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灵魂及其他(组诗)

2018-05-26 11:24邹汉明
山花 2018年4期
关键词:虚构灵魂

邹汉明

弄堂里的一桶火

那本书我早已翻破

封面满是斑点或霉点,虽然

我爱一个斑点的灵魂甚于爱光洁的灵魂

虽然我仍会翻阅

而不会翻一本太过光鲜的书

我曾爱书中的光头

关于爱,悲哀的家

关于都市的割草机

“很多人生活在弄堂里,

带着水桶里的火。”

而我就是中年弄堂里的一桶火

我曾在火中取栗

为我还有十指和完整的指甲骄傲

我曾怀着年轻的心爱诗歌

带着与生俱来的骄傲臧否人物

我本来就是一个乡下野小孩

爱打架,没教养

我曾像家乡的风一样自由散漫

偶尔使点儿小坏,我不该

将没着落的一桶火带进一条死胡同

未来,如果有足够的未来

会有一个新的力

埋我在一个陈旧的江南

我一定要去前世问个究竟

我有多少个灵魂?一个,两个,三个……

我有多少个灵魂我总得派出其中一个

请他一定要去我的前世问个究竟

我可怜的灵魂搭在你的衣架上

满目迷惘,喊着立正

我的肉体是一句多余的话,被你偷着减掉了

灵魂搭在你的衣架上

藏身在你的大衣柜里

灵魂从前是一件蓝上衣——合身,忧愁,紧凑

我的灵魂欠了你两个大英帝国的先令吗?

我一定要去我的前世问个究竟

以便我在水流交汇的地方一股脑儿还给你

灵魂研究

把可怜的灵魂摁入酒精

远离所有的关怀——包括忍不住的“关怀”[1]毁掉中年的性欲并非不值得

我曾自我评价

既非圣徒,也不是市场街的一名恶棍

我九楼的日子目秀眉清

孤灯夜话,怎么看都有些假

这不是一个线装的时代

这是路灯成群结队

把黑夜涂成白昼而迷离惝恍的时代

很多人把黑暗啜饮

快活得真要了命

为何我固执己见,为何我将灵魂撕成碎片

片片上扬也就罢了,我是那個

看见棺材又不会掉泪的人

我呆话连篇,深陷日常

我何尝不知

虚美,可得好处;隐恶,可报平安。[2]

[1]《忍不住的“关怀”》,杨奎松著作。

[2]末句见《孙犁全集》(9):《读<史记>记上》。

确认灵魂这样的大事

十年前,当我第一次读他

我不知道她躲在他背后

他的灵魂通过她的灵魂和我确认——

灵魂这样的大事

他其实不是个爱唠叨的人

不愿来我这儿呼吸更多的霾

再说路途太远

完全不可能一天里打个来回

其间发生了很多事

包括两次局部战争

独裁者和恐怖大王分别去了他们该去的地方

当猪成为一个敏感词的嘉兴现在时

我很少拿起他了

当然很少与她互证灵魂这样的傻事

而突然,她来了

眼泪儿汪汪的

我必须读懂她

带着瞎蒙、胡乱比划和一部四角号码词典

显然我落伍于时代

还经常性地死机,有一回干脆显示屏坏了

彻彻底底把我放回人群

如一条鲸找到海洋

而那是光线在海底腐烂的时刻

是百慕大占有沉船的时刻

现在是通过他让我去喊她

在一个古老而汁水饱满的词里

嚼着云朵

摘下帽子,看看

这个既不糟糕也不美好的拇指世界

恐惧,不必

再爱一次,那是自慰

当我来到——再没有重逢,轰响和告诉……

慈悲的光

冬至后的光怯生生的

把刚刚恢复旧观的寺院涂得嫩黄

越过大雄宝殿

钟声在悠远的山路上响起

沸水一样翻滚不止

诵经声透过隔膜的墙

直抵一个远道而来的灵魂

这颗冒烟的灵魂起了波澜

当它背过脸去

它知道,荒漠的日子爆出苞芽

此生他将拥有两片叶子

括弧一样

括满慈悲的光

而神性也将会被括在它的里面

虚构的灵魂

在一个虚构的空间

我把你虚构出来

然后填上一些实在的东西,比如

性别、籍贯、家世、遗传

……还有你爱吃的美食

我很想给你一双漂亮的眼睛

两只性感的耳朵,一双无与伦比的手

可我总觉得还缺少点什么

我知道

当我把你虚构到人世

你必定会向我索要一颗不羁的灵魂

想要一个小的还是大点的灵魂?

在我们的星球上

灵魂大,孤独和痛苦就大

至于小号的灵魂

我猜你有足够的空间养活它

但近年滋润灵魂的资源在减损

死灵魂在增多

这叫我怎么办?

取消老天赋予我的虚构功能,还是

彻底改变灵魂的装置?

论灵魂

好吧,这回我们终于找到灵魂了

今年,科学的这个伟大发现

其实比我灵机一动的发明晚多了

至于灵魂命名为微中子

安知不是蒙我这个物理不及格的高中生

有人说这是个很浪漫的事

可我说这相当麻烦

这意味着

自有人类以来,每寸土地将有

庞大的灵魂群体在聚会

假如不小心碰坏了它们怎么办?

假如堵塞好不容易开出的灵魂通道怎么办?

不,不是我愿意得罪其中的一个或一群

无神论者始终认为

身处灵魂备受挤压和堕落的时代

该得罪的你还得要去得罪

甚至不懈努力去得罪,何况

我得罪的灵魂大多平庸透顶,小里小气

无非是弄堂里的烟火灵魂

为着灵魂这个久远的词

我在书房一个一个默数着——我整天检阅着

目光洞穿古希腊、古罗马

我找出一本《论灵魂及其他》的老书

通过这本书,我知道

灵魂根本就不是一个新发现的物种

它来自拉丁语的过去,来自

伦理学而非物理学

大前年冬,回想芬兰机场读讫《西湖梦寻》

寂静无声的北欧

连飞机的起落都是没有声息的

隔窗远望

芬兰不蓝——云和空气是灰白色

索德格朗是灰白色[1]

来芬兰我不看太阳

也不看无结疤的芬兰松

我的太阳是一团燃烧后冷却的文言

我的松是下天竺后三生石上的死松[2]

捧在我的手上,很远了

文言文很远了

故国很远了

远到遥远,是一个愁肠百结的小宇宙

我想到的都是可以吃的

文言文。故国。晒干的西湖梦

[1]伊迪特·索德格朗(1892—1923),芬兰女诗人,北欧现代主义诗歌的开拓者。

[2]张岱《西湖梦寻》有《三生石》,宗子记“三生石在下天竺后……”,文叙唐李源与僧圆泽传奇。

在无可无不可的晚年和未来

将一个地方本土地抽象出来

缩微成一个小不点

一个人,在无可无不可的晚年

为何不可以靠着它

过一种不失尊严的生活

这个地方

在你的语言中培育它的神性

吸纳一个人的出生、成长、死亡

竖起一个人的纪念碑

一个人的灵运行其上

一个人也可以一门心思偷乐

偷食人间的烟火

在无可无不可的未来——

一次远游

崇山峻岭间汽车走过好一个白昼

入夜时分,拐入两山耸峙处一条斜拉长桥

我背起双肩黑包

来到一条漆黑的山谷

但见一脉闪光的涧流

轰然有历史的冷冽回声

四年后

我还记得只我一人

坐在松柏下

抽烟,不发思古之幽情

但没来由地默诵阮嗣宗

“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

山风吹我襟

故乡与故人,正一点一点远去

完全想不到我会来这里

既听松风,又闻水声

而与我同行的一群人

挤在屋子里杯酒相喧

唯独一脸星光的我

退出沸腾的人间

满心是大自然的天籁

灵魂说

我的灵魂说它今晚不想失眠

我的灵魂说今晚它有一个重重把锁的夜晚

可以陪你走一程

可以走到金黄的稻田参与麻雀们的聚会

我的灵魂可以陪你烧开一壶水

壶盖劈啪作响

灵魂之水享受翻滚的乐趣

我有一颗热爱生活的老灵魂

独自出门,私会一颗热爱生活的小灵魂

天空有一颗月亮新鲜的灵魂

有根的月亮照耀无根的故乡

我的灵魂不总是虚无

它也有跟我肌肤相亲的某个夜晚

可惜今晚我没有机会

这样吧,我化身一片可以谈玄的月光

羽毛一样降落在你的房间

捏一下灵魂的鼻子

掖一下灵魂的被子

权当灵魂与灵魂——亲得要命的交汇

我的灵魂追随大海而扩展……

我的灵魂碎成齑粉

我借来远隔重样的海风

我的灵魂扑倒在大海表面

蓝色的海之皮

忧郁而坚定

在这以前

我的灵魂是有边界的

这会儿没有国界的大海接纳了我

我的靈魂追随大海而扩展

我是温柔的海浪

而非暴烈的海啸

我是整个海洋

而非提纯的盐粒

我的灵魂碎成齑粉

我的灵魂追随大海而扩展

若非海枯石烂

我的灵魂怎么可能灭绝?

新咏怀诗

曹爽、何晏被杀之时,我年四十

齐王芳遭废,我年四十五

高贵乡公被杀,我年五十一

老友嵇康临终一曲《广陵散》,慷慨赴难

我年五十又三岁

去日苦多,来日无多

咏怀非舒闷,饮酒为避祸

我是我,又非我

见惯了死,对这生就不怕了

人类的恶意我略有所闻

宇宙的真理十分可疑

我假装是一个酒徒

活在这文章与药及酒的中世纪

根本没有魏晋风度

平素也就一日三餐,但我如履薄冰

知味的舌尖

一直抵着白骨的刀尖

谁知我心焦如此

人类的好日子差不多已经过完

我岂与乡曲之流

商论贫乏时代之思想

我怎么在这矮子堆里,蹭出一颗大好头颅

无需我踮脚,也不必忧思独伤心

览者切勿漫视之

猜你喜欢
虚构灵魂
虚构
虚构的钥匙
长相年轻,是因为灵魂不老
他有睿智的灵魂 却孤苦修行一生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发刊词)
虚构的犹太民族?
灵魂树 等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
人闲一闲,等一下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