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文学图像史料学的建构

2018-05-28 09:26龙其林
南方文坛 2018年3期
关键词:史料图像文学

文学史料学作为学术界的一门显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与参与,不过对于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的图像史料的搜集与研究显然还没有引起文学史料学界的普遍重视。在中国文学图像史料学的研究领域,已出现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如郑振铎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搜集了大量的图像史料,开创了现代意义上的插图本文学研究著作,并对图像史料的新颖性、资料来源的可靠性等提出了要求。杨义在《中国新文学图志》《中国现代文学图志》等系列著作中践行的“文学图志”,以历史為经,以书刊装帧插图、报刊漫画、历代绘画、故居摄影等为纬,形成以图出史的文学史编写模式。笔者也对中国文学研究著作中的图像史料的类型、时空观念及图志本、插图本的区别以及图文关系类型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①。这些研究成果对中国文学研究著作中的图像史料的作用、图像与文学的关系、图像的选择经验等进行了分析,不过相关研究不仅数量相对有限,且大多聚焦于一部著作或图文关系的某个侧面,尚未将图像史料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加以探讨。长期以来学术界很少考虑这些问题:中国文学图像史料学由哪些史料来源构成?在图像史料逐渐渗透至中国文学研究著作的背景下,又存在哪些制约图像史料学发展的因素?在图像史料学业已成为中国文学研究的一大趋势时,如果学界仍无法对图像史料学的性质、概念、分类、实践情形等有基本了解的话,在文学研究著作中使用图像史料就难以形成特色。因此,对中国文学研究图像史料学的厘定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从左图右史到图文互文

图像史料进入中国文学研究是近二十年学术出版界的一大景观,出版的文学研究图文著作已经十分客观。人们通常将图像史料进入中国文学研究溯源至1932年郑振铎出版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认为这是中国文学图像史料学研究著作的肇始。事实上,中国古代对于图像的使用有着悠久的传统。如果将传说中的“山海经图”“河图洛书”“河精献洛书”等视为图像与文字的一种结合形态的话,那么中国图文互文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上古时代。《山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十分独特的志怪典籍,多数学者将其视为中国早期一部有价值的地理著作。该书所记录的远古时代中国的自然、人文地理内容极为广博,其中的图像主要有《山经》地图、《山经》异兽图、《海经》地图、《海经》异兽图。关于河图洛书是否伪作、河洛是否为八卦来源等问题宋代以来存在较大争议,但将二者视为图文互文则并无问题。通常人们将河图洛书看作以河图为体、洛书为用,二者是一部关系紧密的图文著作。厦门上古文化艺术馆收藏的三星堆文化时期的出土器物河精献洛书玉像,亦可视为图文关系的一种变体。这座玉像中的人物将卷轴置于神台,其袍衣正面有线刻牙璋,中有象形文字。上古时代的这些图像有些虽已遗失,但由此形成的图像与文字的传统却延续下去,其中的深远影响在于“受《山海经图》的影响而逐步形成‘图经学术传统。图经又称图志、图记,意指附有图画、地图的地理志,是中国方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编纂体式”②。虽然上古时代的图像传统一直绵延不断,但此时的文学尚未独立出来,并且囿于传播载体的限制,此一时期的古代典籍常刻记于兽骨、龟甲、石头及竹简、木牍之上,主要为文字表述,很少有图像史料,或者已经散佚,因此文字是记录的主要载体。虽然后世流传的《诗》《孝经》《尔雅》《论语》《春秋》等经典著作多有图像以教化民众,但这些典籍在上古时代并无使用图像的条件及意识。

到了汉代流行为图画人物进行说明的画赞,并逐渐演变为对于图画对象的歌颂,也是一种简单的图文关系。当然这些画赞的主要功用不是基于人们自觉的图文意识,而是其所承担的借助画像、画赞进行道德教化的责任。虽然近些年来的考古发现陆续证明,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西汉时期已经有纸张的发明,如出土于西汉早期的放马滩纸、西汉中期的灞桥纸、悬泉纸、居延纸以及西汉后期的旱滩坡纸,但纸张书写并没有在短时间内得到推广,一直到南朝时纸张才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后世陆续发现的东汉、三国时期诸多文简说明,在这一时期人们仍然多用竹简、木牍记录重要事件,“洛阳纸贵”的典故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当时纸张生产和销售的有限,图像依然未能成为文化传播的必备要素。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已经有不少藏书,北魏朝廷也曾向民间征书。但一直要到隋唐两朝,纸张才真正在社会上普及。此时雕版印刷术已经较为成熟,长期的稳定生活促使了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需求,书籍的印刷及图像的使用逐渐成为常见的现象。到了唐朝,人们已经形成了对于使用图像意义的认识。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就明确提出了看待图文关系的观点,“记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容;赋颂有以咏其美,不能备其像。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③。中国古代形成的诗歌、绘画合一的趋势,在唐代表现得较为明显,一些知名的诗人同时又是著名的画家,如王维、刘商等。

到了宋代,随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书籍的出版和传播影响更加深远,图像史料进入纸本书籍成为当时的普遍现象。不过此时文学依然没有获得自身的独立性,所以在印刷和传播的书籍中多为经书、佛经、科技书籍、故事等,但这一时期形成了书籍嵌入图像的惯例。比较此时期的佛像图、经书图、科技医药图、故事图、地图等,可以发现经书中的插图具有较为明显的学术色彩,与后世学者所讨论的图文互文方法较为相似。在科举考试时代,经、史、子、集各部书籍中以经部居首,具有广泛的社会和文化影响力。在宋代的图书中,形成了使用插图的热潮,尤其是对于一些经典的诠释。“唐宋之际,逐渐由‘图‘经并重向‘经主‘图副转变,并在宋代出现了从图经向志书的衍化。”④据杜羽考证,宋版面书中对于《礼》中名物制度、《易经》中太极、《春秋》中古地理、乐书中乐器形制等都有大量的插图,因为中国古代的服饰、车舆、宫室、器物等内容难以仅仅由文字呈现,必须通过图像的使用进行呈现和解释。同时为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南宋时编撰了以“纂图互注”“监本纂图”为名的经书,其中有不少解释说明性的图表⑤。到了明清时期,图像进入书籍更加普及。明代时期出现了一些宣扬封建礼教观念、正统道德意识、妇女规范、礼仪规范等方面的通俗性读物,里面有大量的插图,如张居正的《历代帝王鉴图说》《历代名媛图说》《皇清职供图》等。随着市民阶层的崛起和文化行业的发展,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印刷的绣像古典小说,里面有数量众多的人物画像、故事情节插图等,如关于《金瓶梅》绣像、《西游记》绣像、《三国演义》绣像等。同时一些科技、医药类书籍,如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也大量使用图像。到了清代中期后,随着列强相继打开中国市场,一些自然科学著作被翻译到中国,这些书籍多有图画、图标。同样是由于西方科学文化观念的影响,清朝后期的地方志中甚至出现了测绘图,图像比例也有不少增加。至于建筑学、考古学、生物学等著作使用图像更为常见。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古代典籍尤其是宋代之后的书籍中出现了大量图像,一些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术研究著作,但这仍然不属于中国文学图像史料学研究的范畴。形成这种情形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中国古代书籍中的插图多为对于经书、医术、佛经、科技等内容的反映,尚未形成文学研究互动因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国古代的文学尚处于杂文学阶段,还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纯文学观念。一直到1932年郑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正式出版,运用图像史料学进行中国文学研究的著作才真正问世。郑振铎在修订版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使用了图像史料一百七十四幅,图像史料来源十分丰富,既包括稀见版本的封面、版式,又收录了作家留影、手迹、手稿等,开创了自觉运用图像史料学从事中国文学研究的先河。郑振铎还编著了《中国历史参考图谱》(1946—1950)等著作,将其对于图像史料的爱好进行了实践。令人遗憾的是,中国文学研究图像史料学的实践并未持续多久,现代文学史上虽有鲁迅、张爱玲等作家为自己的作品设计封面、插图,但这并非文学研究图像史料学的实践。进入新时期后,郑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数次重版,但直到1996年杨义主笔的《中国新文学图志》的出版才宣告了文学研究图像史料学方法的复归,此后文学研究界陆续出版了一批图文互文的文学研究著作。杨义主笔的《中国现代文学图志》《京派海派综论(图志本)》《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与文化(插图本)》及其主笔的《中国新文学图志》,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及其《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程光炜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谭桂林的《转型与整合——现代中国小说精神现象史》,汤学智的《生命的环链——新时期文学流程透视(1978—1999)》,吴福辉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范伯群的《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插图本)》,赵稀方的《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新时期卷》,张梦阳的《中国鲁迅学通史》,张堂锜、栾梅健编著的《大陆当代文学概论》,于润琦总主编的《插图本百年中国文学史》,唐文一等编著的《20世纪中国文学图典》,龚宏和王桂荣主编的《图文本·中国文学史话·现当代文学》,许道明的《插图本中国新文学史》,贺绍俊、巫晓燕的《中国当代文学图志》,徐迺翔的《20世纪中国文艺图文志》,于青和王芳的《黑夜的潜流——女性文学新论》等,就是运用图像史料学进行中国文学研究的成果。

图像史料学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进入中国文学研究,既是中国古代左图右史传统的余响,又是西方图像学兴起后对于中国文学研究界的影响。图像学起源于19世纪的西方,在20世纪发展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图像史料学成为可能,得益于图像学理论的兴起、大众传媒时代的来临以及中国文学研究图文著作的大量出版。将图像史料学引入中国文学研究,可以借助图像史料与文字研究的对话形成新的文学语境,在图像史料与文字叙述的二度创造过程中拓展文学研究的诗性空间,重新发现和还原文学史。图像史料在中国文学研究著作中的大量渗透,与中国学者对于“互文性”概念的接受密切相关。如果说索绪尔提出了能指和所指这一对概念,使人们意识到符号本身并无意义性,它们只有在整个符号系统才能寻找到自身的特点与意义的话,那么到了朱丽娅·克里斯特娃这里则直接指出了语言在特定语境下可以参与转变原有的语义、用法和规范:“互文性一词指的是一个(或多个)信号系统被移至另一系统中。但是由于此术语常常被通俗地理解为对某一篇文本的‘考据,故此我们更倾向于易位(transposition)之意,因为后者的好处在于它明确指出了一个能指体系(systeme signifiant)向另一个能指体系的过渡,出于切题的考虑,这种过渡要求重新组合文本——也就是对行文和外延的定位。”⑥互文性理论促使人们意识到文学研究在注意单一文本之外,还应注意文本与图像、文本与文本之间的互动关系,文学发生的过程不是单向度而是多维度的,研究者应该从文学作品的图像史料中着手还原政治、文化、社会、习俗等文本周边信息,在相互参照中勾勒作家心态、社会心理、文化氛围、群体趣味,捕捉作家创作、作品传播中微妙而重要的信息。每一部文学研究图像史料学著作都是文本与图像、文本与文本、图像与图像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不同图像史料的互证或对抗、对话或质疑可以修复文学发生过程中的断裂、失语之处,抑或在互相质辩、调试中揭示文学现象的形成机制。因此中國文学研究图像史料学不仅仅是关于图像史料使用的方法,而且是关于图像史料的政治心理学、文化心理学、视觉心理学的探讨手段,更是关于文学发生学、文学史演化的学问。

二、中国文学图像史料学的概念与分类

凡能够真实地(即便有所变形)记录中国文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各类可视性材料,都应纳入图像史料学的范畴。由于文学并非孤立的个人创作,而是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文化氛围、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教育体制、政治生态以及日常生活等具有密切关联,因此凡是可以影响作家创作的历史性的、彼时现实性的物体、事物、现象,都是图像史料学的关注对象。在这些年的中国文学图像史料学研究中,一些学者敏锐地意识到了图像史料的来源特点,自觉地在研究著作中使用了自然山水、历史遗迹、城市景观、市民生活、生产场景、文化生活、寺庙佛像等图像史料,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文学史料学的研究。由于历史时代的差异和科学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当代文学的图像史料范围有较大的差异。中国古代文学图像史料学依据的主要为历史性的图像(当然也可以使用一些今人摄制的图像),这些图像囊括了遗迹、遗址、遗存物。近现代尤其是近数十年来,媒体技术日益发展,制作和获得图像的渠道逐渐多元,图像史料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如出现了摄影、电影、电视剧、戏剧片、新闻片、纪录片、E-mail、社交媒体等,它们同样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具有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价值。概括来说,中国文学图像史料学是一门通过图像载体提供文学周边信息,经由研究者的考辨、整理、分析后,被运用于厘定文学史实、诠释文学现象、分析作家作品的学问。

中国文学图像史料学表现在研究著作中为图像形式,图像可以分为图形与影像,分别来自实物、人物拍摄、扫描、影像截图。图像史料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根据中国文学的学科门类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图像史料,根据艺术门类可分为文学、音乐、舞蹈、雕塑、绘画、建筑、戏剧、电影等图像史料。但从图像史料学在中国文学研究著作中的使用情况,结合图像史料学的搜集、整理和保存角度,笔者以为还是以图像史料的来源渠道作为划分标准更为适宜。依据图像史料的来源实体,可以将其划分为书刊、人物摄影、绘画、信函等、地理、工艺美术、影像及新媒体、生产生活图像史料等八个方面。

(一)书刊图像史料

1.书影。书影通常包括书籍的封面、内页和封底,其价值在于展示书籍的样式、装帧。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来说,古籍的书影主要为版本目录研究之用,古籍中的版式、书名、题跋、行款、字体、藏印甚至墨色、纸张等都是重要的文化线索。

2.版式。书籍、报刊除了书影图像史料显示的题跋、版本、装帧等价值外,其平面设计的版面格式也具有参考价值,如开本、书眉、目录、注释、表格、版面装饰、页码、字体、字号、排版形、排列位置、留白大小等。目前有一些拍卖行出版有古籍文献的图录,如姜寻编《中国古籍文献拍卖图录》(1—4册)等。

3.漫画。漫画是近现代以来流行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通常以简单而夸张的图画来表现人物行为、社会生活、时事政治,深受市民读者的欢迎。漫画多为批评讽刺社会中的人或事,兼具社会性与娱乐性。许多杂志、报纸及书籍为了活跃内容设置了漫画栏目或选择、绘制了漫画,这些漫画多结合时事、时人进行讽刺。

4.报道。报道是新闻题材中的一种基本形态,近代以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或其他新媒体将有关消息通过书面或音频、视频的方式告知受众。近代以来的中国文学与媒体关系极为密切,不仅一些作家的作品通过报纸、杂志、广播或互联网等刊登、连载,而且他们也常常成為一些报道的关注对象。

5.插图。插图又叫插画,通常是为配合书籍出版而选择或绘制的配图,其主要有图解、实例和说明的作用。插画的位置比较灵活,可以在正文之间,有的印在扉页上,也有的印在正文之前,或者印在内封面,或上图下文,或下图上文,或左图右文。随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宋代及其后中国的书籍印刷大大加快,插图也由此成为宋、金、元、明、清几朝书籍的常见样式。

6.画报。画报是近代化的产物,主要以刊登图像为主的杂志或报纸。19世纪80年代,《点石斋画报》创办,以上海《申报》副刊的形式存在。除《点石斋画报》之外,晚清之后各类画报大量出现。画报的史料价值近些年逐渐引起文学研究者的重视,画报因为主要运用摄影照片作为主要方式,其史料的客观性、逼真性一定程度上要胜于绘画等其他图像史料。

(二)人物摄影图像史料

1.作家照片。作家照片即是使用照相机所拍得的作家肖像。随着摄影技术的进步,近年来人们逐渐使用数码相机进行摄影。作家照片的价值在于,一方面可以为文学史、文学研究著作中的重要作家树立清晰的形象,使作家与作品产生关联,另一方面则在于照片本身即能显示出作家的容貌、气质、趣味等内外因素,有助于读者加深对于作家与作品关系的理解。

2.作家摄影作品。当代文学界有一些作家在坚持创作的同时,也非常爱好摄影,他们留下了许多摄影作品。这些图片及其拍摄时间对于我们理解作家的心境、情感和创作动机有着参考意义。

3.其他人物照片。一些与作家没有直接关系,但能反映出一定时期社会大环境的人物照片也可以为文学史演进、作家创作交代必要的背景,如舒宗侨、曹聚仁编著的《中国抗战画史》等。

(三)绘画图像史料

1.水墨画。水墨画就是通过调配墨和水比例形成浓度不同的浓墨、淡墨、干墨、湿墨、焦墨等材料,借此绘制不同浓淡的画作。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其所使用的绘画工具和材料都具有民族特色。按照水墨画作的题材划分,可以分为以下类型:一是山水画。二是人物画。三是社会习俗画。四是禽兽画、禽鸟画、虫鱼画。五是花竹画。六是宫室画。有关水墨画的图像史料已出版不少,如王欣等编《中国近现代绘画鉴赏图录》、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中国古代书画目录》(1—10册)、台湾故宫博物院编《冬景山水画特展图录》等。

2.油画。油画是西方绘画史的主体,流传下来的西方绘画作品多为油画。与中国水墨画不同,油画以速干的植物油作为颜料在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绘制图像。随着近代西方文化的引介,中国绘画逐渐接受了油画这一画种,并且逐渐和水墨画进行融合。

3.版画。版画是通过刀具或化学药剂雕琢或蚀刻于木块、石头、麻胶以及锌、铜等金属上的图像。中国早期的版画称为复制版画,这是因为版画的绘制者、木刻者和印制者都是分开的。后来随着版画的发展,画、刻、印逐渐合一,这样有利于画家充分发挥自身的艺术创造力。郑振铎编著的《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周心慧的《中国古版画通史(图版)》、傅惜华编的《中国古典文学版画选集》、李允经的《中国现代版画史》等,收录了不少地方的版画图像史料。

4.壁画。壁画主要是指直接在墙壁、墙面上绘制的图像,多见于洞壁、宫殿、石窟、墓葬以及寺院等处所的墙壁。壁画作为建筑的组成部分,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

5.水彩画。水彩画是使用水来调配透明颜料的一种绘画方法及绘画类型,多见于小幅的风景画作之中。因为颜料透明,不同颜色可以相互叠加,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

6.水粉画。水粉画是使用水来调配粉质颜料的一种绘画方法及绘画类型,这种颜料介于透明与不透明之间,能够形成鲜艳、浑厚的视觉效果,多见于现代风景画、空间画、静物画之中。

7.素描。素描是使用单色绘制图像的方法及绘画类型。素描是学习美术技巧过程中的基本功,具有优异素描能力的画家往往能够通过寥寥几笔传达出对象的显著特征和独特的韵味及节奏感。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期刊中,多刊载有画家为作家绘制的素描。

8.岩画。岩画是指在岩石、岩穴、石崖壁面等地方进行磨刻、涂画的图像。岩画多见于人类早期阶段,是文字产生之前人类表达对于自然、社会、生活各方面经验的一种方式。岩画内容多为动物、人物形象等。

9.画像砖。画像砖又称砖画、砖印壁画,是指刻制木块模具后,将图像印于砖面,以火烧制成型,然后按照一定顺序堆砌成像。画像砖多为墓室使用的材料。比较有代表性的砖画有南京、丹阳出土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鲁迅十分喜欢收藏古砖及砖文拓本,他曾从自己收藏的砖文拓片中选择一百七十三件编为《俟堂专文杂集》。

10.画像石。画像石是以石头为对象,通过刀具刻制的图像,多见于汉代的墓室、石棺、石碑、崖墓等处。因为画像石主要流行于两汉时期,因此人们习惯将画像石称为汉画像石。汉画像石的图像史料已出版一些,如《南阳汉画像集》《江苏徐州汉画像石》《鲁迅藏拓本全集·汉画像卷》等。

11.年画。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是通过手工印刷完成的传统民间艺术品。年画图像史料出版了不少,如王树村的《中国年画史》等。

(四)信函、书法、档案等图像史料

1.书法。书法是中国汉字独特艺术的传达,人们按照汉字的特点与意思来安排笔法、结构,使汉字具有美感。中国古代到现代的许多诗人同时又是书法家,留下了许多独具个性的书法作品。

2.文书。文书是指公文、书信、契约等纸质材料。公文是国家机构在公务活动中,按照一定的体式、规则、程序形成的书面材料。作家的书信多为亲人、朋友之间交流的客观记录,多为真情的自然流露,可信度较高。契约为当事人共同商议的关于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书面材料。

3.碑帖。中国古代由于缺乏长久保存信息的介质,因此一些重要的事情都习惯刻凿在碑石、悬崖等物体上。碑帖即是将石刻的拓本汇集成册的古人墨迹。

4.铭刻。铭刻是指刻印在动物肩胛骨、金石、器皿、碑碣、竹木、石块等材料上的记述性、歌颂性文字。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编有《中国民族古文字图录》。

5.档案。档案是历史的遗存物,指的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各项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史料价值的原始资料。档案的收藏以官方机构、半关方机构居多,也有少数家族、家庭或个人进行档案的收集。

(五)地理图像史料

1.山水。山水指的是自然界的景观,涵盖范围广泛,并不仅仅局限于山川、湖泊,而是囊括了自然界中的各类事物。

2.城市。城市是非农业人口聚集而成的居民点。传统的城市多为政治、军事据点,而缺乏经济、文化上的功能。近现代以来的城市是指具有便利交通条件、覆盖一定区域的人口与建筑的结合体。可以参考的相关图像史料书籍有叶骁军编著的《中国都城发展史》等。

3.古迹。是指古代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建筑、艺术上的遗产、遗迹、遗址。它的范围非常广泛,如古村落遗址、古建筑物、传统村庄、古街市、古寺庙、长城、宫殿等。

4.亭台楼阁。多为供游览、休息的建筑物。

5.民居。民居为百姓居住之所。由于中国地理面积广阔,气候差异大,民族众多,生活习俗各异,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房屋样式和装饰风格、布局。

6.园林。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借助艺术手段和工程改造,通过种植草木、建筑房屋、楼阁、改造地形等创作而成的具有自然环境与人文气息的游憩场所。中国古代的园林为数众多,北方的主要为皇家园林,南方主要为私家园林。

7.地图。地图是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通过地理学语言,表现一定区域内各种事物的空间分布的一种图形。中国古代的地图不太准确,但能够反映时人对于一定空间形式的认识。

(六)工艺美术图像史料

1.漆器。漆器是使用漆涂在器物的表面绘制而成的各类器皿。

2.玉器。玉器是使用天然玉石加工而成的工艺品。玉器的种类多种多样,可以依据材质、用途、产地等进行不同的划分。

3.雕刻。雕刻又称为雕塑,多为通过雕、刻、塑三种方法制造有一定审美价值或寓意的人物或观赏物、纪念物。常见的雕刻主要有石膏、树脂、黏土、木材、石头、金属等。

4.首饰。传统的首饰是指戴于头上的各类装饰品,后来逐渐地将佩戴于身体各个部位的贵重金属、宝石等也称为首饰。

5.陶艺。陶艺是指艺术家以陶瓷为材料、通过个人手法创作出具有审美意义的陶瓷艺术品。古代不同时期的陶艺各有特点,蕴含着特定时代的社会意识与文化内涵。

6.玻璃。玻璃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人类制造和使用玻璃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修文明、修雪松编著有《中国古代玻璃鉴赏图录》等。

7.徽章。徽章是佩戴在身上用来表示身份、职业的一种图形、文字标志。赵力成编著有《中国近代徽章图录》等。

8.钱币。钱币是指具有一定重量和价值额度的货币。相关图像史料可参见华光普主编的《中国近代铜币图录》,北京市钱币学会秘书处编译的《中国硬币标准图录》,赵立仁、黄小平、赵宏编著的《中国铁钱精品图录》等。

9.瓷器。瓷器是通过高温烧制瓷石、瓷土或高岭土而形成的工艺品。帅茨平编著有《中国明代瓷器图录》《中国清代瓷器图录》。

10.青铜器。青铜器是由青铜合金制成的器具,在中国有四千多年的青铜器生产历史。李建伟、牛瑞红编著有《中国青铜器图录》等书籍。

(七)影像、新媒体图像史料

1.电影。电影是一门视觉、听觉的现代艺术,它根据视觉暂留原理,通过照相、录音技术将影像、声音录制在胶片上,通过放映将影像及声音投射到屏幕上的一种现代技术。

2.电视。电视是利用电子技术和设备传送活动的图像及音频的装置。电视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逐渐在中国普及,其节目内容五花八门,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3.戏剧。戏剧是通过演员的角色表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一门舞台艺術,它综合运用语言、动作、音乐、舞蹈等手段实现叙事目标。在戏剧的表演过程中,常常有为演出而创作的剧本,许多作家既创作了剧本又参与到戏剧演出过程中。

4.纪录片。纪录片是一门以真实生活为材料,通过真人真事表现出社会生活真实情境的艺术形式。纪录片的真实并不意味着完全排斥艺术加工与其他表现方式的介入。

5.剧照。剧照是电影、电视、纪录片等宣传时的产品,表现主要人物或故事情节,以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剧照是影视图像资料的一种,通常随着影片等其他资料存档。

6.电子邮件。电子邮件是信息时代的书信,它是指人们通过电子技术手段交流思想情感、传达各类信息的通信方式。与传统的书信相比,电子邮件的通信具有即时性、廉价性。

7.社交媒体。社交媒体是指人们在互联网上相互交换信息的平台,包括社交网站、QQ、论坛、博客、播客、拍客、微博、微信等。当代人通过社交媒体来分享感受、咨询问题、交流经验、发表看法、传播观点、制造舆论。

(八)生产生活图像史料

1.家具。家具是人类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使用的家用器具。家具种类繁多,用途各异。阮长江主编有《中国历代家具图录大全》等书籍。

2.服饰。服饰是装饰人体的物品的统称。服饰材质多样,风格多元,具有鲜明的地域、民族和时代特征。相关图像史料著作较多,如黄强的《中国服饰画史》等。

3.农业。农业是指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利用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留下了许多与生产有关的史料。陈文华编著有《中国农业考古图录》。

上面是中国文学图像史料学研究著作中常见的史料来源,远未囊括可能的材料。事实上,图像史料学的范围远不止上述领域,当研究者分析中国文学过程中涉及相关材料时,他们在利用新角度、新材料、新方法拓展文学的研究视野时,有可能根据研究需要随时补充图像史料内容。例如,在研究20世纪40年代的北平文坛国共文艺力量的消长时,人们多习惯于从政党的文艺政策、作家的思想改造等上层建筑着手研究。冷川则考察了不同时期北平报刊纸张的来源及数量,将纸张的使用与文学期刊的兴衰关联起来,发现了一个久被忽略的现象:“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经济紧缩直至内战时期经济的崩溃,逐步挤压了北平校园为文学活动提供的余裕空间,当文学生产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发生危机的时候,一种适应较低生产力发展水准的文学体制在华北确立,并最终推向全国。”⑦在冷川的研究中,有关纸张的样式、印刷效果、进口记录、价格等图像便可以补充进中国现代文学图像史料学研究中。

三、中国文学研究图像史料学的

意义及问题

尽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有一些学者在文学研究著作中萌生了初步的文学空间意识,并且依据文学地理的潜在逻辑对文学史上的作家、流派进行归类,但这并未改变文学研究著作注重时间线索、忽略空间维度的整体状态。“在传统的文学史著中,时间是统摄文学叙事的内在线索,而空间则被认为是静止的、被动的存在,它不过为人们的活动提供场景而已。注重时间维度的文学研究惯性,导致了以往的研究长期忽视了空间维度在文学产生、演变过程中的作用。”⑧由于缺乏了对于作家作品形成、文学现象发生等文学活动的地理空间存在因素的考察,众多研究著作便无法真切有效地回答作家思想情感熔铸成型的具体原因、作品内容与自然及社会环境的关系,以及文学风格的形成等关键问题。离开了文学产生所需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之后,文学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学研究也会钝化为空洞的结果呈现和冰冷的线性演绎,文学的生命体验、思想寻根和精神气质将会大量散失。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批学者在中国文学图像史料学研究著作中辑录了大量具有明显空间意识的图像史料,建构起具有文学地理学视野的空间图像研究方法。这些图像史料强化了文学研究著作的空间特征,丰富了学术界对于中国文学发生现场和传播途径的认识,使得文学图像史料学研究跳出了线性时间的束缚,而在时间、空间的坐标体系中重新考量观察文学的发生与演变过程,研究立场、思维观念和研究方法也随之发生改变。杨义主笔的《中国现代文学图志》、林庚的《中国文学简史(插图本)》、李明的《中国现代文学版图》、贺绍俊和巫晓燕的《中国当代文学图志》、曾大兴的《气候、物候与文学——以文学家生命意识为路径》、周成华主编的《图说中国文学史》、龚宏和王桂荣主编的《图文本中国文学史话》、姚玳玫的《文化演绎中的图像:中国近现代文学/美术个案解读》、杨剑龙的《上海文化与上海文学》等文学图像史料学研究著作,为文学研究注入了地理空间活力。这些文学图像史料学研究著作辑录图像费力颇勤,选择的图像史料也异彩纷呈,自殷墟卜辞、历代水墨画、画像砖、画像石至城墙、园林、陶俑在内的图像史料纷纷涌入研究著作,通过丰富的空间形象与中国文学研究形成互动。一些从事文学图像史料学研究的学者并沒有自觉的文学地理学意识,但他们通过各自的图像史料学研究与20世纪90年代之后兴起的文学地理学思潮相互呼应。二者异曲同工,从各自的角度对中国文学研究忽视空间维度缺陷进行矫正,并在新世纪后逐渐形成合流趋势。曾大兴的《文学地理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12)和杨义的《文学地理学会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的出版,标志着文学地理学的理论方法体系已经初步建立,正朝着纵深方向继续拓展。饶有兴味的是,杨义、曾大兴两位文学地理学研究的代表性学者,恰恰也是文学图像史料学研究的长期实践者,他们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不约而同地出版了《中国新文学图志》《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中国古典文学图志》《京派海派综论(图志本)》《气候、物候与文学——以文学家生命意识为路径》等图文互文著作,并辐射至学术界,引导了一批青年学者投身于文学地理学和文学图像史料学的研究。他们由现代文学、古代文学出发,经过文学图像史料学的实践,最后会师于文学地理学的学术高峰并不是一种偶然。其间情形,更像是先驱者为文学研究找到一条回家之路。

图像史料的可视性、直观性,常常比文字史料更为准确地再现了历史场景的具体情形,可以帮助人们置身于特定时期的环境。以图像见证历史,以图像阐释历史,在图像与历史的相互对话、辩驳中恢复文学现场的丰富性。图像史料进入文学研究,不仅起到了见史、证史的作用,而且还在图史互证、图史辩驳的方面可以做得更多。优秀的学者往往能够在浩如烟海的卷帙中辑录图像史料,并将图像史料与文字记载进行对话,在比较中发现图像背后隐藏的思想、图史之间的矛盾及原因。《中国古典文学图志》在分析元代作家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时,选择了一幅《元曲选图》中的图像史料《赵氏孤儿大报仇》,图像的赵氏孤儿长大成人后英姿飒爽,骑着骏马、手持红缨枪,策马直刺奸臣屠岸贾。作者不满足于以图证史,更在图像之中看到了图像史料背后的思想存在:“联系到赵宋王朝自称是春秋晋国赵氏之后,屡为程婴、公孙杵臼封爵立庙,徽、钦二帝被掳后,‘存孤赵具有拯救民族危亡的象征意义。”⑨元代杂剧之所以形成这种情感寄托与价值隐喻,在作者看来根本原因在于游牧文明冲击下元代民间社会意识上浮的结果:“在游牧文明和农业文明烽火铁骑的碰撞中产生于华北大地的杂剧,其总体性格是带点野性,倾向阳刚之美的。最初的杂剧作家,也就是《录鬼簿》记录‘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五六十人,其籍贯大多集中在大都及河北(真定)、山西(平阳)、山东(东平)一带。这些都是农业文明故土长期换上游牧文明的主子的地方。两种文明的碰撞、摩擦和融合,造成杂剧素质与传统诗文的变异,也锤炼了它的艺术表现的方式和力度。即便爱情婚姻题材,也墙头马上、待月西厢,冲破礼教规范,帝妃之爱则以国家民族的盛衰为巨大代价。”⑩文学史家以图像史料与文学作品、文献历史进行对话,以图像激活文字,让历史与图像并置,进而为探求历史真相与文学探究作出努力。图史互证成为可能,与学者严肃的学术追求、精益求精的图像辑录准则及更新观念、勤于考证辨析有着根本的关联。此外,由于图像史料学的引入,中国文学研究的叙述方式也产生了变化。图像史料进入中国文学研究,尤其是一些历史典故、文人轶事、审美趣味等史料,呈现了更多的个人生活细节、生命经验,恢复了文学有血有肉的生命体征,使得文学研究著作不再仅仅追求客观规律与宏大叙事,而是在图像史料与文字互文的语境中融汇了情感、经验与审美。

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图像史料学研究著作不断涌现,一些优秀之作在史料的新颖性、史料的辨析上或者编写体例上的安排,都给人以鲜活灵动之感。但这并不意味着图像史料学研究方法在中国文学研究领域内已经臻于完善,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有待矫正。一些研究者仍未超越将图像史料视为点缀的陈旧观念,不仅图像史料老旧生厌,而且图文配置格格不入。有的研究者未能够升级知识结构,缺乏对于图像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了解,在使用图像史料时仅仅停留于对表层内容的理解,缺乏发现的眼光,无法透过其他学科知识解读出图像的思想文化意义。同时,如果对图史互证这一图像史料学研究方法进行仔细考量的话,可以发现目前较多的文学图像史料学研究著作还习惯将图像史料定位为文字的附属或历史的附图,更有甚者迷惑于图像内容却无法进行考证,以图像曲解历史。彼得·伯克提醒人们,“科学的凝视与看待怪物族类的方式相反,从某些方面来说试图达到客观性,但这几乎可以等同于非人化。”11“他者的图像中充满了偏见和套式,从而使得图像提供的证据值得认真对待的观念受到了致命的打击。”12对于迷信所有图像史料价值、耽于视觉幻象的研究者而言,这是振聋发聩的告诫。有学者提出:“图像应被视为与文献载籍具有同等价值的史料,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图像应充当第一手史料去阐明文献记载无法记录、保存和发掘的史实,或去激发其他文献无法激发的历史观念,而不仅仅充当业已从文献记录中推演出来的史情之附图,即作为已知史实的图解而不是提出独特问题的激素。”13文学图像史料学研究如欲做得更加深入,学者们就不应将图像视为没有生命的客观存在,而应熟悉其中线条、色泽、构图、背景等要素的构成信息场,同时进行书刊装帧史、绘画史、版画史、美术史、服饰史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补课,以便探索图像深层的灵魂。中国文学图像史料学的研究方兴未艾,还有许多重要的领域和选题值得学者们长期关注,它的价值和影响在不久的将来会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

【注释】

①参见拙文:《从空间图像到文学地图——中国文学图文研究著作中的地理史料、地图观念及互文经验》,载《学术研究》2016年第8期;《从“插图”到“图志”——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著中的图文互文类型、时空建构及问题》,载《文学评论》2015年第4期;《杨义图文互文文学研究思想综论》,载《江汉论坛》2014年第10期;《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著中图文互文实践缺陷刍议》,载《中国文学研究》2013年第4期;《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插图与配文之关系及类型探究》,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图文互文法类型初探》,载《中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4期。

②④梅新林:《论文学地图》,载《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8期。

③[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见《叙画之源流》,第10-11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⑤杜羽:《宋版书插图演变研究》,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⑥[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5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⑦冷川:《校园、纸张与民国时期北平文坛的沉浮》,见《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中国经验研究》,152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⑧参见拙文:《从“插图”到“图志”——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著中的图文互文类型、时空建构及问题》,载《文学评论》2015年第4期。

⑨⑩杨义:《中国古典文学图志》,404、402页,三联书店2006年版。

1112[英]彼得·伯克:《图像证史》,杨豫译,188、18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曹意强:《“图像证史”——两个文化史经典实例》,载《新美术》2005年第2期。

〔龙其林,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本文為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图像叙事与文化记忆——中国文学史著中的图文互文现象研究”(YQ2015129)、广州市社科联羊城青年学人项目“中国文学研究图文互文著作的资料整理与文献研究”(16QNXR28)、广州大学2017年度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BJ201717)、2017年广东省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270022)、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大项目“现代化进程中文学经典的认同作用研究”(2014WZDXM021)、羊城宣传思想文化优秀创新团队“转型社会与中国故事的现代书写”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史料图像文学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A、B两点漂流记
文学小说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名人语录的极简图像表达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重难点讲析
趣味数独等4则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