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表演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5-25 16:40张云露
戏剧之家 2018年2期
关键词:借鉴

张云露

【摘 要】民族声乐是融合了演唱、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学科。掌握其中的声乐演唱,对掌握民族声乐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戏曲表演作为传统艺术形式,其的演唱技巧、舞台表演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探讨民族声乐演唱如何借鉴戏曲表演,从而提高民族声乐演唱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提高艺术素养。

【关键词】戏曲表演技巧;民族声乐演唱;借鉴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2-0149-01

一、发音技巧的运用

在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发音不标准是许多学生最常出现的问题。吐字不清、咬字不到位都时有发生。戏曲中对咬字的要求非常高,讲究字正腔圆,同时发音标准也是戏曲表演成功的基础,是演员基本功的体现。因此,将戏曲中的发音技巧运用到民族声乐中,可以有效解决发音不标准的问题。

戏曲中的发音位置不同于美声唱法的后位发音,戏曲的发音是高位置,而且多是普通话,唱词均来源于生活。[1]戏曲要求表演者在没有背景音乐的帮助下,将每个字都清晰吐出,并且带有感情,抑扬顿挫,这就要求演员必须有较强的语言表演技巧。因此,在民族声乐中,采用这样的发音方式能够有效改善学生吐字不清的毛病。一方面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如何在发音中放松喉头,咬字更加清晰;另一方面,还能帮助学生逐渐控制好自己的气息和共鸣的运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每一位学生使用戏曲的发音方法,将歌词的每一个字准确清楚地念出来,而且还要带有感情,做到自然流畅。之后再把念和唱相结合,这样就能达到咬字清晰,同时还能够生动活泼地展示一首歌的精神面貌。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给予每位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摆脱教条的束缚,鼓励学生逐渐找到自己所擅长的表演风格,培养兴趣爱好,做到努力发挥长处,避开短处,让民族声乐的教学更有效果。

二、气息技巧的运用

每一种歌唱形式都离不开气息,民族声乐教学也不例外。所谓“长歌者必先调其气”。[2]戏曲表演中,要求表演者使用丹田之气,意在有底气,以此来保证气息的稳定,让声音铿锵有力,平和敦厚。不仅如此,戏曲表演还要求演员做到歌声有很强的穿透力,这就对气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需要做到真声和假声的灵活转换。

演员在面对众多观众时,难免会紧张,而气息的合理使用也能够消除紧张感,带给观众更好的视听盛宴。气息的灵活使用是戏曲演员的又一大基本功。在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曲目中,演员的气息使用技巧展现得更为明显,地方唱腔的不同需要演员作出不同的润腔转换。[3]因此,将戏曲的气息技巧运用到民族声乐的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气息。教师可以提供不同地区不同唱腔的曲目供学生练习,并且引导学生从这些不同唱腔的唱段中发现气息使用规律,了解到地区的特有文化。这样在经过了刻意的训练之后,学生在表演不同民族的声乐作品时,会更有自信,同时也能够更加自如地完成演唱。

三、舞台表演技巧的运用

唱与演是不可分割的,正如声音与形体是始终相伴左右的。[4]成功的表演必定是直达人心的唱和生动形象的演,声音语言和肢体语言一定是巧妙而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许多学生在表演时,会因为怯场或者只注意到了歌唱而忽略了形体,导致在舞台上肢体语言僵硬,表情呆滞。为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将戏曲舞台表演的技巧融合到民族声乐的教学当中。

戏曲中对演员的身段、表情有严格的要求,讲究唱、念、做、打,缺一不可,手、眼、身、法、步必须到位。演员在表演时需全情投入,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戏曲唱段中人物的性格、处境和心情。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肢体语言、表情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气质。例如,教师在纠正学生气息和发音方法时,帮助学生展现良好的形体动作,让学生在唱的同时,注意到自己的形体语言,培养学生的舞台表演意识。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表演时轻松展现自己的形体优势,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对人物内心的刻画和展示上,带给观众更强的视觉冲击,让观众能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音乐中的美。教师需要着重帮助学生训练眼神,通过眼神让观众感受到表演的魅力。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音乐等艺术形式有了更高的追求,也就對声乐演唱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民族声乐教学需不断探索发展,为人民大众提供更好的作品。戏曲表演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民族声乐技巧应从中吸收精华部分,再结合西方声乐中的先进内容,真正做到中西结合,让中国的民族声乐更快更好地走向世界,将我国博大精深的表演艺术展现给世界人民,这是民族声乐教育应当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危瑛.戏曲表演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教育,2016,(04):231-232.

[2]王小林.戏曲演唱在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借鉴及其运用[J].戏剧之家,2017,(13):226.

[3]陈琼琼.民族声乐教学中向越剧演唱借鉴的探究[J].艺术教育,2016,(03):252.

[4]李思思.浅谈如何在民族声乐表演中借鉴戏曲的表演[J].音乐时空,2013,(06):145.

猜你喜欢
借鉴
浅析平面设计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借鉴
国外先进大学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分析与借鉴
浅析原创品牌设计的发展之路
浅析王安石的人才培养观