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敦刻尔克大撤退成功的原因

2017-05-02 13:24方征
现代交际 2017年4期
关键词:敦刻尔克

方征

摘要:1940年5月26日至6月4日,英国在法国东北部的敦刻尔克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它为后来盟军反攻欧洲大陆保存了大量有生力量,是军事史上具有传奇性的一次重要战略撤退。敦刻尔克大撤退成功的原因是复杂的,不仅有德国军事工业发展的不足、“闪电战”的缺陷以及德国外交的传统,还有英国上上下下为撤退行动投入的巨大力量以及英国空军的无畏作战,而敦刻尔克的地形及天气也是联军撤退行动中的有益因素。

关键词:敦刻尔克 闪电战 发电机行动

中图分类号:K54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4-0197-02

1940年5月10日,纳粹德国向西欧进军,由右翼的B集团军群佯攻荷兰、比利时及卢森堡,吸引英法联军主力,主攻的A集团军群迅速通过阿登山区,在空军掩护下强渡马斯河。德国装甲部队快速挺进,横扫法国北部,很快就逼近了英吉利海峡,将英法比联军约40万人围困在法比边境的小城敦刻尔克。危急时刻,希特勒却下达了“停止攻击行动,消灭敦刻尔克敌军的任务改由地面炮兵和步兵配合空军完成 ”的命令。[1]即便在两天后,部队继续挺进,但是速度相较以往慢了许多,这使得联军绝处逢生。

英国政府把握时机,冒着被德军追击和轰炸的危险,在9天内组织大量人员和船只参与营救行动,最终将约22万英军、12.3万法比军队撤到英国。尽管坦克、大炮、高射炮、机枪等装备辎重几乎丧失殆尽,担任后卫的 4 万法军不幸成为俘虏,但得以撤出的联军经历了战争的洗礼,是日后盟军重返欧陆的基础。 这次撤退行动极其成功,它救出了大部分被围困的盟军,被世人称为奇迹。至于创造这个奇迹的原因,也就是敦刻尔克大撤退成功的原因,出于不同立场、角度和动机,各方观点众说纷纭。然而,这些观点要么片面,要么牵强,都不能令人完全信服。那么,这次撤退成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要探究这个特别复杂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从德国方面看,纳粹党上台后,德国加紧扩军备战,军事工业发展迅速,但是德国用于战争的资源并不充足,石油、橡胶、铁矿石、锡、铜都大量依赖进口。希特勒又野心勃勃地制定了一系列作战计划,而军事战略物资的生产、储备与他的侵略欲望并不相称。因此,闪电战成为德军经常使用的战术。闪电战固然有推进速度快、突击性强等优势,但是也容易带来兵力分散、补给线过长等问题。1940年5月20日德军占领亚眠,抢得战略先机后直逼英吉利海峡,担任主攻的A装甲集团军群的装甲部队已达前线,而跟随装甲部队的步兵师跟不上节奏被越甩越远,维持装甲部队发挥作用的油料、弹药等辎重无法及时送达,这使得孤军深入的装甲部队处于危险境地,他们没有后勤支援、火炮支援和步兵掩护的左翼彻底暴露,甚至需要缴获的法军油料满足坦克、汽车的使用。因此,左翼被切断的风险,德军参谋部非常清楚,一旦左翼被法军进攻并切断,德军将面临灭顶之灾。

同时,德军装甲部队的装备并不占优。作为坦克的故乡,英国远征军的坦克性能优于德军。1940年5月21日,德军装备精良的第七装甲师与党卫队骷髅师遭到英军的猛烈进攻,德军坦克使尽浑身解数都无法击穿英军坦克的装甲,英军却可以轻松地击穿德军坦克装甲,双方处于一种极不平衡的境地,最终依靠火炮和空军的支援,德军才得以阻止英军的进攻。德军坦克的性能不足使其受到了不小的损失,部队中的坦克在两周的恶战中有一半报废。[2]如果继续进攻,势必损失更大,而德国的工业生产能力无法弥补战场上的消耗。并且,德国称霸欧洲最大的对手是苏联,如果在西线战场上消耗大量坦克,将不利于在西线彻底打败法国以及准备对苏联的战争。

闪电战是装甲集团军群与空军的联合作战,在对波兰、丹麦、挪威的战争中,空军发挥了难以估量的作用,尤其是在占领挪威的过程中,德军无视英国的海上优势,在空军掩护下对1200海里外的挪威北部进行远程海空袭击, 第一次显示了空军对争夺制海权的重要意义。[3]此后,在进攻比利时和荷兰的过程中,伞兵和滑翔机奇袭要塞更是给德军立下了大功。因此,执掌空军的戈林希望空军能够继续立功,全歼联军部队的功劳不应被装甲部队独享。戈林的建议得到作战局长约德尔少将的赞同,他認为,应该把装甲集团军投入进攻巴黎的战役,而不是敦刻尔克周围不利于坦克行进的沼泽地带。因此,希特勒作为统帅,从战略层面上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决定把空军作为主攻力量。

从德国的外交传统来看,在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道路上,普军在萨多瓦战役大获全胜之时,俾斯麦对奥宽容,签订了相对温和的《布拉格和约》,为后来普法战争中奥地利的中立奠定了基础。希特勒效仿俾斯麦,有意放走英国远征军,以求英国在未来德国对苏作战中保持中立,这也符合当时德国面临的实际情况。首先,一战以后的巴黎和会上,德国失去了全部的海外殖民地,希特勒上台后,德国的军事力量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德国的海外力量基本上呈空白态势。而英国有着面积广阔的殖民地,倘若德国歼灭英国远征军并进一步打败英国,希特勒也不能捞到多大好处,反而只会让美国和日本从中渔利。其次,鉴于德国在一战中两线作战的历史教训以及德国有限的军事力量,希特勒极力避免两线作战。因此,在进攻西欧前,他积极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和约》,然后才放手西进,此时夙敌法国已被击垮,希特勒将实施蓄谋已久的“巴巴罗萨计划”,进军苏联。此时对英国手软,可以达到一种和平:在这种情况下 ,英国人将会让德国放手再次调头向东,进攻俄国。[4]

从英国方面看,英国远征军在德军进攻法国西北部时已洞悉其战略意图,但受制于战时内阁的战略,英军并没有及时撤离。最终不但没有实现既定战略,反而陷入被围困的境地。面对严峻的形势,新任首相丘吉尔授命时任多弗尔港司令的海军中将伯特仑.拉姆齐制定一项代号为“发电机行动”的撤退计划。这项计划预计在布伦、加莱和敦刻尔克这三个法国沿海港口,每天将运送一万人回英国,以保存英军实力。英国军队迅速行动,海军抽调了包括驱逐舰、巡洋舰在内的42艘舰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船只,其中包括汽艇、小型商船以及救生艇。1940年5月23日,德军占领布伦,几天后加莱也落入德军之手,形势进一步恶化。5月26日18时57分,“发电机”计划开始实施,很多民众出于爱国精神和无所畏惧的海洋民族性格,他们驾驶着渔船、货船、客轮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渡海工具开向敦刻尔克,加入救援行列。

尽管面临各种不利条件,无论是具有专业素养的海军还是勇敢的普通民众都全力参与营救。他们在炮火和轰炸的危险下全力工作,而士兵的有序撤退也使得救援变得更为有效。同时,英国皇家空军的轰炸机、战斗机、侦察机、鱼雷机都投入战斗,甚至将其最后的一支后备力量——英国首都空军部队投入敦刻尔克的战斗。[5]仅5月27日一天,英军就损失了11架战斗机,德军则损失了23架。在与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德军飞行员作战前期,英军稍占劣势,但英国飞行员竭尽所能,为部队提供掩护。在9天时间里,皇家空军出动了约2700架次,平均每天高达300架次,有力地对抗了德国空军。英国空军虽然付出了损失110多架飞机的惨重代价,但德国空军的损失更大,尽管德国损失了150多架飞机,却未能阻止联军的撤退计划,盟军为此后的反攻保留了大量有生力量,与此同时,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成长起来的英国空军获得了丰富的作战经验,这在此后的不列颠空战中英军重创德国空军,粉碎“海狮计划”的行动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此外,敦刻尔克的地形和天气也在联军成功撤退的行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首先,敦刻尔克地势遍地沼泽和低洼,非常不利于装甲部队前进,德军参谋本部赞同戈林以空军为主消灭敌人的建议也是基于此种考虑。在海面上,一向风大浪高的英吉利海峡在行动期间却异常平静,非常有利于船只活动。最重要的是,在撤退的时间段多次出现大雾和阴雨天,气象条件不利于德国海空军的攻击。德国空军只在5月27 日、 5月29日下午和6月1日,实施了约两天半的大规模轰炸,其他时间多为派遣3至5架飞机组成的小编队对敦刻尔克进行扰乱性空袭,企图干扰英军的撤退。但是由于联军主要在海岸地带,炸弹大多落到空旷地带或者是海中,在士兵集结地点爆炸的炸弹,绝大部分能量被松软的沙滩所吸附,这使得德军炸弹的杀伤力大大降低。因此,尽管德国空军的作战效率很高,他们击沉、击伤30多艘联军的驱逐舰以及200多艘其他船只,但由于英国空军的拦截以及糟糕的天气,他们并没能完成任务。

到6月4日14时23分,拉姆齐中将宣布“发电机”计划结束,英国实现了撤出约34万人的伟大奇迹,这场行动迅速、规模庞大的历史性大撤退取得了不可估量的成就,联军有生力量得以保存,英国皇家空军在与德国空军的较量中迅速成长。丘吉尔首相在议会作报告时说,“我们必须慎重,不要把这次救援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撤退赢得的。但是,在这次救援中却蕴藏着胜利”[6]。历史发展证实了丘吉尔的论断,四年以后,美英等盟国军队在诺曼底登陆,敲响了纳粹的丧钟。

综上所述,从德国方面看,德国军事工业发展的不足,相当程度上加大了德军采取闪电战术的频率,而闪电战容易带来补给线过长和兵力分散的问题,这是德军减缓进攻节奏的首要原因;敦刻尔克河网密布的地形地貌再加上空军在以往作战中的优异表现也是促使希特勒采用空军部队作为进攻主力的原因;此外,德国吸取一战经验教训以避免两线作战,再加上德国的外交传统,希特勒希望既展现出德军的强大实力,又不让英国太过难堪,便于之后对苏作战时争取英国的中立。从英國方面看,丘吉尔首相及英国军方制定了详细、可靠的撤退计划,并得到军民鼎力支持;英国皇家空军不畏强手,与德国空军展开殊死搏斗,有效地掩护了人员的撤离。除此之外,敦刻尔克的广阔海滩减弱了德军炸弹的威力,有利于船只的往返和撤离。因此,种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使得“发电机行动”取得成功,敦刻尔克大撤退成为战争史上一次值得铭记的历史性撤退。

参考文献:

[1]崔长琦,宋有杰,袁静伟.世界百年空战纪实 [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114.

[2]敦刻尔克大撤退奇迹:希特勒为何“放走”34万盟军[EB/OL].中华网,http://military.china.com/history4/62/20150604/19791399_all.html#page_2,2015-06-04.

[3]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卷<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44.

[4][苏]戈尼昂斯基等.外交史( 第四卷上)[M].武汉大学外文系译.北京:三联书店,1980.

[5] [美]C·W·尼米兹,E·B·波特.大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海战史 [M].何京柱,殷宪群等译校.北京:海洋出版社,1987:23-24.

[6] [英]温斯顿·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二卷)[M].原北京编译室译,李平沤校.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121.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敦刻尔克
碎片化叙事视角下家国情怀的多维度表达
“大章鱼”
抗战时期中国工业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电影《敦刻尔克》影像符号研究
电影《敦刻尔克》声音设计的艺术
从《敦刻尔克》看大画幅电影的发展
《敦刻尔克》
《敦刻尔克》的电影时空结构解析
骇图
敦刻尔克大撤退,一次“大逃亡”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