文本类型被小说化时对于建构世界成效显著。它们具有模糊小说与现实之界限的特点,可用以检查非小说世界的文字所具有的现实效果。认为这些独特的文本对世界秩序和世界构成的表达既忠实又客观,对表现现实大有裨益。作者緊接着说明如何选择具体的例子来证明自己对于非文学文本与世界之关系的思考:“我对例子的选择就来源于如此的反思,来源于表达文化间性的诱惑,对西方规则来说我选择典型的例外和有益的偶然。”13对于那些世界中的文学文本,作者关注的是一种看起来不具备中国性,或者说汉语性的文字,但最应将它们归于“中文”的范畴:“对于我来说,渊源、原创性和东西方之间的抄袭仅仅是一个具有暗示性的重新思考文本和文化分类、类型的起点。与其把中文词典和类似的书籍作为对西方模式的抄袭,或者断言它们的起源和原创性,不如将其看作是使用不同写作系统和排序的结果,当然也可将其看作是用不同的声音来建立与写作之间关系的实践,也就是说需要承认它们的地位——处于不同位置。承认它们的位置,翻译和世界构成(因此还有世界文学)的问题才会变得明晰。这些文本让我们反思世界的秩序,用这些创造性的文本构筑世界成为一种可能。”14白安卓认为这些独特的文本其实代表了另一种文化逻辑,提醒我们对惯常思维模式做逆反性思考。在理论铺垫之后,她进入对《马桥词典》的分析,运用以上理论阐述了《马桥词典》与《哈扎尔辞典》之间的异同,这一观点对国内的研究者具有借鉴意义。“帕维奇的《哈扎尔辞典》展示了国家与世界、语言、文字和在此辞典小说中出现的文化间的张力,而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则大不相同。《马桥词典》以标准的汉语普通话写成,绘制出一种处于中国传统的边缘——但可能或应该处于中心——的文化。……韩少功力求寻求一种对另类文化的表达。这些另类文化看似另类却又如此中国,这些另类文化其实更具中国特性。”15白安卓的这篇文章其实是以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和董启章的《地图集:一个想象的城市的考古学》16两部著作为例阐明华语文学对世界文学的意义。她认为董启章以一种混合文字绘制的中国地图集展现了对空间的强大反思。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和董启章的《地图集》虽多有不同,但享有类似的构筑世界的视角。两者都聚焦于本土,分别是马桥和香港。他们将文本置于一种允许跨地域——但不是全世界的——思想框架中,这是一种对用文字建造世界思想的反思。这一思想框架既是本土的,又是跨地域的。两部作品通过方言术语和地名来协调本土和全球之间的对话,也就是说他们通过强调语言的独特性,以此为中介协调本土与全球的关系。两者的作品创造出一个介于汉字和字母之间的空隙,通过这一空隙显现何为华语。他们的文本制造出一种针对文字和文化常规的反思。这两个文本让世界听到华语的声音,看到华语的特征17。也就是说,白安卓的论述重在表现华语著作的世界意义:使得这两本世界文学中的中国著作样本拥有强烈意义的原因是它们对于语言、地理和文化情景的积极反思以及文学构成。他们的作品展现了世界和词语之间的可能关系,并以此提出见解。

2011年蓝诗玲在《当代世界文学》上发表《从地图上消失:韩少功的马桥》一文。此文源于当年韩少功被授予纽曼华语文学奖,作为《马桥词典》的翻译者蓝诗玲在颁奖典礼上进行主题发言,后将发言整理成文。发言论述了韩少功《马桥词典》中的“地方普遍主义”:

像韩少功本人一样,《马桥词典》既是本土的和特殊的,又是国际的。……他常常思考,一种普遍化、正常化的语言是不可能存在的,以及当你试图认为它存在时的荒诞与悲剧性。在思考这些时,他从不畏惧,自己的思想在不同国家和时代之间跳跃……韩少功的马桥村民是普世的、立体的,也正是读者所期待的。……尽管韩少功的人物生活在马桥,“地图几乎寻不见的小山村”,却让我们更加确信现代爱尔兰诗人卡瓦纳的诗句:“狭隘主义是普世存在的;它强调的是那些根基。”正如韩少功《马桥词典》的探索,马桥的方言、生活和村民们完全可以在世界文学中赢得一席之地。18

与白安卓的论述极为相似,蓝诗玲在肯定韩少功及《马桥词典》的价值时强调的是作为构成世界文学的中国本土这一视角。

罗鹏发表于《今日中国文学》的文章名为《语言与翻译间的人性》。此文在正文开始之前有一段来自期刊的简介:《今日中国文学》的读者们将通过翻译家、杜克大学教授罗鹏对去年纽曼奖获得者韩少功的《马桥词典》的分析,领略超越语言间的复杂协商而进入对不同方言之间翻译的文化意义之探索19。罗鹏在文章中从《说文解字》入手详细分析了《马桥词典》的意义——语言具有反映最原初人性及人类本质的特点。“在一个非常真实的意义上来说语言才是使我们成为人类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当说到语言自身概念的难题使得翻译所具有的局限性时,恰恰就在那个难题中——在意义和无意义之间的那些不可避免的断裂中——我们可能发现人性的影子。”20

最新一篇相关论文出自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查尔斯顿学院的齐百思(Piotr Gibas)之笔,题为《受创的风土:食物、记忆和中国湖南的文化大革命》。文中提到“风土”是用来描述拥有独特味道、性质、原产地价值,特别是当地地貌和生产方式特征的食物的专业名词。与以农民的田園生活为主的“风土”相反,现代中国湖南的“风土”结构映射了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创伤。现代湖南人的“风土”集体认同和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是通过公共食堂为主题的餐馆饮食旅游、韩少功的文学作品、农民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得以表现。齐百思的论文旨在通过历史学、民族志学和文学批评的方法探讨现代中国的历史记忆。齐百思在文中引用了他与韩少功交流时韩少功的原话:我们对过去的记忆是由现在创造的,它们并非来自过去。过去不能复活重现,一旦有人尝试穿越回去,过去就会消失,再次转变为当下。齐百思认为马桥之外的生活让韩少功觉得不舒服,因此他必须回去;一旦他回去了,他知道他已到家。韩少功回去的决定是整一代人追求身份的一个症状,这并不是回归过去,而是在当下寻找他们的位置,食物能够带他们回家。21

二、英语世界基于英文博士论文和

专著对韩少功及其作品的接受

此部分介绍直接或间接针对韩少功及其作品的英文博士论文和专著。以上已提及2001年UBC香港学生李薇薇安(Lee Vivian)的博士论文。除此之外,按时间顺序对相关论文进行介绍。Ying Lihua的博士论文《对传统召唤的回答——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寻根运动》22专章论述韩少功的创作。在论文的第三章作者对比分析了韩少功与莫言的作品,认为两位作家虽多有不同,但都具有不仅质疑而且反对中国文化和文学权威的共同决心。同时在分析中辨析两位作家与其他寻根派作家之异同。1999年Fu Binbi的博士论文《身体革新:当代中国叙事中身体的含义》23研究了身体在当代中国不同派别小说中所代表的不同含义。专章讨论寻根派代表作家的作品,在分析韩少功的短篇小说《爸爸爸》时指出此作旨在超越文革叙事,寻找中国现代化失败的文化根基。进入新世纪米家燕在其博士论文《乡土景观:中国现代文学、电影、艺术中的家、风景和民族表现》24中探讨乡土在中国现代小说中所代表的形象。论文第二章专论韩少功的小说《归去来》,认为在此作中作家重新进入乡土以寻求失去的原本身份,同时这种寻求身份的渴望是通过类似弗洛伊德的怪怖者经历的独特体验来加以表现的。蔡元丰在其2004年的博士论文《重塑过去:邓小平时代中国的历史小说1979—1997》25中致力于当代中国历史小说在英语学界的系统研究。论文第一章专论《爸爸爸》和《马桥词典》,认为两部作品中的痴呆形象和湖南方言正体现了地区和国家间的转喻关系。Wang Yanjie的《下放的视角:后毛中国知青文学中的诗学与政治》26是有关韩少功较新的一篇博士论文,研究了所谓另类声音的知青文学在毛泽东之后中国现代性话语中的价值和贡献。第二章为韩少功专题——异质性时间:韩少功的超现实主义作品《归去来》和《马桥词典》。作者认为两部作品中反映的异质时间概念减弱了现代性的前进观念,并提出有必要对后毛时代处于中国现代化中心的唯发展主义进行重新思考。2011年Huang Yiju的博士论文《时间创伤:文革的审美来生》27试图通过跨学科方法分析揭示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和电影作品中的文革创伤,在历史意识中分析挖掘“文革”中隐藏的政治罪行、痛苦以及缺席的情感。在论文第二章中作者以《异质性美学:揭示寻根文学中的根》为题专章论述韩少功代表作:

韩的写作中渗透出一种悲伤和黑暗,这是一种由历史大灾难的后果所带来的无法动摇的悲伤和忧郁的重压。……在他的受创的但又反抗他人的文学表演中雕琢出一个神话空间,粉碎盛行的集中性、统治、普遍主义和发展主义的文化梦想。28

再来看看专著的情况。有关韩少功的英文研究专著数量较少,直接专著、也可算最重要的只有一部,即荷兰汉学家林恪2005年出版的《以出世的态度而入世:韩少功与中国寻根文学》29。结语部分作者说道:

本研究却揭示了韩在寻根思潮中的作用远比人们想象和了解的要复杂得多。其实韩少功的寻根和在此潮流中的大多数其他作家不同,他对传统在形式方面的延续远比在内容上的创新作用更大,韩通过个人声音和风格超越了寻根思潮的狭隘范围。30

除了直接研究著作之外还有一部分非直接相关的专著,包括出现在某本专著中以韩少功及其作品为专章专节的情况。值得关注的是汉学家金介甫2015年新著《中国新历史小说中的反乌托邦想象》。此书通过对包括韩少功在内的国内最著名的当代作家的十七篇作品的文本细读、深入分析探讨中国反乌托邦文学的特质。金介甫认为中国反乌托邦文学不同于世界反乌托邦文学的最显著标志是作品中表现的“残酷而永无止境的社会道德衰落”。在中国新历史小说的反乌托邦想象中时间依然是一个重心,时间失范、超出历史的时间,循环和重复等,这些对时间的不同认识和处理方式显示了中国新历史小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此著中有一节专论韩少功,名为《韩少功〈马桥词典〉中的循环与文化悲观主义》,认为《马桥词典》不是一部传统的历史小说,而是一种对时间进行整体概括的独特模式;而作者韩少功较此著中提到的其他小说家更为自觉地扮演着业余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历史语言学家和哲学家的角色31。另如以上提到的Huang Yiju的博士论文,后在2015年出版专著《梭影书:文革的审美来生》,其中第二章《异质性美学:韩少功理论与文学作品的根源》作为专章对韩少功及其作品进行论述,内容与上述博士论文基本相同32。还有收录于各类研究论文集中的评论,如刘绍铭的文章《韩少功1985年后小说中对过去的探访》一文出自《从五四到六四:中国二十世纪的小说与电影》研究论文集。33

三、英语世界基于书评、书讯、书目

等信息对韩少功及其作品的接受

如前所述,有关韩少功的英文资料中书评数量最多。还有一部分内容属于讯息类,如针对韩少功及其作品的简介、书目、书讯等。以下就代表性的数篇进行介绍。

较早的书评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如贝蒂娜L.纳普(Knapp Bettina L)于1991年《今日世界文学》上发表了有关韩小说《爸爸爸》法文版的书评。法文版由 Noel Dutrait 和户思社(Hu Sishe)翻译,出版于1990年,书评中称《爸爸爸》是一部寓言式作品34。另外一篇同样发表于《今日世界文学》(1994年68卷1期),是对由玛莎·琼翻译的韩少功早期作品英译本的书评。英译本于1992年出版,名为《归去来?以及韩少功的小说作品》(也被称作《韩少功小说选集》)。实际上此译本的前言《论韩少功的探索型小说》,由玛莎·琼本人撰写,已于1993年译成中文,发表于中文期刊《当代作家评论》35。在书评中作者Chang Shengtai写道:在《译丛》平装杂志中出现了韩少功的最出色的四个故事,这是对当代中国小说英语资源的丰富,必定受到欢迎。韩的语言有时达到史诗般的壮丽,带有令人屏息的韵律,暗示着一个焦急寻求真理的灵魂。玛莎·琼的翻译做得很好,而且她的引言也颇有益处。但是,人们可能会质疑她的做法,即将自己视为编辑对小说题目《归去来》添加了一个问号。这样的结果反而局限了原题所具有的多种阐释可能性36。2000年秋季,《今日世界文学》再次发表贝蒂娜L.纳普对韩少功小说《山上的声音》法文版书评。此文以讯息为主,提到韩少功此书中文版出版时间,且这是韩少功第五部被译成法文的书37。凯瑟琳·沃尔夫在2003年8月31日的《纽约时报书评》38上对《马桥词典》英文版进行推介,称其为一部微观史。BBC驻中国记者Sabine Eckle在2004年3月11日《远东经济评论》的时事栏目发表《词语力量》39一文,书评简短,对韩少功以及《马桥词典》的英译本都进行了高度评价。指出《马桥词典》的价值在于对“文革”历史的独特表述。最后提到韩少功获得1998年上海文学杰出奖以及《马桥词典》1999年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20世纪中国最佳一百部小说等讯息。Wu Fatima也在《今日世界文学》2004年78卷3、4期中国出版的书讯栏目对《马桥词典》英文版进行介绍40,认为《马桥词典》是继高行健之后中国作家再次发力以寻找表达中国当代文学新方式的表现。

书评中较重要的两篇均是对林恪专著的评论。一篇作者为王一燕女士,发表于2007年1月的《中国研究》41上。书评中提到对韩少功代表作的翻译得到了中国之外阅读者的持续关注,但对韩少功这位中国当代作家及思想家的系统性学术研究却非常缺乏,但林恪的著作弥补了这一空缺,可算作是对韩少功作品及1980年代寻根思潮现象的整体评价。其中写道:这本书的主要贡献是林恪对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中国发生的关于传统与现代性辩论的文学和历史事件的调查,同时也是对当时辩论的发展以及这一事件与文学公众之间关系的详细记录。此外,林恪对韩少功作品的仔细阅读使我们看到有关韩创造力的整体面貌。同时王一燕对这本书的保留意见在于专著有限的范围和焦点42。另一篇书评作者为CHAN RED,发表于2016年7月《中国信息》20卷2期上,书评同样针对林恪专著,其观点与王一燕也多相似。书评中提及:

“相对论”是林恪分析韩少功的关键词。……在韩的小说世界中现实是流动并令人困惑的。同时二元对立在其小说中完全消失:城市和乡村、现代性和本土化、进步和回归、现实和想像/幻想之间都不存在明显的边界。……

的确,这本书的标题《以出世的态度而入世》恰如其分地总结了韩作品所具有的辩证性……林恪断言韩的作品并非是向“民族主义”和“文化主义”的倒退(回到传统,回到过去),或是向内(倾向中国文化,远离西方影响)的,或是向下(倒退到乡村和前文明时代)的,就如各种评论所述。林恪对于译介的问题很敏感。他的研究以文本为重心,把译介置于聚光灯下,这是一种恰当的做法。43

除了大量简短的英文书评出现在各类期刊上,还有一定数量的相关书讯出现在期刊和报纸上。如Chang Hungyun1998年11月1号在《书目清单》上“中国书籍”部分对《马桥词典》的介绍。介绍中提到《马桥词典》的台湾版本由时报文化出版社于1997年出版44。另如,麦克米兰在2004年3月15日的香港英文報纸《南华早报》上对韩少功参加香港国际文学节以及《马桥词典》进行介绍45。而麦吉尔2004年7月17日在《悉尼先驱晨报》对《马桥词典》英译本的介绍属于内容摘要的性质46。此类型的英文材料不在少数。

四、韩少功及其作品在英语

世界的接受特點及原因分析

通过以上英语世界对韩少功及其作品接受情况及材料的翻译、整理、分类与分析可见以下特点:

第一,尽管英语世界对韩少功的接受受制于翻译的滞后性,英文论文及相关讯息多针对韩早期作品,且集中于《爸爸爸》《女女女》《归去来》和《马桥词典》四部作品,但几乎所有材料都呈现出对韩少功本人及作品高度认同的特点,负面评价几乎没有。

第二,针对韩少功小说英译本及相关英文研究专著的书评数量最多,但多以介绍为主,起推介和普及之用;研究专著只有一部,但影响深远。而专著少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文学界偏爱以议题为中心撰写著作,有关韩少功及其创作的研究有一部分收录在以研究特定时期或特定思潮为议题的英文著作中。

第三,较有深度及启发意义的评论文章如前所述集中于一些知名专业期刊,且多来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英文博士论文,作者也多为在美、加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学生。

第四,博士论文、期刊论文对韩少功及其作品的分析评价广泛使用各式西方理论,但同时也具有方法多样、视角独特的特点,与研究专著一同成为最具学术参考价值的材料,可与国内的韩少功研究形成互补。

第五,英语世界对韩少功的接受有一个明显的转向,即早期多将其作品视为文化隐喻、民族和历史寓言,旨在强调其作品对中国传统文化痼疾的批判;同时评价也多集中于作品中的文革反思,认为韩少功作品具有超越一般“文革”叙事并以此寻找中国现代化失败之文化根基的特点。进入21世纪则发生明显的转向,侧重肯定韩少功作品的文本和语言价值,以“世界文学代表作”为关键词认可《马桥词典》所具有的创造性和世界性。如果说英语世界对其的接受早期视其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那么近期的接受则被处理成一个站在西方立场如何评价“世界文学中”的中国文学的问题。对其评价的关键词也从“传统”“文革”“寓言”“退化”“颠覆”等转向“文本”“语言”“翻译”“本土”“建构”“普世性”等。对《马桥词典》的评价最多也最具代表性,近期评价对其价值的认可即在于《马桥词典》借由特殊化、本土化而实现的普世性。这一转变意义深远,可见英语世界评价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视角正在从“看与被看”的单向审视模式缓缓转向“交流、翻译与阅读”的双向、甚至多向互动交流模式。

需要指出的是“交流、翻译、阅读”概念来自大卫·丹穆若什有关世界文学的三重定义。全球化与跨国文化理论代替曾经盛行西方学界的后现代主义成为文学研究的新语境后,理论家们也纷纷对“世界文学”这一概念进行重新定义。大卫·丹穆若什在《什么是世界文学?》一书中认为:①世界文学是对各民族文学椭圆形式的折射。②世界文学是能够在翻译中得益的创作。③世界文学不是一套固定文本的文典,而是一种阅读模式:一种与我们的时空之外的世界进行超然交往的方式47。以此理论审视英语世界对韩少功的研究状况可见其被接受的几个重要因素:首先韩少功的创作题材较符合“民族折射”的西方期待,符合西方对中国的认知传统,特别是其中的“文革反思”和“乡土叙事”。另外,世界文学必须是“在翻译中得益的创作”,韩少功早期经典作品经由专业翻译家的英文翻译获益,同时也受制于翻译的滞后性,未被翻译的重要作品在英文学界较少被提及。最后,英语世界的接受必然是站在西方立场、遵循西方“承认机制”的行为,所谓的阅读模式不可能是完全的“超然交往”。而韩少功作品所具有的深度哲理思辨性,强烈的批判意识,汲取中西、特别是中国传统语言和艺术形式并不断进行语言探索和形式更新,这些都较为符合西方世界的阅读口味,接近他们的承认机制。张英进在论及阎连科被西方学界接受的问题时,提到其被接受的一个关键词——超越。尽管韩少功的超越可能与阎连科多有不同,但这个词用在韩少功的思想及创作上也完全适用,“韩少功的意义之大,我一直认为他是超出文学的。例如《马桥词典》,超出文学,超出文学在文体上的自觉,而表现出思想上的超越力。”48不论西方霸权对中国文学进入世界文学这一过程施加怎样的影响,至少就韩少功的例子来说,“世界文学”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世界文学中”这一概念的重提与重新定义有利于中国文学作品超出原有的文化范围而活跃在更大的世界舞台上。

【注释】

①廖述务、李卉:《作家词典·韩少功》,载《当代作家评论》2017年第4期。

②Rong Cai,“The subject in crisis:Han Shaogongs cripple(s)”,Th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Number 5,Spring 1994,p.64-77.

③Rong Cai,The Subject in Crisi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4.

④Rong Cai,“The subject in crisis:Han Shaogongs cripple(s)”,Th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Number 5,Spring 1994,p.76.

⑤⑥Rong Cai,“The subject in crisis:Han Shaogongs cripple(s)”,Th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Number 5,Spring 1994,p.77.

⑦Deirdre Sabina Knight,“Reviewed Work(s):The Subject in Crisi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by Rong Cai”,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64,No.4(Nov.,2005),pp.997-999.

⑧⑩Vivian Lee,“Cultural Lexicology:Maqiao Dictionary by Han Shaogong”,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Vol.14 No.1,2002,pp.145-177.

⑨韩少功:《工具,有时也是价值》,载《琼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1112Vivian P.Y.Lee,“The representation of histor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Han Shaogong,Mo Yan,Su Tong”,Ph.D 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2001,p.ii.

13Andrea Bachner,““Chinese”Intextuations of the World”,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Volume 47,Number 3,2010,p.320.

14Andrea Bachner,““Chinese”Intextuations of the World”,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Volume 47,Number 3,2010,p.323.

15Andrea Bachner,““Chinese”Intextuations of the World”,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Volume 47,Number 3,2010,pp.329-330.

16董啟章:《地图集:一个想象的城市的考古学》,台湾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版。

17Andrea Bachner,““Chinese”Intextuations of the World”,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Volume 47,Number 3,2010,p.342.

18这里的引文采用了刘洪涛、贾燕芹发表于2014年《当代世界文学中国版》对此文的中文翻译。

19Carlos Rojas,“Humanity at the interstice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Chinese Literature Today,Vol.2,No.2,2012,p.62.

20同19.

21Piotr Gibas,”Traumatic Terroir:Food,Memory,a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Hunan,China“,Global food history,Vol.3,No.1,2017,pp.66-83.

22Lihua Ying,“Answering the Call of Tradition:The Root-seeking Move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Ph.D 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1992.

23Binbin Fu,“Corporeal Reform:Figuring the Bod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Narrative”,Ph.D dissertation,Purdue University,1999.

24Jiayan Mi,“The Spectacle of Xiangtu:Home,Landscape and National Representation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Film and Art”,Ph.D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2002.

25Howard Yuen Fung Choy,“Remapping the Past:Fictions of History in Dengs China,1979-1997”,Ph.D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Colorado,2004.

26Yanjie Wang,“The“Sent-down”Vision:Poetics and Politics of Zhiqing Literature in Post-mao China”,Ph.D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2011.

27Yiju Huang,“Wounds in Time:The Aesthetic Afterlive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Ph.D 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2011.

28Yiju Huang,“Wounds in Time:The Aesthetic Afterlive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Ph.D 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2011.pp.69-70.

29Mark Leenhouts,Leaving the World to Enter the World:Han Shaogong and Chinese Root-Seeking Literature.Leiden:CNWS Publications,2005.

30Mark Leenhouts,Leaving the World to Enter the World:Han Shaogong and Chinese Root-Seeking Literature.Leiden:CNWS Publications,2005,p.112.

31Jeffrey C.Kinkley,Visions of Dystopia in Chinas New Historical Novel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5,pp.100-101.

32Yiju Huang,”Aesthetic of Heterogeneity:Roots in Han Shaogongs Theoretical and Literary Writings“in Tapestry of Light:Aesthetic Afterlive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Leiden,Netherlands:Brill,2014.

33Joseph S.M.Lau,“Visitation of the Past in Han Shaogongs Post-1985 Fiction”In E.Widmer and D.Wang(eds),From May Fourth to June Fourth:Fiction and Film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3.

34Bettina L Knapp,“China—Pa Pa Pa by Han Shaogong and Translated by Noel Dutrait and Hu Sishe”,World Literature Today,Vol.65 Issue3,1991,p.546.

35玛莎·琼:《论韩少功的探索型小说》,田中阳译,《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3期。

36Shengtai Chang,“China—Homecoming·And Other Stories by Han Shaogong and Translated by Martha Cheung.”World Literature Today,Vol.68 Issue1,1994,p.211.

37Bettina L Knapp,“Bruits Dans La Montagne et Autres Nouvelles”,World Literature Today,Vol.74 Issue 4,2000,p.802.

38Katherine Wolff,“A Dictionary of Maqiao”,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Aug 31,2003,p.17.

39Sabine Eckle,“Word power”,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Mar 11,2004,p.56.

40Fatima Wu,“China:A Dictionary of Maqiao”,World Literature Today,Vol.78 Issue3/4,2004,p.85.

41Yiyan Wang,“Reviewed Work:Leaving the World to Enter the World:Han Shaogong and Chinese Root-Seeking Literature by Mark Leenhouts”,The China Journal,No.57,2007,pp.228-230.

42Yiyan Wang,“Reviewed Work:Leaving the World to Enter the World:Han Shaogong and Chinese Root-Seeking Literature by Mark Leenhouts”,The China Journal,No.57,2007,p.230.

43RED CHAN,“Book Review:Leaving the World to Enter the World:Han Shaogong and Chinese Root-Seeking Literature”,China Information,Vol 20,Issue 2,2016,pp.333 - 335.

44Hungyun Chang,“Ma qiao ci dian”,The Booklist,Nov 1,1998,p.479.

45Alister McMillan,“Festival Shows Western Appetite for Chinese Novels”,South China Morning Post,Mar 15,2004.p.1.

46Michael McGirr,“In short fiction”,Sydney Morning Herald,Jul 17,2004,p.13.

47大衛·丹穆若什:《什么是世界文学?》,查明建、宋明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参见译者序部分。

48欧阳江河:《他的知行合一和对文学的超出》,载《小说评论》2017年第3期。

(郭恋东,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英文学术期刊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传播实证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6BZW159;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科学术领域文化专项项目“以英文学术期刊为媒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传播实证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6JCWH04)

猜你喜欢
韩少功书评词典
“大力士”纸片人
书评:《鲁滨孙漂流记》
The Sun Also Rises from Hemingway《太阳照常升起》书评
《探索与回望——论韩少功的“后知青”写作》文献研究综述
词典使用与英语学习
韩少功乡土叙事与命名
“函数及图象”错解词典
漫画词典
韩少功:“挑着粪桶”写作的文联主席
编后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