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敏华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江阴 214433)
C语言是一门通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应用广泛,它易于上手,但难于精通。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中职学生自身的特点,让教师陷入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和无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采用微课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进行辅助教学,不但可以系统地学习程序设计理念,还可以逐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微课(Microlecture),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微课”即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的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等)的教学。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
(4)资源多样,情境真实。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的全面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C语言是计算机编程语言,其重要性如下:第一,C语言语法结构简洁精妙,写出的程序也很高效,便于描述算法,大多数的程序员愿意使用C语言去描述算法本身,所以,若想在程序设计方面有所建树,就必须去学它。第二,C语言能够让你深入系统底层,绝大多数操作系统,都是C语言编写,如果你不懂C语言,就不可能深入到这些操作系统当中去,更不要说编写它们的内核程序了。第三,很多新型的语言都衍生自C语言,如C++,Java,C#等,掌握了C语言,可以说就掌握了很多门语言,经过简单的学习,就可以用这些新型的语言去开发了,这再一次验证了C语言是程序设计的重要基础。
双重for循环嵌套是C语言中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也是考核中必考的知识点,程序阅读题中必定会出现至少一道有关该知识点的题目,可是程序阅读题是学生比较讨厌做的,并且学生虽然能较好地理解单层for循环的执行过程,可一旦进行嵌套后学生就厘不清楚执行过程了,尤其是进入第二层循环后,何时退出回到第一层循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动画的形式展示执行过程,形象直观,有助于学生理解,同时以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执行过程中变量的变化,最终输出结果。
为了让学生参与进来,教师详细讲解部分过程,学生继续分析剩余过程,然后再进行核对,得出程序结果,教师帮助学生小结归纳整个过程,再由学生上机调试程序验证结果,最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单中的任务,巩固知识点。
微课教学设计过程介绍如下。
能正确分析双重for循环嵌套程序,得出程序结果。
教师准备:课件(含动画)、习题(含答案)、学习任务单。
学生准备:阅读学习任务单,明确课堂学习形式,建议2-3人一组,也可独立一人。
动画:时钟里时针、分针的转动。引入双重循环嵌套。
任务:分析双重for循环嵌套程序。
通过时针的转动动画引入任务,激发学习兴趣。观看中学生明确任务。
分层分析双重for循环嵌套程序的执行过程
·第一层循环:动画展示for循环的执行过程(把循环体看作一个整体,暂不分析)。
·第二层循环:第一层的循环体仍是一个for循环,分析过程同第一层。
分析实例,做好记录(参考下表格式)。
·写出程序结果
s=15,i=4,j=6
·小结
·调试程序验证结果
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分析过程比较形象直观,学生也容易接受。学生观看并学习分析过程,建议边看边用笔记录表格内容,最后进行小结整理分析流程,加深印象,得出程序结果后通过调试程序进行验证,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做准备。
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完成学习任务,测试掌握的情况。
(1)完成以下程序阅读题
结果:
(2)思考题:上题中若是第二层循环的循环条件改为 j<=i,又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呢?
学习提示:
·第1题注意点
第一层循环的循环条件为i<4,s=0;语句在第一层循环的循环体中,也就是说每次进入第二层循环s的值均为0,与例题中不同。
·第2题注意点
第二层循环的循环条件改为j<=i,每次进入第二层循环时i的值是不同的,因此,每次第二层循环的循环次数是不同的。
·调试程序验证结果:
不要忽略调试步骤,在输入程序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对程序的理解。
任务答案:
第 1 题结果:s=15,i=4,j=6
第 2 题结果:s=6,i=4,j=4
(1)预习阶段,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设计并制作微课,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观看,对新知识有所了解,为新课做准备。这样,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思考问题,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能更好地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探讨,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翻转课堂”。
(2)导入阶段,利用微课进行C语言新课导入,具有回顾旧知、激活经验、创设情景、激发动机、调动情感、调整情绪、增进志趣、帮助学习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等重要作用,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
(3)上课阶段,教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微课设计,在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时可观看微课,教师若在此基础上与同学一起探讨,将会起到更佳的效果。但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地研究学情,做到微课课堂上无学生,心中有学生。准确把握教学节奏,快慢适当,吃透教材,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4)巩固阶段,教师设计好少而精的习题并制作成微课,让学生进行学习互动,用于巩固本节课的知识。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
(5)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重点,适当设计一些微课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拓展延伸练习,是学生课外延伸的个性化阅读和学习的最好载体。
在微课的具体设计过程中,部分细节会影响到微课是否成功:①不应出现PPT张数太多导致学生厌烦,从而失去学习兴趣。②教师的语言应精练,有条理,直击重点,不出现多余的话。③微课的PPT画面应淡雅清新,不应出现与内容无关的背景画面。④微课PPT的文字应简练,最好能做到一目了然。
微课虽然短小,比不上一般课程宏大丰富,但是它意义非凡,效果明显,一个微课讲解一两个知识点,看似很慢,但稳步推进,实际效果并不慢。微课有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微知识、微学习,从而达到大道理、大智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在“C语言程序设计”中引入微课辅助教学,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主要参考文献
[1]相方莉.微课翻转课堂在高职C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0):8-10.
[2]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3]夏利玲.微课在高职C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校园旬刊,2015(10):52.
[4]承蓓.微课在高职《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1).
[5]仲晓洁.微课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7):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