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俊强
中国古建,亭台楼阁,廊桥水榭,妙趣横生,韵味深远。亭是中式古典园林的幽雅小品,它空灵、通透,极具诗词画意的空间之美,是供人休憩、纳凉、赏景的好去处。作为水光山色中的点睛之笔,古亭以楚楚动人、风韵独秀的特点,广受文人雅士喜爱。
历史演变:
亭的历史十分悠久,但古代最早的亭并不是供观赏用的建筑。如周代的亭,是设在边防要塞的小堡垒,称为“亭戍”,设有亭吏。到了秦汉,亭的建筑扩大到各地,成为乡以下的维护地方治安的基层组织,即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据《汉书》记载,亭一般有两个人,一个是“亭父”,负责开门、关门和扫除卫生;一个是“求盗”,负责搜捕盗贼。汉高祖刘邦就担任过泗水亭长。
魏晋南北朝时,代替亭制而起的是驿。之后,亭和驿逐渐废弃。但民间有在交通要道筑亭为旅途歇息之用的习俗,因而沿用下来。也有的亭作为迎宾送客的礼仪场所,一般是十里或五里设置一个,十里为长亭,五里为短亭。同时,亭作为景点建筑,也开始出现在园林之中。
到了隋唐时期,园苑之中筑亭已经非常普遍,如隋炀帝杨广在洛阳兴建的西苑中就有风亭月观等景观建筑。唐都长安城大明宫中有太液池,中有蓬莱山,池内有太液亭。兴庆宫城有多组院落,内还有龙池,龙池东有一组建筑,中心建筑便是沉香亭。
宋代有记载的亭子就更多了,建筑也极精巧。在宋人李诫《营造法式》中就详细地描述了多种亭的形状和建造技术,此后,亭的建筑便愈来愈多,形式也多种多样。
四大名亭:
醉翁亭
醉翁亭,中国四大名亭之首,又被称为天下第一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的琅琊山中。北宋庆历六年(1046),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当时琅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同情他,特建造了此亭。欧阳修常在此饮酒赋文,并自称“醉翁”,便把此亭叫作醉翁亭,并作了著名的《醉翁亭记》。
陶然亭
位于北京城西城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工部郎中江藻奉命监理黑窑厂,他在慈悲庵西部构筑了一座小亭,并取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句中的“陶然”二字为亭命名。
爱晚亭
爱晚亭位于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后青枫峡的小山上。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岳麓书院院长罗典所建。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亭”。后据唐代诗人杜牧《山行》而改名为爱晚亭,取“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诗意。
湖心亭
湖心亭位于浙江杭州外西湖中央、小瀛洲北面。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有知府孙孟建振鹭亭,后改清喜阁,是湖心亭的前身。在湖心亭极目四眺,湖光皆收眼底,群山如列翠屏,在西湖十八景中称为“湖心平眺”。
亭中对联:
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醉翁亭
赏析:
全联不但嵌入“醉翁亭”三字,且把写联时间、亭的位置、历史与现状以及亭主人生前活动及其身后社会影响概括无遗,“醉翁犹在”“亭影不孤”,既写景,又饱含对前哲的追怀与感念,十分巧妙,字字精炼,耐人回味。
晚景自堪嗟,落日余晖,平添枫叶三分艳;春光无限好,生花妙笔,难写江天一色秋。——岳麓山爱晚亭
赏析:
爱晚亭在长沙岳麓山青枫峡口,周围古木參天,浓荫蔽日,秋来万枫叠嶂,层林尽染。是取唐·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诗意筑此亭。
上联句首点“晚”字,说晚景自可嗟叹,此固常情;但马上一转,落日余晖更能增加枫叶的艳丽。此句化用刘禹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句意而衬以枫叶,显得更加有力,更为出色。下联说“春光无限好”,此亦常情,无可辩驳。但亦马上一转,认为虽是生花妙笔,能写春景,却难写江天一色的秋景。联语在轻松描写中,将景、情、理互为渗透,给人以鼓舞力量。
相关建筑的区别:
亭:供休息用的建筑物,有顶无墙,平面一般为圆形、方形等,顶部以单檐、重檐、攒尖顶为多。按其所处的位置分,有桥亭、路亭、井亭、廊亭等。
台:本义用土筑成的方形的高而平的建筑物。其上可以没有建筑,仅供人们休息、观望、娱乐之用;也可以修建建筑,以台为基础的建筑显得雄伟高大。
楼:本义楼房,两层以上的房屋。是指两层单体建筑的叠摞,供居住用。
阁:一种架空的小楼房,底层空出,主要建筑位于上层,多用于观赏风景。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
轩:有窗的长廊或小屋。
榭:建在高土台上或临水或筑于水上的建筑,用以休憩和观赏水景。
廊:通常布置在两个建筑物或观赏点之间,起着遮风避雨、联系交通等实用功能,而且对园林中风景的展开和层次的组织有重要作用。
舫:是仿照船的造型,在园林的水面上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形建筑物,供人们游玩设宴、观赏水景。
厅:建在园林、宅第中,用以会客、宴请、观赏花木。因此,室内空间较大,门窗装饰考究,造型典雅、端庄,前后多置花木、叠石,使人置身厅内就能欣赏园林景色。
堂:正房,高大的房子。
写亭名诗:
劳劳亭
李 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这首诗因地起意,借景抒情,以亭为题来表达人间的离别之苦。前两句不说天下伤心事是离别,只说天下伤心处是离亭,越过了离别之事来写离别之地,越过了送别之人来写送别之亭,而读者自会因地及事,由亭及人。后两句不仅因送别想到折柳,更因杨柳想到柳眼拖青要靠春风吹拂,从而把离别与春风这两件本来毫不相干的事物连在了一起,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春风写得有知有情,使它与相别之人同具惜别、伤别之心,从而更进一步地烘托离别的伤情。全诗语言明快自然,风格清新俊逸,移情于景,托物言情,造意新巧,落想奇特,迂回曲折,蕴藉深婉。
名人趣事:
王羲之醉书兰亭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被后人尊称为“书圣”,他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千百年来倾倒了无数书法爱好者。关于这件传世名作的产生和流传,有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
东晋时代有一个风俗,每年阴历的三月初三,人们要结伴去河边游玩,沐浴春风,消除晦气和不祥,这种习俗被称做“修禊”。东晋永和九年(353),也就是王羲之50岁那一年的三月初三,时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的王羲之邀谢安、孙绰等41位文人雅士宴集于会稽山阴的兰亭,行“修禊”之礼,曲水流觞,饮酒作诗。“曲水流觞”,也称之为曲水宴,与会的41位名士列坐溪边,由书童将盛满酒的羽觞(一种轻便的酒杯)放入溪水上游,羽觞在荷叶托浮之下顺水流漂行,漂流至谁的面前停下,此人就得取觞饮酒赋诗,倘若未即兴作诗,要罚酒三杯。
这次集会成为文学史上一次有名的盛会,据说当日王羲之与朋友、子侄赋诗,共三十七首,事后人们将诗篇汇编成集,称《兰亭诗集》。其中有十一人赋诗两首,十五人赋诗一首,还有十五人没赋成诗。诗分四言和五言,王羲之本人也赋诗两首(四言、五言各一首),他另有其五言诗四首未收入兰亭诗集中,并且众推王羲之为诗集写一篇序言。王羲之面对良辰美景、高朋挚友,适逢酒酣兴浓之际,用蚕茧纸、鼠须笔乘兴疾书,意气飞扬,潇洒自如,一气呵成地写下了这绝代书法佳品《兰亭序》。
话说王羲之回家酒醒之后,意犹未尽,伏案挥毫在纸上将序文重新书写一遍,却自感不如原作精妙。他有些不相信,又一连重书几遍,仍然未得原作的精华。“更书数十百本,终不及之”。这时他才明白,这篇序文极尽“天人合一”之道,已经是自己一生中的顶峰之作,自己的书法艺术在这篇序文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他将《兰亭序》一直秘藏在家里,不轻易示人,并且嘱咐子孙,妥善保存,作为王家的传家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