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

2018-05-25 10:50董雅惠
北方文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敦刻尔克

董雅惠

摘要:“当四十万人无法归家时,家为你而来。”——这是著名导演克里斯托佛·诺兰的最新电影作品《敦刻尔克》的宣传语,很显然,从这条宣传语中我们便能看出,这部影片与过去传统“诺兰”风格或是传统战争片形式都有一定的不同。体现在这部影片中最突出的亮点,则是诺兰对本身繁杂叙事结构与战争片反映战争画面传统的打破,在极简叙事风格中,在战火的细节中展现出人性的光辉。

关键词:敦刻尔克;极简风格;人性光辉;影视文学

《敦刻尔克》影片故事发生在1940年5月25日,英法联军在位于法国东北部的敦刻尔克进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军事撤退行动,当时沦陷的士兵多达40万余人,起初丘吉尔保守营救3万士兵,但最后在民用船只的帮助下,成功撤离33.8万人,史称“敦刻尔克奇迹”。 (1)

一、《敦刻尔克》的极简叙事风格

“诺兰出品,必属经典”,这是许多网友及电影评论对诺兰电影公认的评价,而克里斯托佛·诺兰导演的影片,最大的特征在于“悬疑”、“解构”、“烧脑”,从他的第一部影片《追随》开始,再到后来的《记忆碎片》以及最为人所知的《盗梦空间》,导演都采用了他擅长的极繁叙事结构:《追随》打乱所有叙事结构,穿插不同时空的段落混淆视听,奠定了诺式解构奇观电影的基础;《记忆碎片》则采用轮回式、碎片式、揭秘式的叙事手法,一步步将观众带入导演所设陷阱,直到最终的一刻揭晓谜底,真相大白;《盗梦空间》又一次颠覆了传统叙事结构,利用梦境分割出不同时空,一步步回旋上升,将时间在梦境阶层重新定义,结尾更是设置开放式结局,使观众探讨激烈,众说纷纭。

与以上不同的是,他的第十三部影片《敦刻尔克》抛却极繁的叙事套路,以极简代替极繁,采用陆、海、空三段叙事加以与一周、一天、一小时时间对应,时间与故事线交错但清晰,用两个小时的时间,为大家呈现了二战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事件。

影片以三条线为主要故事线索,陆地对应“一周”的时间长度,讲述英国士兵汤米和亚力克斯试图逃离海滩,在轰炸中幸存的细节,在此之下,我们看到数以万计被困敦刻尔克海滩,听天由命的士兵,展现了相当宏观的视角与真实海滩情境。另一方面,海上线则是在讲述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在大海上,民用船“月光石”号船主道森和儿子及儿子朋友乔治离开英国,想尽自己的力量在敦刻尔克拯救一些士兵,并在途中搭救了一名英国海军。与此同时,空军线的时间凝缩到一个小时,英国皇家空军三架飞机编队护航敦刻尔克撤退任务,战斗机飞行员试图击落正在轰炸敦刻尔克海滩的德国战机。

在这样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所谓诺兰的“极简”风格,并不是对于故事的简单叙述,而是在单一大事件背景下,构建出明确的时间与故事线索,将其交叉,以交叉蒙太奇的手法构建出一个故事世界,有条不紊,看似零散却又极为归一。在这一清晰而不单调的简单叙述中,凸显出其打动人的亮点,即在极简叙述下,一个个细节处理所体现出的人性光辉。

二、《敦刻尔克》细节中的人性光辉

提起战争题材电影,我们往往会想到的是激烈的炮火、宏大的场面,甚至可以说是血腥的残酷斗争,《敦刻尔克》作为一部鲜明的战争片,这些战争元素当然也存在于故事其中,导演采用的65mm胶片IMAX技术更是将影片的场景、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但同时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单纯的战争反映并不是导演的最终追求,我们从这部影片的炮火中,看到了悲痛与愁苦,看到了战争的残酷,最重要的是,我们被它细节中反映出的人性与生命的光辉真正打动。

(一)真善美的人文关怀

炮火纷飞之中,如果提起什么为之动容的地方,那就是爱。而存在于人性深处的本真本善的美,被诺兰认真地发掘并展现了出来。对于战争的一个阶段来说,成功的撤离,同样意味着的是成功的失败和成功的逃脱,这个道理,观众知道,首领知道,处于战争中的士兵与英国人民更懂得。因而士兵与人民对于这场大撤离,是有着与他们本身处境一致的不同体悟的,我們可以预想到士兵的惭愧不安与人民的失望,但《敦刻尔克》告诉我们,惭愧固然存在,失望尤在,但是作为“人”来说,理解与关怀则是真善美的源泉所在。士兵们撤离上岸,等待的英国民众一边分发毛毯,一边说着“你们做得很好”,这样的温情画面,相比战争的残酷,令人动容不已。影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当士兵听到赞美,垂头丧气回答“我们所做的只有逃跑”,老人回答“这就够了”——话语平静,但在这样的时刻,对于士兵来说,或许就是最大的宽慰与关怀。这一点在海上士兵失手将乔治推下甲板受重伤这件事上有着更为鲜明的体现。患战争心理创伤综合征的士兵,由于失手导致了乔治的死亡,不知情的士兵两次与皮特对话询问“他还好吗?”、“他是否会好起来?”,皮特的反映和态度则是截然不同:在乔治刚刚受伤的第一次,皮特的情绪激动之下,怒言“非常不好”,而在撤离上岸,意识到士兵严重的心理创伤后,他的态度发生了转变,面对士兵的追问,他咬紧牙关,回答“他会好起来”,紧接着刻意用身体遮挡乔治的尸体,不希望士兵知道乔治已去世的事实。“战争环境中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存状态和意识行为,展示了人性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种种不同形态,并对战争中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及他们的相互转换过程进行了真实的艺术再现” (2)——这一场关于死亡的对照,折射出的是彼此间的理解,和最真、最善良的人性光辉。而后我们才由一句对话的细节得知,从头到尾沉着冷静立了大功的平民船长,他的儿子,战后三周去世。

诺兰用这样的一个个微小的细节告诉所有人:我们可以是暴虐、仇恨而丑陋的,但善良则会使人重生。

(二)生与死的卑微与伟大

战争,意味着生死存亡。我们看着空军线上磅礴而宏大的海天场面,飞机的轰鸣与飞翔,流畅而变换转动的角度带来的是视觉的冲击与美感,而同样是海与天空,陆军线则是扑面而来的压抑和无望感:士兵们紧赶慢赶登上了船,得一秒暂时的平静,转而下一刻我们便睁大眼睛看着船一点点沉没,人群四散,那些躺在担架上的伤员,毫无指望地死去;“望穿秋水而归国无门”,在海滩上等候救援的士兵,上一秒还在耐心等待,下一秒天降炮弹,即刻满目疮痍。在这压抑而漫长满眼都是死亡、满眼都是下一秒的意外、满眼都是绝望的海岸线上,这样即时的死亡带给我们的是对生命缥缈与无常的思考。在那样的环境之下,生与死仿佛就是云层与海面,仅是一线之隙。我们能看到,普通士兵们身处战争中卑微无力的狼狈窜逃,能感受到在宏阔战争之中,生命的脆弱。诺兰将这样的卑微脆弱感寄托在每一个意外与措手不及的死亡之中,直面人生。

然而与此同时,悲痛与愁苦之间,他又用另一种死亡的选择,传达着生命的伟大光辉。

影片末尾,空军法里尔成功击落一架敌机,保护了海岸线等待逃生的士兵,自己则陷入燃油耗尽的困境,在那一秒他选择不让飞机落入敌军手中,牺牲自己。当他驾驶的飞机逆光划过天空的那一刻,伴随着海岸线上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他打开了机舱玻璃,朝着战友轻轻挥手致意。那一刻镜头很慢,直到飞机进入敌军区域,缓缓落地,我们看到这个士兵点燃战机,背面对着镜头,这一刻,他的背影在熊熊火光中,异常高大。这样的细节,同时意味着他的牺牲和生命的结束,但这样的死亡,又告诉着我们,生命虽然脆弱,但同样有着它的坚持与伟大,而这种伟大,是人性的光辉,是生命之光,超越一切脆弱与无常。

(三)大历史与个人的矛盾与融合

“生存与公平无关。”影片中为数不多的台词中,有着这样的一句话。而影片大段的宏大战争叙述中,德军飞机坠落众士兵欢呼的这样一个细节,则是给人另一种对于生命与战争的思考——对于宏大历史来说,我们都仅是最普通的人。

站在英方的角度来看,德军的坠落必然是一件胜利且自保的好事,然而反之,跳脱出导演的英国视角,这样的“胜利”,对于德军来说呢?——这便是战争的残酷所在。对于英国而言,这样胜利而自卫的安全,于坠落葬身于海的德军来说,他们为国家而战斗,同样是人,同样因战争而殒命,他们的亲人,也是同样地,在失去着所爱。

导演诺兰在这部影片中并没有像《拯救大兵瑞恩》等同类战争片一样,刻意加入过多的反战思想,但战争就是战争,就是残酷的存在,在这样你死我活的悖论之下,我们要如何去评判?众多的战争片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在脑海中深刻的划定那样的界限:正义与非正义。

保家卫国是背水一战,是走投无路逼上梁山的想活,而为了贪婪和利益的斗争,则是对生命的漠视与亵渎。

“是恐惧,是贪婪,是命运在蹂躏我们”,战争本身就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各种政治利益关系一言难尽,牵扯到的关系也难以一言去评判权衡。然而,当我们将这件事聚焦在个体身上,用人文关怀的视角去凝视这件事情,我们会发现,在宏大历史之下,关注到每一个士兵,对于战争来说永远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在一场战争过后,这些跳动着鲜活脉搏的“人”,都被一个结果所代表了,成为历史书上一段描述甚至一个“胜”、“败”、一个数字,个体似乎淹没在了宏大历史之中,然而,他们却是真正献出生命的,鲜活的人。正如敦刻尔克大撤,撤军30万人,在欢呼之时,那些被炮弹焚身,被海水吞没,被火光烧灼的士兵们,在数字之外,也永远地存在于生命之外了。

《敦刻尔克》没有一个绝对的主角,诺兰用一个又一个人物的生存与发展,揭示着这样的规律:个体在历史的前进下被影响并生活,而历史也是在每一个个体的发展中走向未来。

于是在思考之后,在暴露并直面残酷之后,我们呼唤着和平,呼唤着正义,呼唤着携起手来的友善人性。

而这便是诺兰要传达给人们的主题所在,也是战争题材存在的意义所在。

三、结语:战争题材的人性光辉

影片以一段平行蒙太奇结束了长达两小时的激烈战斗,战争的节奏被人性的光辉所笼罩:法瑞尔义无反顾地燃烧飞机,平静地被敌军包围;道森为代表的普通民众的身影在车窗外奔跑,交替着“大海”与“爱”的主题形象;汤米用前所未有地沉静朗读着丘吉尔的讲演。

一切归于平静,一切归于生活。

这样平静下的光辉,传达着所有战争题材所蕴含的意义——要接触伤痕,要铭记伤痛,要不忘战争的残酷,在时代与历史之下,归结于此,我们仅仅是普普通通的人,是弱小而伟大,单纯又复杂,爱与残忍并存的,人类。

《敦刻尔克》这一类战爭片,用极为浓缩的视角与时空,呼唤出生而为人内心深处最充满温度的东西,叫做人性。

关注人,关注生命,关注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与自由的精神,传达出人文关怀与最真善的美——这便是文艺作品最重要的价值所在。

“Were just human in the end.”

说到底,我们不过是普普通通又充满人性温度的,人,而已。

注释:

(1)王晓璐:《电影<敦刻尔克>的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电影评介2017年第23期,第51页。

(2)徐光萍:《二战题材电影的人性思考》,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6月,第51页。

参考文献:

[1]王晓璐.电影《敦刻尔克》的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J].电影评介,2017(23):51.

[2]徐光萍.二战题材电影的人性思考[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51.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猜你喜欢
敦刻尔克
敦刻尔克的奇迹
“敦刻尔克大撤退”六十年
“大章鱼”
抗战时期中国工业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敦刻尔克大撤退,一次“大逃亡”的奇迹
浅析敦刻尔克大撤退成功的原因
《敦刻尔克》不止是战争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