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诗坛卓越的新卉体诗人高治军
在中原诗坛上,近20年来悄然走出一位引人注目的新古体诗人高治军,以其创作出版《我手写我心》《沐春踏歌行》《大河飞歌》《瀛海行》《微雨燕子飞》《呼伦贝尔情》《明月清风吟》《诗颂中原》《欧风美雨》《花开陌上》《凤鸣于山》《河洛放歌》(上、下)等10余部诗集的文学实绩,成为新时期一位出类拔萃的新古体诗人。他先后荣获“建国60年感动中国的百位当代诗词家”“中华诗词复兴杰出艺术家”“中国百名卓越诗词艺术家”“中华诗词复兴功勋艺术家”等殊荣,其作品也荣获“河南省政府第五届文学艺术优秀作品奖”“诗词中国——中华诗词复兴奖金奖”“中华诗词金爵奖”等奖项。
诗坛公认,高治军是当代集大成的新古体诗人代表人物之一,诗歌届声望颇高的周拥军先生曾赞誉“治军是新古体诗的擎旗手”,诗坛德高望重的周笃文先生曾赞誉“高治军新古体诗的创作掀起了一阵阵的高旋风”。
在我拜读他的众多新古体诗作时,不仅为治军先生创作的勤奋和丰产而感到由衷的欣喜和敬佩,也为他的诗情诗意诗风诗美所打动!他的诗歌都是他近20年来且行且思、且观且写的寻觅行吟中激情进发、心灵震撼的抒写,他几乎每天都在观察沉吟思考和创作,每天都有新诗篇。高治军对时代与生活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对自然景观、名山秀水、历史古迹以及世态风情的热情吟唱,对人民大众热爱的礼赞、对新时代生活的激情讴歌等,不仅能深深地打动我们的心,而且能够引发我们心灵情思的共振,自然而然地由对他诗作的品读转向了对诗人人生经历的解读。
高治军多年供职于政界从事党政领导工作,但为人却有着“勿负平生志,愿作一书郎”(高治军诗:《入武大》)那样的情怀和境界,追求着“万水千山都走遍,奇景异地有诗篇”(高治军:《自序诗》)的人文情怀。他有着爱岗敬业的胸襟、忠于职守的本色、乐于助人的爱心和正直厚重的侠肝义胆;他勤学博识、好善交友、风度儒雅,从他身上看不出什么行政官员的架派,倒是显得文气敦厚,有着耽于思索,沉于吟诗疾书的文人雅士之风范。应该说,高治军现在还正值年富力强的人生黄金时期,他在新古体诗歌创作上已结下了累累硕果,但仍勤学善思,笔耕不辍,对诗词歌赋的赏读和创作、对新古体诗创作理论的探究,几乎成了他行政工作之外的一种习惯和人文事业的追求。
通观他创作的十几部新古体诗集,我们会惊异地发现,他的每首诗既保留了古体诗的韵脚,又放开了字字句句平仄的限制,读起来郎朗上口、自由清新。他解放了诗歌创作中思想感情的表达受制于严格平仄格套的束缚和羁绊,使诗歌的抒情写意更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原生态、贴近自己的心灵世界。他没有把玩文字游戏的诟弊,没有无病呻吟的通病,走出了一条促进新古体诗创作走向大众化的文化振兴成功之路。
何谓“新古体诗”?历来诗学界认识和解读各有不同。笔者认为,著名诗人王绶青先生的阐释应是较为全面精辟而恰切的:“新古体诗这一种新的诗歌形式,绝不是新诗与旧诗的勾兑,而是一种新体,吸收了旧体的精华,韵味美、色彩美、意境美、建筑美等,又把新诗的表现现代和表现时代的内容经过吸收、酿造、提纯、加工而形成的,同时还大量吸收了大众化的语言。因为它自由,以五言七言为主,不限行数,所以它路子更宽,更容易为广大读者所接受。”高治军的诗歌创作走的正是这条独辟蹊径的路子,形成了他新古体诗的艺术特色。高治军先生在新古体诗的长期创作实践中自我总结道:“我尤其钟爱新古体诗和有韵的新诗。我主张引传统为现代的新古体诗创作,保留传统形式,注入现代内容。在新诗与古典诗词之外开创第三条路,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寻找最大公约数,探索真正属于我们民族自身的优秀诗歌艺术。”可见,他既是一位新古体诗创作的拓荒者,更是一位辛勤耕耘的收获者,以他几千首新古体诗创作的经验体会和理论探察,道出了新古体诗创作理论与实践的妙悟和微言精义,并身体力行地开辟出新古体诗创作的“第三条路”。在对新古体诗创作艺术技巧的把握上,高治军先生独到地提出:新古体诗与旧古体诗的不同“就是在于思想内容、艺术手法与时代特征的改变,即包含着新内容、新精神、新形式、新技巧、新语言的现代精神”。新古体诗的创作,“要运用现代的思想、现代的意识、现代的情感、现代的语言,为内容服务,为思想服务,跳出‘规矩,自由表达,不尚藻饰,不事雕琢,以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的笔法,提炼日常生活口语入诗,体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这就是他关于新古体诗创作如何把握艺术技巧的精辟理论观点,既是他自己创作的经验之谈,又揭示出新古体诗创作应遵循的艺术规律,实属难能可贵。
时代精神的敏锐捕捉与率真表现
综观高治军先生的整个诗歌创作,诗人满怀激情地拥抱时代生活,善于敏锐地捕捉和表现时代精神,倾心抒发对勤劳善良人民大众的歌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历史传统文化的挚爱、对真善美时代价值观的追求,这些都是他诗歌创作思想的主基调,也由此提升了他诗歌的思想价值和审美品位。他在诗歌创作中,心连广宇,目视万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表达情感和诗意上,上承“天时”下接“地气”,有时代生活的温度,唱出人民大众的“心声”,这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广受读者大众的欢迎。
请看他的《七一随想》(写于2011年7月党的生日):字句句饱蘸着强烈的现代生活气息和时代感,既写出了历史的沧桑原貌,又描绘出今日的新容新颜,实现了历史感与时代感有机结合的“双赢”互现,体现出强烈的时代精神。高治军新古体诗的创作,就是这样善于敏锐地捕捉与表现时代精神和现代生活气息,这种诗风成为他鲜明的艺术特征。所以,他在诗歌的抒情写意上做到了上承“天时”下接“地气”,有时代生活的温度,唱出人民大众的“心声”,这正是他的诗歌作品广受读者欢迎的真谛所在。
再如他的诗集《诗颂中原》中,众多诗篇展现了厚重的中原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讴歌了中原历史文化的古今丰富内涵。诸如《祖国颂》《大河秀典》《东京梦华》《雁鸣春浓》《朱仙镇木板年画》《郑州美》《王屋山》《中国文字博物馆》《开封梦》《洛阳行》《安阳歌》《鹰城颂》《殷都歌》《杨靖宇》《吉鸿昌》《李伯安》等,这些诗作既记录了古城历史、古代历史人物、古代重要历史事件,又都是用今人的眼光去审视、去思考、去发掘其丰厚的历史内涵、现代意义和未来价值。作者是在穿越时空与古今名人进行对话交流,在诗人笔下,让我们遇见了古代的轩辕、老子、庄子、墨子、张衡、许慎、张仲景、吴道子、杜甫等,也遇见了现当代的杨靖宇、吉鸿昌、常香玉、焦裕禄、李伯安等,让我们感知到中原大地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与辉煌鼎盛的丰富内涵。既抒写出历史的沧桑原貌,又描绘出今日的新容新颜,实现了历史感与时代感有机结合的“双赢”互现,体现出浓郁的现代生活气息,饱蕴着强烈的时代精神。这样的诗歌其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应属于高品位的。
诗情画意美的艺术特色与朴实自然的艺术风格
何谓“诗情画意”?简言之,就是指诗歌中所蕴含的真挚而感人至深的激情、景色优美如画的意境,二者有机结合,产生情景交融的画面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只有诗情真挚、诗意浓郁的诗作,才能谓之具有“诗情画意”之美。细品高治军先生新古体诗的大量诗篇,应该说“诗情真挚”“诗意浓郁”是他诗词所体现在创作内容上的本质特色。
一是诗情真挚。因为诗歌是一种主情的艺术,主观抒情性是其主要的审美特征,集中概括地抒发诗人对宇宙、人生、万千景象的深刻感知和由衷咏叹的真挚情感,是诗歌创作的根本要求。这些在高治军的新古体诗创作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首先从诗作的题材看,《我手写我心》《沐春踏歌行》这两部诗集共460余首诗作,题材大致可分为记游、观景、恋情、抒怀、题赠五大类型,具体内容涉及诗人学习、工作、思考、生活和旅游记行、兴趣爱好、交友唱和、历史感怀等方面,可谓题材丰富,意趣广泛,但篇篇句句“总关情”。如《山色》《春行》《中秋月》《伊水》《崂山》《黄鹤楼》,“深情”贯注始终;草木花鸟、名山秀水,一景一物寄“情思”;乡情村情故园情,无不情真意切;友情爱情父母情,无不感人至深;家情国情民族情,无不境界高远。读高冶军的这些新古体诗作,真切地让我们感到“诗情真挚感人”是首推的艺术本色,而这正是主情艺术诗歌的最可宝贵之处。如果诗歌无情,或情不真挚,何以感人呢!高治军的诗词写作,在万千丰富的题材上,或直抒情怀(如《忆母亲》《无题·心心相印》等),或托物言志(如《雨中桃花》《雪中梅》等),或借景抒情(如《秋思》《国花》等),都能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有感而发、有情即抒、坦荡磊落的,从不装腔作势、无病呻吟,这使得他的新古体诗作赢得了情真意切、真挚感人的高品位。如他的《点绛唇·鸿雁传书》:“鸿雁来时,恨不能团聚依旧。害得人瘦,几曾相思愁?恩惠真情,干载万世守。分别后,精神抖擞,美满前程绣。”作者集中地抒写了心心相印的恋人相思之愁和相濡以沫的深情,同时又抒发了为了美好前程,分别后的激昂奋斗精神。全篇缠绵凄惋与高昂激越之情交相映衬,感人至深,率直有力地打動人心。这种真挚率直的抒情写意笔法,很能代表高治军抒情诗词的本质特色。
综观他的多篇诗作,在抒发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中(如《黄河谣》《入武大》等),他激情吟唱;在抒写对内心生活与情感的体验中(如《木兰花·中秋月》《江南归》等),他深情沉吟;在表达对社会人生现实的思考中(如《藏獒》《读离骚》等),他深沉地阐发哲理。总之,高治军总是着力地追求着用真善美的情感体验,营造出感人至深的“诗情真挚”的美感境界。
二是诗意浓郁。诗意,简言之即诗的意象和意境的美感境界。诗歌追求和创造意象与意境,是诗歌艺术的审美要求。意象丰富,意境深邃,才可称作充满“诗情画意”的好诗。高治军的新古体诗创作,也较好地体现了这种审美要求。
高治军的新古体诗创作,努力地追求和创造意象与意境的艺术境界和艺术画面。请看他
在赏读高治军新古体诗大量作品的过程中,还让我们明晰地感受到其诗作语言与结构具有朴实自然、平中见奇的独特艺术风格。
语言的朴实自然之美,历来是成熟的诗人所追求的诗风境界,而高治军的新古体诗歌创作在这方面,恰好是内在性情与外在气质很好结合的使然天成。诸如他的诗句“彩云飘飘,一派田园诗话”(《天静沙·四月田野》)、“鸟在空中飞,人从画中来”(《青岛》)、“深秋黄花丽,雨后松叶新”(《山色》)、“芳草茵碧萋,桂子温乃馨”(《江城秋色》)、“但闻故人一一去,始觉新颜个个来”(《归乡偶感》)、“两朵素花春带雨,一棵高杨秋临风”(《赠高杨》)、“不是战士拼头颅,哪有共和在今朝?”(《陈官庄》)、“雄关漫道七万里,奠定共和六十春”(《长征》)、“草原连大漠,威名震云霄,无坚不可摧,有敌皆难逃”(《成吉思汗》)、“珞珈景色好,四月溢花香……勿负平生志,愿作一书郎”(《入武大》)等篇章,诗人都是朴实自然地直抒胸臆,信笔写来,没有任何苦心雕琢之感,直朴自然地抒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思所想、所爱所恨,道出了自己的情思与心声,这很值得读者欣赏其语言的真挚自然之美,进而去感悟其理趣,品赏其诗意与诗情。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高治军诗作在追求朴实自然诗风的同时,在结构技巧上力求做到“平中见奇”。请看下面的诗句:“临风读诗书,暖阳照周身(笔者注这是抒写朴实自然的心境心情)。心归何处至,此地系吾魂。(笔者注:进而创造了魂牵梦绕、令人陶醉而不思归的‘神奇)”(《春日感怀》)。再如,“毕生钟爱此等事,功名于吾浮云如”(《湖边闲读》)、“数九隆冬至,一行腊梅开。人未近琼枝,阵阵暗香来。”(《夜访腊梅》)“万亩桃园心仪久,身置佳地不言归”(《雨中桃花》)、“山空夜愈静,时闻鸟相鸣。他乡遇故知,把酒祝东风。人生有几何,流露(注:美酒)伴入梦。”虽然我们从这些诗句中能够看到诗人朴实自然地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色美、物象美和画面美,但更为可贵的是诗人能“平中见奇”,即诗人并非单纯地去描摹风物画面,而是着意“化景物为情思”,赋予其殊多的人生况味和生活哲理,给人以启迪、沉思和感悟的审美魅力,最后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诗人托物寓意所引发出来的意境美、人情美和哲理美。这种“化景物为情思”“平中见奇”的艺术结构笔法与诗风特点,理所当然地提高了高治军新古体诗歌的艺术品位。
综上所述,赏读高治军先生的诗篇,让我们感到他是凭着自己对文学事业的热爱和自己的勤奋与才情,在新古体诗歌创作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和积累了丰富艺术创作经验的,他的执着使他成为健步登上中原诗坛的领军人物之一。我们有理由坚信,在当今春和景明有利于诗歌文化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凭着高治军先生的勤奋、乐学、善思和才情横溢的文学天质,以及他对传统诗词歌赋艺术文化的挚爱,他今后一定会在新古体诗歌创作这一文化振兴领域中,不断创作出更多时代和读者不会忘记的名篇佳作来,引领我国当代新古体诗创作的繁荣发展。这是我们大家对年富力强、才情横溢的高治军先生的热切厚望和期盼!
(杜福磊,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写作学会会长)
责编: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