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俄罗斯空天军的2架图-160M战略轰炸机环绕着欧洲大陆海岸线进行远程飞行训练,英国、比利时等国空军派遣战斗机进行拦截伴飞,引起全世界关注。另据报道,最新的图-160M2型战略轰炸机第一架已经制造完成,也于当月成功首飞。
图-160是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现并入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研制的超音速变后掠翼远程战略轰炸机。该型号于1981年12月首飞,1987年5月开始服役,北约代号“海盗旗”(Blackjack)。这种战机外形优雅,线条流畅,颇具美感,而且一直使用白色的涂装,因此在俄罗斯本国被称呼为“白天鹅”。然而优美的名字,却掩饰不了其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杀伤力最大的进攻性武器的本质。图-160能够携带12枚装载核弹头的超远程巡航导弹,能精确毁灭10 000千米外的目标——它之所以采用白色涂装,也是为了能减少核爆炸时光辐射对机体的损伤。
图-160战略轰炸机长54米,机翼完全展开时宽55米,空重110吨,机体内最大载油量达150吨,最大载弹量45吨,最大起飞重量275吨。这是什么概念呢?常见的民航波音737客机最大起飞重量仅80吨左右,不到图-160的三分之一。
除了是“世界最大作戰飞机”,图-160还拥有世界上推力最大的军用航空发动机。4台NK-32-1型加力涡轮风扇发动机被安装在两侧机翼下方靠近机身,单台加力推力达245千牛(相当于地球表面约25吨质量产生的重力),光是一台发动机的推力吨位就已经超过了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战斗机的重量。
另外,图-160采用了世界上最大的变后掠翼结构,能够根据飞行高度、速度来自动改变机翼后掠角度,在各种飞行状态下都可取得最佳的气动性能,是个“会变形的巨无霸”。它起飞和降落时,机翼完全伸展开,获得最大的升力系数,缩短滑跑距离;亚音速巡航时,机翼适当后掠,获得最小的耗油率,增加航程;超音速冲刺时,机翼则完全后掠,减小飞行阻力。再加上强劲的发动机推力,图-160能够在高空以两倍音速以上的速度飞行,十分有利于突破敌方防御、摆脱敌方战斗机追踪。
虽然性能优异,但是图-160的服役生涯却是充满坎坷曲折。作为威慑力强大的战略武器,图-160的生产和使用成本自然十分高昂。1991年苏联解体时,已服役的全部19架飞机都被乌克兰扣留,其中8架在八年后回到了俄罗斯,剩下的除了一架被送进博物馆之外全部拆解报废。俄罗斯境内的喀山飞机制造厂中本来有13架正在制造的飞机,也因国家经济困难,交付了五六架之后生产陷于停滞,剩下的半成品和零件则被长期封存。截至2017年,整个俄罗斯空天军序列中仅装备16架图-160。
如今航空电子技术日新月异,图-160上的很多机载设备逐渐老旧落伍,难以满足信息化时代的战争需求。近年来俄罗斯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于是开始实施图-160改进计划,这个计划分为M1和M2两个阶段进行。
M1阶段是对现役图-160机队进行升级改造,主要包括安装全新的雷达系统、导航系统、卫星数据传输系统、远程通信系统以及座舱数据显示和控制系统。图-160M1还在机身多个部位加装了多功能光电传感器,改进了自卫电子战装置,战场态势感知和生存能力更强。
M2阶段则是重建图-160生产线,开始恢复生产全新的图-160M2飞机。之前封存了数十年的机体结构零件也将重见天日,用于制造全新的飞机。为了节省时间成本,图-160M2在机载设备和作战性能方面与M1基本没有差别;唯一的显著区别是M2都是全新制造的,而不是像M1那样在老家伙们身上“缝缝补补”而来。2017年俄罗斯推出了全新的NK-32-2型发动机,这意味着已经停产25年的NK-32系列发动机重新恢复生产,改进后的飞机有新发动机可用了。
经过种种改进之后的图-160M能够使用射程超过2000千米的Kh系列新型巡航导弹,具有强大的“点穴”式远程精确打击能力。从2015年开始,尚在改进中的图-160M就不断参加实战,远程奔袭几千千米后发射Kh-555和Kh-101巡航导弹,精确摧毁了叙利亚境内的大量军事目标。
总体而言,俄罗斯恢复生产图-160M,不仅是因为其在未来数十年内依然具有强大的作战能力,更重要的是借此恢复战略轰炸机的设计和制造团队,防止相关人才流失断层。要知道,战略轰炸机是大国地位的象征;而人才,是国家整体实力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